☉夏 璐
在當今社會中,越來越多的信息資源都經由圖片作為媒介實現傳播,人們已經逐步養(yǎng)成圖像識讀的習慣。美術課程實施開展的重要目的之一便是讓學生從中受益,強化學生對圖像信息的認知能力。為此,教師應該根據班級學生的實際情況和時代要求合理應用動畫資源,為學生營造出更為生動活潑的學習環(huán)境,將所有的教學內容以更為新穎活潑的形式加以展示,將抽象化的知識內涵生動形象地展現在學生面前。利用動畫資源展開教學,能夠讓學生的學習自主積極性獲得顯著提升,并且可以和學生的現實生活加強關聯性,讓學生學習到更多的美術知識,切實提升美術課程的有效性,助力學生在美術領域擁有更為卓越的發(fā)展。
小學生在學習美術知識的時候需要學習繪畫靜態(tài)物體,這樣能夠充分提高學生的觀察能力,在潛移默化中提高學生明暗關系感知能力,讓其能夠靈活運用線條表現出靜態(tài)物體的特點,在進行色彩運用的時候也會具有更加深刻的體會。對靜態(tài)物品的描摹可以從多個角度提高學生的繪畫能力,讓其在自主探索的過程中逐步掌握真正適合自己的繪畫技巧。教師在制定教學計劃的時候需要加以多角度的思考。在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下,教師將日常生活中購買到的靜物放置在教室中,讓學生從多個角度觀察,在紙張上描繪出其形態(tài)特征。但這種教學方式在很多情況下缺少一定的生動性,再加上小學生本身是活潑好動的,在觀察靜物期間也極其容易出現注意力不集中的情況。這就需要教師積極運用動畫資源穩(wěn)固教學環(huán)境,利用一種更加動態(tài)化的方式展示出各種物體的形象外觀,并結合使用實際的靜物展開教學,從多個角度完善學生的思維表現能力,讓其畫面更加富有張力和吸引力,使其畫作的表現力獲得顯著提升[1]。為此,教師制定任何教學計劃都可以考慮使用動畫資源闡釋自身的教育思想。
例如,教師在帶領學生學習繪畫蔬菜這類靜物的時候可以積極使用這種教學方法。為了能夠讓學生在實際作畫的時候具有更多的靈感,突破原本描繪思路的禁錮,教師可以率先組織學生參與到蔬菜的種植活動中,讓學生根據自己的喜好選擇想要種植的菜苗。在種植工作實施開展的前期,學生需要對菜苗的生長習性等基本信息加以充分了解,并設計規(guī)劃灌溉時間和水量等,在植物成長的每個時間階段,都要將相關信息利用文字描繪出來。隨后,教師需要詢問學生自己所撰寫的植物成長日記是否缺少生動性,學生此時能夠強烈意識到自己的日記中缺少生動的畫面形象。教師需要及時為學生播放有關植物的動畫資源,讓學生能夠在精彩的故事中對各種蔬菜的形象形成更為深刻的印象。教師可以選擇為學生播放《蔬菜王國》這一動畫作品,這樣,學生可以有更強的自主積極性研究植物的外觀,并在實際繪畫的時候融合自己的理解,將蔬菜進行擬人化處理,整個繪畫作品具備更強的趣味性。學生的植物成長日記在這些繪畫作品的加持下會更加生動活潑,真正彰顯出學生的畫面表現力,學生也會養(yǎng)成利用畫面展示內心感受的習慣,充分提高藝術領域的研究積極性。
目前動畫產業(yè)的飛速發(fā)展使得相互對應的動畫教育應運而生。結合實際情況可以發(fā)現,目前動畫產業(yè)中的許多作品的內涵相當豐富,許多動畫中都廣泛涉獵有傳統(tǒng)文化場景,而這自然可以成為闡釋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保障。若是在美術教學中有意識地融合傳統(tǒng)文化相關的動畫片段,自然可以深化學生的理解和認識,這主要是因為美術學科具備顯著的美育特征,并非簡單傳遞繪畫的理論知識和技巧,而是可以帶領學生深切感知其中的精神和思想,獲得情感層面的熏陶。所以,需要重點避免忽略學科德育作用的情況出現。小學生處于成長和發(fā)展的心理動蕩階段,具有極強的獨立意識,對動畫資源的應用可以有效滿足學生的發(fā)展需要,有助于激發(fā)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和探究欲望,更有助于弘揚真善美,實現對傳統(tǒng)文化的整合滲透。教師通過帶領學生觀看動畫并和學生互動交流,給予學生必要的指導,可以讓學生自然而然地接受潛藏于動畫資源的各種正能量,挖掘學生的潛能,讓學生在優(yōu)秀的美術氛圍當中完成學習[2]。通過實踐教學,教師可以讓學生更為真切地感知到美術課程絕非簡單為繪畫而繪畫,而是需要讓學生在美術學習時獲得更為優(yōu)質的情感體驗和審美認識,這將會在潛移默化當中推進學生的美術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形成與發(fā)展,為學生的深度發(fā)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例如,在帶領學生描繪有關于除夕節(jié)日的畫面時,教師可以先讓學生在小組中積極探討除夕的場景,讓學生迅速進入到最佳的學習狀態(tài)。但很多學生的繪畫作品只能夠將節(jié)日畫面進行重現,并不能夠實現情感和文化的融合。為此,教師需要積極運用動畫資源闡釋教學核心內容。教師可以為學生播放《中國唱詩班》這一動畫資源,并將其中《元日》這一集的動畫內容展現給學生,讓學生在觀賞的過程中可以得到文化上的熏陶,深刻體會到古人在除夕之夜對美好生活的期盼之情。學生在進行畫作描摹的時候也會將節(jié)日中的美好祝愿體現在畫作中,將節(jié)日的熱鬧以及心中的喜悅都淋漓盡致地展現在畫面中,真正在美術學習中獲得心智的成熟和能力的提升。
小學美術教學工作在實施期間需要不斷進行創(chuàng)新,讓動畫資源成為重要的輔助教學工具,使學生的美術學習成就感得到顯著提升。學生根據動畫資源中的訊息可以直觀感受到各種人物的夸張?zhí)幚矸绞剑诠适虑楣?jié)變化的過程中能夠更好地體會到各種人物的內心感受,在精彩紛呈的動畫情境中,學生視野中的內容也會更加豐富多變。在觀看趣味性較強的動畫作品時,學生會心情愉悅;在看到某些情節(jié)較為緊張曲折的片段時也會用心思考,并且能夠在觀看的過程中產生強烈的心理共鳴感,學生的心緒可以被深深吸引[3]。隨著學生年齡的不斷增長,學生看待事物的角度也會隨之產生變化,并且可以了解到動畫資源中的很多內容源自于現實生活。因此,美術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合理使用動畫資源,讓自身的美術教學工作可以收獲更好的成效。
例如,教師在引導學生對身邊人員進行描摹的時候,可以率先組織學生以游戲的方式參與到課堂環(huán)境中,組織學生參與到“你來比劃我來猜”的游戲中,題目是各種各樣的人物角色,學生需要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改變自己的樣貌形態(tài)或者是聲音語調給予猜測者充足的提示。學生在扮演各種人物的時候會充分思考其工作性質、外觀特點等,這樣可以實現培育學生尊重他人、熱愛勞動等優(yōu)秀的精神品質。同時,教師需要讓學生討論自己身邊是否有辛勤勞動、無私奉獻的人,很多學生都會想到自己的爸爸和媽媽。學生在討論思考的時候可以聯想到父母給予自己的關愛,以及為了經營家庭而努力工作的身影。教師此時需要抓好這一教學契機,組織學生觀看《大頭兒子和小頭爸爸》的動畫作品,利用這項資源更好地引導學生關愛自己的父母,教導學生需要尊重自己的父母。同時,教師要讓學生思考動畫資源中是如何體現出人物職業(yè)特點的,并觀察動畫運用了何種方式表現人物的性格特點和親情感人之處。教師此時需要讓學生以自己的父母作為描繪原型,在學生繪畫的過程中給予良好的指導,指導學生做好顏色的搭配,做好線條的配合。同時,教師也需要讓學生學會構圖,這樣可以讓有限的畫面得到合理的應用,將需要突出的人物和場景進行重點描繪,讓學生學會將腦海中的場景體現在畫作中,并在繪畫完成后對繪畫內容加以詳細介紹,并要學生進行互相評價[4]。這樣的教學模式能夠強化學生的情感體驗,激勵學生更好地將情感融入繪畫作品中,讓學生繪畫作品富有更強的情感價值。
教師在運用動畫資源的過程中可以選擇多媒體作為重要的輔助教學工具,為學生展示出更多的動畫資源,降低學生的學習難度。這樣,學生在理解美術知識的時候就能夠具備更高的效率。尤其是在講解重點難點知識的過程中更需要教師使用這種新型的教學資源闡釋其中深刻內涵,教師也能夠借此機會得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率。如,在講授與中國傳統(tǒng)美術相關的學習內容時,由于學生本身的學習經驗不足,對古代山水畫知之甚少,教師如果僅僅運用傳統(tǒng)教學模式并不能夠得到最佳的教學效果,甚至會讓學生產生一知半解的態(tài)度。為此,教師可以靈活運用動畫資源助力闡釋其中的深刻內涵,并且能夠給予學生非比尋常的學習感受[5]。
例如,教師在帶領學生學習與水墨畫相關的課程時就可以積極采用動畫資源。在正式授課初始階段,教師可以使用多媒體設備為學生展示我國傳統(tǒng)山水畫中的精品,如,《富春山居圖》《層巖叢樹圖》等經典的國畫作品。這些畫作的展示能夠讓學生進入到更加完善的學習狀態(tài)中,進一步了解水墨畫也可以將其作為臨摹的對象。在此過程中,教師也可以為學生展示精良的電子課件,讓學生明確中西方畫作的區(qū)別,并提出引導性的問題,讓學生思索中國水墨畫具有何種特點,并引領學生思考西方在表現山水意境的時候會采用何種技法,也可以激勵學生將自己所喜愛的水墨畫作品講述出來。在此教學階段,學生對于水墨畫的特點已經具備一定的印象,但其理解內容也僅僅停留在靜態(tài)層面,教師此時可以使用動畫資源為學生展示動態(tài)化的水墨畫作品。如,《小蝌蚪找媽媽》便是重要的代表作,并具備劃時代的意義,其首次將我國經典的水墨元素以更加生動立體的形式呈現出來,將栩栩如生的畫面真正活躍在熒幕上。這部作品的首個鏡頭展示了國畫畫冊的形象,隨著畫冊徐徐打開,映入眼簾的是清麗柔和的畫面,將池塘荷葉的場景展示出來,并配合琴瑟之音,讓學生能夠快速融入到動畫情境中。小蝌蚪各個階段的成長畫面都經由水墨畫的形式展示出來,生動且富有中國傳統(tǒng)水墨畫特色。伴隨著成長,趣味橫生的故事也不斷鋪開呈現。整個畫面都彰顯出了濃厚的傳統(tǒng)文化氣息,讓學生能夠深刻體會到中國藝術特色,學生的學習興趣可以被充分點燃。教師在授課的過程中也需要引導學生認識到,蝌蚪的成長變化能夠運用水墨畫展現得淋漓盡致,繼而激發(fā)學生使用此種繪畫技能展示心中所思所想的意識,激勵學生創(chuàng)造專屬于自己的水墨畫作品。動畫資源的使用能夠充分挖掘學生的創(chuàng)作積極性,多元化教學模式也可以給予學生更加新奇的學習感受[6]。
綜上所述,動畫資源的利用可以助力美術課程具備更強的新穎創(chuàng)新性,使用動畫資源開展美術教學可以從根本上提高學生自主積極性。但教師在實際應用的時候依舊需要進行精細化的思考,科學合理地使用動畫資源才可以發(fā)揮出其最佳的效果,讓學生受益匪淺。教師要注重分析學生、教材以及教學目的等因素,而不是盲目營造熱鬧學習氛圍,塑造動靜結合的良好環(huán)境才能實現最佳教學效果。利用動畫資源詳細講解課程內容的時候,讓學生真正沉下心來認真聆聽,實現“靜”的目的;組織討論活動期間,可以使用動畫資源激發(fā)學生靈感、活躍課堂氣氛,發(fā)揮“動”的作用,切實推動整個美術教學課程的順利開展,達到最終的教學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