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紅旭
我第一次體會到思念的滋味是小姑到市里讀衛(wèi)校,那一年,我七歲,小姑十七歲。好像突然做什么都沒勁兒,不想說話,不愿跑出去溜達,只想趴在窗臺上,靜靜地想著她。
小姑是家里年紀最小的長輩,比最大的表姐年長四歲。父輩們忙于生計,基本沒有時間陪伴我們這些小孩子,小姑就成了我們的小家長,陪我們吃飯、學習和玩耍。
讀衛(wèi)校后的第一個寒假,小姑一回到家就拿出一個布袋子,把一堆精美別致的玩意兒倒在桌子上,有耳環(huán)、發(fā)卡、明星貼紙等等。我們立馬圍上去,開心地尖叫起來,小姑笑嘻嘻地看著我們說:“別急,別急,每個人都有禮物?!?/p>
禮物?禮物是什么?
正想著,小姑給我戴上一條淡青色的項鏈,長度快到肚子了。晶瑩剔透的珠子發(fā)出高貴的光澤,兄弟姐妹們簇擁過來,贊不絕口地說:“哇,好看,太好看了!”我好像變成一個公主,既緊張又激動,一顆心仿佛要蹦出來。小姑捏著我紅撲撲的臉蛋:“這條項鏈最適合你,它可以戴雙層,夏天配裙子,冬天配毛衣都好看。而且呀,它晚上還會發(fā)光,叫‘夜明珠。”
我喜滋滋地看著人生中第一件禮物,對著鏡子轉(zhuǎn)來轉(zhuǎn)去,連其他人領了什么都不知道。鏡子里的小人兒雖然戴了項鏈,但因為還留著假小子頭,怎么看都有點不倫不類。我暗下決心:我要留長頭發(fā),像小姑一樣的齊肩頭,夏天穿裙子,冬天也穿裙子。
我的頭發(fā)越來越長,到暑假小姑回來的時候,已經(jīng)到肩膀了。小姑溫柔地摸著我的頭發(fā)說:“終于像個女孩子了。”我靦腆地偎著她,聽她慢慢講述學校里的趣事,幸福的潮水將我包圍,真想永遠留住這樣溫馨美好的時光。
這一次,她送我一對粉色的假耳環(huán),沒有耳洞也可以戴。我戴上耳環(huán),食指和拇指不停地撫摸,腦袋欣喜地左右晃動,心想,當女孩子真好啊。
母親一向把我當男孩養(yǎng)。干農(nóng)活暴曬在烈日下,我原本白嫩的皮膚曬得黑黢黢的,剪一次短發(fā)可以半年不用理發(fā),堂兄的衣服經(jīng)常由我揀舊,時間久了,我都覺得自己是個男孩子了。每每跟著小姑一陣子,我才“回歸本色”。我的表姐們呢,受到小姑的熏陶,說話慢條斯理起來,穿衣服也漸漸洋氣了。
那時候,公立中專和大學的學雜費全由國家支付,學生只需要出生活費。但即使這樣,靠務農(nóng)為生的爺爺奶奶還是得省吃儉用才能支付這筆開支。小姑是用什么錢給我們七八個孩子買禮物的呢?可惜那時我只沉浸在獲得禮物的快樂中,根本沒有想到小姑是克扣了自己的伙食費才攢下錢來的。
那時,農(nóng)村女孩多數(shù)在家務農(nóng),只有少數(shù)能通過讀書走出農(nóng)村。想要獲得讀書的機會,你就得付出百倍、千倍的努力。
有幾個晚上,我和姐姐磨蹭到很晚還不肯回家,小姑看出我們的心思便留我們跟她一起睡。我迷迷糊糊睡到半夜,發(fā)現(xiàn)睡前關了的燈又開了。橘黃的電燈下,小姑正專心致志地看書,手里的筆不停地寫寫畫畫。許是保持一個姿勢久了,她左右轉(zhuǎn)動將近麻木的脖子,腳抬起放到椅子上,把書攤在腿上接著看。窗外黑黢黢的,早起的雞已經(jīng)開始打鳴,屋內(nèi)的燈像溫暖的火苗不停地跳躍和閃爍?!叭鼰艋鹞甯u,正是男兒讀書時”,古人挑燈苦讀的詩句說的不就是此情此景嗎?
若干年之后,每當我忍受不了條件艱苦的中學生活想棄學南下打工時,那漆黑的窗口和橘黃的身影便在我腦海里久久徘徊。
這何嘗不是另一種禮物呢?在我后來成長的歲月里,它不斷激勵我,催我奮進,促我絕不放棄。
中專畢業(yè)前,小姑考上全日制醫(yī)科大學,是他們當屆唯一考上大學的。到省城上學的小姑結(jié)識了更有趣的人,見到了更廣闊的世界,還做了兼職,給我們帶的禮物更豐富了。那些來自大城市的小掛件和衣物既時尚又好看,還有小姑講的大學圖書館的書,以及豐富多彩的大學生活,讓我們個個心生向往,恨不得也像小姑一樣到省城讀大學。奮斗值不值得?小姑已經(jīng)用行動做了詮釋。
如果我們把名人當作榜樣去學習,不見得會成功,而把身邊的人當作榜樣,成功的概率可能更高一些,因為身邊人走的路我們可能看到過,也可能走過,只要像他一樣堅持走下去,即使不能成功,結(jié)果也不會太壞。所以,我愿意相信,向小姑學習,比小姑更刻苦,我也會成功。終于,我考上了重點大學,成為一名光榮的人民教師。每次回老家,我也像小姑一樣,認真地給孩童們準備禮物。
長大后,這些經(jīng)歷仍然是我童年時最美好的回憶,就像那串夜明珠,永遠在我心里閃耀著最美的光。那光一直指引我走向溫暖,獲得幸福。那一個個禮物,是我童年時獲得的特別的愛,它們時常告訴我,我值得被愛,通過不懈努力,我的人生可以更美好。
編輯?喬可可?15251889157@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