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金華 柳小敏 徐倩
【摘要】 目的 探討臨床護理路徑(clinical nursing pathway,CNP)聯(lián)合人文關懷護理模式對結腸息肉切除術患者的影響。方法 選取2020年1—12月在監(jiān)利市人民醫(yī)院消化內科行內鏡下結腸息肉切除術的結腸息肉患者350例作為研究對象,通過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成對照組及觀察組,各175例。對照組予以責任制整體護理,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給予CNP聯(lián)合人文關懷護理模式進行干預,比較2組患者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住院時間、住院費用、疾病相關知識知曉率及對護理的滿意度。結果 護理后,觀察組住院時間明顯短于對照組,醫(yī)療費用明顯低于對照組,護理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為3.43%,顯著低于對照組的8.57%,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疾病相關知識知曉率為88.57%,明顯高于對照組的78.86%,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CNP聯(lián)合人文關懷護理模式干預能減少行內鏡下結腸息肉切除術患者的術后并發(fā)癥,促進患者康復,縮短住院時間,減少醫(yī)療費用,提高患者疾病相關知識知曉率及滿意度。
【關鍵詞】 臨床護理路徑;人文關懷;結腸息肉;滿意度
中圖分類號:R656.9;R473.6? ? ? ?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1721(2023)33-0087-03
DOI:10.19435/j.1672-1721.2023.33.029
結腸息肉是消化內科常見疾病之一,臨床上一般采用內鏡下黏膜切除術(endoscopic mucosai resection,EMR)治療。EMR治療結腸息肉具有創(chuàng)傷小、切除徹底等優(yōu)點,適用人群廣,已經成為治療結腸息肉的首選術式[1-2]。雖然EMR治療結腸息肉效果顯著,但出血、穿孔等并發(fā)癥發(fā)生率達3.75%~12.50%,同時手術操作亦可能導致患者心理波動,對其健康造成不利影響,進而影響患者康復[3]。作為護理模式的一種,CNP以疾病、護理實踐及手術護理需求為基礎,醫(yī)療及護理人員一起擬定護理方案,規(guī)范護理流程,強調護理的綜合、有序與規(guī)范,對于提高護理質量有積極意義[4]。人文關懷護理是緊緊圍繞患者,一方面幫助患者減輕疾病所帶來的痛苦,使身心重獲健康,另一方面亦滿足了患者的需求[5-6]。本研究旨在分析行結腸息肉切除術患者采用CPN聯(lián)合人文關懷護理模式干預的護理效果,現(xiàn)報告如下。
1 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選擇2020年1—12月在監(jiān)利市人民醫(yī)院消化內科行內鏡下結腸息肉切除術的350例結腸息肉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通過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成對照組及觀察組,各175例。對照組中男性114例,女性61例;年齡24~78歲,平均年齡(50.87±6.24)歲;息肉直徑8~19 mm,平均(14.26±1.17)mm;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56例,高中及以上119例。觀察組中男性115例,女性60例;年齡27~77歲,平均年齡(50.46±6.29)歲;息肉直徑9~17 mm,平均(14.19±1.21)mm;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59例,高中及以上116例。2組患者性別、年齡等臨床資料對比,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醫(yī)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審批,患者及其家屬知情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納入標準:(1)年齡>18歲;(2)擬行內鏡下結腸息肉電切術治療;(3)語言溝通能力、理解能力以及認知功能均正常,可正常溝通;(4)入組前身體健康,生活自理能力正常;(5)自愿參加本次研究。
排除標準:(1)入組前長期服用鎮(zhèn)靜藥和(或)抗抑郁藥物者;(2)重要器官功能不全者;(3)凝血功能異常者;(4)未簽署知情同意書者;(5)存在惡性腫瘤者。
1.2 方法 對照組行責任制整體護理,由責任護士為患者進行基礎及專科護理,包括指導患者術前禁飲食、電解質粉配置及服用、腸道準備,告知患者手術注意事項,術中觀察患者生命體征,術后告知患者臥床休息、暫禁飲食預防并發(fā)癥發(fā)生。
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給予CPN聯(lián)合人文關懷護理模式干預:(1)成立項目管理小組。由科室主任、護士長、副主任醫(yī)生各1名,主管護士3名,護士4名組成項目管理小組。小組成員嚴格按照循證醫(yī)學和臨床實踐制定CPN聯(lián)合人文關懷護理方案及問卷調查表,并由護士長帶領7名護士實施情況督察及問卷調查。護士長擔任組長,負責全員培訓及考核,定期開會討論護理過程中出現(xiàn)的問題并進行改進。(2)制定CPN聯(lián)合人文關懷護理方案。方案以護理路徑為框架,時間為橫軸,以入院宣教及檢查、術前相關知識普及、術后護理知識講解、出院宣教等護理手段為縱軸。人文關懷評估和干預貫穿于患者整個住院期間,實現(xiàn)個性化護理。(3)具體實施。第1天,責任護士熱情接待患者,進行入院人文關懷需求評估,根據(jù)患者需求迫切性進行個性化人文護理,包括安排舒適床單元、引見管床醫(yī)生及同室病友、介紹病區(qū)環(huán)境及醫(yī)院相關制度等,讓患者盡快熟悉新環(huán)境。第2天,完成空腹血常規(guī)、心電圖、胸片、彩超等相關檢查;指導患者流質飲食,次日清晨禁食;通知腸鏡室做好手術準備;組織患者參加健康課堂,健康課堂分為3個部分,第1部分播放科室錄制的結腸息肉人文關懷視頻,視頻角色由科室護士扮演,形象生動地展示結腸息肉腸內鏡下切除術全過程,并詳細介紹術前、術中、術后3個環(huán)節(jié)需注意的事項,第2部分是請做過手術的病友進行經驗分享,緩解患者術前緊張情緒,第3部分是醫(yī)護人員與患者進行現(xiàn)場答疑,增加患者治療信心;責任護士對患者進行日常人文需求評估,根據(jù)需求進一步實施個性化護理。第3天,指導患者進行腸道準備,待排出大便為清水樣便時為患者安排手術;手術時協(xié)助患者擺好體位,關注患者感受,協(xié)助患者配合手術;術畢返回病房,責任護士遵醫(yī)囑給予靜脈補液,觀察患者腹部體征、生命體征,根據(jù)息肉大小、數(shù)量、手術方式決定患者禁食及臥床休息時間。第4、5天,觀察患者生命體征、大便性狀,注意有無出血、穿孔等并發(fā)癥發(fā)生,復查大便常規(guī),進行隱血試驗;責任護士為患者行人文關懷評估,及時提供幫助。第6天,進行出院指導,包括飲食、運動方式、用藥、復查等,協(xié)助患者辦理出院手續(xù);進行出院人文關懷需求評估,尊重患者需求,明確患者是否接受出院后健康指導、電話回訪等,根據(jù)患者需求選擇干預方式;項目組成員進行問卷調查。
1.3 評價指標 記錄2組患者住院時間、醫(yī)療費用、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并由項目小組成員于患者出院前調查2組患者疾病相關知識知曉率、護理滿意度。(1)疾病相關知識知曉率。采用《患者對疾病及手術相關知識現(xiàn)狀及需求調查表》[3],從術前、術中、術后3個環(huán)節(jié)來調查患者疾病相關知識掌握情況,了解患者對飲食、腸道準備、手術配合、術后并發(fā)癥觀察、注意事項等12項知識的掌握情況,掌握≥9項為知曉,掌握<9項為不知曉。(2)患者對護理工作滿意度。用該院護理工作滿意度調查表開展評估,調查表有20個條目,包括入院介紹、手術指導、護理服務、出院指導、護理操作等,各條目為0~10分,總分200分,護理滿意度=調查表實際得分/調查表總分×100%。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1.0統(tǒng)計學軟件處理相關數(shù)據(jù),計量資料以x±s表示,組間對比行獨立樣本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百分比表示,組間對比行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住院時間、醫(yī)療費用及護理滿意度 護理后,觀察組住院時間明顯短于對照組,醫(yī)療費用明顯低于對照組,護理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并發(fā)癥發(fā)生率 護理后,觀察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為3.43%,顯著低于對照組的8.57%,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 疾病相關知識知曉率 護理后,觀察組疾病相關知識知曉率為88.57%(155/175),明顯高于對照組的78.86%(138/175),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6.057,P<0.05)。
3 討論
結腸息肉可分為炎癥性息肉、腺瘤樣息肉、增生樣息肉和類癌等,內鏡下結腸息肉切除術是結腸息肉的主要治療手段[7],但內鏡下治療具有一定侵襲性,存在疾病復發(fā)以及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等風險,往往會導致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焦慮、緊張等情緒,從而影響手術效果[8-9]。因此,采取有效的護理干預措施具有重要意義。CNP模式強調以患者為中心,結合醫(yī)院實際情況以及患者具體病情制定一套標準化的流程圖,對患者日常護理進行指導,從而更好地為患者提供醫(yī)療服務[10]。人文關懷護理作為臨床重要護理干預模式之一,其理念已經在臨床各??谱o理服務中得到廣泛應用,取得了滿意效果[11]。
本研究結果顯示,護理后,觀察組住院時間明顯短于對照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與馬潔[12]、黃燕君[13]研究結果一致。究其原因為,CNP具有時序性及計劃性,制定CNP計劃時醫(yī)護人員充分考慮到結腸息肉手術患者術后可能出現(xiàn)的相關并發(fā)癥及影響患者術后恢復的因素,因而在制定護理計劃時能夠針對性避免不良因素對疾病恢復的影響[14]。通過有效措施預防并發(fā)癥發(fā)生或是嚴密觀察可能出現(xiàn)的并發(fā)癥,有助于并發(fā)癥發(fā)生時及時給予有效處理,提高護理的針對性與安全性。護理人員每天按照臨床護理路徑內容規(guī)范、有序地為患者實施針對性護理,同時根據(jù)患者人文評估的需要給予針對性護理,增強了患者在治療及護理過程中的配合度,減少了并發(fā)癥的發(fā)生。因此,CNP聯(lián)合人文關懷護理模式干預有利于促進結腸息肉切除術患者康復,縮短住院時間。本研究中,護理后觀察組醫(yī)療費用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這與減少了并發(fā)癥的發(fā)生以及住院時間縮短有關。
臨床上,提高患者對自身疾病認知程度可以提高患者遵醫(yī)依從性,有助于患者早日康復[15]。本研究結果顯示,護理后,觀察組疾病相關知識知曉率為88.57%(155/175),明顯高于對照組的78.86%(138/175),說明CNP聯(lián)合人文關懷護理模式干預可以明顯提高結腸息肉切除術患者疾病相關知識知曉率。在CNP聯(lián)合人文關懷護理模式干預中,采取了多樣化的宣教方式,增加了人文宣教視頻觀看頻次,手術患者現(xiàn)場分享手術感想,醫(yī)護人員現(xiàn)場解答患者手術疑慮等,從各個維度向患者宣講疾病相關知識,提升患者對疾病相關知識知曉率。本研究中,護理后觀察組護理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原因為在護士為患者進行日常人文評估及干預時,本著“以患者為中心”的理念全面關懷患者,及時為患者提供幫助,提升患者就醫(yī)體驗,從而提高了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
綜上所述,CNP聯(lián)合人文關懷護理模式干預能減少內鏡下行結腸息肉切除術患者的術后并發(fā)癥,促進患者康復,縮短住院時間,減少醫(yī)療費用,提高患者對疾病相關知識知曉率及護理滿意度,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 RENTELN D V,BOUIN M,BARKUN A N.Current standards and new developments of colorectal polyp management and resection techniques[J].Expert Rev Gastroenterol Hepatol,2017, 11(9):835-842.
[2] FUKAMI N.Surgery versus endoscopic mucosal resection versus 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 for large polyps:making sense of when to use which approach[J].Gastrointest Endosc Clin N Am,2019,29(4):675-685.
[3] 王小東,邢軍,麻繼鋒,等.內鏡下結腸黏膜切除術、氬等離子凝固術治療結腸息肉的回顧性研究[J].現(xiàn)代消化及介入診療,2020,25(1):73-75.
[4] 湛琪.臨床護理路徑用于無痛腸鏡下高頻電凝電切治療結腸息肉的護理效果[J].中國現(xiàn)代藥物應用,2019,13(4):181-182.
[5] 劉義蘭,吳紅艷,胡德英,等.護理人文關懷質量管理的思考[J].護理學雜志,2017,32(23):1-4.
[6] 馬紅梅.護理干預對經內鏡結腸息肉電切治療患者應激反應的作用[D].天津:天津醫(yī)科大學,2007.
[7] TIAN X,XU L L,LIU X L,et al.Enhanced patient education for colonic polyp and adenoma detection:meta-analysis of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J].JMIR Mhealth Uhealth,2020,8(6):e17372.
[8] 江莉.腹腔鏡子宮肌瘤剔除術治療子宮肌瘤患者臨床效果及術后并發(fā)癥觀察[J].中國婦幼保健,2018,33(19):4531- 4533.
[9] BOURKE M J,SHAHIDI N,HEITMAN S J.Endoscopic mucosal resection is a dynamic technique:ongoing refinement continues to improve outcomes[J].Clin Gastroenterol Hepatol,2020,18(3):754-755.
[10] 侯若楠,李玉峰,許素環(huán),等.國內臨床護理路徑在內鏡下大腸息肉切除術患者中應用效果的Meta分析[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7,33(28):2234-2240.
[11] 范宇瑩,孫宏玉,常廣明.高等護理教育呼喚人文關懷的回歸:人文關懷護理教育的國內外研究進展[J].護士進修雜志,2019,34(14):1257-1266.
[12] 馬潔.手術室護理路徑聯(lián)合人文關懷在擇期腹腔鏡子宮全切術患者中的應用[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7,14(19):91-93.
[13] 黃燕君. 人文關懷聯(lián)合臨床護理路徑在護理管理模式中的應用[J].中國基層醫(yī)藥,2018,25(7):940-943.
[14] 潘曉虹.臨床護理路徑用于結腸息肉手術的院內康復效果及經濟性研究[J].現(xiàn)代消化及介入診療,2017,22(3):425- 427.
[15] 柴晶晶,劉洋,周春玲.舒適護理應用于內鏡下結腸息肉切除術中的效果分析[J].當代醫(yī)學,2018,24(17):22-24.
(收稿日期:2023-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