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時代文化建設與文化傳承攀升至新高度,著力研究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核心理念育人價值,是對堅定文化自信與建設文化強國的有益探索,是增強民族文化認同的重要抓手,是實現(xiàn)民族偉大復興的內(nèi)在動力。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富含的講仁愛、守誠信、崇正義、尚和合等核心理念,為新時代育人研究提供了豐富素材,也為新時代文化育人提供了堅實的思想基礎。在弄懂為什么樣的時代培養(yǎng)人才,以及培養(yǎng)什么樣的時代新人的基礎上,充分發(fā)揮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育人效用,深入研究其核心理念,使之服務于新時代,煥發(fā)時代魅力。
關鍵詞: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核心理念;育人
中圖分類號:G641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文章編號:2096-4110(2023)02(b)-0143-04
Research on the Excellent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Education in the New Era
—Advocating \"Morality\" and \"Faith\"
HONG Caibei
(Yiwu Industrial and Commercial College, Jinhua Zhejiang, 322000, China)
Abstract: The cultural construction and cultural inheritance in the new era have reached a new height. We should focus on the education value of traditional virtues of excellent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which is a beneficial exploration to strengthen cultural confidence and build a strong cultural country. It is also one of the important grippers to enhance the national cultural identity and the inner impetus to realize great rejuvenation. Chinese excellent traditional culture is rich in the core concepts like \"advocating benevolence\" \"keeping faith\" \"upholding justice\" \"seeking harmony\". They all provide rich material for the new era of education research and solid ideological foundation for the new era of cultural education. Basing on understanding what kind of era to cultivate talents and what kind of new people to cultivate, we discuss the traditional virtues of excellent traditional culture to make best use of its cultivating value and deeply studies its core concepts, so that it can serve the new era and glow the charm of the times.
Key words: The excellent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Core concepts; Education
在文化日益多元化的今天,文化的育人作用日益凸顯,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是新時代文化育人的“中流砥柱”。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蘊含著中華兒女的智慧,其核心理念是新時代加強文化建設與文化傳承的命脈所在。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代表著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標識[1],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為思政課建設提供了深厚理想[2],這都是對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豐富的育人價值作出的高度評價。新時代著力增強對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核心理念育人的研究恰逢時宜,所以讓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所蘊含的尚德崇信思想,在新時代充分彰顯其育人價值是應有之義。
1 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中的“尚德”與“崇信”
尚德,中國人行為的重要特征。“道德”是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精髓。“道”指的是永恒不變的客觀規(guī)律。我們可以從四季變化和萬物生長過程中體悟自然規(guī)律,如春生夏長秋收冬藏的規(guī)律。萬物皆重道重德。道的崇高地位,德的重要價值,是自然常規(guī)。中華傳統(tǒng)文化在于學道,中國古人重視德行教育,通過學校教育達到立德樹人是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特色。道德教育是人們熱衷于參加的,而不是被迫參加的。孟子說:“飽食,煖衣,逸居而無教,則近于禽獸”[3]。告誡人們在滿足溫飽問題以后,居住的房子也安逸了,但是卻缺乏倫理道德教育,便墮落的離禽獸不遠了。
學習傳統(tǒng)文化,能使人變得坦蕩、學會做人?!暗隆痹凇墩f文解字》中解釋為:“得”即獲得,得到?!暗隆痹谥腥A傳統(tǒng)文化中代表著高尚的精神品質(zhì),仁、義、禮、智、信、溫、良、恭、儉、讓等都包含在“德”的范疇里面。新時代的“尚德”是具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時代特征的“德”,摒棄傳統(tǒng)“德”中的糟粕,取其精華,從而服務于新時代的“德”。新時代的尚德是實現(xiàn)了傳統(tǒng)“德”的新生。
崇信,中國傳統(tǒng)儒家的重要理念之一。中華傳統(tǒng)文化歷久彌新,其關鍵在于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核心價值為中華民族精神注入源源不斷的活力。在這些傳統(tǒng)核心價值中,“誠”是至關重要的價值觀之一,即要做到“守誠信”。在中國傳統(tǒng)哲學理論體系中,“誠”是具有根基性的理論范疇?!吨杏埂酚醒浴罢\者,天之道也”[4]?!罢\”,即真實、誠實。從儒家經(jīng)典著作的定義中可看出,“誠”在中國傳統(tǒng)哲學中有著至高無上的地位和極其重要的價值。
“崇正義”。崇正義是中國古人一直遵守卻未深入闡述的價值理念。它融入于人們生產(chǎn)生活的衣食住行當中,如“席不正,不坐”。人類社會發(fā)展史就是為了公平正義而奮斗的歷史。古哲圣賢對公平正義進行了深刻而又長遠的思索,形成了豐富的公平正義觀。
隨著現(xiàn)代化進程的推進,很多傳統(tǒng)核心價值觀都失去了生存的土壤而成為學者學術研究的對象。而“尚德”“崇信”思想?yún)s在以契約為紐帶的現(xiàn)代社會中繼續(xù)發(fā)揮著重要作用。新時代我們應當充分弘揚尚德、崇信精神,在生活實踐中遵照仁義禮智信、溫良恭儉讓的德行,踐約守信、崇尚正義。
2 以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之“尚德”育人
孔子主張以德治國,他認為道德對于一個人的影響是發(fā)自內(nèi)心的。他還主張全民化教育,在他看來每個人都有獲得教育的機會,教育可以提高自身的道德修養(yǎng)。而“講仁愛”“尚和合”直都是構成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元素。
2.1 尚德育人:“講仁愛”
“仁者愛人”是儒家所提倡“仁”的核心觀點。仁者愛人是以“仁”為根本,以“愛人”為核心,包括尊親敬上、忠恕之道、守德崇禮、推己及人等諸多內(nèi)容的學說體系。仁者愛人是處理人與人之間關系的重要準則??鬃拥娜蕦W思想對后世也產(chǎn)生了深遠影響。仁者愛人,要求人們用真心去愛人,只有這樣才能達到人與人之間真正互愛。仁者愛人把“仁”的體現(xiàn)、“仁者”的標準,界定為“愛人”,使“仁”的意義、對仁者的要求具體化和明確化。所以說,孔子所說的“仁者愛人”要求我們?nèi)ホ`行“仁愛”,并且堅守“仁愛”的道德觀和倫理觀。
樊遲問仁,子曰:“愛人?!盵5]孔子通過回答樊遲“仁”是什么?并闡述了“仁者愛人”思想?!叭省奔础皭廴恕保@一規(guī)定也體現(xiàn)了人的價值取向和人道主義原則在中華文化中的重要地位。“仁愛”思想是中華民族精神文化的重要理念,對后世產(chǎn)生了深刻和持久的影響,已經(jīng)深深融入中華民族兒女的血脈之中。中華民族自古傳承下來的與人為善、助人為樂、尊老敬賢、愛惜生命、平等和諧等價值理念,都與仁愛思想有著密切聯(lián)系,是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寶貴精神財富。
“仁者愛人”是儒家思想的精華,至今仍有重要的理論和實踐價值,所以人新時代仍要加強傳承弘揚,并加以轉化和發(fā)展。而弘揚“仁者愛人”思想,不能只愛家人而不愛他人;不能只對朋友講愛,而不愛他人,不愛社會;不能只對自己的寵物關愛有加,而不愛自然,不愛野生動物。仁愛不能只愛與自己有聯(lián)系的人和物,這樣的仁愛是假仁假愛。只有道德自覺才是達到道德修養(yǎng)的最高境界。
2.2 尚德育人:“尚和合”
中華文明是唯一從古到今綿延相續(xù)的古老文明?!疤烊撕弦弧笔侵腥A和合文化的哲學基礎。其含義為人實現(xiàn)與自然的和合及人際的和合,便形成了天道為懷、和合為貴、中庸為德的社會倫理。而敬天法道、惜人愛物、求實宜時等,也成就了和合文化。
“和以處眾,寬以待下,恕以待人,君子人也。”[6]告誡人們,與人相處時要和氣,對待下級要寬容,寬恕他人的過錯,是君子做人的基本道理?!凹核挥鹗┯谌恕钡娜寮宜枷雽笫廊藗冇绊懮钸h。“攻人之惡勿太嚴,要思其堪受;教人之善勿過高,當使其可從?!盵7]告誡人們,不能過于嚴厲地批評別人的過錯,要考慮對方的承受度。不能高標準的教導別人從善,要使對方努力便可以做到。
“尚和合”要求人們堅持中庸的價值取向,走不偏不倚的中正路線。在人們?yōu)槿颂幨罆r,都應當秉持“執(zhí)其中”的態(tài)度,運用“叩兩端”的方法,堅定“守其正”的原則,從而達到“致中和”的目的。持中守正,和諧共生,人與自然和諧共處,人和人之間攜手并進,互不相害,才是中庸之道?!昂秃稀彼枷胧俏覀兲幚砼c自然、國家、民族、社會、人際等關系的重要準則[8]。和合要求日常生活中,與他人既要和諧相處,更要共同進步。是非黑白,要能夠明辨,對于事情處理公正,以真正做到了庸之道。
中國主張的“以和為貴”,體現(xiàn)的是國家顧全大局的理念,而“和為貴”的意識,還體現(xiàn)了國家統(tǒng)一思想的原則。中國傳統(tǒng)“尚和合”的價值觀是新時代為人處世所應當遵循的處世準則,也是構建和諧社會的要素。
3 以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之“崇信”育人
誠信是儒家提倡的重要思想理念之一,要求我們每個人在日常生活中都應當誠實守信?!笆卣\信”“崇正義”是構成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元素,在處理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構建和諧會上發(fā)揮著重要作用,是人們彼此良好溝通的道德橋梁。
3.1 崇信育人:“守誠信”
“誠者,天之道也;誠之者,人之道也?!备嬲]人們,誠是人的天性,致力于誠,是人的本性。真誠之人,不用勉強就能保持真誠,不用思考就能得到,自然而然符合天道,是圣人的本性。我們每個人都執(zhí)著于誠信,把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自己的追求。但人們在認識自然、社會和人自身時,都應當堅持立足于“誠”,不能有違自然規(guī)律、自然法則;在處理人與自然、社會和他人的關系時,也要遵循“誠”,堅持“誠”這一為人處世的行為準則,更是立人之本。
“學貴信,信在誠。誠則信矣,信則誠矣。”[9]。告誡人們,學習貴在講信譽,講信譽貴在誠心。誠實就會有信譽,講信譽就是誠實。但是,在生活中人如果不講信用,就無法立足于社會,不誠實也就沒有信用。不誠信的人也無法立身處世。
從古到今,誠信都是評價個人德行的重要價值標準,是由誠與信兩個范疇組合而成的。其中,誠專注于內(nèi)心修養(yǎng),即內(nèi)心真誠;信專注于外在行為,即言行一致、表里如一。誠是信的內(nèi)在精神源泉,而信是誠的外在忠實表現(xiàn)。作為價值的范疇,誠賦予了人崇高的意義。新時代文化育人要求堅持以“誠信”為重要的價值導向,在日常生活中要講誠信、守誠信,可見“誠信”蘊含的現(xiàn)代價值和意義在新時代文化育人中發(fā)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3.2 崇信育人:“崇正義”
儒家“不患寡而患不均”、墨家“舉公義,辟私怨”、法家“公平無私”、道家“以正治國”、理學家“用以公心”等思想深深影響著后世百姓。而孔子提倡的“均”是指每個人在公正分配下獲取應得的份額,而不是絕對的公平和平均。儒家自誕生開始就堅持追求公平正義?!肮迸c“正”“平”“均”的字義相通。公正、正當即正義,如“義者,正也?!薄傲x”的繁體字是“義”,其甲骨文為“我持羊”之形?!墩f文解字》中寫道,“義,己之威儀也。從我羊”[10]?!拔摇钡募坠俏挠髦肝淦鳎笳鲬?zhàn)斗;“羊”在字形上左右對稱,象征公平,且羊在古代一般為祭祀品,所以也象征著人們的一種信仰;“我”把“羊”舉在頭頂,意思是為了公平和信仰而奮斗。在不同歷史時期,“義”字的書寫雖有變化,但是其所包含的公正、正義之意卻未曾改變。
“廉者,政之本也,民之惠也;貪者,政之腐也,民之賊也。”[11]告誡人們,從政的根本在于廉潔,為人民謀惠利,政治腐敗在于貪污,竊取人民利益?!傲x”要求人具備主觀的人倫自覺,要求人們自覺擔負社會責任,自覺履行社會義務?!傲x”一直以來都是維護社會秩序的核心道德準則,在維護國泰民安的良好局面中扮演重要角色。不同身份的人如果能符合“義”的原則而各守本分,社會運行就穩(wěn)定順暢,反之則導致社會動蕩不安。儒家詮釋的正義主要包含以下3個方面的內(nèi)涵:一是關于倫理道德與天下正義的;二是以道義為準則的價值理念;三是以義務為本的倫理責任[12]。
新時代黨和國家高度重視社會公平正義。傳統(tǒng)的正義觀對維護新時代社會穩(wěn)定、構建良好的社會秩序、維護公平正義具有重要作用。新時代文化育人應當堅持公平正義的教育觀,以“崇正義”觀為價值導向,培養(yǎng)新時代大學生堅持走正義之路,做到義務和權利相統(tǒng)一,積極傳承弘揚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正義觀,一步一步,實事求是的做好每一件事,并協(xié)同構筑社會公平正義的“金字塔”,邁向民族偉大復興。
4 結語
“尚德”與“崇信”是儒家重要的思想??鬃又鲝堃缘轮螄且驗榈赖聦τ谝粋€人的教育是發(fā)自內(nèi)心的。“誠信”是儒家提倡的重要思想理念之一,要求每個人在日常生活中都應當誠實守信??鬃又鲝埲窕逃?,在他看來每個人都有獲得教育的機會,而教育又可以提高自身的道德修養(yǎng)?!爸v仁愛”“尚和合”的尚德思想,“守誠信”“崇正義”的崇信思想,是構成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核心元素,具有豐富的育人價值,其在處理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構建和諧會上也發(fā)揮著重要的育人作用。
參考文獻
[1] 習近平.在慶祝中國共產(chǎn)黨成立95周年大會上的講話[J].黨的文獻,2016(4):3-10.
[2] 習近平.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鑄魂育人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N].中國社會報,2019-03-19(1).
[3] 袁行霈.中華傳統(tǒng)文化百部經(jīng)典:孟子[M].梁濤,解讀.北京: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17.
[4] (春秋)曾子,子思.儒家經(jīng)典:大學·中庸[M].楊靖,李昆侖,王明霞,譯注.蘭州:敦煌文藝出版社,2015.
[5] 袁行霈.中華傳統(tǒng)文化百部經(jīng)典:論語[M].錢遜,解讀.北京: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17.
[6] (宋)林逋,等.省心錄[M].趙曼妮,等,注譯.西安:三秦出版社,2006.
[7] (明)洪應明.菜根譚[M].北京:中國書店,2019.
[8] 張立文.尚和合的時代價值[J].浙江學刊,2015(5):5-8,2.
[9] (宋)程頤.河南程氏遺書[M].陳京偉,點校.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2019.
[10](東漢)許慎.說文解字[M].孫紹武,主編.呼和浩特:遠方出版社,2010.
[11]徐文翔,導讀注譯.晏子春秋[M].長沙:岳麓書社,2019.
[12]肖群忠.崇正義[N].中國教育報,2014-05-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