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碧紅 劉思雨 張春曉 彭麗媛
廣州藍月亮實業(yè)有限公司,廣東廣州,510760
近年來,全民健身的國家戰(zhàn)略[1]深入實施,在國民對于健康生活的重視以及眾多國際體育賽事在國內舉辦的影響下,國內全民運動熱潮不斷高漲、運動人群規(guī)模不斷擴大。當運動成為人們的新生活常態(tài)時,有效催生了消費者對運動衣物清潔的升級需求。
南都大數據研究院2022年對運動人群的運動頻率、習慣等開展了一項網絡問卷調查(樣本量N=1 084)[2]。參與調研者中有90%以上每周都會運動,年齡分布較為廣泛(19~35歲占70%,其他年齡段也有涉及),職業(yè)以普通職員為主,在校學生也有涉及,屬于有代表性的運動群體。
調查發(fā)現,大部分人在運動時會換上專門的衣物(大約占90%)。在運動大量出汗后,超過95%的參與調研者反饋衣物會汗?jié)瘢ù蠛沽芾煲挛锶珴裢刚?0.11%,中等出汗衣物半濕占54.15%,微微出汗衣物局部汗?jié)裾?2.97%)。在清潔方面,參與調研者容易遇到以下幾種問題:①穿洗多次后衣服發(fā)黃(占58.58%);②穿洗多次后衣服發(fā)灰、變暗(占46.40%);③汗味洗不掉,容易殘留(占40.04%);④穿久了衣物有一股怪味或臭味(占35.24%);⑤運動場地沾染的污漬異物如泥土、草等洗不干凈(占24.08%)??梢姡伺c普通衣物一樣關注“可視”的污垢外,“異味”成為運動衣物比較突出的關注點。
大約90%的參與調研者反饋,其運動衣物能夠聞到明顯的汗臭味。具體到衣物清潔和穿著的多個場景,比如,運動時、從包里拿出來、沒洗干凈、舊運動衣等,都有不同比例的參與調研者認同有過汗臭味(圖1)。受網絡問卷方式的限制,該項調查沒有運動人群關于氣味類型、感知場景等更具體的描述。
圖1 聞到汗臭味的不同情況分布
藍月亮2022年在廣州的一項關于多個運動團體的運動習慣和清潔問題的調查,通過面對面走訪的形式,收集了一些消費者更真實的感受反饋。參與調查的一共有246人,包括大學生運動社團、業(yè)余跑團、小學生運動類興趣班(受訪者為媽媽)、銀發(fā)運動團體(如廣場舞)等,也是比較典型的、涵蓋不同年齡層的運動群體。該調查發(fā)現,各人群不同運動場景下暴汗后全部遇到過衣物汗臭味的困擾。超過30%的受訪者表示,運動衣物汗臭味無法徹底洗凈,其中男性、青年群體的衣物汗臭味難以洗凈的困擾最為顯著。而且,衣物上的汗臭味并非只在運動結束后出現,根據受訪者的反饋,在運動衣物的穿、洗、收納等各個環(huán)節(jié)都有可能出現令人不愉悅的汗臭異味。表1羅列了幾項調查中被提及較多的場景和受訪者的原話,便于讀者理解。
表1 受訪者反饋的汗臭味典型場景
冬季受氣溫影響,出汗量相比夏季會明顯減少,但運動衣物依然有汗臭味的困擾。藍月亮2023年的一項關于運動人群冬季清潔習慣的調查顯示,相比夏季,冬季運動衣物的清潔痛點,在問題類型上沒有明顯減少,有不少受訪者(9/19)表示冬季其運動衣物上也有汗味殘留的問題,不過冬季遇到此類問題的用戶數量相比夏季有所減少。
運動衣物上的汗臭味并不好對付。南都大數據研究院的數據[2]顯示,64.02%的調研參與者認同其運動衣物上的汗臭味用普通洗滌方法難以去除,57.2%的參與調研者選擇使用柔順劑等產品掩蓋衣物上的異味。藍月亮在對運動團體的調查中了解到,大家普遍都會采用反復洗滌、增加洗衣液用量、使用額外的洗滌產品掩蓋等手段去處理,但實際效果并不理想。
兩項研究中的受訪者都表示不能接受聞到衣物上有汗臭味,特別是洗后衣物,認為這是運動衣物清潔不到位的表現。大部分受訪者認為該問題會影響運動心情,部分受訪者表示可能會影響身體健康,很多受訪者認為會帶來社交尷尬??梢钥吹?,除了“可視”的污垢外,汗液造成的運動衣物上的“嗅覺污垢”(被描述為汗味、臭味、怪味等),已經成為困擾運動人群很突出的痛點問題。
衣物異味可以分成兩類:①皮膚上產生的異味,衣物通過接觸從皮膚上沾染的異味(被描述為汗味);②在衣物上進一步滋生的異味,一般來講氣味比汗味要更濃烈(被描述為臭味)。多數情況下,我們聞到的運動衣上的汗臭味中兩類異味都有。表1中部分場景中第二類異味的影響更大,經常可以用惡臭來形容,如洗前(特別是長時間濕衣存儲)、再次穿著時、舊衣服穿久了。
大體上來講,兩類異味的產生都與微生物代謝污垢有關[3]。皮膚上的汗腺和皮脂腺的分泌物多數幾乎無味,但在微生物的作用下,這些幾乎無味的皮膚分泌物會被轉化成揮發(fā)性的小分子異味物質,這些異味物質產生量不一定很大,但其異味強度較高,感知閾值較低。運動過程中,這些揮發(fā)性代謝產物會通過接觸、吸附等方式轉移到穿著的衣物上,因此衣物也會能夠聞到汗味。在這個階段,汗水被衣物纖維吸進去,同時會攜帶大量皮膚分泌物(皮脂、水分等)和懸浮其中的皮膚微生物,在適宜的溫濕度條件下(如濕衣放在密封的袋子里),微生物會在衣服上迅速繁殖,進一步產生更多的小分子代謝產物,衣物上汗臭味加劇。
同普通的衣物相比,運動過程中穿著的衣物,出汗量大,更容易有汗臭味問題。其中,專門的運動衣受應用場景要求能排汗,面料多采用合成纖維,尤其是滌綸。滌綸比棉更容易吸附皮脂和微生物,因此,經常運動的人會發(fā)現,穿專門的運動服更容易產生異味[4-5]。另外,運動服上的皮脂污漬和微生物洗后容易有殘留,遇到適宜的條件(例如下次穿著運動出汗)會迅速生長,快速散發(fā)汗臭味。
要解決運動衣異味問題,僅僅只考慮清潔是不夠的。需要從小分子異味物質、營養(yǎng)源和微生物三個維度考慮:①提高衣物上小分子異味物質的洗凈能力,強化洗凈能力;②深層清潔,盡可能減少人體分泌物在運動衣上的殘留,即去除微生物的營養(yǎng)源,減少異味物質前體;③去除和抑制運動服上能夠產生異味的微生物,控制小分子異味物質產生的幕后元兇。
如前所述,要真正解決運動衣物汗臭味問題,需要對整個異味產生鏈路進行全過程控制。此外,還需要關注洗滌過程中專業(yè)運動衣的吸濕速干性能情況,避免影響運動衣的穿著舒適性。本文以藍月亮至尊運動型洗衣液(速干衣專用)產品為例(以下簡稱“運動洗”),探討運動衣物清潔產品開發(fā)需要重點關注的內容。
皮脂類污漬是運動衣上主要的皮膚分泌物污漬,也是很難清洗的污垢之一,同時還是微生物賴以生存的營養(yǎng)源,提高其去除率,可以顯著改善運動衣物的深層清潔效果。如圖2所示,“運動洗”對多種皮脂污布的去污力均優(yōu)于普通洗衣液。
圖2 皮脂類污布的去污力對比(數據來源:藍月亮實驗室)
3.2.1 去汗味
汗臭味是多種氣味分子的混合物,使用實際穿著后的衣物進行洗滌測試更具代表性。參考表2的感官評價標準,實驗選取了2件穿著運動后、散發(fā)強烈異味(異味強度為5級)的運動衣,使用“運動洗”在滾筒洗衣機中洗滌后,由6名經過專業(yè)訓練的受試者進行氣味評價。
表2 異味強度感官評價標準
結果如表3所示,對于洗前有強烈異味的運動衣(5級),使用“運動洗”產品,洗后濕衣和干衣的異味強度均不超過1級,說明衣物上的強烈汗臭味得到了有效去除。
表3 洗后衣物的異味評價結果
3.2.2 抑汗味
衣物惡臭的產生,是“微生物+營養(yǎng)源+適宜條件”三者共同作用的結果。其中適宜條件是指穿著環(huán)境,運動場景下不可避免高溫和汗?jié)瘛K灾攸c在于控制微生物,特別是要實現在織物上長效抑制微生物的活性。
參考標準《日化產品長效抑菌效果的評價方法》(T/ZGXX 0004-2022),在普通洗滌條件下(濃度0.2%,洗滌時長20 min),經“運動洗”處理的布片,測試發(fā)現,對幾種常見的異味菌(如大腸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奧斯陸莫拉氏菌、表皮葡萄球菌及人葡萄球菌)的24 h抑菌率均超過99.99%。說明“運動洗”對所測菌株具有至少24 h的長效抑菌效果。
根據筆者的研究經驗,實現了長效抑菌并非等價于預防汗臭。所以,實際在設計洗滌清潔產品時,仍需要考察對汗臭的預防效果。由于汗臭常見于多次反復穿著的運動衣上,評測時采用了穿著1年以上、運動頻率較高,且運動過程中能聞到汗臭的若干件衣物。將運動衣從中間對半剪開,分別用普通洗衣液和“運動洗”產品機洗處理。洗后的衣物置于高溫高濕環(huán)境中1 h(模擬再次穿著運動),由6名經過專業(yè)訓練的受試者對每件衣服的實驗組和對照組開展對比評價。采用顯著性差異檢定(F檢驗法)判斷兩組樣品的氣味評分差異是否顯著。統(tǒng)計結果表明,經“運動洗”處理的衣物汗臭的異味程度顯著低于普通洗衣液處理的衣物,說明“運動洗”可以有效抑制衣物產生汗臭。
參考國家標準《紡織品吸濕速干性的評定第2部分:動態(tài)水分傳遞法》(GB/T 21655.2-2019),考察了用“運動洗”反復洗滌后,運動衣面料的吸濕速干性能變化。如表4所示,與洗滌前相比,使用“運動洗”20次后,浸濕時間更短、吸水速率變快,最大浸濕半徑變大,液態(tài)水擴散速度加快。說明“運動洗”可以有效維持運動衣面料的吸濕速干性能,確保具有吸濕速干功能的運動衣多次洗滌后仍能保持舒適的穿著體驗。
表4 吸濕速干性能測定
綜上可知,“運動洗”綜合考慮了幾個方面的技術,多管齊下,才能實現高效去汗味、抑汗味,搭配專門的技術來維持運動衣的吸濕速干性能,確保運動衣穿著過程中的干爽舒適,給運動人群“流汗不留味”的愉悅體驗。
運動衣物屬于專業(yè)功能紡織品,且多為貼身穿著,運動衣物的清潔除了選擇運動型洗衣液,針對性去除衣物污漬、細菌,長效抑菌、防止汗臭的產生外,還需要引導消費者采用科學的洗護方式,以便更好地實現運動衣物的精致洗護、延長衣物穿著壽命,改善穿著的舒適感受。
(1)運動后及時清洗衣物。避免長時間存儲,減少衣物在潮濕狀態(tài)長時間放置過程中,細菌不斷繁殖滋生導致衣物上汗臭味濃烈。若無法及時洗滌,建議將衣服懸掛或放于鏤空臟衣籃,盡量不要在密封的塑料袋中長時間放置。
(2)對衣領、腋下、運動時擦汗處等重點部位預涂后再常規(guī)洗滌,可以有效提高去污效果。如衣物汗味較重,可以用運動型洗衣液先浸泡5~20 min再常規(guī)洗滌,異味控制效果更佳。
(3)為保持運動衣面料功能性,洗滌時應優(yōu)選對運動衣吸濕速干性能有益的洗滌產品,同時不建議使用柔順劑。
(4)使用柔和程序或者手洗,或者用洗衣袋包裹后機洗,避免較強的機械力導致衣物變形、損壞。
(5)建議采用常溫洗滌(不超過40 ℃的洗滌程序),避免使用高溫洗滌(例如超高溫的除菌洗等程序),減輕對運動衣功能性面料的損傷。
(6)洗后置于通風處晾干,如需烘干,建議選擇不超過60 ℃的烘干程序。晾曬過程中避免陽光直射。建議洗滌晾干再收納存放,避免潮濕環(huán)境下陰干,以免產生新的異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