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曉靜
課程思政是將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課程教學的各方面、各環(huán)節(jié)、各領域的過程,是一種將理念與價值“潤物細無聲”地融入教學的教學理念。它旨在實現學科課程與思想政治理論課同向同行,形成立德樹人的協同效應。2020 年,教育部印發(fā)《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并指出課程思政的內容要緊緊圍繞政治認同、家國情懷、文化素養(yǎng)、憲法法制意識等重點進行優(yōu)化,要讓所有高校、所有教師、所有課程都承擔好育人責任,構建全員、全程、全課程、全方位育人大格局(教育部2020)。習近平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強調,要教育引導學生正確認識世界和中國發(fā)展大勢,正確認識中國特色和國際比較,全面客觀認識當代中國、看待外部世界(新華網2016)。此兩項精神對高職商務英語專業(yè)課程開展思政教學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同時為商務英語人才培養(yǎng)、教師教學與科研、社會服務等方面指明了發(fā)展方向。
高職商務英語是商務英語專業(yè)的核心課程和主干課程,在傳授知識和培養(yǎng)能力的同時,須重視思想建設和文化育人的引領作用。然而,在課程思政的大背景下,高職商務英語教學存在諸多不足,難以發(fā)揮課程思政在高職商務英語教學中的育人作用,因此亟須采取措施促進其與高職商務英語教學的有效融合。
下面,以高職商務英語專業(yè)核心課程和主干課程“基礎英語”課程思政教學為例,積極探索與實踐如何將傳授知識與思政教育有機融入商務英語教學,使語言技能與素質培養(yǎng)同向同行、同頻同振,實現協同育人的目的,同時為商務英語專業(yè)課程思政教學提供借鑒,培養(yǎng)和儲備一大批具有扎實的英語語言能力、較強的跨文化交際能力和工匠精神的復合型外語人才。
近年來,隨著教育部、國家發(fā)展改革委、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等六個部門聯合印發(fā)的關于《高職擴招專項工作實施方案》的實施,對高職教育發(fā)展的政策供給、經費保障、資源配置等優(yōu)化政策為高職教育的發(fā)展帶來了機遇,但生源模式的進一步多元化也給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開展帶來了更多挑戰(zhàn)。同時,互聯網的飛速發(fā)展,導致網絡世界人生觀、價值觀表達更加多元化。在大多數社交活動被網絡所取代的時代,主體思想意識單薄、自控能力差的高職生非常容易受負能量的意識、觀點影響,偏離社會價值主旋律。因此,在高職商務英語教學中融入課程思政元素非常有利于學生塑造價值觀,培養(yǎng)正確的思想道德觀念,增強家國情懷,提升國家安全意識和融通中西的能力,從而在國際商務溝通與交流中傳播好中國聲音。
新文科背景下“培養(yǎng)具備健全人格與專業(yè)知識、國際視野與文化自覺、創(chuàng)新精神與實踐能力的復合型、國際化人才”是商務英語人才培養(yǎng)的重要目標(唐慧利、崔萌筱、耿紫珍2021)。商務英語專業(yè)人才培養(yǎng)以英語語言技能和商務專業(yè)知識為基礎,緊跟新時代國家、行業(yè)、企業(yè)發(fā)展需要,著力培養(yǎng)學生的溝通協調能力、融通中西能力、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精神、思辨能力、團隊合作能力、國際法律法規(guī)意識、職業(yè)精神和社會責任感等八大核心素養(yǎng)。將課程思政與商務英語專業(yè)知識技能教育有機結合,既有助于提升學生運用商務英語語言進行跨文化國際溝通與交流的專業(yè)素養(yǎng),又能提升他們的愛國情懷和人文情懷,幫助其形成良好的職業(yè)認知觀及工匠精神。同時,將課程思政融入商務英語教學,能促使學生開闊國際視野,養(yǎng)成關注國際實事及行業(yè)發(fā)展動態(tài)的學習和生活習慣,培養(yǎng)國際思維意識和國際競爭能力,從而為培養(yǎng)能夠靈活應對復雜多變的國際政治、經濟環(huán)境的國際商務英語人才夯實基礎。
目前,在大多數高職院校,學生思政教學與專業(yè)教育“兩張皮”現象普遍存在,思政課教師“孤軍奮戰(zhàn)”,專業(yè)課教師重專業(yè)、輕德育,這與“三全育人”的實踐與踐行存在較大的差距。在當今素質教育和新文科教育教學背景下,將思政教學元素融入實際的商務英語教學改革是本專業(yè)教育教學改革的重點方向。高職商務英語不僅要實現課程的專業(yè)性、跨文化性、工具性和人文性,還要達成課程的思政目標。商務英語教學能夠為思政教育提供新的教學路徑和方法,思政教育能夠為商務英語教育教學改革指引方向,兩者同向同行,形成協同效應,共同達到“守好一段渠、種好責任田”的思政目標。
“基礎英語”是商務英語專業(yè)的專業(yè)核心課程和主干課程,是以《高職高專英語課程教學基本要求》的相關理念及要求為指導思想,以英語課程的核心能力——聽說能力、閱讀能力、寫作能力和翻譯能力為主線,把知識技能、素質、思政貫穿學習生活、求職面試、飲食旅游、文化差異、社交網絡等各項學習任務。綜合運用啟發(fā)式教學法、參與式教學法、互動式教學法、多媒體教學法、實踐教學法等教學模式將思想政治元素融入其中,目的在于培養(yǎng)學生具有較扎實的英語語言基礎、較強的商務英語聽說能力等專業(yè)核心能力;增強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合作交流能力及文化思辨能力,最終提高其綜合文化素養(yǎng),使其在今后的工作和社會交往中能運用英語有效地進行口頭和書面交流。
隨著課程思政的不斷深入推行,高職商務英語教學在課程思政融入商務英語教學的過程中出現了一些問題和瓶頸。在高職商務英語教學中,教師難以找到英語教育和思政教育的契合點,導致英語教育與思政教育的結合面臨阻力,因此難以提高學生的英語水平及德育素養(yǎng)(彭晶2021)。缺乏思政教學經驗、政治素質不高等是目前高職教師的普遍現象,在商務英語教學中有效融入思政元素是教師需要提升的維度和空間。商務英語復合型人才的培養(yǎng)不僅需要具備扎實的專業(yè)理論知識與專業(yè)實踐能力的商務英語專業(yè)“雙師型”教師團隊、“校企雙元”育人的教學模式,而且需要教師具有課程思政意識,從思想上重視課程思政融入教學的重要性。
目前,在“中國特色高水平高職學校和專業(yè)建設”背景下,為貫徹落實《國際職業(yè)教育改革實施方案》及教育部等四部門《深化新時代職業(yè)教育“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改革實施方案》,各級教育主管部門更加重視職業(yè)教育教學創(chuàng)新團隊建設。高職商務英語專業(yè)應借此春風加強專業(yè)教學創(chuàng)新團隊建設、構建“大思政”的育人體系,從而不僅為專業(yè)建設賦能,提升教師的技術服務能力,使其在教學過程中以實際行動踐行“學高為師、身正為范”,而且將思政元素融入商務英語教學的各個方面,使學生在學習專業(yè)知識的同時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樹立中華文化意識,增強民族文化自豪感,具備一定的科學精神、法制意識等素養(yǎng),進而培養(yǎng)“守法、誠信、合規(guī)”的適應經濟全球化競爭化的高素質、復合型商務英語人才。
在網絡快速發(fā)展的今天,網絡社交已成為當代大學生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成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陣地。商務英語課程緊跟網絡時事熱點,不僅能夠使學生形成關注時事的良好習慣,而且能夠“潤物細無聲”地將知識教育與價值觀教育結合起來,使專業(yè)課程與思政教育同向同行、同頻共振。
例如,在講授《E 時代高職英語(綜合教程1)》Unit 5 Culture Diversity 時,教師通過2022 年北京冬季奧林匹克運動會的開幕式和閉幕式的視頻導入話題,讓學生分組討論開幕式和閉幕式中所蘊含的中華優(yōu)秀傳統文化元素,并在討論中感受我國民族精神、特色文化的精華、中華優(yōu)秀傳統文化的魅力,培養(yǎng)愛國主義精神和拓寬國際視野。
另外,教師選取“學習強國”平臺的雙語金句、青年talk、TED 演講、China Daily、BBC 及CNN 等時事熱點話題融入教學,引導學生分享對事件的態(tài)度和所秉持的觀點。在學生表達后,教師引導他們用辯證主義觀點看問題,強化其世界公民意識,使其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在商務英語課程思政的教學實踐中,教師可以“文化認同+價值取向”為核心,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主線,統一各門課程思政設計教學大綱,建立課程思政案例庫。創(chuàng)新實踐教學模式,用課前“思政五分鐘”引領課堂,通過此環(huán)節(jié)補充相關學習資源及知識,從英語學習和思政教育兩個方面給學生以方向性指導,增強英語知識傳授與價值引領的有機融合。針對不同的教學內容和素材,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在這個過程中運用“頭腦風暴”、小組討論、翻譯比賽等方式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
例如,在教學中將“學習強國”平臺的雙語金句——“習近平說”作為延伸閱讀素材,教授學生標準的英語表達。教師讓學生自主學習音視頻素材,組織課堂討論,將知識傳授、價值塑造與教學實踐緊密結合。
根據商務英語專業(yè)復合型人才培養(yǎng)目標的要求,創(chuàng)新第二課堂活動,注重對學生工匠精神、文化精神、職業(yè)理念等優(yōu)秀品格的塑造與培養(yǎng)。首先,第二課堂活動設計要緊跟時代熱點,并具有地域特色。例如:2021 年為中國共產黨成立100 周年,黨史學習教育在全國范圍內熱烈開展并形成高潮。在此背景下,教師組織商務英語專業(yè)的學生開展“講好漯河故事——傳承紅色基因爭做時代新人”主題英語演講比賽,經過初賽、半決賽、決賽三個階段,通過第二課堂的展示舞臺,不僅提升其英語水平、展示當代大學生的風采,而且使其增強講好中國故事、革命故事和傳承紅色精神的責任和擔當,并取得“用學黨史——滋養(yǎng)初心促擔當、踐行使命聚合力”的育人效果。其次,成立英語話劇社,組織《愚公移山》《魯班造鋸》等話劇表演。通過社團活動,讓學生不僅在模仿、配音的練習中不斷提升英語口語水平,而且通過多次排練、演出深刻感受故事中所蘊含的持之以恒的工匠精神、不懼挫折的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精神及專注職業(yè)的奉獻精神。
在課程思政背景下,高職商務英語現有教學評價體系已不能滿足教學效果測評的需要,易于操作且切實有效的多元化評價模式才能滿足課程思政融入商務英語教學改革的需求和更好地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首先,教師要更新評價觀念,重視對學生的過程性考核,增加過程性考核的內容及比例,突出教學過程中實踐和知識能力考核的重要性。其次,建立“主體+內容+標準+方式”的多元化評價體系,優(yōu)化評價模式與方法。一方面,對學生的評價可以采用“筆試+口試+小組討論+課堂參與度+第二課堂活動表現”的評價模式,實現形成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的高度結合,把對學生的評價從課內延伸到課外,豐富考核形式;另一方面,增加對教師課程思政效果的評價,建立“學校測評+教師教學反思+同行聽課”的課程思政專項評價體系,切實把商務英語課程思政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落到實處。
在商務英語教學中融入課程思政是非常必要且可行的。教師要不斷更新教學理念,緊跟時代對人才需求的步伐,明確課程思政這一教育內容在商務英語人才培養(yǎng)中的重要意義,并根據學情采取合理的教學方式和方法,達到教書育人的目的。學生要以更積極、主動的態(tài)度學習和了解中國文化,牢固樹立四個自信,提升思想覺悟和文化素養(yǎng),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作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