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 凱
(湖南工商大學,湖南長沙 410205)
圓號也被稱之為法國號,制作材料多數(shù)以銅為主,同時表面設有三個閥鍵,借助圓號吹出音域內所有的半音階。圓號的演奏能夠呈現(xiàn)許多不同效果的音色,并且旋律委婉起伏,給人們一種身臨其境的聽覺體驗。再加上圓號本身是由銅質材料制作而成,可以清楚發(fā)出明顯的銅管聲音,這也是被稱為“交響樂器知之王”的根本原因?,F(xiàn)階段,目前比較常見的圓號類型包含單管圓號和雙管圓號、自然圓號和維也納圓號、中音薩克號和進行圓號等,通過他們不同演奏技巧發(fā)揮各自音樂魅力,更好彰顯其獨特的音樂效果。
1.演奏的基本功不扎實
演奏基本功是表現(xiàn)演奏者圓號掌握技能的重要方式,如果演奏者基本功不夠扎實,極有可能在于樂理知識學習不全面,沒有深層研究圓號的表演技巧與方法,很難演奏出完整的作品。在具體演奏過程中,教師不斷強調學生明確區(qū)分共鳴基音和泛音,但是在具體學習期間依舊不能分辨該兩種音色,導致學生理解不透徹。不僅如此,許多學生沒有及時分辨樂器聲音音域和音級,再加上高低因難度演奏效果不理想,無法給觀眾帶來高質量體驗。圓號演奏具有明顯的特點,根據(jù)以上問題,教師幫助學生打好圓號演奏基本功,通過樂理理論知識的反復學習,逐漸掌握圓號演奏旋律,提高學習能力,增強演奏技巧,豐富演奏經(jīng)驗,進而在日后演奏過程中促進學生思維實現(xiàn)創(chuàng)新,使圓號演奏迎來新局面。
2.演奏音樂表現(xiàn)不到位
圓號演奏過程中,演奏者演奏技巧的熟練度與演奏效果有著直接聯(lián)系。在打好扎實基本功的前提下,圓號演奏效果受到影響。根本原因在于演奏者沒有擁有良好的表現(xiàn)能力。音樂表現(xiàn)能力具體是指演奏者利用樂器演奏曲目充分發(fā)揮自身情感和思想,但是在實際中,許多演奏者沒有切實投入曲目,也未能深入感受到曲目作者當時的情感和意義,不能直接吹奏樂曲附和的情感,再加上演奏者作品缺少演奏靈感,無法為觀眾帶來優(yōu)質的聽覺體驗,很難與觀眾產(chǎn)生強烈的心理共鳴。
教學方法的合理運用顯得尤為重要。但是在具體教學中,如果教師使用的教學方法缺少針對性,再加上教學內容單一、枯燥,不能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樂器演奏教學過程中,許多教師依舊運用傳統(tǒng)教學模式,無法保證課程教學質量。一般情況下,教師向學生講解學習樂曲背景時,利用親身演奏的方式讓學生深感其境,向學生傳授許多重要演奏技巧和方法。但是這種教學模式比較籠統(tǒng),使學生長期處于被動狀態(tài),另外演奏教學效果不佳,導致教學效率不高,不利于學生保持良好的演奏狀態(tài),對學生的演奏水平提升帶來很大影響[1]。
圓號演奏者如果不具有扎實的基本功,在音樂演奏方面缺少實踐,不僅對日后圓號演奏能力提升帶來不利,同時對學生綜合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產(chǎn)生影響。根本原因在于部分教師進行具體教學過程中,往往只追趕課程教學進度,沒有考慮教學質量,無視學生專業(yè)能力訓練,從而引起許多問題。另外,具體開展教學過程中,大多數(shù)教師未能通過作品演奏幫助學生打好扎實的基本功,培養(yǎng)他們的表現(xiàn)能力,仍然運用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不斷向他們傳授演奏技巧,導致學生學習過于被動。講解樂曲時,教師比較傾向樂曲創(chuàng)作背景,沒有通過課堂教育積極表達作品主體思想,嚴重阻礙表演者發(fā)揮演奏魅力,不能直接掌握圓號演奏技巧,使樂曲演奏體驗效果持續(xù)下降。
1.圓號音色掌握不準確
音色的差異主要取決于樂器,而樂器是演奏者表達自身思想的重要途徑,充分體現(xiàn)出圓號本身自帶的柔和特點。雖然如此,圓號類型分為許多種,所以在演奏方面依舊會存在許多差距。另外,演奏者面對不同圓號類型使用的演奏技巧明顯不同,能夠發(fā)揮出獨特的音色,給觀眾一種奇特的聽覺體驗。值得關注的是,圓號制作材料大多數(shù)以銅為主,并且其制作位置和音鍵有著針對性要求,使音色之間保留神秘感。在學習圓號演奏過程中,教師幫助學生潛意識養(yǎng)成良好演奏習慣,明確區(qū)分圓號音色。此時教師通過日常演奏糾正學生錯誤,精準掌握圓號演奏的各種音色,大大提高音色辨別能力。在日常學習過程中,也要對不同音色進行深層研究和學習,進一步加深印象。雖然教師傳授學生音色辨別技巧,但是在訓練方面缺少重視力度,很難在短時間內準確分辨不同音色,導致學生演奏面臨很大難題,無法保證圓號演奏達到高水平。
2.口型和唇部肌肉不到位
圓號演奏不單單需要手法,同時也要注重嘴唇活動力度。由于人們的嘴唇外觀不相同,在圓號演奏方面還需投入許多精力,對其做到嚴格控制。再加上不同嘴唇運動都會形成各種口型,再加上不同口型發(fā)出的音色和音質同樣存在明顯差距,使音域內容和效果不理想,打擊觀眾興趣[2]。
圓號演奏與唇部肌肉有著實質性聯(lián)系??谛偷霓D變能力可以通過后天訓練實現(xiàn),作為一名圓號演奏者,在正式開始圓號演奏過程中,掌控口型顯得尤為重要。要想在演奏訓練過程中找到符合自身的口型,需要加大訓練次數(shù),這樣才能達到預期演奏效果。不僅從根本解決演奏中面臨的各種難題,同時引起學生的重視,增強口型和唇部掌控力度,大大提高自身圓號演奏水平。
音準是樂器演奏的主體,同樣是圓號演奏者發(fā)揮演奏作品的關鍵要素。圓號音涉及范圍比較廣,要求演奏者借助風口、氣速、氣量演奏不同音質,增強作品表演效果。與此同時,圓號泛音比較多,演奏者通常借助一個指法在短時間內吹奏高達11個泛音。所以,音準是學生學習圓號的重難點,還需教師的正確引導讓學生掌握音準。在此期間,需要讓他們提前意識到音準的重要性,利用空余時間認真傾聽音高,逐漸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強化鍛煉自身聽力。另外,要想讓學生發(fā)現(xiàn)自己音準問題,教師借助自身作用引導學生及時發(fā)現(xiàn)自身存在的不足,組織他們通過嚴格訓練及時改正錯誤,增強學生音色分辨能力,提高學生更正音準能力。
除此之外,借助校準器練習法和訓練學生音高記憶法,加大音準訓練力度,進一步加深音準印象,快速記住音準把控技巧[3]。
1.消音器練習法
①音唱法
組織學生進行音符演唱過程中,教師向學生傳授音符唱準的技巧和方法,使學生逐漸形成正確的音高概念,確保他們日后訓練音準更加標準,緊接著讓學生通過訓練精準唱出任何音符的音高,具體運用唱音和傾聽訓練兩種方法,有效培養(yǎng)學生準確的音高觀念,大大提升音高準確度。
②長音練習法
為了學生能夠合理使用校音器,加強對長音音準開展大力練習,保證學生日后唱音準確。首先,用中等唱功吹奏長音,運用校音器檢測每個長音音準是否準確,尤其是在長音開始和結束階段時,確保音準始終保持同一水平;其次,正確引導學生使用不同吹奏力度,重點練習長音;最后,借助吹奏弱力或漸強的吹奏方式增加長音練習難度,同時要求學生在練習過程中長音始終保持平穩(wěn)有力。
③慢音節(jié)練習
學生把控長音音準過程中,在吹奏音階前進逐漸放慢吹奏速度,認真傾聽音準,同時利用校音器完成相應檢測,確保學生能夠準確控制音準,增強音準的準確度。
2.訓練音高記憶聽力法
學生借助校音器對音準加強訓練工作,強化鞏固學生音高概念。此時,教師向學生講解校音器的工作原理和作用,幫助學生逐漸脫離校音器的依賴,加深音高印象。在具體學習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音樂傾聽能力也是重要內容,通過訓練強化記憶音高,利用調音器控制吹奏的音高保持平穩(wěn),主動在演奏過程中發(fā)現(xiàn)自身錯誤,增強吹奏準確度。
音樂是表達人們思想情感的一種藝術形式。演奏者利用熟練的演奏技巧充分表達音樂真正含義,并且運用音樂內涵的渲染力和影響力打動觀眾。所以,教師開展圓號教學過程中,不僅要加強培養(yǎng)學生圓號演奏能力,同時提高學生表現(xiàn)能力,提升自身水平。圓號教學的最終目標是為了將二者相融合,有利于學生通過圓號吹奏給予音樂作品生命力,更好彰顯圓號演奏魅力[4]。
1.引導學生還原樂曲原貌
首先,學生對樂譜的調節(jié)速度、強弱起伏和情緒變動等有了深一步掌握;其次,學生將樂譜自帶的渲染力和獨特情感思想全部表現(xiàn)出來,對樂譜有了新的認識;最后,學生借助圓號表演樂譜,仔細發(fā)現(xiàn)樂譜節(jié)奏細節(jié)和跌宕起伏的旋律,觀察節(jié)奏變化,將演奏者內心感受與樂譜存在的內涵產(chǎn)生強烈碰撞,給音樂注入新活力,增添豐富的感情色彩。
2.注意自己音樂知識積累沉淀
在演奏音樂作品過程中,首先要求演奏者提前收集作品的基本信息,如作者、時代背景、情感思想及藝術特征等。同時觀察不同時代、不同風格、不同素材的音樂作品的具體差異,認真分析和感受音樂作品中涉及的音樂內涵和作者獨特的情感。除此之外,開展圓號教學過程中,與學生共同從作品結構、樂譜旋律、節(jié)奏變化、情境等方面深入了解音樂作品,幫助學生重新認識音樂作品,為學生發(fā)揮演奏能力、展現(xiàn)圓號魅力奠定基礎。
3.培養(yǎng)學生文化修養(yǎng)
學生對音樂作品的真正理解完全在于其自身的文化修養(yǎng),能夠體現(xiàn)出學生藝術素養(yǎng)。所以,教師具體講解圓號過程中,不僅要培養(yǎng)學生專業(yè)技能,強化注重學生藝術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同時幫助他們樹立良好的文化修養(yǎng),拓展學生藝術知識面,豐富自身專業(yè)水平。比如,激勵學生通過音樂欣賞作品,了解不同類型的歌曲風格、演奏特點,進一步增強學生藝術精神,培養(yǎng)藝術審美能力。
4.豐富學生音樂想象力
教師開展圓號教學過程中,只有不斷激發(fā)學生豐富的想象力,才能更好挖掘他們的藝術潛能,理解音樂作品,在腦海中呈現(xiàn)與作品相同的畫面,給學生一種身臨其境的情感體驗。此外,教師激勵學生全身心投入音樂作品,真正感受到作者通過作品抒發(fā)自己當時的情感,及時與作者產(chǎn)生強烈的心理共鳴,調動他們學習熱情。
絕大多數(shù)學生在舞臺演奏圓號時,內心緊張不安,動作不協(xié)調,嚴重缺少自信心,導致表演發(fā)揮失常,這些問題充分說明學生不具備良好的實踐經(jīng)驗,使得心理壓力日漸增大。心理壓力的出現(xiàn)主要來源于多方面,所以教師利用婉轉語言梳理學生心理,從心理、生理等方面實施相關措施,幫助學生緩解內心壓力,從而打開心扉。
1.提高學生圓號演奏技能
學生開展具體演奏過程中,提前了解音樂作品的藝術內涵和本質含義,掌握作品的音色、力度、節(jié)奏等表演要素,有助于學生在正式演奏過程中將自身情感帶入作品,與作者產(chǎn)生強烈的情感共鳴。與此同時,學生通過音樂作品的不斷挖掘和分析,及時彌補自身在圓號演奏方面的缺失,并且加大練習次數(shù),大大提升自身對音樂作品的覺悟,增強演奏把握度[5]。
2.珍惜表演機會,積累演奏經(jīng)驗
教師為了幫助學生樹立自信心,積累豐富的實踐經(jīng)驗,經(jīng)常通過各種表現(xiàn)機會培養(yǎng)學生的應變能力,能夠及時控制心理變化,增強演奏能力。
3.幫助學生做好準備
教師開展圓號教學過程中,培養(yǎng)他們養(yǎng)成良好的表演習慣。尤其是在正式演奏時,將自身演奏肢體控制到位,確保精神面貌良好。當演奏即將開始時,為了躲避外界影響,適當進行熱身運動,保證發(fā)音準確無誤,手指靈活。除此之外,學生也要學會有規(guī)律的呼氣和吸氣,控制節(jié)奏速度,保持平穩(wěn)演奏心態(tài)。
4.調整心理狀態(tài)
大多數(shù)學生上臺演奏內心比較緊張,通常采用暗示、自我激勵的方式提高自己自信心,逐漸緩解內心壓力,給自己加油打氣。所以學生在正式演奏過程中,能夠全身心投入其中,將注意力全部集中在演奏關鍵環(huán)節(jié),進而達到享受、沉浸的演奏狀態(tài)。
5.把握音色力度
音色的把握能夠從實際幫助學生演奏高質量音樂作品,特別是在學習圓號演奏過程中,教師通過日常講解讓學生對基本音色有了清楚認識,學會在演奏過程中控制呼氣和吸氣,組織學生增加口型練習次數(shù),充分保證演奏效果理想化。
在演奏圓號樂器過程中,口型和呼吸辦法良好掌握顯得尤為關鍵。只有保證學生口型掌合理,才能演奏出優(yōu)質的音樂作品。不僅如此,找準屬于自己的吹奏口型也是十分重要,在此階段不得模仿他人,否則會對自身演奏水平造成影響。呼吸一般包含胸式呼吸、胸腹式呼吸和腺式呼吸,這就要求學生嚴格按照自己演奏習慣決定[6]。
圓號是音樂領域學習樂器的一種,在學習過程中要想快速掌握其演奏技巧和方法存在很大難度,嚴格要求教師在講解知識點時,強化注重手法,加大練習力度,提高學生圓號演奏水平,發(fā)揮良好的表演效果。當學生在演奏過程中出現(xiàn)問題,教師應立即糾正錯誤,以便學生在日后學習中能夠快速掌握圓號的樂理知識,打好扎實的演奏基礎,提高音色分辨能力,學會主動矯正口型,確保四肢協(xié)調。除此之外,圓號演奏講究呼吸調節(jié)合理,尤其是在正式演奏過程中必須保持輕松狀態(tài),這樣才能呈現(xiàn)圓號獨特的演奏魅力,給觀眾帶來身臨其境的欣賞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