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 藝 楊雪松 金立鋼 翟紅禮 金小玲
(1.上海市控江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中心檢驗科,上海 200092;2.上海市楊浦區(qū)五角場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中心檢驗科,上海 200434;3.愛康國賓上海中央實驗室,上海 200051;4.上海市第一康復醫(yī)院檢驗科,上海 200090)
急性冠狀動脈綜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是以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破裂或侵襲,繼發(fā)完全或不完全閉塞性血栓形成為病理基礎的一組臨床綜合征,包括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和不穩(wěn)定型心絞痛(unstable angina pectoris,UAP),AMI又可分為ST段抬高型和非ST段抬高型2種類型。絕大多數(shù)ACS是由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斑塊不穩(wěn)定導致的[1]。動脈粥樣硬化的確切病因迄今尚未闡明[2]。ACS患者常表現(xiàn)為發(fā)作性胸痛、胸悶等癥狀,可導致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甚至猝死,及時診斷、治療可大大降低病死率,減少并發(fā)癥,改善患者的預后。動脈粥樣硬化重要的危險因素之一是血脂異常[3]。常規(guī)血脂檢測在動脈粥樣硬化的預警和監(jiān)測方面起到了積極的作用。檢測技術水平的不斷提高和血脂檢測新項目的推出,對常規(guī)血脂檢驗是一個極大的補充。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是冠狀動脈粥樣硬化的危險因素,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small and dense 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sd-LDL-C)作為LDL-C的成分之一,更易引起動脈粥樣硬化[4-5]。因此,血清sd-LDL-C水平變化與冠心病,尤其是ACS的關系一直是研究的熱點。本研究擬探討sd-LDL-C與ACS的關系,及其在遠期不良心血管事件發(fā)生中的作用,以期為ACS的風險評估和遠期預后評估提供參考。
選取2018年1—6月經(jīng)上級醫(yī)院確診并接受冠狀動脈支架植入治療,在上海市楊浦區(qū)控江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中心和上海市楊浦區(qū)五角場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中心住院的ACS患者149例,其中AMI患者32例[AMI組,男15例、女17例,年齡(68.72±10.92)歲]、UAP患者117例[UAP組,男58例、女59例,年齡(68.99±10.12)歲]。所有患者均接受二聯(lián)抗血小板治療(阿司匹林100 mg/d+氯吡格雷75 mg/d或替格瑞洛180 mg/d),出院后終身接受單藥抗血小板治療(阿司匹林100 mg/d或氯吡格雷75 mg/d)。納入標準:符合中華醫(yī)學會心血管病學分會發(fā)布的ACS診斷標準[6]。排除標準:1)患有其他心臟疾病,包括心肌炎、心肌病、風濕性心臟病、先天性心臟病,或合并腦血管疾病、外周血管病變;2)存在肝、腎功能不全;3)患有影響脂代謝的其他疾病,如腎病綜合征;4)患有腫瘤、風濕免疫性疾病和結締組織?。?)近期使用過他汀類等影響脂代謝的藥物。另選取同期上海市楊浦區(qū)控江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中心和上海市楊浦區(qū)五角場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中心50~90歲正常查體、無基礎心血管疾病和脂代謝紊亂的健康體檢者50名作為正常對照組,其中男17名、女33名,年齡(69.54±10.26)歲。3組性別、年齡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本研究經(jīng)上海市楊浦區(qū)控江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中心倫理委員會批準(2017110902),所有患者均簽署知情同意書。
采用分離膠真空促凝管采集所有對象清晨空腹靜脈血5 mL,2 432×g離心30 min,分離血清,-20 ℃保存待檢。采用過氧化物酶法檢測sd-LDL-C,試劑盒(批號2018050030 S0529)購自浙江東甌診斷產(chǎn)品有限公司。采用酶法檢測總膽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三酰甘油(triglyceride,TG),采用直接法檢測LDL-C、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采用免疫透射比濁法檢測載脂蛋白(apolipoprotein,apo)A1、apo B和脂蛋白(a)[lipoprotein(a),Lp(a)],以上試劑盒均購自寧波普瑞柏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批號分別為CH2758、TG2766、LL3007、HL2896、AA2726、AB2543、LP2601)。檢測儀器為7100全自動生化分析儀(日本日立公司)。根據(jù)公式:非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non-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non-HDL-C)=TC-HDL-C計算non-HDL-C。所有樣本均未反復凍融。室內(nèi)質(zhì)控參照上海市臨床檢驗中心的相關要求,質(zhì)控品分別購自美國貝克曼庫爾特公司和美國伯樂公司。嚴格按儀器和試劑盒說明書進行操作。
采用電話隨訪方式對所有研究對象進行隨訪,每個月隨訪1次,隨訪期限為36個月。隨訪內(nèi)容包括是否發(fā)生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ovascular event,MACE)或再發(fā)ACS。隨訪終點為發(fā)生MACE或ACS。MACE包括非致命性中風、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和心血管死亡。ACS包括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和UAP。若研究對象在隨訪期間多次發(fā)生MACE或ACS,事件按先ACS再MACE的順序進行統(tǒng)計,時間以最先出現(xiàn)的事件進行統(tǒng)計。
采用受試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線確定sd-LDL-C判斷冠心病遠期不良心血管事件的最佳臨界值。將sd-LDL-C≤最佳臨界值定義為低sd-LDL-C組,>最佳臨界值定義為高sd-LDL-C組。
采用SPSS 20.0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呈非正態(tài)分布的計量資料以中位數(shù)(M)[四分位數(shù)(P25~P75)]表示,組間比較采用Kruskal-WallisH檢驗。采用Logistic回歸分析評估ACS的危險因素,為了將盡可能多的危險因素納入分析,取P<0.1為有統(tǒng)計學意義。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線和Log-rankχ2檢驗評估不同sd-LDL-C水平ACS患者遠期不良心血管事件發(fā)生的情況。采用Cox回歸分析評估不同sd-LDL-C水平ACS患者發(fā)生MACE和再發(fā)ACS的風險。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AMI組、UAP組血清TC、TG、LDL-C、non-HDL-C、apo B和sd-LDL-C水平顯著高于正常對照組(P<0.05),血清HDL-C水平顯著低于正常對照組(P<0.05)。3組之間血清apo A、Lp(a)水平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AMI組、UAP組和正常對照組各項指標比較
以ACS(有、無)為因變量,性別、年齡、血脂指標為協(xié)變量。單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結果顯示,性別、TC、TG、HDL-C、LDL-C、apo A、apo B、sd-LDL-C、non-HDL-C均是ACS的影響因素(P<0.1)。將有統(tǒng)計學意義的項目列入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結果顯示,sd-LDL-C是ACS發(fā)生的危險因素[比值比(odds ratio,OR)=67.184,95%可信區(qū)間(confidence interval,CI)為5.284~854.213]。見表2。
表2 ACS發(fā)生的危險因素分析
ROC曲線分析結果顯示,sd-LDL-C判斷ACS患者不良預后的ROC曲線下面積(95%CI)為0.923(0.866~0.979),敏感性為89.3%,特異性為94.0%,最佳臨界值為1.145 mmol/L。見圖1。
圖1 sd-LDL-C判斷ACS患者不良預后的ROC曲線
依據(jù)ROC曲線得出的sd-LDL-C最佳臨界值進行分組,低sd-LDL-C組患者18例、高sd-LDL-C組患者131例。
低sd-LDL-C組血清TC、TG、non-HDL-C水平均顯著低于高sd-LDL-C組(P<0.05),血清HDL-C水平顯著高于高sd-LDL-C組(P<0.05)。2個組之間LDL-C、apo A、apo B、Lp(a)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低sd-LDL-C組和高sd-LDL-C組各項指標比較
隨訪36個月結果顯示,高sd-LDL-C組有66例發(fā)生不良心血管事件,其中發(fā)生MACE 49例、再發(fā)ACS 17例;低sd-LDL-C組有4例發(fā)生不良心血管事件,其中發(fā)生MACE 3例、再發(fā)ACS 1例。Kaplan-Meier生存曲線分析結果顯示,高sd-LDL-C組遠期總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和再發(fā)ACS的發(fā)生率均顯著高于低sd-LDL-C組(Log-rankχ2值分別為24.268、19.848和9.014,P<0.05)。Cox回歸分析結果顯示,高sd-LDL-C水平的ACS患者遠期發(fā)生總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和再發(fā)ACS的風險顯著升高[風險比(hazard ratio,HR)值分別為4.376、3.848、4.067,95%CI分別為2.178~8.791、2.419~6.120、2.002~8.262]。見圖2、圖3、圖4。
圖2 不同sd-LDL-C水平ACS患者發(fā)生總遠期不良心血管事件的Kaplan-Meier生存曲線
圖3 不同sd-LDL-C水平ACS患者發(fā)生MACE的Kaplan-Meier生存曲線
圖4 不同sd-LDL-C水平ACS患者再發(fā)ACS的Kaplan-Meier生存曲線
有研究結果顯示,sd-LDL-C可作為冠心病的獨立危險因素,其風險評估效能甚至優(yōu)于傳統(tǒng)的危險因素,如TG、LDL-C和HDL-C[7]。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small and dense low-density lipoprotein,sd-LDL)的氧化修飾性更強,可促進泡沫細胞形成,誘導炎癥因子產(chǎn)生,導致血管內(nèi)皮損傷和動脈粥樣硬化斑塊形成[8]。ARAI等[9]對2 034例30~79歲、無心血管疾病史的患者進行隨訪,觀察LDL-C和sd-LDL-C水平的變化,隨訪54個月,有116例患者發(fā)生了心血管疾病,這些患者的sd-LDL-C水平均顯著升高。FUKUSHIMA等[10]的研究結果顯示,ACS患者血清sd-LDL-C水平為(300±140)mg/L,顯著高于冠狀動脈正常者[(220±80)mg/L](P<0.01)。本研究結果顯示,AMI組、UAP組血清TC、TG、LDL-C、non-HDL-C、apo B水平均顯著高于正常對照組(P<0.05),血清HDL-C水平顯著低于正常對照組(P<0.05)。ACS患者血清sd-LDL-C水平顯著高于SAP患者(P<0.05)。本研究Logistics回歸分析結果顯示,血清sd-LDL-C水平是ACS發(fā)生的危險因素(OR=67.184,95%CI為5.284~854.213)。此外,本研究結果還顯示,sd-LDL-C水平升高除可提示ACS的發(fā)生外,對ACS患者遠期MACE和再發(fā)ACS也有較強的風險提示作用。
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斑塊主要由纖維帽和脂質(zhì)核心組成,纖維帽的厚度和脂質(zhì)核心的大小是維持斑塊穩(wěn)定性的重要因素[11],而斑塊周圍的纖維帽是將凝血物質(zhì)與脂質(zhì)核心分開的重要屏障[12]。由于sd-LDL-C顆粒較小,更易進入動脈壁,并被動脈壁巨噬細胞吞噬,包裹在中心,形成脂質(zhì)核心[13]。sd-LDL-C在刺激炎癥細胞分泌炎癥因子方面具有較強的作用,一旦斑塊破裂,脂質(zhì)核心與血液接觸,會促使炎癥因子和促凝因子釋放,導致血栓形成,從而引發(fā)ACS[14]。由此可見,sd-LDL-C在冠心病,尤其是ACS的發(fā)生、發(fā)展中起非常重要的作用。本研究通過對患者進行隨訪,以MACE和ACS作為終點事件,研究sd-LDL-C水平在遠期MACE和再發(fā)ACS中的作用。Kaplan-Meier生存曲線分析結果顯示,高sd-LDL-C組遠期總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和再發(fā)ACS的發(fā)生率均顯著高于低sd-LDL-C組(Log-rankχ2值分別為24.268、19.848和9.014,P<0.05);Cox回歸分析結果顯示,高sd-LDL-C水平的ACS患者遠期總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和再發(fā)ACS的風險顯著升高(HR值分別為4.376、3.848、4.067,95%CI分別為2.178~8.791、2.419~6.120、2.002~8.262)。提示sd-LDL-C在遠期MACE和再發(fā)ACS中有重要作用,因此在ACS的治療和預防中,不僅要關注LDL-C,更要關注sd-LDL-C。
綜上所述,與傳統(tǒng)的血脂檢驗指標相比,sd-LDL-C除可提示ACS的發(fā)生風險外,對ACS患者遠期MACE和再發(fā)ACS也有較強的風險提示作用。因此,sd-LDL-C在ACS的早期預防和遠期預后評估中均具有重要的臨床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