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曉丹
摘 要 作為高中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課堂測試評價有利于幫助教師厘清學生對課堂知識的掌握與運用情況。但在實際教學中,教師設計的課堂測試存在著諸如脫離教學內容、缺乏目標導向等不足之處,既不能發(fā)揮增強學生學習效果的功能,也無法為教師調整教學計劃提供有益參考。對此,本文結合《短歌行》課堂測試從教學內容、學生個體、評價方法、評價功能四個角度探索多位一體課堂測試評價體系的設計策略。
關鍵詞 課堂測試? 多位一體? 評價體系
傳統(tǒng)的語文課堂測試評價多以學生的紙面答題情況判斷學生的學習成果,這種簡單的課堂測試評價體系較為片面,更傾向于考查學生死記硬背的能力,難以全面反映學生對課堂所學知識的理解情況。而以多位一體評價為藍本的課堂測試評價體系在緊扣教學內容的同時,尊重學生個人理解,注重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有利于提升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掌握與運用能力?;诖耍疚囊越y(tǒng)編高中《語文》必修上冊第三單元的《短歌行》教學內容為例,深入闡述課堂測試多位一體評價體系的設計策略。
一、多位一體評價體系在課堂測試中的價值
課堂測試多位一體評價體系與傳統(tǒng)課堂測試評價體系的最大區(qū)別在于,前者側重學生正確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注重過程,而后者則刻板地以學習進度與教學計劃設計為測試內容,注重結果。教師將多位一體評價體系應用于課堂測試中,可以使學生形成正確解答問題的邏輯思維,有效改善學生思維僵化的現(xiàn)狀,將學生從只會做題的尷尬境地中解放出來。課堂測試多位一體評價體系還在回顧教學知識的基礎之上,尊重學生個人理解,對學生解題時的語文邏輯思維予以正確指導,從而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思維習慣,提高掌握與運用知識的能力。此外,為落實多位一體評價體系設計,教師還需使用先進智能設備輔助課堂測試,利用設備實時把控學生學習的全過程,盡早發(fā)現(xiàn)學生學習過程中出現(xiàn)的問題,并及時糾正,保證學生的學習效果。
二、課堂測試多位一體評價體系的創(chuàng)設策略
1.緊扣課堂教學內容,突出評價知識回顧性
課堂測試評價本質上是為了檢測學生對課堂所學知識的掌握與運用情況,并根據(jù)課堂測試的結果總結出學生學習的薄弱之處,然后有針對性地講解錯題、難題并調整后續(xù)教學計劃,進而增強教學效果,鞏固學生的學習成果。因此,課堂測試多位一體評價體系的設計要結合課堂測試的根本目的,緊扣課堂教學內容,把握課堂測試與教學內容的聯(lián)系,突出知識的回顧性。
根據(jù)《短歌行》的教學目標,教師在設計測試評價體系時,要注重對文本生字詞的回顧,如“契闊談讌”等等。學生只有掌握《短歌行》中的所有字詞,才能理解這首詩。此外,教師還要回顧課堂中所教的其他知識,例如《短歌行》的作者生平、時代背景等。
在梳理與再設計上述知識的過程中,教師重新歸納與總結了《短歌行》的相關知識點,為學生日后的復習打下良好的基礎。而學生則跟隨教師設計的課堂測試,溫習《短歌行》的學習內容,加深了對課堂所學知識的理解,并進一步提高知識運用能力。
2.尊重學生個人理解,強調評價對象具體性
在傳統(tǒng)的高中語文課堂測試評價中,背誦與默寫占據(jù)了相當大的篇幅。以《短歌行》為例,很多教師在教學時往往要求學生背誦詩句賞析,能夠默寫原文,而忽略了學生本身對詩詞的感受?!拔臒o定法”,每個學生對詩句的賞析各有千秋。因此,課堂測試多位一體評價體系設計要從學生視角出發(fā),尊重學生個人理解,注重學生在語文學習過程中所付出的努力與思考。
以賞析《短歌行》中的作者之“憂”為例,此詩的教學重難點在于如何使學生理解作者曹操的“憂”。教師在設計課堂測試評價時可著眼于曹操所處的時代背景,引導學生寫下自己對東漢末年的看法,總結作者的生平事跡,為賞析詩句提供理論依據(jù)。
教師要以詩眼“憂”為切入點,讓學生默寫《短歌行》中含有“憂”的詩句,如“慨當以慷,憂思難忘。何以解憂?唯有杜康”;繼而提出疑問——從這一部分能看出詩人“憂”的原因是什么,以鼓勵學生抒發(fā)自己的見解,在課堂測試試卷上寫出答案。
課堂測試多位一體評價體系要轉變以往過于注重學生背誦與默寫的片面情況,以學生的個人理解為出發(fā)點,幫助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養(yǎng)成正確的答題思維,從而提升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
3.創(chuàng)新智能評價方法,提高評價方式智能性
隨著社會智能化程度不斷提高,互聯(lián)網(wǎng)、人工智能、大數(shù)據(jù)等技術逐漸趨于成熟,可用于課堂測試評價的教學工具呈現(xiàn)多元化與智能化趨勢。教師要緊跟時代發(fā)展,創(chuàng)新智能評價方法,將先進技術引入課堂,提高評價方式的智能性。
在《短歌行》的課堂測試評價體系設計中,教師可以根據(jù)教學進度,利用智能黑板展示相關問題。例如以“《短歌行》的創(chuàng)作年份”為題目,給出包含正確答案在內的四個選項,讓學生回答,最終統(tǒng)計并記錄正確率。通過使用先進的智能設備輔助課堂測試,教師可及時掌握學生對課堂所學知識的記憶情況,并根據(jù)統(tǒng)計數(shù)據(jù)對教學計劃進行調整。此外,教師還可以播放《短歌行》相關視頻,讓學生在視頻的感染下體會詩人感情,朗誦詩歌。教師則根據(jù)學生的朗誦表現(xiàn),客觀評價學生的《短歌行》學習成果。
在實際引入先進技術的過程中,教師要根據(jù)教學內容的特點,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有選擇性地使用智能設備,避免因濫用智能設備造成學生的學習效果不佳。
4.綜合發(fā)揮評價功能,深化評價結果生產(chǎn)性
設計與運用課堂測試多位一體評價體系的目的在于明確學生對知識的掌握與運用情況,從而調整教學計劃,促進學生的學習效果提升。因此,教師在使用課堂測試多位一體評價體系時要綜合發(fā)揮其評價功能,不可拘泥于評價,應深化評價結果的生產(chǎn)性,利用評價結果提升教學水平。
在《短歌行》課堂測試多位一體評價體系設計中,教師要把握課堂測試內容與期中考試、期末考試甚至是高考之間的聯(lián)系,并回歸到《短歌行》重點內容上。如“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鳴,食野之蘋。我有嘉賓,鼓瑟吹笙”,引用《詩經(jīng)》中的詩句,屬于理解的重難點。教師要確保學生能夠正確賞析并理解曹操求賢若渴的心理。再如,“月明星稀,烏鵲南飛。繞樹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厭高,海不厭深。周公吐哺,天下歸心”,學生要明晰在該部分曹操引用“周公吐哺”的典故,抒發(fā)了自比周公、求賢若渴的情感。
相較于傳統(tǒng)課堂測試評價體系,多位一體評價體系在回顧教學內容方面表現(xiàn)出色,有利于學生形成自己的做題邏輯。對此,教師要充分利用課堂測試多位一體評價體系,深化評價結果生產(chǎn)性,使學生能夠自如面對問題,提升試卷分數(shù)。
總而言之,課堂測試多位一體評價體系在教師的教學與學生的學習過程中發(fā)揮了重要作用,它不僅能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思維,還能幫助教師及時調整教學計劃。其設計則需要從回顧學生所學知識、尊重學生個人理解、創(chuàng)新智能評價方法以及發(fā)揮評價功能四個方面展開,既要緊扣教學內容,也要注重學生語文思維的形成過程。
[作者通聯(lián):云南曲靖市民族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