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現階段,高校圖書館建設普遍面臨著資金投入不足、資源配置不平衡、服務理念滯后以及用戶需求缺失等問題,給圖書館的現代化、智能化和系統(tǒng)化發(fā)展帶來較大的挑戰(zhàn)。文化自信是引領高校圖書館建設的重要理論支撐和方向指導,基于文化自強的前提下,文章提出了加大資金投入,提高圖書館建設水平;優(yōu)化資源配置,最大化地滿足用戶需求;引領新服務理念,不斷提高服務質量;建立用戶反饋機制,提高優(yōu)化精度;加強文化自信教育,敦實高校圖書館文化自信等針對性的應對措施。
關鍵詞:文化自信;圖書館;策略
引言
習近平總書記在建黨95周年慶祝大會的重要講話中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礎、更廣泛、更深厚的自信”。從宏觀上看,文化自信是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之后的“第四自信”;從具體來看,文化自信又是知識自信、技能自信、素養(yǎng)自信的綜合自信。新時代,建設一體化、系統(tǒng)化和智能化高校圖書館是推進高校強化文化自信建設的關鍵。一方面,高校圖書館作為知識傳承與文化弘揚的場所對師生綜合素養(yǎng)的提升具有促進作用;另一方面,圖書館又是高校對外展示校本體文化底蘊與文化實力的媒介,對高校文化自我更新、凈化與進化發(fā)揮推動功能?;诖?,遵循時代發(fā)展特征并全面考評高校自身特性,因地制宜地實現高校圖書館現代化建設、智能化建設和人性化建設具有現實意義。但研究發(fā)現,高校圖書館在現代化建設進程中亦有諸多問題亟待解決,為此,本文通過探討高校圖書館建設中的現實困難及挑戰(zhàn),針對性地提出應對策略,以期為推動高校圖書館建設提供借鑒經驗。
一、文化自信與高校圖書館建設的關系及內涵
“文化自信,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和一個政黨對自身文化價值的充分肯定,對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堅定信念?!痹诟咝D書館建設中,文化自信具有重要的意義和作用。首先,文化自信是高校圖書館文化傳承與弘揚的基礎。高校圖書館作為知識與文化的倉庫,容納著豐富的文化資源和知識寶典,文化自信能促進高校圖書館更好地保護、傳承和弘揚民族傳統(tǒng)和文化精神。同時,也能為學生提供豐富的歷史、德育和技能等資源,培養(yǎng)其文化認同感和自豪感。其次,文化自信是高校圖書館服務與創(chuàng)新的動力。文化自信激發(fā)了高校圖書館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服務理念,使其能夠積極探索和應用新技術、新媒體,提供多樣化的服務模式和內容,促使其能夠在信息化時代保持活力,不斷推陳出新,為師生提供更好的學習和研究環(huán)境。最后,文化自信是高校圖書館之間交流與合作的橋梁。文化自信能促使高校圖書館自信地展示文化特色和學術成果,增強與其他高校圖書館的交流合作的意愿和能力,通過交流與合作,高校圖書館能拓寬管理視野、借鑒先進經驗,提高服務水平和相互影響力。只有文化自信,才能促進高校圖書館有底氣、有實力,蓬勃發(fā)展,才能更好地發(fā)揮文化傳承、知識傳播的延展功能,才能實現文化共融、理念共通和知識共享的共生目標。在高校圖書館建設中,文化自信既是前提又是結果,從正向視角來看,文化自信能助推高校圖書館建設步伐加速,提高建設質量;反過來看,高校圖書館的革新進步又將為文化自信注入新的時代內涵和現實內容,最終實現互促互進。
二、高校圖書館建設中的現實困境
1.資金投入不足
高校圖書館建設中首要的困境之一是資金投入不足。據《2021年中國高校圖書館發(fā)展報告》顯示,高校圖書館建設投入普遍落在200萬~1000萬之間,2021年高校圖書館平均投入僅有585.7萬元。很顯然,要實現現代化設備設施的引進與改造,就目前而言,高校圖書館資金投入仍存在較遠距離。造成這一現象主要源于兩方面原因。一方面,有些高校資金普遍集中于科研項目的投入,對基建設施分配較少;另一方面,地方高校總體經費有限,在高校圖書館建設上存在本質性的資金缺口。資金投入不足會導致圖書館的設備設施更新、數字資源購買和人員培訓等方面陷入瓶頸。同時,缺乏足夠的資金投入還會限制圖書館的創(chuàng)新發(fā)展,影響服務質量和用戶體驗。
注:數據來源于“教育部高校圖書館事實數據庫”,http://libdata.scal.edu.cn/Index.action。
2.資源配置不平衡
高校圖書館資源包括藏書及其設施、電子系統(tǒng)設施、人力資源以及其他軟硬件資源。全面深化改革與現代化深度治理背景下,伴隨著人員崗職變動、新資源引進以及新理念融入等,人崗不匹配、新資源利用率低等問題日益突出,造成了高校圖書館建設成本增加,呈現出投入與產出失衡的狀態(tài)。資源配置不平衡不僅體現在圖書館建設理念和新興目標模糊下所體現出的機構變革混亂,更為直接和關鍵的表現在發(fā)展計劃與時代脫軌,造成資源投入下的“成本沉沒”,最終導致高校圖書館的本底基礎較為落后,信息化、現代化競爭力不足,難以滿足師生多樣化需求以及高校前沿化要求。
3.服務理念滯后
高校圖書館是服務高校、服務師生的載體和平臺,先進的服務理念、服務態(tài)度以及服務質量會使高校整體呈現出文化抖擻的狀態(tài);相反,若高校圖書館服務系統(tǒng)滯后,缺乏時代感就會使高校整體陷入被動的狀態(tài),不僅難以實現文化自信,更會因為其質量偏低造成文化自卑。服務理念滯后主要表現為缺少現代化服務平臺、缺少時代性服務內容、缺少前沿性服務體系,如搜索引擎的傳統(tǒng)固化、展示平臺的平淡無奇、信息傳遞的延遲滯后等,囿于傳統(tǒng)的服務模式和觀念,缺乏創(chuàng)新性和靈活性,無法及時滿足用戶的需求,便會影響高校圖書館的吸引力和競爭力。
4.用戶需求缺失
科技信息的不斷更新給高校圖書館的資源存儲、服務提供,提出了新要求、高要求。信息化的全面性普及要求高校圖書館知識資源更新的及時性,數字化的普遍性推廣要求高校圖書館數字平臺資源配備的及時性。高校圖書館不能提前預知并準確把握師生需求和發(fā)展要求,就會陷入用戶需求缺失的困境,最終導致圖書館使用率下降、用戶滿意度偏低,更無從談起強化文化自信建設。
三、高校圖書館建設實踐困境的應對策略
1.加大資金投入,提高圖書館建設水平
為了克服高校圖書館建設中的困境,加大資金投入是至關重要的策略之一。第一,從高校現有財政資金中,有傾向性地往圖書館建設方面增加投入;第二,向社會面尋求投資支持,通過號召社會力量來敦實資金實力的同時,間接擴大高校宣傳;第三,向當地政府、財政部門和教育部門等尋求幫助。通過多渠道實現資金擴充,保障資金配備充足,才能使高校圖書館推進現代化建設成為可能。擴充圖書容量需要資金,構建系統(tǒng)化圖書館人才隊伍需要資金,引進先進設施平臺需要資金,完善圖書館結構和布置也需要資金,“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唯有資金到位,方可實現現代化改革建設的落地。比如,資金充足可以推動高校圖書館及時更新設備設施與技術,添置自動化借還書系統(tǒng)、數字化掃描設備和虛擬現實技術等,先進設施和技術的引入可以提升圖書館的信息化管理水平和服務水平,加速圖書處理流程,有利于提升用戶體驗和滿意度。資金充足還可以加強對圖書館專業(yè)人員的培訓與教育。通過對專業(yè)人員開展先進知識、理念和技能的培訓,使圖書管理人員、服務人員等職業(yè)素養(yǎng)更加專業(yè)化、前沿化和現代化,以此不斷提高圖書館的管理質量和服務水平。
2.優(yōu)化資源配置,最大化滿足用戶需求
優(yōu)化資源配置是應對高校圖書館建設困境的重要策略之一,合理配置資源可以節(jié)約圖書館建設成本、提高服務效率、提升對外形象。
首先,要優(yōu)化藏書體系,多方位提高圖書使用率。圖書館藏書是給用戶提供服務的直接媒介,現階段,由于用戶對電子信息系統(tǒng)的依賴性,加上圖書管理系統(tǒng)中諸多圖書信息介紹的不全面性,導致了諸多優(yōu)秀藏書不能被較好地傳閱。為此,圖書館應加強對信息系統(tǒng)的更新以及對圖書資源的層級化、生動化與全面化信息上傳,避免圖書資源閑置。
其次,全面開放信息檢索平臺與圖書借閱平臺。有些高校圖書館平臺很先進、資源很豐富,但礙于對圖書資源管理的復雜性、繁忙性問題,不愿全面開放平臺,導致諸多圖書資源的閑置浪費。為此,高校圖書館應牢固樹立資源共享、平臺開放的服務原則,不但要全面開放,還應加大吸引更多圖書資源供給方的介入,以此實現圖書資源的豐富、實用。
最后,優(yōu)化數字化服務系統(tǒng)。有些高校圖書館雖然配備了數字化服務系統(tǒng),但較為簡單和陳舊,只是為了響應“數字化發(fā)展”而被動地“裝腔作勢”,這是一種自欺欺人的行為。為此,高校圖書館要充分運用數字化平臺和資源,推動前沿化、現代化、實用化建設。
3.引領新服務理念,不斷提升服務質量
前沿的發(fā)展理念、服務理念是引領高校圖書館發(fā)展的風向標,高校圖書館的發(fā)展宗旨應立足于提供更全面、先進的服務。因此,建立時代化、前沿化的服務理念至關重要。首先,可提供個性化服務增強用戶體驗。高校圖書館可根據高校師生的特性,有針對性地擴充圖書,按照用戶的需求和習慣,借助大數據系統(tǒng)分析并把握用戶的特性,可通過從借閱方式、借閱時間和借閱類型等方面優(yōu)化圖書服務體系。比如,可通過分析用戶的借閱記錄和興趣標簽,了解用戶的喜好和學習習慣,圖書館再針對性地提供推薦書單、主題展覽和學術指導等,以此提高用戶的借閱體驗和滿意度。其次,可引入智能化服務提高用戶黏性。高校圖書館在培養(yǎng)師生的學習、實踐興趣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通過引入智能化、科技化的服務平臺和設備設施,能夠更加便捷和生動地為用戶提供借閱服務,可以增加圖書館對用戶的吸引力,如優(yōu)化圖書館管理系統(tǒng)、拓展虛擬現實技術、人工智能等。以虛擬現實技術為例,通過引入虛擬現實設備設施,讀者可以在虛擬環(huán)境中瀏覽書架、閱讀電子書,甚至參與虛擬學術講座和實驗,可使讀者更加享受學習體驗。最后,提供多元化服務提高用戶借閱興趣。除了傳統(tǒng)的閱讀空間以外,高校圖書館也可引入多元化的學習空間以滿足用戶的不同學習需求和學術活動要求。例如,設立合作學習區(qū)、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區(qū)和研究討論區(qū)等,通過提供多元化的閱讀場所和設備設施,多方面支持用戶的合作學習、項目研究和學術交流。
4.建立用戶反饋機制,提升優(yōu)化精度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高校圖書館要更好地、全面地服務師生,就要多角度、全方位地了解和認識自身建設中的優(yōu)勢和不足,通過不斷查漏補缺、揚長避短來提高服務實力。建立系統(tǒng)的用戶反饋機制可以較好地幫助高校圖書館了解建設中的動態(tài)信息。首先,可以組織階段性用戶調研和問卷調查。圖書館可以通過定期開展用戶調研和問卷調查直接聽取用戶的意見和建議,既能了解用戶的現實需求和基本要求,也能間接了解當下圖書館中存在的問題以及亟待改進的地方。比如,高校圖書館中某類書籍已經出現了短缺,通過定期的用戶調查,可以及時查漏補缺,增加圖書采購;再如,某些圖書館工作人員工作態(tài)度不認真、工作專業(yè)化程度不足,通過調研可以及時優(yōu)化人員配置、改進服務流程等;其次,設立意見箱和在線反饋渠道。建立意見箱和在線反饋渠道是方便用戶隨時提供反饋的重要途徑。用戶可以在圖書館設立的意見箱中寫下意見和建議或者通過圖書館官方網站、社交媒體平臺等在線反饋;最后,嘗試讀者代表參與式管理。建立讀者代表參與式管理機制,可以讓用戶參與圖書館的決策和規(guī)劃過程,如通過成立用戶咨詢組織、舉辦用戶座談會或邀請用戶代表參加圖書館會議等,方便直接獲取用戶信息反饋,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用戶需求動態(tài)。
5.加強文化自信教育,堅定高校圖書館文化自信
高校圖書館實現文化自信的基礎在于具備扎實的服務能力,以上所述的資金充足、結構合理、理念先進、設施前沿以及人員專業(yè)等都是重要內容,而最終要實現文化自信的目標,其根本是要落腳于提供高質量的服務,包括服務態(tài)度、服務行為和服務方式等,文化是引領服務行為、態(tài)度和方式的核心要素,全面加強高校圖書館的文化自建是有效推進文化自信的關鍵。首先,要加強高校主體文化宣傳教育。師生對本校文化、精神等高度認識并全面認同,方可實現對本校圖書館建設的積極參與與全面助力,高校應定期或不定期組織校文化宣傳教育活動,不斷強化師生對校文化的理解和記憶。其次,豐富校文化圖書資源。通過建立全面的學校文化圖書資源,以引導式和管教式“雙管齊下”的方式敦促師生加強校文化學習,不斷提高對學校文化的認可度、認同度與自豪感。最后,加強校文化互動交流。通過不斷強化多元文化交流與學習,不斷豐富本校文化內容,汲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在智能化、多元化和現代化發(fā)展的道路,以文化自信展示本校文化風采。
四、結束語
高校在推進文化自信建設的道路上需要強化圖書館建設,但在政治多極化、經濟多元化的國際環(huán)境以及節(jié)奏加快、技能革新、需求變化等突出的國內環(huán)境下,高校圖書館建設面臨著諸多困難與挑戰(zhàn)。基于高校本體、師生和社會資源等多種因素的交互影響,需要高校審時度勢、把握機遇、創(chuàng)新思想,不斷實現內改外修,為高校圖書館真正實現現代化、時代化建設,滿足時代發(fā)展要求、迎合時代進步需求做好準備。
參考文獻:
[1]趙銀平.文化自信——習近平提出的時代課題[J].理論導報,2016,344(8):7-9.
[2]劉林濤.文化自信的概念、本質特征及其當代價值[J].思想教育研究,2016,261(4):21-24.
[3]陳 偉,楊 洋.高校圖書館文化自信的重要性及策略研究[J].現代情報,2019,39(3):121-127.
[4]《2021年中國高校圖書館發(fā)展報告》發(fā)布[J].國家圖書館學刊,2023,32(1):45.
(作者單位:中共婁底市委黨校)
作者簡介:顏清(1979—),女,漢族,湖南婁底人,本科 ,中級,研究方向:圖書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