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奕博,黃佳楠
(1.沈陽航空航天大學 能源與環(huán)境學院,遼寧 沈陽 110136;2.沈陽師范大學 馬克思主義學院,遼寧 沈陽 110034)
紅色廉潔文化是以紅色為根本,廉潔為核心,教育為載體,把紅色、廉潔、教育融為一體的文化體系。高校做好紅色廉潔文化教育,是新時代思政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滿足大學生全面發(fā)展的客觀需要。
大學生紅色廉潔文化教育是系統(tǒng)性地對大學生進行紅色廉潔文化意識影響、知識教育、實踐感悟,從而培養(yǎng)大學生清正廉潔的品質,拒腐防變的防線,廉明行事的為人[1]。由于大學生的生理、心理和閱歷等方面正處于啟蒙階段,務必要求大學生紅色廉潔教育的目標和內容、方法與對策與之相適合和相匹配。利用好紅色資源、發(fā)揚好紅色傳統(tǒng)、傳承好紅色基因,將紅色廉潔文化融入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既是高校立德樹人、培養(yǎng)優(yōu)才的必然要求,又是貫徹落實黨中央提出的反腐倡廉要求的重要舉措,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長遠目標。
紅色廉潔文化教育涉及廣泛,它包含每個人與廉潔相關的優(yōu)秀的中華傳統(tǒng)美德、社會道德以及社會實踐方式和行為準則的教育。大學生紅色廉潔文化教育是針對大學生的教育與實踐活動,具有普遍適用性。它不僅要求學習、工作過程中要公正無私,還體現(xiàn)在日常生活中要重視自治自律。紅色廉潔文化也屬于全民廉潔文化層面的范疇,培養(yǎng)紅色廉潔文化對于國家、集體、個人來說均具有至關重要的意義[2]。
大學生在校期間注重樹立高尚的廉潔品質,畢業(yè)后無論他們身處何位、身伴何人,都能夠將個人得失與國家發(fā)展相結合,堅守紅色廉潔文化品格,嚴防貪腐的糖衣炮彈,只有這樣才能保證社會健康穩(wěn)定發(fā)展。紅色廉潔文化融入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如下。
當代社會的多元化,令各種思潮充斥著大學生的思想意識領域,也存在一些消極腐朽和低級趣味的思想,如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不勞而獲、奢靡之風等。所以對大學生進行紅色廉潔文化教育有助于大學生樹立正確觀念,遠離消極腐朽的思想。通過宣傳廉潔奉公、無私奉獻、服務大眾的優(yōu)秀榜樣,能夠建立很好的德育傳播效應,成為培養(yǎng)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青年學生的重要途徑。
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文化自信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對自身文化價值的堅定信心和積極踐行。高校對大學生進行紅色廉潔文化教育,樹立文化自信,淬煉廉潔品質,必須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理論為基礎,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指導,在思想和行動上均能夠營造文化自信的有利根基。
思想政治理論課是高校對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陣地,將紅色廉潔文化融入思政課教學,能夠使思政教育持續(xù)發(fā)力[3]。具體可以體現(xiàn)在以全面從嚴治黨為指導,融入“毛澤東思想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課程,培養(yǎng)大學生能夠在黨的領導下,樹新風,講正氣,具有廉潔的品質,營造風清氣正的社會氛圍;以道德與法律融入“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課程,引導大學生提高廉潔素養(yǎng),強化遵紀守法的意識;以中國歷史中廉潔與腐敗的具體案例融入“中國近現(xiàn)代史綱要”課程,順著歷史的發(fā)展脈絡,了解歷史中關于廉潔的精華和糟粕,以史明鑒。
高等院校對行政管理人員和教師隊伍一般都會定期開展紅色廉潔文化教育,組織相關活動,增強教學隊伍的廉潔文化意識。但是對大學生在紅色廉潔文化教育上重視程度不高,思政教育存在短板。尤其是在新形勢下,針對大學生思想現(xiàn)狀較少開展有效的紅色廉潔文化教育,導致大學生廉潔意識淡薄。
當前大學生紅色廉潔文化教育的形式主要是聆聽會議報告、學習先進人物事跡、參觀紅色遺物遺跡、思政課堂等。在紅色廉潔文化教育中,未能對專業(yè)不同、層次不同、經歷不同的學生的需求進行較好地區(qū)分。同時紅色廉潔文化沒能全面地融入課程思政中,造成教學枯燥、缺乏模擬、過于形式等問題,紅色基因傳承收效甚微。
目前,紅色廉潔文化教育還缺乏頂層設計,如紅色廉潔文化教育缺乏實踐案例、教育方法單一、反饋評價方式不健全、缺少優(yōu)秀廉潔思政教育教師等,導致紅色廉潔教育全面融入大學生素質教育范疇還有一定差距。
當前社會,日新月異。獨立思想、競爭意識、追求實效成為大學生的普遍理念?,F(xiàn)階段的教育模式也由言傳身教向身教言傳轉變,傳統(tǒng)的課堂學習已經難以達到預期效果。大學生紅色廉潔文化教育是通過培養(yǎng)大學生愛黨愛國、秉持正義、不畏強權、自律廉潔的思想素質,促使大學生形成廉潔的文化素養(yǎng)[4]。目前,紅色廉潔文化教育的對象主要針對在職人員,尤其是行政人員,對在校學生容易出現(xiàn)標準籠統(tǒng)、欠缺指導、脫離實踐、認知盲區(qū)。高校紅色廉潔文化教育的實施,應注重分年級、分階段。在宏觀上對全年級進行系統(tǒng)的紅色文化理念教育,在微觀上依據(jù)各年級特點,大一重校風校訓,大二重權利義務,大三重社會規(guī)范,大四重職場規(guī)則。
隨著互聯(lián)網的普及與影響,家庭、學校、社會等因素的相互滲透,當代大學生比以往更具有濃烈的國家榮譽感和社會責任感。他們更加緊跟時代潮流,勇于冒險、注重洞察、善于模仿、抱負遠大。然而,大學生普遍存在社會歷練少、心智不成熟的現(xiàn)象。他們缺乏對社會的全面認知,思考問題過于理想化,在各種社會思潮中,容易受到邪氣歪風的腐蝕,出現(xiàn)個人信念背離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方面的問題。進而出現(xiàn)部分人政治立場不堅定、基本原則抓不牢、金錢權力易蠱惑等傾向。在大學這個人生的關鍵時期,大學生如果沒有有效汲取黨在艱苦歲月里構筑的精神信仰資源,自思自省、自我鞭策,也很難形成誠信自律的廉潔素質。
行源于思,高校大學生紅色廉潔文化教育存在著重視程度不足、總結分析不明等問題。
1.教育者對紅色廉潔文化教育認識不足。教育者包括施教教師、高校及社會。首先,對大學生廉潔文化教育的作用認識不清。隨著黨風廉政建設、紅色資源融合、服務意識深入,雖然高校越來越重視大學生廉潔文化教育,但是仍有不少質疑的聲音,這些聲音對廉潔文化教育所能產生的作用心存疑慮、態(tài)度消極。一些教師只重視課堂教學、科研項目、學術課題,忽視大學生廉潔文化教育的潛移默化作用。其次,部分高校對廉潔文化教育重視不足,如雜糅思想政治與廉潔文化教育、大幅簡化大學生廉潔文化教育過程、只討論廉潔理論不做廉潔實踐。最后,大學生廉潔文化教育的主體定位模糊不清。部分高校粗略地將思想政治教育與廉潔文化教育等同,或者狹隘地視廉潔文化教育等同于廉政文化教育。一些高校認為大學生尚未接觸權力機關,不具備貪污腐敗的條件,紅色廉潔文化培養(yǎng)的對象應針對高校教職工。雖然部分高校也將學生黨員、干部視為紅色廉潔文化教育的對象,然而卻疏忽了對廣大學生進行紅色廉潔文化教育。
2.受教者對紅色廉潔文化教育認知不足。高校的受教者不僅包含教職工,也包含即將步入社會的大學生。在沒有系統(tǒng)性進行廉潔文化教育之前,不少大學生錯誤地認為,大學的主要任務是上好課、做實驗、寫報告、能畢業(yè)、可就業(yè),只要懷揣著“學而優(yōu)則仕”的心態(tài)就夠了。也有些大學生認為,自己既無入仕侍民之心,又無廉潔修身之需,腐敗與自己很遙遠。甚至一些大學生認為課堂代簽、學術不端、作弊作假等行為都是人之常情。這些荒謬思想反映出大學生對紅色廉潔文化教育的深遠意義認識不足,未來進入社會,容易缺少“仕而優(yōu)則學”的意識,進而容易被貪污腐敗攻破防線。
如何將紅色廉潔文化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互相融合,做到環(huán)環(huán)相扣、優(yōu)勢互補,同時考慮到實施中的每一個有利因素與積極作用,是這一路徑探析中的核心,具體的路徑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名黨員一面旗幟,發(fā)揮好黨員的引領作用,是思政教育的重中之重。因此,高校首先應該組織教師深入學習紅色廉潔文化,培養(yǎng)高素質的授課隊伍,重視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歷史與當代相聯(lián)系,紅色與教育相融合,彰顯黨員精神風貌,突出黨員先鋒作用,全身心地去引導大學生建立廉潔素養(yǎng)和意識[5]。其次,針對不同教師職務的工作性質和特點,以提高黨性為根本、協(xié)同育人為目標,加強教育教學共性與個性相統(tǒng)一,分類指導與融合發(fā)展相補充,完善高校黨員隊伍的教育、管理和壯大,建立高校教師以立德樹人為根本、育人強國為方向的價值觀。始終保持與國家成長同頻共振、與時代發(fā)展比肩并起,促使高校黨員能夠在自己的教學育人崗位上積極為黨做出貢獻。最后,黨員教師在全面提升自身政治理論水平基礎上,也要大力培養(yǎng)學生的政治理論水平,尤其是要引導優(yōu)秀大學生積極入黨,為黨組織補充新鮮血液,壯大黨員隊伍。
現(xiàn)在是一個互聯(lián)網飛速發(fā)展的時代,在新媒體中將紅色廉潔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利用好社交軟件、互動社區(qū)、短視頻、公眾號等,將紅色廉潔文化理論更好地融入大學生的思想中,增強學生思政學習的主動性和趣味性。隨著5G的發(fā)展,網絡技術的門檻進一步降低。搭建自己的教學平臺、創(chuàng)新個性的教育載體不但為教育者提供了更多樣的教學方式,而且使教學中融入的紅色廉潔文化教育更加生動化、互動化、科技化、實效化。本著學生參與、教中娛樂、樂中學習的寓教于樂的理念,把握時代發(fā)展、重塑紅色文化、突出廉潔價值,將新時代大學生引領到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上。
高校是人才培養(yǎng)與立德樹人的主要陣地,課堂是學習知識與價值養(yǎng)成的核心保障,以紅色文化信仰為理論根基,以清正廉潔意識為實踐準繩,以立德樹人價值為目標導向,構建大學生廉潔文化教育環(huán)境氛圍,以黨建帶團建,以黨員帶群眾,發(fā)揮帶動效應,全面激發(fā)教職員工和大學生的活力和動力。在積極推動雷鋒3月、青年5月、黨建7月、紅色10月的主題月基礎上,加強日常學生的管理工作,尋找切入點和突破口,探尋創(chuàng)新點和新思路,總結不足和不完善的地方,善用科學、系統(tǒng)、全面的價值觀,合力新載體、新模式營造紅色廉潔文化氛圍。同時,積極開展各項評獎評優(yōu)、入黨以及選拔學生干部、廉潔案例分享等活動,比如開展紅色廉潔文化主題演講、視頻推介、專題辯論等,讓學生能夠潛移默化地感受紅色廉潔文化,積極學習分享廉潔故事案例。
堅持黨建引領,抓好輿論宣傳,強化教育引導,持續(xù)深入建立健全紅色廉潔思政教育體系機制。要突出高校特色、高校優(yōu)勢,以特色指導,以優(yōu)勢保障,充分發(fā)揮思想政治理論課的主渠道作用,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6];高度重視校園文化的導向作用,在加強廉潔教育的基礎上,豐富廉政文化的樣態(tài),建立廉潔的校園文化環(huán)境。推動學校育人、家庭樹人、社會立人的合力作用,分析大學生的思想特點,匹配不同年級的接受能力,有針對性地、長期有效地開展紅色廉潔思政教育。充分發(fā)揮高校內部指導和監(jiān)管的職責,突出以上率下,形成教育、監(jiān)督、制度并重,警示、高壓、威懾并行的懲治和防腐新格局。
將紅色廉潔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立德樹人的深刻貫徹和重要舉措,大學階段是青年學子的人生的重要階段,在這個階段能夠有效地接受紅色廉潔文化的熏陶,有助于其成為反腐倡廉工作的建設力量。通過多方位、多角度、全面的有效途徑和措施,培養(yǎng)大學生紅色廉潔的高尚品質,是高校實現(xiàn)“三全育人”的使命擔當和具體落實,紅色廉潔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優(yōu)越性也將愈加明顯和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