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子龍
(蘇州大學體育學院 江蘇蘇州 215021)
國家“十四五”規(guī)劃和2035遠景目標綱要提出,要全面推進健康中國建設,推進體育場地不斷增加,促使經(jīng)常參與體育鍛煉人數(shù)大幅提升。隨著人們認識到體育鍛煉促進健康的重要性,體育舞蹈這種包含運動的強度和藝術的美感的運動受到包括兒童、成人和老年人在內越來越多人的重視。線下青少年、成人培訓機構以及各大專業(yè)院校、普通高等院校都開展了體育舞蹈相關培訓及課程。人們參與到體育舞蹈(拉丁舞)的專業(yè)或者業(yè)余的訓練中來,在相關內容的訓練中必然會碰到相關技術問題,而引導技術在雙人拉丁舞中占據(jù)著非常重要位置。該文采用文獻資料法、視頻觀察法和邏輯分析法對雙人拉丁舞中的引導技術進行了細致分類,并總結出相應的訓練路徑,以期為拉丁舞日常訓練中的男女雙方引導配合以及競賽備賽提供借鑒。
雙人拉丁舞是指在男士和女士雙方配合下展示拉丁舞動作的舞蹈,它強調運用身體全面性的力量。雙人舞蹈中的動作質量和表現(xiàn)效果往往通過男女雙方的默契配合集中體現(xiàn)[1]。
“引導”一詞原意為帶領或啟發(fā)誘導,具有強烈的導向性[2],在雙人拉丁舞中則意為男女其中一方對另一方的引領。拉丁舞引導技術是基于男女舞伴的一方在另一方引領下,平穩(wěn)流暢、姿態(tài)優(yōu)美地完成跟隨的雙人配合技術,亦是雙人拉丁舞中的核心技術。
在進行雙人拉丁舞基本步伐或套路的動作展示時,男女雙方必然會產(chǎn)生身體部位以及四肢上的接觸,那么就需要通過規(guī)定的身體位置和握持姿勢來建立起男女雙方的框架結構,雙方通常以以下幾個常用的站位作為基本身體姿勢[3]。
2.1.1 閉式位置
男士舉起左手小臂,與女士相握并置于略高于頭頂處,男士右手托著女士左肩胛骨下端,雙手大臂高度一致。女士左臂輕靠男士右臂上方,左手輕置于男士右肩上,右手與男士左手形成握持。
2.1.2 開式位置
男女面對面站立,相距50 cm,通常為男士左手握女士右手,即同側單拉右手,也有同側單拉左手或互不相握,雙腳任意重心。
2.1.3 側行位置
在閉式位置的基礎上男士身體向左轉,女士向右轉1/8圈,身體微微張開呈V字形,在拉丁舞的桑巴舞和斗牛舞中經(jīng)常運用此位置。
體育舞蹈雙人拉丁舞中的引導技術根據(jù)不同的標準可以分為不同的類型,常見的劃分標準包括引導主體、連接方式、引導中介,具體如下。
2.2.1 以引導主體進行分類
根據(jù)引導主體的不同,可將引導分為男士主動引導和女士主動引導。
(1)男士主動引導女士
雙人舞中男士和女士的配合極為重要,男士在舞蹈中起到的是領導者的作用。領導者不僅要給女士起到指引方向的作用,還要確保女士在自己的空間范圍內是安全的。女士在進行一些難度動作,如旋轉或者被托舉動作時,男士在做好引導女士動作走向的同時,要做好“活把桿”,給予女士穩(wěn)定性方面的支持。在男士的指引和框架的保護下,女士才能夠穩(wěn)定地展現(xiàn)出自身的線條和動作技術。
(2)女士主動引導男士
通常在雙人拉丁舞當中,男士是引導者,女士則為跟隨者。隨著體育舞蹈拉丁舞動作以及技術的不斷發(fā)展,引導者和跟隨者的界限逐漸被打破,為了體現(xiàn)出更好的舞蹈效果,女士有時在一些情境或者一些特定的動作中也可以成為引導者。在雙人套路男女分開進行單人動作展示時,女士會對男士進行方位的引導。在引導的過程中,女士則更多地采用下文中提到的形式引導,例如通過眼神或者是身體氣息來引導。
2.2.2 以連接方式進行分類
可以將拉丁舞引導技術分為允許引導、肢體引導以及形式引導[4]。
(1)男士允許女士完成動作下產(chǎn)生允許引導
拉丁舞雙人套路中的允許引導是指男士通過重心的移動或者幅度較小的動作,允許并引導女士完成下一步動作。有學者研究提出,舞伴之間的引導與配合是在身體重心移動的前提下,在保持膝蓋、手臂、重心形成一體、不可脫離的基礎上進行的。舞者的引導和舞伴的配合是體育舞蹈中二者身體信號傳遞的基礎,科學合理的配合技術是舞伴間情感傳遞和情感表達的基礎。以有延遲的開式位預備步為例,男女手臂連接時,男士雙腳前后站位,通過后腳掌推動地板產(chǎn)生反作用力推動重心的移動,上半身力量經(jīng)過肩胛骨-肩關節(jié)-大臂-小臂-手掌傳送給女士,在男士動作截止的時候,女士能夠繼續(xù)完成向后的延遲放重心。
(2)男女士身體連接下產(chǎn)生肢體引導
肢體引導在體育舞蹈拉丁舞的雙人套路中是最常運用的引導方式。肢體引導包括通過男女雙方雙手的握持產(chǎn)生,或通過男女雙方中段接觸以及雙腳的變換動作而產(chǎn)生。雙人拉丁舞中最常見的肢體引導即男女通過雙手的握持連接產(chǎn)生的推拉關系,此時雙方相互握持的手起到引導和穩(wěn)定的作用。在舞蹈的過程中,當雙方中段接觸時,男士通過中段核心力量在不同方位的移動從而傳遞給女士明確的引導信號,這就是通過接觸和連接中段而產(chǎn)生的引導。而提到腳的引導,更多的是,同為體育舞蹈中的摩登舞會運用到,當男女其中一方給予地板壓力而產(chǎn)生反作用力后,傳導至小腿,膝蓋滾動將這個力量傳給至另一方[5]。
但是,在拉丁舞中,由于男女雙方的髖部在大多數(shù)時間里沒有接觸,因而腳下的引導只存在于特定的動作中,例如雙人桑巴中的滾筒轉,男女雙方面向同一個方向依偎站立,這時候男士的髖部與女士的臀部相接觸[6],這時候才能產(chǎn)生腳下力量的傳導。要想運用好肢體引導就需要理解并運用好男女士手臂或身體連接中的合力。通俗來講,就是雙方在舞蹈中的“蓄力”與“釋放”[7]。男士在對女士進行引導之前,一定有雙方的接觸部位先向內蓄力的過程,此舉便于保持雙方身體的穩(wěn)定,在雙方蓄力結束后,女士減弱力量強度,男士進行方位引導,女士借助男士的方位引導和力量強度完成力量的釋放。
(3)雙方無身體接觸下產(chǎn)生形式引導
形式引導不同于允許引導和肢體引導,它是在男女雙方?jīng)]有肢體接觸時,采用的一種無實體的引導方式,通常采用呼吸、眼神、氣息等方式。拉丁舞起源于歐洲宮廷的社交舞蹈,因而它的每一個動作在從自由發(fā)揮演變到規(guī)定標準的過程中,都包含著需要通過呼吸、眼神、表情來表達一定的情愫。在雙人拉丁舞的展示中,每一個動作中都會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形式引導。在觀眾看來,這種引導方式有些是可以通過肉眼觀察到的,而有些是不太顯而易見的。在近距離觀察下,通過男女雙方的眼神和面部表情的變化,可以看到雙方的引導,而呼吸和氣息這些引導是觀察不到的。允許引導和肢體引導一般是以男士為主體,而形式引導則可以是男士引導女士,也可以是女士引導男士,形式引導離不開男士和女士之間的默契配合。
2.2.3 以引導中介進行分類
通過不同的引導中介,可分為實體引導和虛擬引導。
(1)通過軀干、肢體、身體部位等實現(xiàn)的實體引導
拉丁舞中的實體引導包括重心引導、四肢引導和胯位引導。重心引導是實體引導之根本,男士或女士一方通過腳掌給地板的擠壓,地板反作用于腳掌后推動身體朝不同方向位移。產(chǎn)生位移必然使原本雙方所保持的空間有所縮小,另一方在感受到空間縮小的信號時,跟隨這個信號所指示的方向完成后續(xù)動作。四肢引導一般也是通過重心引導產(chǎn)生的,重心引導產(chǎn)生的力量通過骨骼和肌肉的傳導給予對方重要的提示。在進行四肢引導時,需要著重注意男女雙方是否擁有穩(wěn)定的手部握持方式,肩關節(jié)、肘關節(jié)和腕關節(jié)不可以過屈或者過伸,也不可以過于收緊或放松,以確保力量連接和引導的連貫性[8]。胯位引導常見與兩人面對面站立沒有握持接觸時的庫卡拉?。–ucarachas),男女雙方面對面站立,男士身體右1/2處與女士身體右1/2相接觸,男士通過左腳掌推動重心啟動動作,地板的反作用力經(jīng)由左腳掌、左腿到男士胯骨與女士胯骨的接觸點相連接,女士在接收到引導信號后推動右腳掌完成重心的轉換。反之女士同理。
(2)通過眼神、意識、呼吸等實現(xiàn)的虛擬引導
拉丁舞中的虛擬引導包括眼神引導、呼吸引導、空間引導以及默契配合。體育舞蹈是一種舞動肢體的語言藝術,在雙人舞蹈中除了肢體的交流,還包括情感上交流,而眼神的交流是情感交流中最簡單、最直白的表達方式。通常在賽場中,音樂播放是隨機的且沒有規(guī)律可循,當一方給予舞伴眼神暗示,即使不用張嘴或舞動肢體,雙方也能同時啟動開場動作。呼吸引導則與男女雙方的氣息密切相關,缺少呼吸配合,舞蹈就會顯得呆板僵硬,毫無藝術感染力。
拉丁舞中的呼吸是在發(fā)力階段呼氣。舞蹈中的呼氣,一是為了能在高強度的運動中穩(wěn)定地攝取氧氣;二是男女雙方通過同時的呼氣集中發(fā)力,提高動作速度和爆發(fā)力。空間引導對于男女雙方的空間意識要求比較高,將舞伴之間的空間比喻成一個裝滿水的氣球,向一個方向擠壓,相反的方向一定會向外擴張。舞伴之間的默契配合分為廣義上的配合和狹義上的配合,狹義上的默契配合包括雙方的動作、節(jié)奏等在舞蹈中保持一致,而廣義上的默契配合則是雙方在意識層面的主動性和一致性。如在賽場中當一方動作出錯,雙方能在短時間內意識到并采取措施,由一方引導對方重歸正軌。但無論從廣義上,還是狹義上來看,都離不開雙方平時在引導和配合方面的練習。
在雙人拉丁舞中不同類型的引導技術既相互區(qū)別又相互聯(lián)系,當在舞蹈中運用某一種單一的引導技術,那么必然會牽涉到其他的引導技術。除此之外,作為引導主體的男女雙方在同一時間也會存在使用不同引導技術的可能。因此,不同引導技術之間不是相互割裂的,而是相互包含和聯(lián)系的。
2.3.1 不同類別引導技術在普遍中特殊
通過對引導技術的觀察,可以很容易發(fā)現(xiàn),在不同類型的引導技術下進行練習時是有側重差異和先后順序的。從雙人拉丁舞發(fā)展至今來看,在雙人拉丁舞的大部分成套動作中主要以男士主導,女士跟隨。同時訓練的側重點,男士更多地關注在肢體引導方面,女士則傾向于形式引導。此外,肢體引導和允許引導等實體引導可以被直觀感受到,而虛擬引導需要高層次意識上的感受,因而在日常引導技術訓練中通常先進行實體類型的引導技術練習,再追求虛擬引導技術練習。
2.3.2 不同類別引導技術在對立中統(tǒng)一
之所以又說所有引導技術之間是相互統(tǒng)一的,是因為各引導技術之間存在一定程度上的交叉關系,同時大部分的引導技術也可以包含在一個動作之中。在雙人閉式位的桑巴基本移動步伐(Basic Movement)中,男士在步伐啟動前通過重心在腳掌的轉換產(chǎn)生給女士后退的信號,男士重心前移,胯部產(chǎn)生向前的推動,原先男女之間的空間縮小,男士對女士完成允許引導,女士在男士重心以及空間的引導下完成后退動作。在一個簡單的桑巴基本移動步伐的前進中運用到了允許引導、肢體引導、重心引導以及空間引導,由此看來,引導技術之間既相互區(qū)別又相互聯(lián)系。
隨著拉丁舞的動作以及表演形式的不斷更新和演變,很多人認為規(guī)定的基本套路不再重要,進而拋棄最基礎的站位姿勢和基本步伐,去追求花哨的表演套路,忽視了基本身體姿勢在雙人拉丁舞訓練中的重要作用。建立起正確的身體位置和握持姿勢是合理且必要的,男女雙方在雙人舞中建立正確的身體位置和握持姿勢能夠很大程度避免訓練或比賽中受傷,同時正確的身體姿勢和握持姿勢是符合運動力學原理的,有利于力量在雙方之間的傳遞,便于雙人間的引導。受到中國傳統(tǒng)觀念影響,對于拉丁舞這一類需要身體充分接觸的舞蹈,男女雙方在思想觀念上還存在一定的隔閡,因此,在訓練中男女雙方應互相信任并將自身融入動作和音樂中。
男女雙方在肢體引導時需要表現(xiàn)出的推拉關系、肢體引導的強度、引導方向與柔韌、平衡以及協(xié)調等身體素質密切相關,男士作為強有力的“主心軸”還要有著更強的力量素質來給予女士支撐。建立和完善雙人拉丁舞的素質能力訓練體系是必要的,現(xiàn)今對于拉丁舞選手的素質能力訓練較為分散,沒有形成完整、系統(tǒng)的訓練體系,通常只是進行單項的身體素質練習,且著重偏向于力量和柔韌素質練習[9]。例如,在訓練中單純采取平板支撐或韌帶拉伸來訓練,此舉能最大程度提高單項素質能力,但不利于在引導中綜合素質的運用。完善雙人引導技術的素質能力訓練體系,一是要在單項素質練習的基礎上將素質能力練習與舞蹈動作中的引導技術練習相結合,這樣既可以加強引導時對力量、動作幅度的肌肉記憶,又不會造成各項素質能力產(chǎn)生割裂;二是要增加雙人間的平衡練習,男女某一方的某一素質能力過于強勢或者弱勢都會影響雙人間的引導配合,甚至導致動作變形;三是要多渠道多角度解放肢體,舞蹈并不是僵化的動作程式,而是在自由地抒發(fā)人的真實情感,可通過采取現(xiàn)代舞基礎練習、芭蕾舞基礎練習等解放肢體。
形式引導和虛擬引導是同一個層面根據(jù)不同特點分類而得出的引導技術,但無論是形式引導,還是虛擬引導,都來自于男女雙方意識層面的引導,男女雙方在跳舞過程中很難去用肢體的變化來表現(xiàn),因而對男女雙方的思維想象能力提出非常高的要求。在訓練的過程中,教練要通過將虛擬引導實體化來培養(yǎng)男女雙方的思維能力和觀察能力,教練可以采用道具來具象化地展示男女空間引導時產(chǎn)生的變化,通過面部表情的細化展示男女眼神引導時的變化,男女雙方再通過視覺觀察把收集到的引導所產(chǎn)生出的抽象化信息送入大腦中樞,經(jīng)過大腦的思維分析、加工后,在腦海中幻映出具象化意識,便于理解后反復練習[10]。
在引導技術的訓練過程中,要妥善處理好循序漸進與難點先行的訓練關系。對于練習時的順序而言,首先進行身體引導,再進行意識配合的訓練順序是毋庸置疑的,因為四肢引導、空間引導、呼吸引導等都是基于重心變化的身體引導而產(chǎn)生的,重心變化產(chǎn)生的身體引導對于雙方的身體素質能力和控制能力都有很高的要求。倘若不先從最難的身體引導進行循序漸進的訓練,那么其他的引導可能也無法完成。此外,有研究證實,采用正確的難點先行訓練方法,能夠提高男女雙方在后期訓練時的興趣和信心[11],從而在心理學層面上有利于后期意識配合的訓練。
提到舞伴之間的默契配合,那么肯定也存在舞伴之間的分歧。“分心”也是困擾著許多雙人舞者或運動員的一大問題。在日常訓練中,兩人必不可少會存在一些矛盾,這些矛盾可以是多方面的,包括日常外部感情問題、訓練時動作分歧等。因而舞伴雙方要注意平時的溝通和交流,相互包容體諒,遇到矛盾和分歧要及時解決,以達到“合力”的效果,更好地促進專項技術的掌握。同時,教練平時要多注意男女舞伴之間的不良情緒和心態(tài),在雙方出現(xiàn)矛盾和分歧時要及時地進行人為干預,以確保舞伴雙方的不良情緒和心態(tài)能夠及時得到調整。
此外,教練要不斷深化自己的專業(yè)和理論知識,在給予男女雙方專業(yè)技術支持的同時,更加注重理論方面的引導。教練對引導技術相關理論的理解是男女雙方對于引導技術的第一印象。教練對引導技術理論的理解越深,那么舞伴之間在接受相關理論時則能夠得到教練關于這個理論深層次的理解,因而更有利于舞伴之間引導技術的學習。
在雙人拉丁舞的展示過程中,無論是身體部位的引導,還是思想意識上的引導,對于選手想要完美展示一支優(yōu)秀的舞蹈作品來說,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一方面,引導本身就是拉丁舞中的一項重要技術,需要理解并學習;另一方面,雙人舞考驗的是男女雙方的默契配合。如果沒有一方作為主體去引導另一方,那么雙人之間的效果就無從談起。因而在日后雙人拉丁舞的訓練過程中,教練和男女士雙方要在建立正確身體位置的基礎上不斷加強雙人引導技術和理論的學習,同時要著重提高雙方的觀察能力和思維能力,舞伴之間要注意互相理解,多加溝通,以此來提升雙人引導技術水平,更好地展示雙人拉丁舞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