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蹦驢
煎蛋在中國最常出現(xiàn)的場(chǎng)景,無疑就是街邊的粉面館。管你是西北的拉面、貴州的羊肉粉、云南的土雞米線,還是一盤鍋氣熱烈的炒面,只有加上煎蛋,才算得上是真正圓滿的一餐。
當(dāng)然,在一碗面上做澆頭絕不是一只煎蛋的全部宿命。
在云南,善用香料的傣族人,以一道“傣味拌荷包蛋”縱橫天下。幾只火候剛剛好、蛋清水潤、蛋黃能恰到好處吸味的煎蛋,佐以小米辣、老緬芫荽、洋蔥、大蒜、胡蘿卜、青檸檬……清白而略帶火氣的荷包蛋,被酸辣清爽的傣味精粹緊密環(huán)伺。
在重口味的兩湖一帶,把煎好的雞蛋切得大小合適,佐以青紅辣椒,猛火爆炒,油鹽醬醋重新來過,蛋清恰當(dāng)?shù)仄胶饬嗣土业恼{(diào)味,蛋黃厚重,醇香之味絲絲綿綿。
而煎蛋作為食材,其更加玄妙之作用,在于入湯?!凹宓皽睅缀跏谴ㄓ迦思彝ゲ妥郎献畛R姷臏分唬杭宓脴O熱的雞蛋撒上蔥花,滾燙的開水沖燙,奶白的湯色浮起,下入豌豆尖或者番茄,清清爽爽,酣暢淋漓。
一張成功的攤雞蛋餅,黃澄澄,油汪汪,簡單易做,老少咸宜。
我曾在廣東一間粥檔點(diǎn)到過“腦花攤雞蛋”的外賣——豬腦和雞蛋一同攪散,攤?cè)霟嵊湾佒屑宓媒故欤m然此菜聽上去十分暗黑,但無比美味。
在福建,一張大蛋餅形態(tài)的海蠣煎大殺四方。地道的海蠣煎,下雞蛋的方法十分講究,閩南主婦謂之“鑲金邊”,是等被地瓜粉拌好的海蠣煎得差不多之后,圍著四圈倒下雞蛋,然后反復(fù)翻勺,直至把雞蛋煎得略焦,為海蠣增加焦酥的蛋香風(fēng)味。
上了年紀(jì)、有些見識(shí)的山東人、東北人或者天津人,往往聽說過“鍋塌菜”。所謂鍋塌里脊、鍋塌三樣、鍋塌豆腐,其實(shí)就是在里脊、海鮮、豆腐等食材上包上一層均勻而牢固的煎蛋皮,然后兌出料汁澆烹在上面。因其技法復(fù)雜,現(xiàn)在越來越少的師傅會(huì)在菜單里寫上鍋塌菜。
還有一種比鍋塌菜更讓廚師恐懼的煎蛋菜,即東北菜中的“酥黃菜”,又叫“拔絲雞蛋”。要用極其精確的火候先攤出一張微妙的蛋餅(失敗概率極高),然后把蛋餅切塊,下鍋油炸,最后熬糖拔絲……因?yàn)樽龇ㄌ^復(fù)雜,如果你在飯點(diǎn)時(shí)點(diǎn)這道菜,師傅大概率覺得你是來找碴的。
滾燙的大油鍋里,雞蛋液如魔法一般迅速膨大、上下翻飛——炸蛋之美味,凡是吃過的人恐怕再難忘懷。蛋香濃郁,口感焦脆就不必多說,炸蛋最妙之處,在于其十分蓬松多孔,有如一塊海綿,無論什么汁水,都會(huì)被它蘸得飽飽的。
老廣深諳炸蛋之妙。至于廣府菜色琳瑯滿目,登堂入室者不計(jì)其數(shù),但上些年紀(jì)的人,竟總會(huì)懷念一道無比簡單的五柳炸蛋。所謂“五柳”,指的是酸子姜、酸蕎頭、酸蘿卜、酸木瓜、酸黃瓜,這酸爽的“五柳料”,配上用糖熬成的汁,欲罷不能的酸甜口味,經(jīng)過燜煮后被香酥多孔的炸蛋充分吸收,吃起來開胃無比,廣受歡迎。
而作為一種在柳州的工廠夜宵攤上誕生的新興食物,螺螄粉最聰明的地方,就在于吸納了炸蛋作為其殺手锏。不少人吃螺螄粉,炸鴨腳臘、香腸甚至螺螄粉本身如何可能都無所謂,但離開了一枚焦酥的炸蛋卻是萬萬不行——螺螄粉那難以言說的濃郁湯汁,深深沁入炸蛋的孔隙之中,一口爆汁,快樂沖天。如果說中國人餐桌上的煎蛋是一個(gè)宇宙,那么,螺螄粉里的炸蛋就堪稱這個(gè)宇宙的大爆炸了。
大橘//摘自地道風(fēng)物微信公眾號(hào),本刊有刪節(jié),大冰咂/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