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聰 蔣菊華 朱丹丹
(河南省鄭州市第七人民醫(yī)院 鄭州 450016)
小兒肺炎是臨床兒科較為常見的呼吸系統(tǒng)疾病,也是5 歲以下兒童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小兒肺炎主要是由病原體(如細菌、病毒等)及其他因素(如吸入羊水、胎糞等)所引起的肺部炎癥,是小兒時期最為常見的呼吸系統(tǒng)疾病,臨床以發(fā)熱、咳嗽、呼吸困難、肺部濕啰音等為主要表現(xiàn)[1]。人類皰疹病毒(EB)是一種雙鏈DNA 病毒,在臨床主要通過密切接觸、輸血等途徑進行傳播,由于EB 病毒感染的臨床癥狀相對復雜且危害大,在急性期可出現(xiàn)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癥,重則引發(fā)EB 病毒相關噬血細胞性淋巴組織細胞增生癥,嚴重威脅患兒的生命安全[2]。根據流行病學統(tǒng)計顯示[3],我國EB 病毒感染在兒童中最為常見,在3~5 歲的群體中感染率高達80.7%,且肺炎支原體肺炎患兒容易伴有EB 病毒感染。以往臨床多采用大環(huán)內酯類藥物進行治療,但由于抗生素使用不當?shù)仍驅е录毦退幮栽鰪姡虼藛渭兪褂么蟓h(huán)內酯類藥物的療效無法滿足臨床。人免疫球蛋白是一種被動免疫治療方式,通過將輸注免疫球蛋白內大量的抗體,使機體在短時間內達到暫時免疫保護狀態(tài),且抗體與抗原相互作用后可中和毒素,對抗菌與病毒亦能起到一定效果[4]。糖皮質激素是小兒肺炎的常見治療藥物,療效確切[5]。鑒于此,本研究探討了二者聯(lián)合治療小兒肺炎支原體伴EB感染的臨床療效?,F(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20 年3 月至2022 年12 月河南省鄭州市第七人民醫(yī)院收治的84 例肺炎支原體伴EB 病毒感染患兒,按隨機對照原則分組。對照組42 例,男23 例,女19 例;年齡1~10 歲,平均(6.42±1.36)歲;病程1~9 d,平均(2.48±0.95)d。研究組42 例,男20 例,女22 例;年齡1~10 歲,平均(6.38±1.41)歲;病程1~8 d,平均(2.55±0.87)d。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均衡性良好(P>0.05)。本研究已獲河南省鄭州市第七人民醫(yī)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倫理字2020002007 號)。
1.2 入選標準 (1)納入標準:小兒肺炎符合《兒科學(第9 版)》[6]中相關標準,EB 病毒感染符合《兒童EB 病毒感染相關疾病的診斷和治療原則專家共識[7]中相關標準;臨床均以發(fā)熱、頭痛等癥狀為主要表現(xiàn);年齡≤12 歲;患兒家長均知情同意。(2)排除標準:合并腫瘤性疾病、臟器功能異常者;有先天性免疫性疾病者;治療依從性較差者;對本研究使用藥物過敏者;近期內接受過抗生素、糖皮質激素類藥物治療者。
1.3 治療方法
1.3.1 對照組 給予常規(guī)吸氧、退熱、化痰、吸氧、維持水電解質平衡等常規(guī)治療,在此基礎上給予注射用甲潑尼龍琥珀酸鈉(國藥準字H20203238)0.2~0.3 mg/kg 治療,1 次/d。
1.3.2 研究組 在上述基礎上聯(lián)合靜脈人免疫球蛋白(國藥準字S20200016)治療,用法用量:400 mg/kg靜脈滴注,1 次/d。兩組均進行連續(xù)1 周的治療。
1.4 觀察指標 (1)療效。顯效:經治療后體溫降低至正常水平,臨床咳嗽、肺部體征及癥狀較治療前相比明顯減輕或消失,治療后2 周復查X 線提示正常;有效:體溫恢復至正常,咳嗽、肺啰音等癥狀有所減輕,復查X 線提示部分吸收好轉;無效:臨床癥狀、體征及復查X 線均無任何改善甚至加重??傆行轱@效與有效之和。(2)炎性因子。分別于治療前后采集兩組患兒空腹靜脈血2 ml,室溫靜置30 min后自然凝血,離心10 min(轉速為3 000 r/min,半徑為6 cm),收集血清采用免疫比濁法檢測C 反應蛋白(CRP),采用免疫熒光法檢測降鈣素原(PCT),采用酶聯(lián)免疫吸附法(ELISA)檢測基質金屬蛋白酶-9(MMP-9)水平。(3)免疫功能。血清采集與離心處理與上述一致,采用流式細胞儀檢測兩組治療前后T淋巴細胞群(CD4+、CD8+)水平,并計算CD4+/CD8+水平。(4)肺功能。分別于治療前后采用肺功能檢測儀檢測呼吸頻率(RR)、達峰容積比(VPEF/VE)、達峰時間比(TPEF/TE)。(5)不良反應。包含惡心、嘔吐、過敏等。
1.5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23.0 軟件分析處理數(shù)據,炎性因子、免疫功能、肺功能等以()表示,用t檢驗;療效、不良反應等以%表示,用χ2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炎性因子 兩組治療前炎性因子各項指標水平相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治療后CRP、PCT、MMP-9 水平降低(P<0.05),且研究組比對照組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炎性因子各項指標水平對比()
表1 兩組炎性因子各項指標水平對比()
注:與本組治療前相比,*P<0.05。
?
2.2 免疫功能 兩組治療前免疫功能各項指標水平相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治療后CD4+、CD4+/CD8+升高,CD8+降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且研究組治療后CD4+、CD4+/CD8+比對照組高,CD8+比對照組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免疫功能各項指標水平對比()
表2 兩組免疫功能各項指標水平對比()
注:與本組治療前相比,*P<0.05。
?
2.3 肺功能 兩組治療前肺功能各項指標水平相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治療后RR降低,VPEF/VE、TPEF/TE 升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且研究組治療后RR 比對照組低,VPEF/VE、TPEF/TE 比對照組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肺功能各項指標水平對比()
表3 兩組肺功能各項指標水平對比()
注:與本組治療前相比,*P<0.05。
?
2.4 療效 治療總有效率相比(78.57% vs 95.24%),研究組更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兩組療效對比[例(%)]
2.5 不良反應 研究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16.67%)與對照組(11.90%)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5。
表5 兩組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對比[例(%)]
小兒肺炎被認為是由病原微生物、肺炎支原體、衣原體感染或病毒與細菌混合感染所導致的,當病原體侵入小兒肺部引起的肺部炎癥,也是小兒時期最為常見的呼吸系統(tǒng)疾病。EB 病毒與人類多種疾病密切相關,病變可涉及機體的多個系統(tǒng)與器官,嚴重威脅患兒的生命安全[8]。相關研究表明,肺炎支原體與EB 病毒混合感染時可發(fā)生重疊效應,可加重免疫炎癥反應對機體組織器官造成的損傷,并提高對感染控制的難度,還可能會累及中樞神經系統(tǒng),增加治療難度[9]。
以往臨床多采用大環(huán)內酯類、氨基糖苷類、四環(huán)素類等抗生素藥物進行治療,雖可干擾病毒蛋白質的合成,破壞轉肽過程,并對肺炎支原體蛋白質的合成起到抑制作用,從而改善臨床癥狀,但單一用藥仍難以控制病情的進展,因此仍需采取聯(lián)合治療方案[10]。甲潑尼龍琥珀酸鈉屬于糖皮質激素類藥物,不僅在炎癥與免疫過程中發(fā)揮重要作用,還影響碳水化合物的合成以及蛋白質與脂肪代謝,對中樞神經系統(tǒng)也有良好的治療效果[11]。人免疫球蛋白中丙種球蛋白含量占比超過90%,且含有多種抗體,在臨床諸多病毒性感染性疾病中具有良好的效果[12]。本研究結果顯示,研究組治療總有效率較高,但兩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比較相當。這提示聯(lián)合用藥方案可提高小兒肺炎支原體伴EB 病毒感染的療效,且安全性較好。張慧麗[13]對106 例兒童難治性肺炎支原體肺炎給予糖皮質激素聯(lián)合丙種球蛋白治療發(fā)現(xiàn),聯(lián)合治療可顯著提高臨床療效,且安全性較高,與本研究結果一致。
國內外研究表明[14~15],炎性因子在小兒肺炎支原體伴EB 病毒感染的發(fā)生發(fā)展中具有重要作用。在機體受到感染后,體內的巨噬細胞、淋巴細胞等會被激活,誘發(fā)炎癥反應,導致免疫功能調節(jié)失衡,從而加重臨床癥狀表現(xiàn)。CRP 是急性時相蛋白,在組織受到損傷或感染時會迅速升高,在諸多炎性反應疾病的診斷與預后評估中應用較廣泛。PCT 在機體受到細菌感染時水平異常提高,在細菌內毒素誘導過程中擔任重要作用。MMP-9 參與正常生理與病理過程,作為炎癥介質可參與腫瘤、炎癥及免疫炎癥反應等相關疾病的發(fā)生發(fā)展。另外,在感染狀態(tài)下,患兒處于T 淋巴細胞激活狀態(tài),CD8+可呈現(xiàn)高度的活化與增殖狀態(tài),而疾病影響固有的免疫細胞,會導致CD4+、CD4+/CD8+呈降低趨勢,產生多種細胞因子,加重病情的發(fā)展進程。本研究結果顯示,研究組治療后CD4+、CD4+/CD8+、VPEF/VE、TPEF/TE 比對照組高,CRP、PCT、MMP-9、CD8+、RR 比對照組低。這表明聯(lián)合治療可降低小兒肺炎支原體伴EB 病毒感染的炎性因子表達,提高免疫功能,并改善肺功能。其原因可能是糖皮質激素具有高效的抑制免疫炎癥作用,通過與細胞內腎上腺皮質激素受體結合,阻斷炎癥介質與細胞因子的釋放,從而改善患兒臨床癥狀及肺功能。聯(lián)合人免疫球蛋白可有效結合病原體表面的抗原分子,阻止病原體細胞的入侵并促使巨噬、中性粒細胞等免疫細胞吞噬與清除;另外與免疫細胞表面的抗體可結晶片段(FC)受體結合,激活細胞的免疫功能[16]。因此,聯(lián)合用藥后可加強藥物的抗炎作用,更好地控制機體炎癥反應表達,促進免疫功能復常。綜上所述,人免疫球蛋白聯(lián)合糖皮質激素治療小兒肺炎支原體伴EB 病毒感染療效顯著,可降低炎性因子表達,提高免疫功能,改善肺功能,安全性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