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金生
(商丘市中醫(yī)院 急診科,河南 商丘 476000)
肺癌是世界上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在所有類型的腫瘤中病死率最高,早期診斷是提高肺癌生存率的關(guān)鍵[1]。纖維支氣管鏡檢查目前是診斷中心型肺癌的主要工具,支氣管肺泡灌洗液(bronchoalveolar lavage fluid,BALF)和纖維刷可提供腫瘤細胞學標本[2]。然而纖維支氣管鏡檢查常常無法獲得周圍型肺癌的組織標本,部分腫塊靠近肺門或患者具有客觀因素導(dǎo)致肺活檢的風險較高。血清腫瘤標志物水平檢測可為肺癌的診斷提供參考,但在腫瘤發(fā)展的早期,血清腫瘤標志物水平變化不明顯[3-4]。BALF是較敏感的樣品,并且BALF中的腫瘤標志物在腫瘤早期就發(fā)生改變[5]。熱休克蛋白90α(heat shock protein 90α,HSP90α)和腫瘤特異性生長因子(tumor specific growth factor,TSGF)可作為BALF標志物用于肺癌患者的篩查。本研究旨在探討B(tài)ALF中HSP90α、TSGF的變化對肺部良、惡性疾病的診斷價值。
前瞻性選取在醫(yī)院經(jīng)病理學檢查確診的90例肺癌患者作為肺癌組,選取90例肺部良性疾病患者作為良性組,手術(shù)時間為2020年1月至2022年4月。納入標準:肺癌診斷標準參考《中華醫(yī)學會肺癌臨床診療指南(2018版)》[6];年齡19~79歲;肺部良性疾病的診斷標準參考《診斷學》第8版[7];患者及家屬均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伴有其他部位惡性腫瘤;接受本研究相關(guān)檢查之前,患者具有放化療史、免疫治療史;長期使用糖皮質(zhì)激素、免疫調(diào)節(jié)劑治療。肺癌組:年齡47~76(60.82±6.67)歲;男54例,女36例;TNM分期Ⅰ期21例,Ⅱ期41例,Ⅲ期25例,Ⅳ期3例;病灶直徑≥3.0 cm 33例,<3.0 cm 57例;發(fā)生淋巴結(jié)轉(zhuǎn)移32例;肺腺癌74例,肺鱗癌16例。良性組:年齡42~79(62.14±8.38)歲;男48例,女42例;肺部炎癥性疾病55例,肺結(jié)核26例,支氣管腺瘤7例,肺膿腫2例。本研究通過醫(yī)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
將EPS3500電子支氣管鏡(日本Pentax公司)的末端放在病變末端的肺葉或支氣管開口中,確保以楔形方式插入活檢位置。注入200 mL 37 ℃的生理鹽水,每次注入30~50 mL,通過-19.95~-13.33 kPa的負壓抽吸灌洗液,收集上清液。以3 000 r·min-1的速度離心,半徑5 cm,離心時間15 min,并保存在-80 ℃的冰箱中用于下一步測試。
采用酶聯(lián)免疫吸附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檢測BALF中HSP90α、TSGF水平。首先用ELISA試劑盒中的稀釋液稀釋,將其添加到預(yù)先包被的96孔板中,添加100 μL稀釋的樣品和標準液,并在37 ℃下孵育90 min,除去上清液后,洗滌約3次,向每個孔中添加100 μL親和素-過氧化物酶復(fù)合物,并在37 ℃下孵育30 min,再次去除上清液并洗滌5次,向每個孔中添加100 μL TMB顯色溶液,并在黑暗中于37 ℃反應(yīng)30 min后,添加TMB終止溶液。通過標準曲線計算樣品中相應(yīng)指示劑的濃度。
肺癌組BALF中HSP90α、TSGF水平均高于良性組(P<0.05),見表1。
表1 肺癌組和良性組的BALF中HSP90α、TSGF水平比較
TNM分期為Ⅲ期和Ⅳ期、發(fā)生淋巴結(jié)轉(zhuǎn)移的肺癌患者BALF中HSP90α、TSGF水平分別高于TNM分期為Ⅰ期和Ⅱ期、未發(fā)生淋巴結(jié)轉(zhuǎn)移的肺癌患者(P<0.05);不同年齡、性別、病灶直徑大小、病理學特征肺癌患者BALF中HSP90α水平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不同特征肺癌組患者BALF中HSP90α、TSGF水平比較
經(jīng)ROC曲線分析結(jié)果顯示,HSP90α及TSGF聯(lián)合鑒別診斷肺部良惡性疾病的曲線下面積、靈敏度、特異度均大于單獨檢測,見表3。
表3 BALF中HSP90α、TSGF水平鑒別診斷肺部良惡性疾病的價值
肺癌是臨床上最常見的惡性腫瘤,在肺泡上皮細胞惡性轉(zhuǎn)化的過程中,惡性細胞可以新合成或過表達某些物質(zhì),患者的血清和支氣管肺泡表面可以檢測到其水平變化,稱為腫瘤標志物,常用于診斷疾病[7]。研究表明,腫瘤標志物由腫瘤細胞釋放到病變的局部支氣管肺泡中,然后通過血液和淋巴液回流進入血液循環(huán)[8],其水平首先在支氣管肺泡局部改變,然后進行血液循環(huán),引起血清中水平變化[9]。因此,血清腫瘤標志物水平的變化在惡性腫瘤早期不明顯,BALF中腫瘤標志物的靈敏度較高[10]。越來越多的研究報道,BALF中腫瘤標志物水平變化比血清更敏感,這是更理想的診斷肺癌的方法[11-12]。
腫瘤標志物HSP90α和TSGF與肺癌的發(fā)生密切相關(guān),可以用于肺癌的診斷[13]。TSGF是由惡性腫瘤細胞產(chǎn)生的特殊物質(zhì),是一組與惡性腫瘤發(fā)生有關(guān)的碳水化合物和代謝物的總稱,可以促進腫瘤周圍毛細血管增生,并且隨著惡性腫瘤的形成和生長TSGF逐漸釋放到外周血中,使血清TSGF水平高于健康人群,肺癌患者BALF中TSGF水平高于良性肺疾病患者,這表明在BALF中檢測TSGF對肺癌的早期診斷具有重要意義[14-15]。當機體受到刺激時,會大量分泌熱激蛋白,HSP90是熱激蛋白之一,是細胞突變的重要緩沖因子,可糾正突變蛋白的錯誤折疊[16]。HSP90抑制劑可用作腫瘤靶向治療藥物,目前正在廣泛研究中[17]。研究認為,HSP90α可在臨床上用作肺癌標志物[18]。本研究結(jié)果表明,肺癌患者BALF中HSP90α水平高于良性患者。分析其原因可能是HSP90α與腫瘤密切相關(guān),可以在腫瘤細胞中高度表達,可與癌基因產(chǎn)物結(jié)合使用,從而保護后者免受蛋白酶降解和延長的半衰期。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TNM分期為Ⅲ期和Ⅳ期、發(fā)生淋巴結(jié)轉(zhuǎn)移的肺癌患者BALF中HSP90α水平分別高于TNM分期為Ⅰ期和Ⅱ期、未發(fā)生淋巴結(jié)轉(zhuǎn)移的肺癌患者。腫瘤細胞內(nèi)外均大量存儲HSP90α,并可有效激活血纖維蛋白溶酶,促進腫瘤細胞轉(zhuǎn)移和浸潤。
TNM分期為Ⅲ期和Ⅳ期、發(fā)生淋巴結(jié)轉(zhuǎn)移的肺癌患者BALF中TSGF水平分別高于TNM分期為Ⅰ期和Ⅱ期、未發(fā)生淋巴結(jié)轉(zhuǎn)移的肺癌患者;TSGF可促進腫瘤生長和周邊毛細血管的大量增生,其與TSGF受體作用后,會發(fā)生靶細胞的血管化,促進腫瘤細胞轉(zhuǎn)移至全身。因此,TSGF水平可用于評估腫瘤的發(fā)生發(fā)展情況。
在臨床上惡性腫瘤的檢測主要為血清指標檢測,敏感度和特異度低[19-20]。許多病變部位的病理組織通常不能通過纖維支氣管鏡獲得。尋找具有較高診斷效率的檢測方法有助于惡性腫瘤的診斷和鑒別診斷,解決臨床實際問題。BALF中的腫瘤標志物是細胞分泌的代謝產(chǎn)物,經(jīng)沖洗可以直接從細胞表面脫落,不會被人體代謝、吸收和釋放,BALF中的腫瘤標志物比血清指標出現(xiàn)更早并且水平更高。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HSP90α、TSGF聯(lián)合鑒別診斷肺部良惡性疾病的靈敏度、特異度高于單獨檢測。因此根據(jù)肺癌的病理特點,選擇合適的檢測組合有助于肺癌的分層診斷。
BALF中HSP90α、TSGF水平對于鑒別診斷肺部疾病性質(zhì)及判斷肺癌進展有一定的參考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