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海陽, 甘雁妃, 李琴, 張瓊霄
(廣州市第一人民醫(yī)院護理部, 廣東 廣州 510180)
護理安全 (不良) 事件是指護理過程中發(fā)生的、 不在計劃中的、 未預計到的或通常不希望發(fā)生的事件[1]。 護理安全 (不良) 事件在臨床受到關注, 尤其是隨著物質條件的改善、 患者耐受度明顯下降的情況下, 如何減少護理安全 (不良) 事件已成為重要的護理議題[2]。 護理安全 (不良) 事件影響著患者的治療效果, 還可能對患者造成二次傷害, 影響護患關系的和諧,也直接影響著護理質量[3]。 主動上報事件有助于及時解決問題, 避免事件升級成為更為嚴重的危機[4], 同時也有助于護理管理部門決策和持續(xù)改進護理策略。 但在臨床實際中因各種主客觀因素的影響, 主動上報的護理安全 (不良) 事件占比偏低,不利于達到以上效果[5-6]。 為了提升護理安全 (不良) 事件的主動上報率, 本院于2021 年開始啟動激勵上報機制, 并形成制度予以實施。 激勵上報、 非懲罰的護理安全 (不良) 事件管理方式, 不僅提升了護理安全 (不良) 事件主動上報率, 還為持續(xù)改進護理模式提供了參考依據(jù)。 本研究分析激勵上報制度在臨床中的應用效果, 現(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擇我院2020 年1 月至2020 年12 月本院尚未實施激勵上報制度作為實施前, 選擇2021 年1 月至2021 年12月實施激勵上報制度作為實施后。 護理安全 (不良) 事件的統(tǒng)計范圍包括: 跌倒 (墜床)、 非計劃拔管、 藥物外滲/滲出、 壓力性損傷、 誤吸、 失禁性皮炎、 用藥錯誤、 標本采集錯誤等。
1.2 方法我院于2021 年1 月開始執(zhí)行激勵上報制度, 具體實施如下: ①按照本院 《非懲罰性護理安全 (不良) 事件報告制度》 中的概念執(zhí)行, 確認需要報告的事件范圍。 ②明確激勵上報制度, 護理部設計并實施非懲罰的上報制度, 給予主動上報科室行為積分。 ③成立護理安全 (不良) 事件分析小組進行相關事件的分析總結。 依據(jù)護理安全 (不良) 事件上報表的記錄總結全院相關事件的發(fā)生情況, 將其進行分類, 包括患者因素、 護理人員因素、 人員配合因素、 意外因素、 環(huán)境因素、 醫(yī)院管理因素所致事件。 分類完成后分析具體原因, 針對暴露的護理缺陷修訂護理流程或預防措施, 持續(xù)改進護理質量。 ④激勵主動上報護理不良事件, 對于按流程上報的科室給予積分獎勵, 并對不主動上報的科室給予批評或處罰。
1.3 觀察指標①統(tǒng)計激勵上報制度實施前后的護理安全 (不良) 事件主動上報率。 ②統(tǒng)計激勵上報制度實施前后的護理安全 (不良) 事件發(fā)生率。 ③分析激勵上報制度實施前后的護理安全 (不良) 事件構成情況。
1.4 統(tǒng)計學處理采用SPSS 22.0 統(tǒng)計軟件處理數(shù)據(jù)。 計量資料以均值± 標準差 (x ± s) 表示, 采用t 檢驗; 計數(shù)資料以n(%) 表示, 采用卡方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激勵上報制度實施前后的主動上報率比較實施后, 護理人員護理安全 (不良) 事件主動上報率高于實施前,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P<0.05)。 見表1。
表1 激勵上報制度實施前后的主動上報率比較 [n (%)]
2.2 激勵上報制度實施前后的護理安全 (不良) 事件發(fā)生率比較實施后的護理安全 (不良) 事件發(fā)生率低于實施前,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P<0.05)。 見表2。
表2 激勵上報制度實施前后的護理安全 (不良) 事件發(fā)生率比較
2.3 激勵上報制度實施前后的護理安全 (不良) 事件構成比較實施前, 護理安全 (不良) 事件的構成中前三位分別為患者因素、 護理人員因素、 人員配合因素; 實施后, 護理安全(不良) 事件的構成中前三位分別為患者因素、 意外因素、 環(huán)境因素。 見表3。
表3 激勵上報制度實施前后護理安全 (不良) 事件構成比較[n (%)]
護理安全是醫(yī)院日常護理工作中的基本要求, 既往研究[7]表明, 護理安全 (不良) 事件可影響到護患關系, 也會影響患者的診療質量, 因此需要重視護理安全管理。 通過主動上報護理安全 (不良) 事件, 能夠總結護理經(jīng)驗教訓, 減少護理安全(不良) 事件的發(fā)生; 同時, 及時上報護理安全 (不良) 事件有助于不良事件得到糾正或中止, 避免造成更為嚴重的不良結局[8]。 但受到護士主觀認識不足等因素的影響, 目前臨床主動上報率偏低, 這不利于總結護理經(jīng)驗教訓, 不能為護理措施的改進提供參考。
為了提升主動上報率, 本院實施激勵上報制度鼓勵各個科室按照流程上報。 本研究結果顯示, 激勵上報制度實施后, 我院的主動上報率達到98.99%, 較實施前有顯著的提升 (P<0.05), 表明實施激勵上報制度能夠使更多人員主動上報護理安全 (不良) 事件, 有助于及時發(fā)現(xiàn)問題、 整改問題。 本研究結果顯示, 激勵上報制度實施前共發(fā)生護理安全 (不良) 事件220 件次, 發(fā)生率達到了0.22%; 而在激勵上報制度實施后降低為199 件次, 發(fā)生率為0.18%; 提示激勵上報制度能夠減少護理安全 (不良) 事件的發(fā)生, 降低護理安全 (不良) 事件的發(fā)生風險。 本研究結果還顯示, 激勵上報制度實施后護理安全(不良) 事件的構成發(fā)生變化, 由護理人員因素所致的護理安全 (不良) 事件顯著減少, 提示護理措施執(zhí)行更到位。 護理人員因素所致的護理安全 (不良) 事件發(fā)生原因有: 查對制度執(zhí)行不到位、 違反護理操作標準、 新入職及新輪崗護士缺乏臨床經(jīng)驗、 護理人員數(shù)量不足等。 基于以上問題, 本院加強對護理人員工作流程及操作、 職業(yè)素質的培訓, 落實三級督導[9], 降低護理人員因素導致的不良事件發(fā)生風險, 進而控制護理安全(不良) 事件的發(fā)生風險。
綜上所述, 激勵上報制度在護理安全 (不良) 事件管理中發(fā)揮著重要作用, 能夠提升主動上報率, 降低護理安全 (不良) 事件的發(fā)生風險, 減少護理人員因素所致的護理安全 (不良) 事件, 有助于醫(yī)院依據(jù)當前護理問題調(diào)整護理對策、 改進護理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