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項目:江蘇省教育科學“十四五”規(guī)劃重點課題“基于逆向設計的小學英語單元整體教學研究”(編號:C-b/2021/02/39)。
摘? 要? 基于逆向設計模式的小學英語單元整體教學,以學生自主的學和語言能力發(fā)展為中心、以明確的教學目標為起點,教師通過精心設計邏輯清晰的大單元整體教學活動,提升學生用英語解決實際問題的關鍵能力和核心素養(yǎng),最終達成語言學習的目標。
關鍵詞? 小學英語;逆向設計;單元整體教學
中圖分類號? G623.3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5-5995(2023)06-0054-03
逆向教學設計是一種設計過程,也是一組用于單元課程設計的標準。逆向教學設計需要先確定什么樣的教學目標是達到理解的目標,然后再考慮用什么辦法來證明學生確實掌握了學習目標,實現(xiàn)了理解。在此基礎上,教師采用多種教學方式并組織教學活動來達成目標。[1]逆向教學設計不僅符合學生的學習規(guī)律,還有助于教師優(yōu)化教學過程,實現(xiàn)學生深度學習。本文結(jié)合譯林版小學四年級英語上冊教材Unit8 Dolls 這一單元,以單元教學目標為切入點,系統(tǒng)性地對英語課堂教學資源進行整合,整體制定單元教學目標并細化課時目標,基于逆向教學設計的三方面整體化課堂設計,旨在讓學生系統(tǒng)性地掌握單元核心語言知識,在語用實踐中提升核心素養(yǎng)。
一、深入研讀教材,預設學習目標
教師在進行逆向設計模式的小學英語單元整體教學時,首先應深入研讀單元教材內(nèi)容,明確學生預期的語言學習效果。譯林版小學四年級英語上冊教材Unit8 Dolls單元主題語境是介紹人的外貌特征,語篇類型為對話文本,屬于“人與自我”“人與社會”兩大主題范疇,涉及“生活與學習”“社會服務與人際溝通”主題群,同時也涉及“身邊的事物與環(huán)境”“個人喜好與情感表達”“悅納自我”和“同伴交往”等子主題。在本單元中,學生預期完成的學習目標為通過對男女娃娃的外貌特征討論,能使用正確的形容詞談論自己或朋友的外貌特征,能形成從無序到有序的寫作表達邏輯,并且在生活中學會欣賞自己和他人,辯證地看待事物,從而形成積極的價值觀念。
在此階段,教師對本單元整體教學目標進行整合設計,如下所示:
【所確定的目標】①能聽懂、會說、會讀short、tall等形容詞和eyes、ears、nose等身體五官類詞匯;②能靈活運用句型“Hes …. His … is/are ….”“Shes …. Her … is/are ….”,并能闡述朋友或家人的外貌特征;③能理解并說唱童謠“The zebras in the zoo”,了解字母z在單詞中的發(fā)音;④能設計一種玩具,結(jié)合關鍵信息描述自己設計的玩具。
【預期的理解】①關于身體部位和描述身體部位特征的形容詞;②描述娃娃等玩具、雪人、朋友或者家人外貌特征的句型;③自主設計或制作玩具娃娃的方式;④關于別人身體特征的寫作。
【需要思考的問題】①Can you describe the girl doll/ boy doll?②How can you describe them?③Can you find their differences?
【學生該掌握的知識】①描述玩具、雪人、家人或朋友的外貌特征的句型;②Rhyme time童謠的演唱;③學會用連接詞比較、描述課文中的男女娃娃、機器人。
【學生該掌握的技能】①運用單元核心句型討論玩具、家人或朋友的身體特征;②學會觀察玩具、家人、朋友或繪本故事中人物的身體特征,能按照從上到下、從整體到局部的順序準確描述并積極補充這些人物會做的事情;③能學會利用思維導圖有邏輯地進行協(xié)作,并形成借助學習資源完成單元語言學習任務的意識。
二、根據(jù)學習目標,預設評估細則
基于逆向設計模式的小學英語單元整體教學需要教師以目標為導向,將評估證據(jù)放置于教學設計之前,通過設置表現(xiàn)性任務來檢驗學生的學習目標或結(jié)果,反饋真實的學習過程,引導學生對評價進行反思,嘗試在各個學習過程中開展多元評價。評估細則是為了更好地促進教學評一體化,加深和促進學生的理解,因此教師要制定具體的學習目標以及相應的評估細則。
基于Unit 8 Dolls單元整體的分析,教師將單元內(nèi)各板塊進行意義重組,并確定每課時的主題為“Story time:Learn to observe, learn to describe”“Fun time&Picture book《I can see》: I can compare, I can describe”“Cartoon time, Sound time&Rhyme time: I can describe vividly, learn to respect others in daily life”“Checkout time,Ticking time&Picture book《I like me》: know ourselves well, try to be happy and optimistic”。教師要引導學生在文本對話中通過對玩具等物品或他人的身體特征描述,學會正確看待差異、悅納自己、尊重他人。在本單元課時設計中,教師需要設計評估任務或者證據(jù)從而證明學生已經(jīng)達到預期的學習結(jié)果,并從每課時的表現(xiàn)性任務、其他證據(jù)、評估要點及準則等方面預設評估細則。
教師可將第一課時的評估細則設計如下:
【表現(xiàn)性任務】復述課文中男女娃娃的身體特征,學會用多樣化的語言去評價他們;能自己設計一個娃娃,向大家介紹他/她的身體特征。
【其他證據(jù)】歌曲演唱——通過歌曲共唱說出在歌曲中看到的盡可能多的身體器官;器官拼貼——在黑板上貼一貼課文中男女娃娃的身體特征;搶答描述——能與同桌一人一句準確描述課文中男女娃娃的身體特征。
【評估要點及準則】①教師可將本課時的評價要點歸納如下:能準確描述課文中男娃女娃娃的身體特征,復述完整清晰;能設計自己的娃娃并準確表達其身體特征;②評價形式:小組評價/自評;③星級:☆☆☆/☆☆☆☆/☆☆☆☆☆。
教師可將第二課時的評估細則設計如下:
【表現(xiàn)性任務】觀察并找出三幅圖片中的不同,用語言說一說如何做到區(qū)分的;在傾聽錄音的過程中選擇正確的雪人,在文字信息的提示下描述人物身體特征;在繪本閱讀中學會描述故事中猴子的特征。
【其他證據(jù)】看圖分析——觀察圖片,區(qū)分三幅圖片的異同;聽錄音——通過聽錄音考查學生獲取關鍵信息的能力;合作表達——通過個人搶答,完成對課文中男女娃娃特征的描述,在個性化的語言表達中學會分析和比較。
【評估要點及準則】①教師可將本課時的評價要點歸納如下:能準確觀察并描述出三幅圖片的異同;能準確用“He/Shes …. His/Her … is/are ….”表達方式表達人物的身體特征,做到邏輯清晰,語言流利;能認識人物的更多身體特征,并能用個性化、創(chuàng)造性的語言描述繪本故事中猴子的身體部位特征;②評價形式:教師評價/小組評價/自評;③星級:☆☆☆/☆☆☆☆/☆☆☆☆☆。
教師可將第三課時的評估細則設計如下:
【表現(xiàn)性任務】以Tom的視角開展“Meet in the rain”“Go to the Toy Museum”“Go to the zoo”情境任務,在不同情境的閱讀體驗中學會靈活描述他人,從而在生活中學會贊美他人并且悅納自我。
【其他證據(jù)】觀察描述——能從多樣化的角度對Tom進行語言描述;聽音填空——通過傾聽錄音獲取Tom朋友的身體特征;閱讀問答——通過閱讀,能運用單元核心句型介紹機器人的身體特征,并能有效結(jié)合“He can ….”句型描述他人,做到語言表達準確、豐滿;通過描述動物園里的動物,學會按照一定的寫作邏輯進行描述。
【評估要點及準則】①能從多元角度展開對Tom的觀察描述時,語言流暢,邏輯清晰,觀點鮮明;在聽錄音時,能做到書寫準確;在繪本閱讀中,能感受到機器人博物館中機器人的身體特征,在進行語言描述時做到表達清晰,邏輯清晰;在對動物園里的動物進行描述時,能做到語言豐富多樣,邏輯較為清晰;②評價形式:教師評價/小組評價/自評;③星級:☆☆☆/☆☆☆☆/☆☆☆☆☆;
教師可將第四課時的評估細則設計如下:
【表現(xiàn)性任務】用多樣的句型和方式描述教材板塊中的男女娃娃、雪人以及機器人身體特征;在深層的繪本閱讀體驗中完成“I like me”的寫作;
【其他證據(jù)】復習描述——根據(jù)教材中不同的板塊內(nèi)容,對男女娃娃、雪人以及機器人進行生動描述;邊讀邊畫——根據(jù)繪本故事的描述,畫一畫小豬的特征;邊讀邊圈——在自主閱讀中進行關鍵信息圈畫;寫作訓練——在OREO(Opinion-Reason-Opinion)寫作模式指導下,歸納總結(jié)出“I like myself”的寫作要素,能從What、Why、How三個方面展開寫作。
【評估要點及準則】①能熟練運用所學句型描述生活中的人和動物;能區(qū)分并靈活運用“his”或“her”;能熟練運用OREO寫作模式,有邏輯地完成關于“I like myself”的寫作,語言豐富生動,表達準確,并能自信地向同學做介紹;②評價方式:教師評價/小組評價/自我評價;③星級:☆☆☆/☆☆☆☆/☆☆☆☆☆。
三、基于評估細則,設計教學活動
根據(jù)預期的學習結(jié)果和評估細則的設計,教師可將本單元的教學活動設計如下:
(一)第一課時:Story time教學活動
在本課時教學活動中,學生首先共唱英文歌曲《The five senses》,學習“eyes”“ears”“nose”“mouth”等器官類單詞。隨后,在單元核心語言知識的建構中,教師可以通過相互問答的方式,讓學生在自主閱讀中找出有關男女娃娃身體特征的關鍵信息,并引導學生學習課文,找出有關描述人物身體關鍵特征的句型。最后,教師引導學生借助可視化思維導圖,學會復述男女娃娃的身體特征,從而達到理解的第一維度——“解釋”。
(二)第二課時:Fun time&Picture book《I can see》教學活動
教師首先通過“找不同”游戲?qū)虢虒W,在趣味性的游戲活動中培養(yǎng)學生多元思維能力。然后,教師引導學生在聽錄音環(huán)節(jié)選擇出正確的雪人,通過欣賞描述文字嘗試歸納總結(jié)用英文描寫人物特征的寫作邏輯——從上到下、從整體到局部,達到理解的第二維度——“闡釋”。接下來,教師可以引出繪本人物James,讓學生根據(jù)歸納出的寫作邏輯對其進行描述,幫助學生在語言知識和自身經(jīng)驗之間建立連接,內(nèi)化語言知識,建構個性化的理解。最后,教師在介紹動物環(huán)節(jié)中幫助學生靈活運用目標語言,深入理解語言表達的意義,達到理解的第三維度——“應用”。
(三)第三課時:Cartoon time, Sound time & Rhyme time教學活動
教師通過引出教材人物Tom,以他為視角設計“Meet in the rain—Go to the Toy Museum—Go to the zoo”的路線,進而巧妙聯(lián)結(jié)三個板塊內(nèi)容,引導學生在具體情境創(chuàng)設中復現(xiàn)單元核心語言知識,學會遷移運用。通過動畫呈現(xiàn),教師引導學生運用問題鏈條等形式對Tom、Sam、Bobby在機器人博物館中遇到的機器人展開趣味性的討論,認識到除了描述身體特征外,還可以用“He can ….”增強描述人物的多樣性。在語音學習中,教師引導學生在情境中體會字母z在單詞中的發(fā)音,并且在對動物園動物的選擇描述中實現(xiàn)從理解到應用、從分析到評價的層次遞進,從而達到理解的第四維度——“洞察”。
(四)第四課時:Checkout time,Ticking time&Picture book《I like myself》教學活動
通過Review環(huán)節(jié),教師讓學生復述單元核心語言知識,實現(xiàn)對單元核心語言
知識習得情況的評價。通過呈現(xiàn)繪本《I like me》,設計Read and draw、Read and circle、Read and write等豐富多樣的閱讀活動考查學生對故事內(nèi)容的理解,引導學生從Looks、Abilities、Habits、Qualities四個方面歸納總結(jié)出繪本人物Pig的特征,經(jīng)歷“I like my looks—I do fun things with me—I like to take care of me—I trust myself”四個階段內(nèi)容,深化對文本主題意義的感知。教師基于OREO寫作模式提出文章寫作方式,并引導學生進行“I like me”主題寫作和表達,鼓勵學生在理解繪本的基礎上,實現(xiàn)從讀到寫轉(zhuǎn)化,內(nèi)化語言知識,構建關于“I like me”的內(nèi)容,激活學生豐富多元的語言思維,打開寫作思路,從而達到理解的第五、第六維度——“同理心”“自我認知”[2]。
(吳凡,徐州市商務城小學,江蘇 徐州 221000)
參考文獻:
[1]馬蘭,盛群力.課堂教學設計整體化取向[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11:64-65.
[2]劉子姝,李文巖,尹宏.“雙減”政策下小學英語單元主題作業(yè)設計探究[J].教學與管理,2022(11):58-61.
責任編輯:謝先成
讀者熱線:027-67863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