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若男,邵月月,陳永俠,楊秀木,蔣召彬,王勝男
隨著患者對護理服務要求的日益增高,醫(yī)院護士面臨的壓力也越來越大。過大的工作壓力會使護理人員產生職業(yè)倦怠[1]、工作滿意度下降[2]及離職率增加[3]等諸多不利影響。反芻思維是個體經歷負性生活事件后或者面對壓力事件時,自發(fā)性地對自己的不良情緒及壓力事件的環(huán)境和事實細節(jié)進行重復思維的現(xiàn)象[4]。既往有研究[5]表明,反芻思維與壓力感知呈正相關,反芻思維越嚴重,人們感知到的壓力越大。面對工作壓力,個體有多種應對方式[6],有效的應對方式可在一定程度上減輕壓力[7]。亦有研究[8]指出,反芻思維會使個體采用消極方式應對壓力,不利于壓力的調控與緩解。目前探討護士反芻思維、應對方式及工作壓力的研究鮮少,本研究以蚌埠市3所三級甲等醫(yī)院的臨床護士為研究對象,以明確護士應對方式在反芻思維與工作壓力影響中所發(fā)揮的作用,為臨床緩解護士工作壓力、提升護理質量提供理論參考。
1.1 一般資料 遵循知情同意原則,于2022年4月—5月選取蚌埠市3所三級甲等醫(yī)院的在職護士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1)獲得護士執(zhí)業(yè)資格證書;(2)從事臨床工作至少一年;(3)對本研究內容知情并自愿參加本研究。排除標準:(1)院外進修或規(guī)培護士;(2)請病假、事假、產假者。剔除無效調查問卷后,最終回收500份有效問卷。
1.2 調查工具 (1)一般資料調查表。采用自制資料調查表收集研究對象的一般資料,包括性別、年齡、學歷、工齡、職稱、科室、婚姻狀況、月收入等條目。(2)護士工作壓力源量表。采用2000年李小妹等[9]編制的護士壓力源量表,包含時間分配及工作量、護理專業(yè)及工作、病人護理、工作環(huán)境及儀器設備、管理及人際關系5個維度,共計35個條目,采用Likert 4級評分法,分數(shù)越高,壓力程度越大。(3)簡易應對方式問卷(SCSQ)[10]。采用SCSQ問卷評估研究對象受到外界刺激時可能出現(xiàn)的應對傾向,包括積極應對、消極應對2個維度,共計 20 個條目,每個維度條目總和為該維度總分,除以該維度條目數(shù)之和后得到維度平均分,平均分越高表明遇到挫折時越傾向于采用該種應對方式。(4)反芻思維量表(RRS)[11]。采用RRS量表評估個體如何反應他們的消極情緒,量表共3個維度,22個條目,采用Likert4級評分,總分越高表示反芻思維傾向越嚴重。
2.1 臨床護士反芻思維、應對方式及工作壓力量表得分 本研究中,臨床護士反芻思維總分為(42.87±9.65)分,積極應對方式總分為(35.56±7.29)分,消極應對方式總分為(18.72±4.25)分,工作壓力總分為(64.41±19.68)分。
2.2 影響臨床護士反芻思維、應對方式及工作壓力的單因素分析 本研究共發(fā)放532份問卷,回收500份有效問卷,問卷有效回收率為93.98%。單因素分析顯示,不同工齡、平均月收入護士的反芻思維和積極應對方式得分不同,不同學歷護士的積極應對方式得分不同,不同婚姻狀況護士的消極應對方式得分不同,不同平均月收入護士的工作壓力源量表得分不同,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不同性別、年齡護士的反芻思維、應對方式及工作壓力源量表得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影響臨床護士反芻思維、應對方式及工作壓力的單因素分析分,n=500)
2.3 臨床護士反芻思維、應對方式及工作壓力量表得分之間的相關性 相關分析結果顯示,護士反芻思維得分與工作壓力得分呈正相關(r=0.482,P<0.01);反芻思維得分與積極應對方式得分呈負相關(r=-0.206,P<0.01),與消極應對方式得分呈正相關(r=0.413,P<0.01);積極應對方式得分與工作壓力得分呈負相關(r=-0.204,P<0.01),消極應對方式得分與工作壓力得分呈現(xiàn)正相關(r=0.271,P<0.01)。見表2。
表2 臨床護士反芻思維、應對方式及工作壓力得分之間的相關性 (n=500)
2.4 應對方式在反芻思維與工作壓力間的中介作用分析 根據(jù)相關分析結果,結合理論假設,通過Amos構建結構方程模型,如圖1。絕對擬合指標、增值擬合指標、簡約擬合指標的擬合效果均在可接受范圍內,模型的擬合效果較好,見表3。Bootstrap中介效應結果顯示,護士反芻思維在工作壓力的直接效應顯著(β=0.431,P<0.01),可解釋總效應量的82.57%;積極應對方式在反芻思維和工作壓力間的間接效應顯著(β=0.031,P<0.01),占總效應的5.94%;消極應對方式在反芻思維和工作壓力間的間接效應顯著(β=0.060,P<0.01),占總效應的11.49%。見表4。
圖1 臨床護士應對方式在反芻思維及工作壓力中的中介效應結構方程模型
表3 臨床護士反芻思維、應對方式及工作壓力關系模型擬合結果
表4 臨床護士工作壓力中介效應Bootstrap檢驗結果
3.1 臨床護士工作壓力現(xiàn)狀 本研究采用護士工作壓力源量表對蚌埠市3所三級甲等醫(yī)院的500名護士進行橫斷面調查,發(fā)現(xiàn)該護士群體的工作壓力平均得分為(64.41±19.68)分,根據(jù)Likert4級評分法,將工作壓力得分由高到低排序,按照人數(shù)劃為4等級,工作壓力得分處于第3等級,接近第2等級,說明臨床護士工作壓力處于中等水平。其中管理及人際關系維度得分最低,分析原因可能是醫(yī)院管理制度較為健全和人性化,符合護士群體期望,同事間及上下級間人際氛圍融洽;而時間分配及工作量維度得分較高,原因可能是三級甲等綜合醫(yī)院護士工作量較大、專業(yè)技術要求較高,護士壓力較大[12]。
3.2 不同社會人口學特征對反芻思維、應對方式及護士工作壓力得分的影響 本研究結果顯示,平均月收入是臨床護士反芻思維、積極應對方式及工作壓力的影響因素。原因可能為,收入水平高的護士其職業(yè)認同感也相對較高,可積極應對工作產生的壓力,其壓力感知水平相對較低[14]。另外,護士收入水平低在面對負性事件時更傾向于反復思考負性情緒的來源和負性情緒帶來的體驗,沉浸在負性情緒中,加重反芻思維。工齡大的護士積極應對方式得分高于工齡小的護士。護士工齡小存在臨床工作經驗不足、抗壓能力弱及應對能力有限等情況,容易采取消極的應對方式。
3.3 臨床護士反芻思維、應對方式及工作壓力得分之間的相關性 本研究結果顯示,反芻思維與護士工作壓力呈正相關??赡茉驗?反芻思維會降低個體自我評價,影響個體心理健康[15],繼而產生無用感等負性心理[16],增加護士心理壓力。反芻思維與積極應對方式呈負相關,與消極應對方式呈正相關。分析原因可能為,反芻思維可使護士進入消極思維模式,從而導致護士在日常工作或者面對醫(yī)護問題時傾向于采用消極的應對方式,影響其心理健康,進一步增加壓力。相反,積極應對方式有利于及時釋放工作中所遇到的負性體驗,增強個體的適應能力,從而降低自身壓力。因此,醫(yī)院需增強護士面對壓力情境的信心,引導護士以積極方式應對問題,正面思考壓力事件,降低反芻思維帶來的負面影響,以穩(wěn)定臨床護士隊伍,為患者提供更好的護理服務。
3.4 應對方式在反芻思維與護士壓力間的中介作用 根據(jù)Bootstrap法檢驗結果顯示,積極應對方式和消極應對方式在反芻思維與工作壓力間起著中介作用,這為醫(yī)院制定改善護士工作壓力的管理政策提供了更加明晰的路徑。緩解護士工作壓力,可通過多種途徑干預和調節(jié)護士壓力應對方式,引導護士采取積極應對方式減少反芻思維對護士壓力的沖擊,從而提升護理質量[17]。如可通過團體心理訓練[18-19]、基于共情體驗的護理團建活動[20]等來引導積極應對行為,從而緩沖工作壓力的影響。鑒于此,護理管理者需在日常工作中密切關注護士工作壓力,及時找到壓力源,針對性地引導護士合理緩解壓力。
綜上所述,本文以蚌埠市3所三級甲等醫(yī)院的護士為研究對象,分析了反芻思維對護士工作壓力的影響及積極應對方式和消極應對方式在反芻思維與護士工作壓力之間的中介作用。認為反芻思維與護士工作壓力呈正相關,應對方式在反芻思維與護士工作壓力間起中介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