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文靜 楊維超
摘要:目的 分析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下肢靜脈曲張(VV)合并血栓性淺靜脈炎(ST)的影像學特征。方法 選取2022年2月~2023年2月于我院診治的VV合并ST患者4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分析VV合并ST彩色多普勒超聲影像學特征。結果 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結果顯示,患者腘靜脈、股靜脈、大隱靜脈內徑分別為(0.71±0.11) cm、(0.85±0.24) cm、(0.53±0.12) cm。分析患者彩色多普勒超聲影像學特點,發(fā)現(xiàn)輕度患者部分病灶處有云霧狀血流,無血栓和血液逆流,血液循環(huán)狀況相對較好,血流較為清澈,沒有雜物,波形也十分清晰;中度與重度患者病灶色彩有明顯的反常表現(xiàn),可見血栓,血管壁伴有變厚與受損表現(xiàn),血液伴反流,有高低不平的特點。結論 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下肢靜脈曲張合并血栓性淺靜脈炎具有重要的臨床應用價值,可有效觀察患者各段靜脈內徑的變化情況,獲得較為清晰的圖像質量,確切反應病灶病變狀況,為臨床治療提供參考。
關鍵詞:下肢靜脈曲張;血栓性淺靜脈炎;彩色多普勒超聲;影像學特征
下肢靜脈曲張(VV)在臨床中較為常見,又名下肢淺表靜脈內瓣膜功能不全,可分為原發(fā)性與繼發(fā)性兩種類型[1]。研究顯示,該病常發(fā)生在站立時間過久、體力勞動過頻繁的人群中[2]?;疾『螅颊叩南轮箪o脈可見明顯的伸長、擴張、迂曲等癥狀,肢體功能也會受到嚴重影響,日常生活中可伴有明顯的下肢沉重、乏力、酸脹等感覺。部分病情相對嚴重的患者,甚至還會出現(xiàn)多種并發(fā)癥,如小腿潰瘍、淺靜脈炎等。VV不會造成身體的疼痛感,也不會產(chǎn)生瘙癢感,但治療不及時可引發(fā)嚴重的并發(fā)癥[3~4]。
VV合并血栓性淺靜脈炎(ST)則是一種相對嚴重的狀態(tài),必須通過及早診斷為后續(xù)的治療奠定基礎。目前,臨床在診斷VV合并ST時,一般會通過臨床體征檢查、癥狀評估或血管造影等方式進行。血管造影的準確率雖然較高,被臨床看作診斷的“金標準”,但其價格昂貴,操作復雜,且具有創(chuàng)性特點,可能造成一定的機體損傷[5]。彩色多普勒超聲屬于影像學技術之一,可較為清晰地顯示VV合并ST病灶情況,具有較為顯著的影像學特征。本研究旨在分析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下肢靜脈曲張(VV)合并血栓性淺靜脈炎(ST)的影像學特征,以供參考。
1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22年2月~2023年2月于我院診治的VV合并ST患者4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其中男17例、女23例,年齡23~79歲、平均(52.20±4.52)歲。
1.2 納入和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1)患者與家屬均知情、簽字;(2)全部經(jīng)多項檢查確診為VV合并ST疾??;(3)研究獲倫理委員會審批。排除標準:(1)合并下肢其他病變的患者;(2)精神疾病、智力疾病患者;(3)存在腎臟功能嚴重受損的患者。
1.3 方法
所有患者均接受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選用彩色多普勒超聲治療儀診斷,設定好治療設備的工作頻率,通常為3~5 Hz的探頭頻率。提醒患者在測試之前不能進食,保持足夠的空腹時間;要求在診斷過程中,采取俯臥或仰躺的體位進行掃描;叮囑患者將四肢略微伸展,從下肢的靜脈血管入手,從上到下,從髂靜脈、股靜脈、大隱靜脈、腘靜脈、脛靜脈依次進行。然后對患者進行橫向或縱向的檢查,包括血管內徑、管腔內有無不正常的回聲、管腔的厚度和損傷情況,尋找相關的病理學因素,進行準確記錄,以評估內部血管的血流狀況,掌握患側肢體的血流循環(huán),同時利用彩色多普勒超聲顯示不同部位的血栓、血管和管腔管壁的具體情況,包括形狀、血流量等。
1.4 觀察指標
(1)觀察彩超診斷診斷下患者各段靜脈內徑的診斷結果,包括腘靜脈、股靜脈、大隱靜脈的內徑。(2)分析彩超診斷的影像學特點,按照輕度、中度、重度患者進行不同等級的特點分析。
1.5 統(tǒng)計學方法
數(shù)據(jù)處理采用SPSS 22.0統(tǒng)計學軟件,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用比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2.1 彩色多普勒超聲下患者各段靜脈內徑診斷結果
患者腘靜脈、股靜脈、大隱靜脈的內徑分別為(0.71±0.11) cm、(0.85±0.24) cm、(0.53±0.12) cm。
2.2 彩超診斷的影像學特點
分析患者彩超影像學特點發(fā)現(xiàn),病變管腔內彩色血流不夠充盈,管腔血流信號為細條狀或片狀,而完全閉塞患者的管腔沒有彩色血流信號。病變血管內徑部分患者為正常狀態(tài),部分患者為局限性擴張表現(xiàn),血管沒有足夠的壓縮性,內壁相對粗糙,回聲強,前后壁的全部管腔中可見明顯的異?;芈?。新血栓患者的回聲為中低或低回聲,陳舊性血栓患者的回聲則為強、高回聲。
不同病情程度的患者主要存在以下的影像學差異:輕度患者部分病灶處有云霧狀血流,無血栓和血液逆流,血液循環(huán)狀況相對較好,血流較為清澈,沒有雜物,波形也十分清晰;中度與重度患者病灶色彩有明顯的反常表現(xiàn),可見血栓,血管壁伴有變厚與受損表現(xiàn),血液伴反流,有高低不平的特點。中度患者的血栓表現(xiàn)為節(jié)段性,重度患者的血栓則分布為整條血管或分支中。
3討論
研究證實,靜脈相關疾病發(fā)生率約為動脈系統(tǒng)疾病風險的10倍以上,且下肢是發(fā)生率最高的部位,相關疾病因素也比較復雜,這就加大了疾病防控的難度。從疾病分類的角度來看,血流動力學指標的差異可以將該疾病分為回流障礙和倒流病變兩類。其中,回流障礙相關疾病以下肢深靜脈血栓為主,而倒流病變則可以分為下肢淺靜脈曲張、下肢深靜脈瓣膜功能異常等不同類型。
體力勞動或者長時間站立者都是下肢靜脈曲張疾病的高危群體,主要原因在于,長時間站立或是從事重體力勞動后,下肢大隱靜脈會發(fā)生迂曲、延伸、擴張等改變,進而誘發(fā)營養(yǎng)障礙、濕疹、皮膚增厚、色素沉著、腫脹、酸脹感、乏力感、沉重感等表現(xiàn)。對于癥狀比較嚴重的患者,還可能出現(xiàn)小腿潰瘍、淺靜脈炎等,增加致殘風險。教師、外科醫(yī)師、護士、廚師、發(fā)型師、餐廳服務員等行業(yè)從業(yè)者以及長時間乘坐飛機、火車、長途車的人群都需要對這一疾病的風險加以關注,并采取積極的預防措施。不同高危人群的疾病嚴重程度也會出現(xiàn)明顯的差異性,需要制定和實施個性化的治療方案,以保證治療效果,控制癥狀。隨著臨床醫(yī)療技術水平不斷提升,各種疾病診斷和治療方法也日漸豐富,磁共振、血管造影、計算機斷層掃描成像和彩色多普勒超聲等影像學技術都在該疾病的檢查、診斷與治療中得到了推廣應用。因下肢靜脈曲張的疾病特征比較明顯,常規(guī)的體格檢查即可確診,但仍然有必要通過其他影像學技術對疾病的誘發(fā)原因和影響因素進行深入系統(tǒng)的分析,從而保證治療的有效性與可靠性。
VV合并ST主要與血管內壁損傷、靜脈內血流淤滯等有關[6]。其中,靜脈血流淤滯是最常見的原因,主要發(fā)生在長時間臥床休養(yǎng)的患者之中。他們因為缺乏肢體活動,機體血液循環(huán)受阻,便更易出現(xiàn)下肢靜脈曲張等相關的疾病[7~8]。另外,血液高凝也可能導致此疾病的發(fā)生。通過有關的調查得知,VV合并ST患者經(jīng)臨床檢查可見股靜脈、髂靜脈和血栓處有明顯的低回聲表現(xiàn),血栓和靜脈壁并未出現(xiàn)粘連,脫落風險較大。
慢性VV合并ST疾病患者股靜脈下方、腘靜脈、脛后靜脈與血栓處為中等回聲表現(xiàn),血栓處和靜脈壁有明顯的粘連表現(xiàn),脫落風險相對較低[10]。本研究發(fā)現(xiàn),患者病灶處的圖像相對清晰,聲像圖特點顯示:VV合并ST患者受損處的靜脈內膜有明顯的粗糙表現(xiàn),借助彩超影像圖像能夠清楚觀察到病變處和正常位置處的分界線,血流速度有明顯的變化趨勢。另外,患者血管腔中的血流信號呈現(xiàn)出相對較弱的淡紅色,而病變狹窄位置則有蠶蝕狀充盈缺損表現(xiàn)。
急性血栓是血栓發(fā)生2周內的一種現(xiàn)象,從發(fā)病前1 h,一直到后續(xù)幾天,影像學一般為無回聲。患病1周后,回聲才會有所上升,但依舊為低回聲。影像學檢查可見血栓四周十分光滑,管腔有一定擴張表現(xiàn),血栓位置的靜脈腔未受壓。2周后,病情便會有所變化,彩色血流會順著管壁和血栓繼續(xù)流通。若呈現(xiàn)為全部阻塞現(xiàn)象時,則沒有血流信號出現(xiàn),此時就更需要注意。有的血栓為新鮮血栓,不會在靜脈管內存在,表現(xiàn)為一種游離現(xiàn)象,此時不宜為患者進行超聲檢查,以免擠壓病灶。亞急性血栓主要發(fā)生在幾周后,通過二維超聲診斷能夠清楚看見血栓的影像圖,且回聲有明顯的強化特點,血栓在收縮時有明顯的溶解表現(xiàn),靜脈內管壁有增厚特點,同時伴有局限性,可直接進入到腔中,回聲相對較小,管腔也有明顯的變小趨勢,血栓區(qū)有再通表現(xiàn)。通過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可見血栓再通位置有不規(guī)律且較小的分支血流。慢性血栓是指血栓時間超過數(shù)月或數(shù)年的一種血栓表現(xiàn),通過二維超聲診斷,能夠發(fā)現(xiàn)管腔內壁有明顯的回聲征兆,且回聲較強,靜脈壁中有局限性增厚表現(xiàn),管腔有明顯的細化特點,部分患者的靜脈管腔依舊伴有阻塞情況。實質斑指沒有再次復通管腔,通過診斷則能表現(xiàn)出較強的回聲團,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可評估病情和血管再通情況。多普勒彩超診斷VV合并ST可清晰觀察患者各段靜脈內徑,有效反映病變情況,且影像學圖像清晰,特點明顯。
綜上所述,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下肢靜脈曲張合并血栓性淺靜脈炎具有重要的臨床應用價值,可有效觀察患者各段靜脈內徑變化,獲得較為清晰的圖像,確切反應病灶病變狀況,為臨床治療提供參考。
參考文獻
[1] 陳竹,張坤,鄒蕾.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下肢靜脈曲張合并血栓性淺靜脈炎的應用價值[J].血栓與止血學,2020,26(5):810-811.
[2] 宮喆.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下肢靜脈曲張合并血栓性淺靜脈炎的價值分析[J].中國實用醫(yī)藥,2022,17(13):60-62.
[3] 王慧清,張現(xiàn)峰.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下肢深靜脈血栓診斷及對溶栓治療評估的價值[J].醫(yī)學影像學雜志,2021,31(1):154-158.
[4] 薄飛,劉大偉,許宏偉,等.彩色多普勒超聲與CT靜脈造影診斷左髂靜脈壓迫綜合征的臨床價值[J].實用放射學雜志,2022,38(2):227-231.
[5] 張競,裴生新,劉家開,等.超聲診斷布加氏綜合征合并靜脈曲張1例[J].四川醫(yī)學,2022,43(4):410-412.
[6] 王冬梅.彩色多普勒超聲在診斷下肢靜脈曲張中的應用[J].影像研究與醫(yī)學應用,2021,5(16):183-184.
[7] 朱鳳琴,劉欣娉,張卉,等.CRP/HDL-C輔助超聲在下肢深靜脈血栓診斷中的效能評估[J].臨床誤診誤治,2021,34(8):75-79,90.
[8] 周玲莉,李冬盛,龍運志,等.彩色多普勒超聲評定下肢穿靜脈功能不全的診斷效能研究[J].中國醫(yī)學裝備,2021,18(4):97-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