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紫琪 李宇璇 謝曦 李月紅
隨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深入發(fā)展,影視作品已成為人們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內容。近年來,中國的優(yōu)秀影視作品不斷涌現(xiàn),成為文化輸出的重要載體。通常來說,由于影視作品的目標語受眾與源語言使用者存在著一定程度的文化差異,因而在進行后期字幕制作時,選取適合、恰當的翻譯很重要。
電影《長津湖》以抗美援朝戰(zhàn)爭中的長津湖戰(zhàn)役為背景,講述了中國人民志愿軍在零下三十多度的極端天氣中堅持戰(zhàn)斗,最終取得勝利。該影片一度刷新了中國電影票房紀錄,國外多家媒體也對該電影給予高度評價。該電影在國外獲得成功,很大一部分得益于成功的翻譯。
本文基于歸化和異化的翻譯策略,對電影《長津湖》字幕翻譯進行示例法分析,探索如何減少跨文化交流中語言方面的障礙,為中國電影字幕翻譯提供借鑒與啟發(fā)。
1 電影字幕翻譯概述
隨著全球化的發(fā)展,國與國之間的影視文化交流越來越頻繁。為了方便向觀眾傳達信息,影視作品會在后期加上文字,即字幕。不同文化背景下人們的語言表達方式、語言思維邏輯大不相同,給觀眾觀影帶來較大障礙。由此,字幕翻譯應運而生。字幕翻譯是將源語言轉換為目標語的特殊媒體形式,可以使目標語觀眾了解影視內容,獲得與源語言觀眾一樣的觀影體驗[1]。
電影字幕翻譯是翻譯領域里一個重要的分類。為了使目標語觀眾更好地理解電影內容,字幕翻譯應具備以下特點。
(1)準確性。在翻譯對話時,字幕的原文和譯文的長短應盡量保持一致。同時,為了提高譯文的準確性,字幕翻譯應盡量契合目標語觀眾的表達習慣和表達語氣,從而使譯文通俗易懂。
(2)精煉性。影視中的人物對白是以字幕形式呈現(xiàn)的,目標語觀眾既要看到畫面,又要注意字幕。因此,字幕應簡潔明了,多使用容易被目標語觀眾接受的精煉句,過于復雜、晦澀難懂的句子應適當刪除,減少使用過長的插入語、分詞結構和從句等。
(3)流暢性。根據近代翻譯家嚴復提出“信、達、雅”的翻譯標準,譯者在翻譯時應注意,譯文不悖于原文,語句通暢明白,語言得體,簡明優(yōu)雅。這在字幕翻譯中也同樣適用。簡明流暢的譯文,能讓觀眾在觀影時更容易理解電影的劇情,更好地理解電影所表達的情感。
(4)通俗性。電影是通過視覺、聽覺來傳遞信息的,且對觀影者的文化水平和文學素養(yǎng)要求相對較低,因此其語言應通俗易懂、雅俗共賞。影視劇作的翻譯應在此基礎上實現(xiàn)讓觀眾一目了然的效果,讓觀眾與電影產生共鳴。在進行字幕翻譯時,應側重于使用貼近平常生活的自然表達。
《長津湖》作為一部描述抗美援朝戰(zhàn)爭的電影,其字幕翻譯兼具以上特點。由此可見,出色的字幕翻譯是《長津湖》“出圈”的重要助力。
2 歸化和異化翻譯策略
歸化異化的翻譯策略是由美國著名翻譯理論學家勞倫斯·韋努蒂(Lawrence Venuti)于1995年在《譯者的隱身》一書中提出。在翻譯時應該選擇哪一種策略,這需要考慮原作者的寫作意圖、作品的文本類型、讀者的接受程度、閱讀的目的等諸多因素[2]。不同翻譯策略下指導的翻譯,其作用和目的是不相同的。
歸化是指盡量貼近原文意思,從目標語中選取符合源文本語用意義的表達,以呈現(xiàn)源文本的內容,同時使譯文保持原文結構和原文風格。目的是將譯文做到“入鄉(xiāng)隨俗”,貼近目標語讀者,使其感到“賓至如歸”。歸化具有不留翻譯痕跡的優(yōu)點,讓目標語讀者在閱讀歸化翻譯的文章時感到自然流暢,減少翻譯帶來的生硬感[3]。在歸化翻譯策略指導下,譯文應符合目標語讀者的文化常識,將源文本的思想巧妙地傳達給目標語讀者。
異化是指以源語言文化為基礎,按照源語言讀者的表達習慣,使譯文的內涵與原文的內涵保持一致[4]。異化以傳播源語言文化為翻譯目的,而非讀者的閱讀體驗。翻譯家勞倫斯·韋努蒂認為:“翻譯是一種文化交流,在翻譯過程中,準確地傳達了源語言世界的現(xiàn)象,不僅是忠于作者的表現(xiàn),也有利于讀者了解源語言文化。[5]”對于讀者而言,異化策略有利于讓其了解源語言的文化和價值觀;對于作者來說,異化翻譯策略更尊重原文,保留了原文的語言風格和文化特征,能更有效地宣傳源語言國家和地區(qū)的文化特色。
歸化和異化作為兩種翻譯策略,是對立統(tǒng)一、相輔相成的,因而不存在絕對的歸化和絕對的異化;二者互為補充[6],且處于動態(tài)變化之中,譯者應視情況而選擇合適的翻譯策略。
3 歸化和異化在《長津湖》字幕翻譯中的運用
3.1 歸化策略的運用
歸化是將源文本帶入目標語文化中,用目標語中對應的表達呈現(xiàn)源文本中的語用意義。《長津湖》字幕運用了歸化策略,恰到好處地體現(xiàn)了熒幕臺詞蘊含的信息和劇情所要傳遞的情感,使目標語的電影受眾能夠更好地了解《長津湖》的電影劇情及其中的中國文化。
例1:“等把那房子蓋起來,看這十里八鄉(xiāng)咋看咱家。”
譯文:"When we built a house there, the villagers would certainly see us in a new light."
分析:電影中主角伍千里最大的愿望就是掙到錢給父母蓋一所房子,這句話是他回家探親,臨走時對父母的承諾?!笆锇肃l(xiāng)”又稱十里八村,指的是鄉(xiāng)里鄉(xiāng)親、父老鄉(xiāng)親。譯者在此采用歸化的翻譯策略,將其譯為the villagers,使目標語觀影者能夠更好地明白其中的意思,從而獲得良好的視聽體驗。以此為例,譯者應充分地把握不同語言文化的思維邏輯,進而有針對性地采取適合、恰當的表達進行對應,以滿足語義功能對等的要求。
例2:“搞什么名堂?”
譯文:"What are you doing?"
分析:這句話的亮點在于“名堂”一詞的翻譯。名堂,源于古代日??谡Z,有多種意思,如花樣、道理、成績、內容、結果等。原文這句的指代應該是“你在干什么”,譯者采用歸化翻譯法,將其翻譯為“What are you doing?”同時這也是西方日??谡Z,使譯文既忠于原文的表達,又符合目標語群體的表達習慣,讀起來地道生動。如果保留原文特征,直譯“名堂”,則容易造成目標語觀眾的不理解甚至誤解。字幕翻譯應考慮到目標語受眾的認知水平,盡量避免用晦澀難懂的語句,使目標語受眾能更充分領略到影片的語言魅力。
例3:“不許抄家伙?!?/p>
譯文:"Don't grab for a weapon."
翻譯:“家伙”可以指工具或武器,也可以指人(含輕視戲謔意)及指牲畜?!堕L津湖》是戰(zhàn)爭軍事題材電影,其中有大量軍事專業(yè)用語,具有統(tǒng)一性和簡明性的特點。結合電影題材,此處的“家伙”應指代與軍事有關的武器或工具。在翻譯過程中,譯者采用歸化翻譯策略,將“家伙”翻譯為“weapon”,既保留了“家伙”一詞的語言特色,保證了信息的真實有效、準確客觀,又生動地體現(xiàn)出熒幕中演員說臺詞時的語氣,運用簡單的表達直截了當地向目標語觀眾傳遞出“家伙”一詞表達的意思,突出了歸化策略的特點。
3.2 異化策略的運用
異化指接受源語言文本的語言以及文化差異,使譯文忠實于原文,保留原文的表達形式。電影《長津湖》的字幕翻譯中部分地方采用異化策略,通過保留漢語的表達形式來體現(xiàn)其中的文化內涵,使目標語感受到譯文中的異域風情,促進目標語觀眾對電影《長津湖》產生新奇感,激發(fā)外國觀眾對中國文化的了解興趣,讓他們能主動透過電影對中國文化和中國精神進行了解。異化的翻譯策略在以下的字幕例子中有所體現(xiàn)。
例4:“打得一拳開,免得百拳來?!?/p>
譯文:"Throw out one punch now to avoid a hundred punches in the future."
分析:原文句子是當時毛澤東主席對抗美援朝的態(tài)度和立場。含義是抗美援朝這場戰(zhàn)爭打開了,打好了,別的國家便不敢再來欺負我們的國家;沒打或者打得不好,就會被當成軟柿子捏,被別的國家看輕與欺辱。運用比喻,將抗美援朝比喻成“one punch”,生動形象地表達出了抗美援朝的戰(zhàn)爭性。從“one punch”到“a hundred punches”,譯者并沒有用晦澀難懂的單詞去詮釋這句話,而是運用異化策略,采用簡明句子,貼近源語的詞句來翻譯,讓人清晰明了詞句所表達的意思,同時讓目標語觀眾能夠領略到中國語言表達的修辭魅力。這句話展現(xiàn)出中國人民志愿軍為捍衛(wèi)國家主權和尊嚴的堅定意志和必勝決心。
例5:“那就讓他們知道,我們的拳頭有多硬?!?/p>
譯文:"We'll show them how tough our fists are then."
分析:這句話是《長津湖》中的三營營長談子為在進攻美軍北極熊團前說的。所表達的意思是,讓美國軍隊看看我軍的厲害,讓美方知道我方實力不可小覷。譯者在此處采用異化的翻譯策略,保留了漢語的語言表達以及原話的字面意思。用拳頭比喻實力,生動形象地表現(xiàn)出談營長在說出這句話時的決心和自信。
例6:“他比兔子還精還賊?!?/p>
譯文:"He's more witty and canny than a rabbit."
分析:“兔子”在中西文化中都有著跳躍、靈活、活潑的象征意義,形容遇到危險時迅速敏捷。而在漢語中,“兔子”還有著精明狡猾的意味。雷排長用“兔子”來形容伍萬里的哥哥伍千里,實際是在以一種夸張的方式變相地夸伍千里,給他鼓勵和信心。此處譯者采取異化翻譯,即使目標語觀眾不清楚漢語中“兔子”的象征意義,在看到字幕翻譯后也能結合劇情走向迅速捕捉到其中的語用意義,同時增進對中國文化的了解。
4 結語
本文分析了歸化和異化兩個翻譯策略在電影《長津湖》字幕翻譯中的應用。對于一些日常對話,譯者大多數用歸化的翻譯策略,其目的是讓觀眾理解劇情;在涉及文化因素方面,譯者則多采用異化的翻譯策略,目的是保留電影的代表性差異特征。由此可知,在該片字幕翻譯中,歸化策略和異化策略兩者關系是相輔相成、互為補充的。因此,在字幕翻譯中,歸化和異化應結合使用,以更好地提升翻譯效果。本文通過該片字幕翻譯的個例分析,以期為今后的電影字幕翻譯工作者帶來些許啟發(fā)。
引用
[1] 張閱.淺析字幕翻譯中的歸化與異化策略——以電影《你好,李煥英》為例[J].英語廣場,2021(26):16-19.
[2] 李墨聞.韋努蒂歸化異化理論指導下科技文本翻譯實踐報告[D].北京:北京郵電大學,2021.
[3] 齊驥.從歸化異化看《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的中國特色詞匯英譯[D].北京:北京外國語大學,2015.
[4] 吳紅軍.庭審口譯的異化和歸化——以目的原則為視角[J].新疆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2,33(6):100-108.
[5] 張曉鷺.跨文化背景下的隱喻翻譯[D].哈爾濱:哈爾濱理工大學,2012.
[6] 趙秀沂.從歸化、異化角度探析與動物相關的英漢成語的翻譯[J].考試周刊,2010(16):3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