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嘉寧,張雅萍
浙江省醫(yī)療健康集團長興醫(yī)院內科,浙江 長興 313117
不穩(wěn)定型心絞痛(UA)是介于穩(wěn)定型心絞痛與急性心肌梗死之間的臨床綜合征,胸痛是其中最為主要的臨床表現,病情發(fā)展到一定程度可并發(fā)大面積心肌梗死[1]??剐慕g痛藥物主要有硝酸酯類、抗血小板聚集類及他汀類藥物,能夠在短時間內緩解UA 的臨床癥狀。然而由于不同患者存在個體差異,部分患者在漫長療程中療效下降,或需要增強劑量以維持療效;部分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不良反應,如心動過緩、傳導阻滯、低血壓、頭痛、眩暈以及胃腸道癥狀等。中醫(yī)學認為,UA 多因憂思郁怒、脾失運化、痰濕內蘊引起,寒凝氣滯兼痰瘀證為本病常見證型之一[2]。枳實薤白桂枝湯最早收錄于《金匱要略》,主治痰濁中阻證,對于胸痹具有良好的治療效果[3]。本研究觀察了枳實薤白桂枝湯加味聯合常規(guī)西藥治療寒凝氣滯兼痰瘀證UA 的臨床效果,現報道如下。
1.1 診斷標準符合《不穩(wěn)定性心絞痛和非ST 段抬高心肌梗死診斷與治療指南》[4]中UA 的診斷標準。心電圖表現為ST 段壓低(初變異型心絞痛表現為一過性ST 段抬高外),這一變化持續(xù)時間不超過12 h。對于癥狀不典型患者,若診斷不明確,可在病情允許的情況下,在出院前做負荷心電圖或負荷超聲心動圖、冠狀動脈造影檢查予以明確;若患者有穩(wěn)定型心絞痛病史或冠心病診斷明確,即使沒有心電圖改變,根據臨床表現也可以做出診斷。
1.2 辨證標準符合《中醫(yī)內科學》[5]中寒凝氣滯兼痰瘀證的辨證標準。癥見胸悶喜嘆息,兩脅、胃、腹脹痛,噯氣,咽部如有異物梗阻,憂郁寡歡,心胸狹窄,情緒波動時易胸腹痛,舌淡暗、苔薄白,脈弦緊。
1.3 納入標準符合上述診斷及辨證標準;年齡≥18 歲;臨床資料齊全。
1.4 排除標準合并其他引發(fā)胸部疼痛的疾??;合并除了寒凝氣滯兼痰瘀證之外的其他中醫(yī)證型;存在本研究所用藥物過敏反應;合并任意組織器官的功能衰竭;凝血功能異常,難以耐受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治療。
1.5 一般資料回顧性分析2019 年11 月—2021 年11 月浙江省醫(yī)療健康集團長興醫(yī)院收治的218 例寒凝氣滯兼痰瘀證UA 患者的臨床資料,根據治療方案的不同分為治療組106 例和對照組112 例。治療組男57 例,女49 例;年齡38~69 歲,平均(54.58±15.77)歲;平均體質量指數21.56±1.84;平均單日發(fā)作次數(2.58±0.79)次;平均單日發(fā)作時間(28.56±6.33)min。對照組男58 例,女54 例;年齡37~70 歲;平均(55.02±15.49)歲;平均體質量指數21.37±1.90;平均單日發(fā)作次數(2.61±0.81)次;平均單日發(fā)作時間(29.37±6.51)min。2 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2.1 對照組硫酸氫氯吡格雷片(波立維)(杭州賽諾菲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56410)口服,每天1 次,每次75 mg 。阿司匹林腸溶片(阿容)(辰欣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113013)口服,每天1 次,每次100 mg;瑞舒伐他汀鈣片(海舒嚴)(浙江海正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143337)口服,每天1 次,每次5 mg。
2.2 治療組在對照組基礎上聯合枳實薤白桂枝湯加味治療。處方:瓜蔞皮、瓜蔞仁、枳實、厚樸各12 g,川芎、香附、石菖蒲、薤白各9 g,紅花、桂枝各6 g。每天1 劑,由浙江省醫(yī)療健康集團長興醫(yī)院制劑室統(tǒng)一煎煮,共取藥液250 mL,分裝2 袋,早晚各服1 袋。
2 組均持續(xù)治療14 d。
3.1 觀察指標①中醫(yī)證候評分及心絞痛癥狀。治療前后對寒凝氣滯兼痰瘀證證候(四肢不溫、怠倦乏力、痰涎氣短、心悸不安)及心絞痛癥狀(胸脅脹悶、胸痛徹背)進行評估,根據嚴重程度分為無、輕度、重度,分別計0、2、4 分。②心絞痛分級評分。于治療前后根據加拿大心血管病學會分類標準[6]對心絞痛進行分級評分。Ⅰ級:一般活動不發(fā)作,大強度體力活動方可發(fā)作(計1 分);Ⅱ級:執(zhí)行輕度體力活動會受到一定限制,在情緒波動或體力活動增強時更明顯(計2 分);Ⅲ級:執(zhí)行常規(guī)體力活動,如步行、上樓均可發(fā)作(計3 分);Ⅳ級:任意活動甚至休息時均可發(fā)作(計4 分)。③臨床療效及不良反應發(fā)生率。
3.2 統(tǒng)計學方法采用SPSS21.0 統(tǒng)計學軟件分析所有數據。計量資料符合正態(tài)分布者以均數±標準差()表示,采用配對樣本t檢驗或兩獨立樣本t檢驗;計數資料以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4.1 療效標準根據《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試行)》[7]擬定。顯效:臨床癥狀明顯改善,中醫(yī)證候總積分減少≥70%;有效:臨床癥狀好轉,30%≤中醫(yī)證候總積分減少<70%;無效:臨床癥狀無明顯改善,中醫(yī)證候總積分減少<30%。
4.2 2 組臨床療效比較見表1。治療組總有效率為88.68%,對照組為75.89%,2 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表1 2 組臨床療效比較例(%)
4.3 2 組治療前后中醫(yī)證候評分比較見表2。治療前,2 組四肢不溫、怠倦乏力、痰涎氣短、心悸不安等中醫(yī)證候評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2 組上述各項中醫(yī)證候評分均較治療前降低(P<0.05),且治療組各項評分均低于對照組(P<0.05)。
表2 2 組治療前后中醫(yī)證候評分比較()分
表2 2 組治療前后中醫(yī)證候評分比較()分
注:①與本組治療前比較,P<0.05;②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P<0.05
?
4.4 2 組治療前后心絞痛癥狀及分級評分比較見表3。治療前,2 組胸脅脹悶、胸痛徹背評分及心絞痛分級評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2 組上述各項評分均較治療前降低(P<0.05),且治療組上述各項評分均低于對照組(P<0.05)。
表3 2 組治療前后心絞痛癥狀及分級評分比較() 分
表3 2 組治療前后心絞痛癥狀及分級評分比較() 分
注:①與本組治療前比較,P<0.05;②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P<0.05
?
4.5 2 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比較見表4。治療期間,治療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22.64%,對照組為28.57%,2 組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表4 2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比較例(%)
現代醫(yī)學認為,心絞痛是冠心病的一種具體臨床表現,是冠狀動脈粥樣硬化引起冠狀動脈管腔狹窄,不能正常對心肌提供養(yǎng)分和血液,當心肌缺血時隨即發(fā)生絞痛。目前針對UA 主要通過擴張血管、抗凝及降脂治療,本研究所用硫酸氫氯吡格雷片可擴張冠狀動脈,緩解心絞痛的臨床癥狀;阿司匹林腸溶片能有效降低血小板聚集,抑制血栓形成;瑞舒伐他汀鈣片具有穩(wěn)定斑塊、抗炎、降低血脂功效。以上諸藥合用,可從改善循環(huán)系統(tǒng)的角度阻斷心絞痛的發(fā)生。
中醫(yī)學認為,UA 歸屬于胸痹心痛的范疇,高糖、高脂飲食等不良生活習慣易造成體內痰濁之邪蓄積蘊結,引起痰濁停滯,久而久之則形成血瘀。寒凝氣滯兼痰瘀痹阻是引起UA 的重要機制。中醫(yī)學認為,UA 發(fā)作時以標實為主,表現為寒凝、氣滯、血瘀、痰濁等痹阻胸陽,阻滯心脈,不通而痛。寒凝是由于陽氣不足造成的陰寒之邪凝滯于體內,故見四肢不溫、手腳冰冷等癥狀;痰瘀乃身體內水濕積聚不化,日久成痰成瘀,阻礙氣機升降則見痰涎氣短、怠倦乏力;氣滯提示機體氣機失暢,氣機郁滯則見心悸不安、脅痛易怒。故治療本病宜以溫經散寒、理氣活血、化痰開結、通痹止痛為法,筆者采用枳實薤白桂枝湯加減治療,收到良好療效。枳實薤白桂枝湯加味主要由瓜蔞皮、瓜蔞仁、枳實、厚樸、香附、石菖蒲、薤白、川芎、紅花、桂枝等組成,方中瓜蔞皮、瓜蔞仁清熱滌痰、寬胸散結、開胸通痹;枳實下氣破結,消痞除滿;厚樸寬中理氣、燥濕化痰;香附理氣寬中、疏肝解郁;川芎活血行氣、祛風止痛;紅花活血通經、散瘀止痛;石菖蒲開竅豁痰、化濕開胃;薤白、桂枝通陽散寒、化痰散結。諸藥合用,共奏溫陽散寒、活血消痰、開胸除痹、通竅止痛之效,對寒凝經脈、痰瘀阻絡之證具有良好治療效果。
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后,治療組中醫(yī)證候、心絞痛癥狀及分級評分均較治療前及對照組降低,而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提示枳實薤白桂枝湯聯合西藥治療寒凝氣滯兼痰瘀證UA 療效顯著,可有效緩解患者中醫(yī)證候及心絞痛癥狀。用藥后2 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無顯著差異,表明加用枳實薤白桂枝湯治療UA 無增加藥物不良反應。本研究不足之處在于,未能對研究過程中部分不可抗因素、環(huán)境因素以及日常習慣進行有效控制,因此研究結果難免出現偏移,更加確切的研究結論還有待進一步研究證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