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yy80"></tr>
  • <sup id="yyy80"></sup>
  • <tfoot id="yyy80"><noscript id="yyy80"></noscript></tfoot>
  •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干旱及復水對冬小麥葉片生理指標和光合特性的影響

    2023-10-28 06:56:02崔兆韻鄒俊麗尹遜棟江夢圓
    節(jié)水灌溉 2023年10期
    關(guān)鍵詞:復水光合作用冬小麥

    崔兆韻,徐 祎,鄒俊麗,尹遜棟,江夢圓

    (1.山東省氣象防災減災重點實驗室,濟南 250031;2.泰安市生態(tài)與農(nóng)業(yè)氣象中心,山東 泰安 271000;3.泰安農(nóng)業(yè)氣象試驗站,山東 泰安 271000;4.泰安市農(nóng)業(yè)科學院,山東 泰安 271000;5.南京信息工程大學,南京 210044)

    0 引 言

    小麥是我國主要的糧食作物,黃淮海地區(qū)是我國最大的小麥產(chǎn)區(qū),產(chǎn)量和種植面積分別約占全國小麥的76%和68%[1]。該地區(qū)屬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降水在時間和空間上分布極不均勻,全年60%~80%的降水集中在6-9 月份[2],莊嚴等[3]研究表明,冬小麥的需水和耗水量在分蘗和拔節(jié)期出現(xiàn)峰值,拔節(jié)到開花期是小麥水分敏感重要期,此時正處在相對干旱的階段,土壤水分對小麥的生長有很大的影響。近50 a來,當?shù)貧夂蜃兓尸F(xiàn)溫度升高、降水減少態(tài)勢,水資源短缺成為制約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發(fā)展的關(guān)鍵因素[4],不同干旱條件下,冬小麥產(chǎn)量表現(xiàn)為水分條件適宜>輕度干旱>重度干旱[5]。

    葉片是作物光合作用的重要場所,干旱會影響葉片的生理指標和光合特性,進而影響作物產(chǎn)量[6]。植物在受到干旱脅迫時,體內(nèi)會產(chǎn)生大量的活性氧,清除活性氧的酶促系統(tǒng)就會被激活,超氧化物岐化酶(SOD)、過氧化物酶(POD)和過氧化氫酶(CAT)等酶的活性顯著升高[7]。隨著干旱程度的加劇,當產(chǎn)生的活性氧不能被酶促系統(tǒng)及時清理時,就會導致細胞膜發(fā)生膜脂過氧化,丙二醛(MDA)的含量迅速上升[8],給細胞造成傷害。即使后期復水,細胞膜修復也緩慢或者不能修復[9]。復水后,葉片SOD 活性降低,MDA 的含量減少,膜透性恢復很快,酶促系統(tǒng)修復了光合機制[10]。同時,干旱脅迫可以引起植物光合作用減弱,植物光合作用的強弱通常用光合速率(Pn)、蒸騰速率(Tr)、氣孔導度(Gs)、細胞間隙CO2濃度(Ci)和水分利用效率(WUE)來反映。干旱脅迫可以使葉片的Gs、Pn、Tr 值降低,葉綠素降解,使葉片的光合作用能力顯著降低[11],干旱脅迫程度越強,下降幅度越大[12]。復水后,葉片光合作用得到補償,Pn 和Tr 明顯增大[10],Gs 和Ci有所回升[13]。有研究表明,光合速率的降低與干旱程度有關(guān),氣孔因素在不同干旱程度下,對光合速率的抑制發(fā)揮不同的作用[14]。目前,有關(guān)干旱后復水對冬小麥葉片生理生化指標及光合特性影響的研究較多,而在冬小麥拔節(jié)-開花期的關(guān)鍵需水期,干旱脅迫程度達到特旱條件后復水,對冬小麥葉片生理生化指標及光合特性影響的研究較少。本研究擬通過研究拔節(jié)-開花期不同干旱強度脅迫條件下及復水后,“濟麥22”生理指標和光合特性的變化規(guī)律,為冬小麥水分高效利用提供科學支撐。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地介紹

    該試驗于2018-2019年在山東省泰安農(nóng)業(yè)氣象試驗基地土壤水分控制場進行,試驗場設(shè)有全自動控制遮雨棚,棚頂及四周采用陽光板遮蔽,能完全隔絕降水,陽光板透光率85%,保證光照充足。試驗所在地年均氣溫15.1 ℃,年均降水量約700 mm,土壤為沙壤土??厮囼炃笆┓始肮喔鹊裙芾泶胧┡c大田一致,保證出苗率。

    1.2 試驗設(shè)計

    王東博等[15]研究表明,拔節(jié)期虧水對冬小麥生理指標影響顯著。試驗在小麥關(guān)鍵需水期拔節(jié)-開花期進行水分控制處理。試驗開始前將20 cm 土層土壤相對濕度保持在60%左右。試驗地4 月常年降水量在30 mm 左右,當?shù)卮筇锕喔攘? 月份在45 mm左右,試驗以75 mm作為正常補水量,將正常補水量的80%、50%、25%和0%作為4 個處理(以T1、T2、T3 和T4表示),以正常補水量作為對照(CK),在冬小麥進入拔節(jié)期(4月2日)后進行一次性補水,之后不再補水。在冬小麥進入開花期(4月26日)后復水,將各試驗小區(qū)土壤相對濕度提高至90%,與正常灌溉管理的大田冬小麥的土壤相對濕度一致,之后灌溉管理措施均相同。每個試驗小區(qū)是一個長方體狀土壤水分控制池,控制池上表面長4 m,寬4 m,高2.3 m,內(nèi)裝2 m 深土層,控制池四周及底部均已作20 cm 厚的防滲處理,保證各試驗小區(qū)間互不影響,每個處理3 次重復,共15 個試驗小區(qū),隨機區(qū)組設(shè)計。

    1.3 指標測定

    (1)土壤相對濕度(R)的測定。采用烘干稱重法,從4月3 日開始每隔5 d 測定一次10~20 cm 土層的土壤相對濕度,復水后每隔10 d 測定一次。每個試驗小區(qū)隨機取4 個樣點,4個樣點的平均作為該小區(qū)的土壤相對濕度,計算公式如下:

    式中:R 為土壤相對濕度,%;w 為土壤含水量,%;f為土壤田間持水量,%,根據(jù)試驗站多年監(jiān)測,土壤田間持水量約為11%。

    (2)酶活性和丙二醛含量。從4 月3 日開始每隔10 d,于上午8∶00-10∶00,選取每個小區(qū)植株上部全展葉片,處理測定超氧化物岐化酶(SOD)、過氧化物酶(POD)、過氧化氫酶(CAT)和丙二醛(MDA)的含量,每個處理重復3 次。SOD活性采用氮藍四唑法測定,POD 活性采用愈創(chuàng)木酚法測定,CAT 活性采用高錳酸鉀滴定法測定,丙二醛含量采用硫代巴比妥酸(TBA)法測定[16]。

    (3)光合參數(shù)的測定。從4 月3 日開始每隔10 d,于上午9∶00-12∶00,選取每小區(qū)植株生長健壯的葉片,利用Li-6400便攜式光合測定系統(tǒng),測定凈光合速率(Pn)、蒸騰速率(Tr)、氣孔導度(Gs)和胞間CO2濃度(Ci),每個處理重復3次。葉片的水分利用效率(WUE)利用公式WUE = Pn/Tr 計算[17];氣孔限制值(Ls)利用公式Ls = 1 - Ci/C0計算(C0為外界CO2濃度)[18]。

    1.4 數(shù)據(jù)處理

    利用Excel 2010 進行數(shù)據(jù)處理與作圖,用SPSS 17.0 進行數(shù)據(jù)差異性分析。

    2 結(jié)果與分析

    2.1 各處理10~20 cm土層土壤相對濕度的變化

    圖1 為各處理10~20 cm 土層土壤相對濕度隨時間的變化過程。國家《農(nóng)業(yè)干旱等級》(GB/T 32136-2015)標準規(guī)定,根據(jù)土壤相對濕度指數(shù)(Rsm)的大小,將干旱等級劃分為4級:輕旱(50%<Rsm≤60%)、中旱(40%<Rsm≤50%)、重旱(30%<Rsm≤40%)、特旱(Rsm≤30%)。由圖1 可知,T1 處理大約在控水10 d 后進入輕旱水平,末期處于中旱水平;T2、T3處理大約在控水12 d 后進入中旱水平,末期處于重旱水平;T4 處理沒有灌水,很快進入干旱階段,大約12 d 后進入重旱水平,末期處于特旱水平,冬小麥在控水階段基本都處于干旱脅迫狀態(tài)。

    2.2 干旱后復水對冬小麥葉片生理指標的影響

    由圖2可知,隨著時間的延長,各處理SOD活性均呈現(xiàn)先升高后降低的趨勢。除T4 處理外,SOD 活性最大值均在4 月23 日出現(xiàn),也就是干旱程度最大的時候,T4 處理SOD 活性最大值出現(xiàn)在5 月3 日,較其他處理延遲了10 d 出現(xiàn)??厮?天(4月3日),SOD活性各處理與對照之間差異不顯著??厮?0 天(4 月13 日),T1 處理與CK 差異不顯著;T2、T3 處理進入輕旱狀態(tài),SOD 活性較CK 升高30%~40%,且與T1、CK處理差異顯著;T4 處理進入中旱狀態(tài),SOD 活性比CK 高58%,與CK、T1、T2、T3 處理差異顯著。控水第20 天(4 月23 日),T1 處理進入中旱狀態(tài),SOD 活性較CK 升高20%,且差異顯著;T2、T3 處理進入重旱狀態(tài),SOD 活性較CK 升高30%~38%,且差異顯著;T4 處理進入特旱狀態(tài),SOD 活性比CK高28%,與CK差異顯著,與T1、T2、T3處理差異不顯著。復水第7 天(5 月3 日),T1、T2、T3 處理SOD 活性較CK 高15%~26%,且差異顯著;T4 處理SOD 活性較CK 高44%,且差異顯著。復水第17 天(5 月13 日),T1、T2、T3 處理SOD活性與CK 差異不顯著,T4 處理與CK 差異顯著。由圖2 可知,復水后,SOD 活性呈現(xiàn)下降的趨勢,T1、T2、T3 下降幅度較大,而T4 處理下降幅度較小。POD 活性變化規(guī)律與SOD 活性變化規(guī)律基本一致。CAT 活性在控水期變化規(guī)律與SOD 活性變化規(guī)律基本一致,復水后,CAT 活性較控水時先升高后降低,最大值出現(xiàn)在復水第7天,說明CAT活性對水分變化的敏感程度較SOD、POD 要低。MDA 含量隨時間的延長呈現(xiàn)持續(xù)升高的趨勢,最大值均出現(xiàn)在復水第17 天,除了控水第1 天外,其余時間T4處理與其他處理之間差異顯著。

    圖2 不同干旱處理條件下冬小麥抗氧化酶活性及MDA含量的變化Fig.2 Changes of antioxidant enzyme activity and MDA content of winter wheat under different drought treatment conditions

    由圖2 可知,SOD、POD 活性在復水后均呈下降的趨勢,CAT 活性小幅升高而后下降,在復水第17 天,T1、T2、T3 均能下降到與CK一致的水平,差異不顯著;由于T4處理一致處于干旱脅迫狀態(tài),且程度較重,導致復水17 天后仍與其他處理及CK有較大差距,且差異顯著。MDA含量隨時間的延長呈現(xiàn)升高趨勢,復水后仍保持持續(xù)升高的趨勢,T4 處理在復水后有小幅回落,而后繼續(xù)升高,說明復水對MDA 含量變化影響不大。

    2.3 干旱后復水對冬小麥葉片光合特性的影響

    由圖3 可知,隨著時間的延長,對照組(CK)的Pn、Tr、Gs 和Ls 均呈現(xiàn)先升高后降低的趨勢,最大值均出現(xiàn)在控水第20天,Ci呈先降低后升高的趨勢,最小值出現(xiàn)在控水第20天,WUE 持續(xù)降低。不同處理的Pn 值變化規(guī)律與CK 不同,由于T1、T2 處理受干旱脅迫程度較輕,在控水期呈現(xiàn)先升高后降低的趨勢,控水第10 天較第1 天有小幅升高,而后又降低,復水后持續(xù)降低;T3、T4 處理受干旱脅迫程度較重,控水期持續(xù)降低,復水后有小幅升高,而后降低。控水第1天各處理Pn 值基本相同,差異不顯著;控水第10 天,T1 處理與CK 差異不顯著,T2、T3、T4 處理較CK 降低9%、15%、21%,且差異顯著;控水第20 天,T1、T2、T3 處理較CK 降低15%、33%、33%,且差異顯著,T4 處理較CK 降低46%,且與其他處理均差異顯著;復水第7 天,T1 處理與CK 差異不顯著,T2、T3 處理較CK 降低17%、16%,且差異顯著,T4 處理較CK 降低28%,且與其他處理均差異顯著;復水第17 天,T1、T2、T3 處理與CK 差異不顯著,T4 處理較CK 降低18%,且與其他處理均差異顯著。各處理Tr、Gs 和Ls 值變化規(guī)律與Pn 變化規(guī)律基本一致,Ls 值變化幅度較其他值略小。不同處理的Ci 值變化規(guī)律與CK 基本相同,控水第10 天,T1 處理與CK 差異不顯著,T2、T3、T4 處理較CK 降低7%、7%、14%,且差異顯著;控水第20 天,T1、T4 處理與CK 差異不顯著,T2、T3處理較CK降低16%、19%,且差異顯著;復水第7天,T1、T2、T3 處理與CK 差異不顯著,T4 處理較CK 升高9%,且差異顯著;復水第17 天,T1、T2、T3 處理與CK 差異不顯著,T4處理較CK 升高15%,且與其他處理均差異顯著。不同處理的WUE 值變化規(guī)律與CK 基本相同,控水第10 天,T1、T2、T3、處理與CK 差異不顯著,T4 處理較CK 升高18%,且差異顯著;控水第20 天,T2 處理與CK 差異不顯著,T1、T3、T4處理較CK 升高14%、15%、13%,且差異顯著;復水第7 天和第17 天,T1、T2、T3 處理與CK 差異均不顯著,T4 處理較CK升高18%、53%,且與其他處理均差異顯著。

    圖3 不同干旱處理條件下冬小麥葉片光合參數(shù)的變化Fig.3 Changes of photosynthetic parameters of winter wheat Leaves under different drought treatment conditions

    由圖3 可知,干旱處理的Pn、Tr、Gs 和Ls 值在復水后有呈升高趨勢,而后下降,在復水第17 天,T1、T2、T3 均能恢復到與CK 一致的水平,差異不顯著;而干旱脅迫程度較重的T4 處理,復水17 天后仍與其他處理及CK 有較大差距,且差異顯著。各處理Ci 值在復水后均呈升高的趨勢,WUE 值呈緩慢下降趨勢,且T1、T2、T3 處理復水后與CK 差異不顯著,而T4處理顯著高于其他處理。

    3 討論與分析

    植物體內(nèi)正常的代謝會產(chǎn)生活性氧,過量的活性氧會對植物體產(chǎn)生傷害。由SOD、POD、CAT等抗氧化酶組成的酶促系統(tǒng)可有效地清除多余的活性氧[19],避免引起細胞膜脂過氧化,保護植物細胞。干旱脅迫可以降低作物光合器官對光能的轉(zhuǎn)化和利用效率,使作物同化能力下降,產(chǎn)生大量的活性氧,這時候作物會啟動應(yīng)對機制以減小干旱帶來的影響[20]。本研究表明,干旱脅迫可以使植物體內(nèi)SOD、POD、CAT等抗氧化酶活性迅速升高,MDA 含量也相應(yīng)的增加,干旱脅迫程度越重,升高幅度越大,但當干旱脅迫時間長、程度過重時(控水第20 天的T4 處理),SOD、CAT 活性相比呈下降趨勢,而POD 活性仍呈升高的趨勢,說明冬小麥體內(nèi)的酶促系統(tǒng)紊亂,細胞膜脂過氧化已不能被及時修復,這一點也可從MDA含量迅速升高看出。由于POD 酶具有吲哚乙酸氧化酶的性質(zhì),POD 活性在達到某一閾值前,主要表現(xiàn)為對活性氧的消除,而達到后則主要促進葉綠素的降解[21],因此,SOD、CAT 活性的下降和POD 活性的上升均不利于活性氧的清除,加劇冬小麥葉片細胞的破壞,從而影響葉片的光合作用。岳虹、張軍的研究結(jié)果均表明,小麥在受到干旱脅迫時,SOD、POD、CAT 等抗氧化酶活性增加,脂質(zhì)過氧化水平提高,MDA 含量隨之增加[8,22],這與本研究結(jié)果一致。復水后,中旱和重旱脅迫條件下,冬小麥葉片內(nèi)SOD、POD、CAT 活性和MDA 含量均能恢復至正常水平,而特旱脅迫條件下,顯著高于其他處理,說明干旱脅迫對冬小麥葉片造成嚴重損傷,甚至不可逆的損傷,即使復水后,細胞修復過程也緩慢或者無法修復。王利彬的研究發(fā)現(xiàn),干旱脅迫后復水產(chǎn)生補償效應(yīng)是有限的,復水后可使SOD 活性緩慢降低,SOD 活性仍保持較高的修復細胞膜結(jié)構(gòu)的水平,但長時間重度脅迫會使植物抗氧化調(diào)節(jié)能力降低,補償效應(yīng)降低甚至產(chǎn)生傷害效應(yīng)[23]。柳燕蘭的研究表明,干旱脅迫條件下春玉米葉片SOD、POD、CAT等抗氧化酶活性均顯著增加,復水后,酶活性有所下降,但仍高于正常灌溉處理,且重度干旱處理下降幅度較小[9]。王夢嬌的研究表明也表明,不同品種的冬小麥在受到干旱脅迫時,SOD 活性和MDA 含量隨干旱程度的增加而逐漸升高,復水后SOD 活性和MDA 含量降低,但仍高于對照,脅迫程度越深,恢復時間越長[24]。趙龍等對夏玉米拔節(jié)期進行不同程度和時長的干旱脅迫處理,結(jié)果表明,隨脅迫程度加劇,MDA、SOD、POD 酶活性和CAT 含量呈升高趨勢[25]。這些研究結(jié)果均與本研究結(jié)果一致。

    干旱脅迫影響植物體細胞活性的同時,作物的自我保護機制會使氣孔導度和蒸騰速率降低,減少體內(nèi)水分的散失,降低作物的凈光合作用能力[26]。冬小麥在受到干旱脅迫后,Pn、Tr、Gs 和Ci 值呈下降趨勢,且下降幅度與受到的脅迫程度有關(guān),干旱脅迫程度越重下降越大,重度干旱脅迫可使凈光合速率降低50%以上[12,27,28]。光合作用的降低通常由氣孔因素和非氣孔因素造成,氣孔因素導致的光合作用降低主要是指冬小麥受到干旱脅迫時Gs 降低導致Ci 值降低,非氣孔因素導致的光合作用降低主要是指作物光合器官的光合活性和葉綠素含量下降等因素[13]。氣孔因素和非氣孔因素主要從Pn、Ci 和Ls 值的變化區(qū)分,當Pn 和Ci 值都減少,而Ls 值增大時,就認為是氣孔因素導致光合作用降低;當Pn 值減小,Ci 值增大,而Ls 值減小,就認為是非氣孔因素導致光合作用降低[29]。本研究中,控水第20 天的T4 處理可認為是非氣孔因素造成的光合作用降低,其他處理可認為是由氣孔因素造成的光合作用降低。李佳佳的研究表明,干旱脅迫條件下葉片光合速率降低是由氣孔因素導致的,而在嚴重脅迫條件下,非氣孔因素起主要作用[30],這與本研究一致,T4 處理受到的干旱脅迫程度相比其他處理要嚴重得多。對于葉片WUE 值,本研究表明干旱脅迫條件下,WUE 值呈下降的趨勢。上官周平的研究表明,干旱條件下冬小麥葉片WUE 值比灌溉充分條件下低13%~26%[31];張雅倩等的研究表明,冬小麥葉片WUE 值隨干旱脅迫程度的加重呈下降趨勢[32]。這與本研究結(jié)果一致,但不同的研究呈現(xiàn)不同的結(jié)果。袁蕊的研究表明干旱脅迫使小麥在灌漿期的水分利用效率增加了50.66%[33]。這是由于葉片WUE 值是Pn 與Tr 的比值,與Pn 呈正相關(guān),與Tr 呈負相關(guān),蒸騰作用主要取決于氣象條件,而光合作用除受環(huán)境因素的影響外,還與其他諸多因素有關(guān),適度的干旱可提高葉片WUE 值[34]。另外,葉片WUE 值還與品種有關(guān),干旱脅迫條件下抗旱或旱肥型品種葉片WUE 值高于其他類型的品種[35]。復水后,干旱脅迫條件下的冬小麥產(chǎn)生補償效應(yīng),Pn、Tr、Gs和Ci 值均有升高趨勢,干旱脅迫較輕的處理能恢復到與正常灌水條件相當?shù)乃?,而干旱脅迫較重的處理,恢復較為緩慢或恢復時間延長。周雪英的研究表明,與干旱處理相比,拔節(jié)期恢復供水可使受旱小麥葉片的Pn 和Tr 顯著提高且高于正常對照水平[10]。李彥彬的研究表明,復水后干旱處理的Pn、Tr和Ci值均有所恢復,輕旱處理的Pn和Gs可以恢復到正常水平,而中旱和重旱卻仍距正常水平有較大差異[36]。

    4 結(jié) 論

    在一定程度干旱脅迫條件下,冬小麥SOD、POD、CAT活性和MDA 含量顯著升高,光合速率和水分利用效率下降,復水后產(chǎn)生補償效應(yīng)。而當干旱脅迫達到特旱條件時,SOD、CAT 活性反而有所降低,Ci 值有所升高,這說明特旱條件下,葉片細胞遭到損傷,已不能進行正常的生理生化反應(yīng)和光合作用,即使復水,相較于干旱脅迫較輕的處理,也不能產(chǎn)生足夠的補償效應(yīng),以恢復葉片正常的生理生化反應(yīng)和光合作用。所以,極端的干旱條件,會對冬小麥產(chǎn)生不可逆的損傷,造成小麥產(chǎn)量下降,在實際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活動中,要避免麥田出現(xiàn)極端的干旱條件,才能保證小麥的穩(wěn)產(chǎn)、高產(chǎn)。

    猜你喜歡
    復水光合作用冬小麥
    光合作用研究動向
    科學(2022年4期)2022-10-25 02:43:00
    探究干海參復水后干重率與蛋白質(zhì)含量、鹽分的相關(guān)性
    不同小麥品種苗期抗旱性的灰色關(guān)聯(lián)度分析及評價
    甘肅冬小麥田
    植物保護(2017年1期)2017-02-13 06:44:34
    家居布藝的光合作用
    Coco薇(2016年5期)2016-06-03 09:17:41
    例析凈光合作用相關(guān)題型解題中的信息提取錯誤與矯正
    考試周刊(2016年6期)2016-03-11 08:14:32
    愛上光合作用
    冬小麥和春小麥
    中學生(2015年4期)2015-08-31 02:53:50
    逐漸干旱對牡丹保護酶活性的影響
    3種蘚類植物旱后復水過程中生理特性的初探
    漳州市| 新巴尔虎右旗| 巢湖市| 三门峡市| 吉首市| 松潘县| 竹北市| 洛阳市| 海丰县| 铜川市| 长岛县| 临漳县| 郎溪县| 泾阳县| 萨迦县| 秦皇岛市| 杭锦旗| 上蔡县| 繁昌县| 徐闻县| 保德县| 沾化县| 岳普湖县| 乡宁县| 昆山市| 德兴市| 望谟县| 德昌县| 增城市| 新营市| 离岛区| 蒙自县| 涟源市| 元氏县| 泸水县| 乡城县| 沅陵县| 丰原市| 浏阳市| 郑州市| 雅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