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丹
【摘要】? 目的? ? 探討護理風險管理在門診患者靜脈輸液中的臨床應用效果。方法? ? 選擇2019年1—12月南通市通州區(qū)第二人民醫(yī)院門診輸液室行常規(guī)護理的360例患者作為對照組,2020年1—12月該院門診輸液室行護理風險管理的360例患者作為觀察組,觀察指標包括護理質量、靜脈輸液不良事件、患者對門診輸液滿意度。結果 實施風險管理后2020年度門診輸液室護理人員藥物配置、靜脈穿刺、流程管理、健康教育、風險管理評分均高于風險管理前2019年度評分(P<0.05);觀察組門診輸液室輸液不良事件發(fā)生率10.56%低于對照組的16.67%(P<0.05);觀察組環(huán)境設施、輸液流程、輸液技術、服務態(tài)度、輸液時間評分均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 ? 在門診輸液室實施護理風險管理,能提高護理質量,減少輸液不良事件的發(fā)生,提高患者滿意度。
【關鍵詞】? 門診患者; 靜脈輸液; 風險管理
Effect evaluation of nursing risk management in outpatient intravenous infusion
Cao Dan. The Second People's Hospital of Tongzhou,Nantong,Jiangsu 226300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clinical effect of nursing risk management in outpatient intravenous infusion. Methods? ? 360 patients routine care outpatient infusion room from January to December 2019 as control group,360 patients with risk care in outpatient infusion room from January to December 2020 as observation group. Observation indicators include nursing quality,adverse events of intravenous infusion,and patients' satisfaction with outpatient infusion. Results? ? After the implementation of risk management, the scores of drug allocation, venipuncture, process management, health education and risk management of nursing staff in outpatient infusion room in 2020 were higher than 2019 before risk management (P<0.05).10.56% of the patients in outpatient infusion room in observation group had adverse events of infusion, which was lower than 16.67% in control group (P<0.05). The scores of environmental facilities, infusion process, infusion technology, service attitude and infusion tim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Conclusion? ? The implementation of nursing risk management in outpatient infusion room can improve the quality of nursing in outpatient infusion room,reduce adverse events and improve satisfaction.
【Key words】 Outpatient; Intravenous infusion; Risk management
中圖分類號:R472? ? ? ? 文獻標識碼:A? ? ? ? 文章編號:1672-1721(2023)27-0032-03
DOI:10.19435/j.1672-1721.2023.27.011
靜脈輸液是臨床治療中常用的給藥方式,靜脈輸液旨在借助血液流動實現(xiàn)將藥物送至靶器官,最終達到治療的目的[1],是治療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該方式要求準確、安全、迅速,然而綜合看來,當前醫(yī)院門診由于輸液患者多、工作量大、患者病情復雜、患者流動性強、護患溝通時間少等諸多原因,后續(xù)護理中靜脈輸液不良事件發(fā)生率較高。門診輸液室是醫(yī)院護理差錯、事故高發(fā)的科室,必須加強門診輸液室護理的管理,確保護理安全,提高護理管理質量[2]。南通市通州區(qū)第二人民醫(yī)院2020年1—12月在門診輸液室實施護理風險管理,與2019年度常規(guī)護理比較,取得了較好效果,現(xiàn)報告如下。
1? ? 資料和方法
1.1? ? 一般資料? ? 將2019年1—12月南通市通州區(qū)第二人民醫(yī)院門診輸液室行常規(guī)護理360例患者作為對照組,其中男性182例(50.56%),女性178例(49.44%);年齡2~90歲,平均年齡(57.86±14.48)歲。將2020年1—12月在該院門診輸液室行護理風險管理的360例患者作為觀察組,男性183例(50.83%),女性177例(49.17%);年齡2~87歲,平均年齡(57.12±15.30)歲。2組門診輸液室護理人員10名,年齡24~43歲,平均年齡(32.43±6.57)歲;護齡4~21年,平均(12.56±5.04)年。2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本研究項目已經醫(yī)院醫(yī)學倫理管理委員會批準。納入標準:可配合醫(yī)護人員治療;知情同意。排除標準:合并精神疾??;認知障礙嚴重;多器官功能衰竭。
1.2? ? 方法? ? 對照組給予常規(guī)護理干預,護理內容包括給予相應的環(huán)境講解、輔助患者進行掛號、醫(yī)師接診、繳費、取藥、輸液等常規(guī)流程干預。觀察組實施風險管理,具體實施如下。
1.2.1? ? 組建輸液護理安全管理小組? ? 定期評估門診輸液室護理風險,將實施靜脈輸液過程中可能出現(xiàn)的風險事件列舉出來,并針對性制定符合實際護理安全管理的措施,構建可追溯機制,完善反饋制度、檢查制度等。
1.2.2? ? 健全門診輸液規(guī)章制度? ? 根據(jù)輸液室護理質量的標準要求結合現(xiàn)存的重要醫(yī)療安全隱患,制定和完善護理安全防范事件相關標準,加強夜班、節(jié)假日及其他容易發(fā)生醫(yī)療不安全事件的時間中的管理,健全輸液室各項管理制度。
1.2.3? ? 加強輸液環(huán)境管理? ? 做好輸液室的通風與消毒工作,每日使用紫外線針對輸液室進行2次照射消毒操作,1 h/次。輸液室保持無煙無塵的狀態(tài),做好室內濕度和溫度的調節(jié)工作,使溫濕度保證在合理的范圍中。優(yōu)化門診輸液室環(huán)境,設置飲水機、電視機等設施,讓患者在輸液期間的不良情緒得到有效的緩解,利用電視屏幕循環(huán)播放有關輸液的相關知識,提升患者對于健康知識的認知。
1.2.4? ? 提高門診輸液技術? ? 定期對護理人員實施培訓,內容包括靜脈輸液標準作業(yè)規(guī)范、安全效果評估和整改要求、個人規(guī)避安全風險技巧和原則等,合格者可上崗。針對門診輸液室接待各種病癥、各種病情的患者,強調護理人員專業(yè)提升的重要性;通過知識分享、針對性問答等方式增強護理人員對各種病癥的專業(yè)知識理解與運用。
1.2.5? ? 實行彈性排班制? ?上班工作時間彈性化,根據(jù)患者來院多少實施彈性工作制,例如夏季的早晨提早上班,秋冬季的中午延遲下班。與此同時,調整上班人員數(shù)量。
1.2.6? ? 做好患者溝通工作? ? 注重全過程的溝通工作,在患者進入門診室到患者離開門診室整個過程中,都應用合理的溝通方式進行護理,在護理過程中及時了解患者病情、密切關注患者身體情況的變化,在短時間內做好處置工作,并對患者進行適當注意事項囑咐。針對不同年齡段、不同文化程度的患者,語言的運用要注意變化,例如:在面對小孩時,語氣應盡量輕柔、積極;在面對老年人時,應放慢說話速度,語調親和。告知患者輸液的目的及用藥的相關不良反應,耐心解答患者的疑慮。
1.2.7? ? 規(guī)范輸液操作? ? 根據(jù)病情需要、醫(yī)囑等合理安排輸液順序,于輸液瓶瓶簽上標識序列;檢查藥品日期、瓶內溶液,對光檢查溶液是否有沉淀、渾濁及變色;在配制粉劑藥物時必須充分溶解后再加入液體,當配制2種及以上藥物時務必注意配伍禁忌,配制后無渾濁、沉淀、變色等方可輸液。嚴格執(zhí)行查對制度,嚴密監(jiān)測患者輸液過程中的呼吸、脈搏等生命體征;定期主動檢查穿刺部位及輸液管情況,輸液完成拔針后,對穿刺點進行有效壓迫止血,進行30 min觀察,待患者無異常情況方可離開。
1.3? ? 觀察指標? ? (1)護理質量評分(藥物配制、靜脈穿刺、流程管理、健康教育、風險管理每項20分);(2)靜脈輸液不良事件;(3)患者對門診輸液滿意度評分(環(huán)境設施、輸液流程、輸液技術、服務態(tài)度、輸液時間,每項20分)。
1.4? ? 統(tǒng)計學方法? ? 應用SPSS 20.0統(tǒng)計學軟件分析數(shù)據(jù),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 結果
2.1? ? 門診輸液室護理質量? ? 實施護理風險管理后門診輸液室護理人員藥物配置、靜脈穿刺、流程管理、健康教育、風險管理評分均高于風險管理前評分(P<0.05),見表1。
2.2? ? 患者輸液不良事件? ? 觀察組門診輸液室輸液不良事件發(fā)生率為10.56%,低于對照組的16.67%(P<0.05),見表2。
2.3? ? 患者護理滿意度? ? 觀察組環(huán)境設施、輸液流程、輸液技術、服務態(tài)度、輸液時間評分均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3。
3? ? 討論
門診輸液室作為醫(yī)院重要組成部分,接待患者數(shù)量多,在醫(yī)院各個科室中占據(jù)重要地位。門診輸液室也是護理風險高危的科室,其影響因素包括:(1)患者方面。門診輸液室中接待患者年齡跨度較大,門診輸液患者老年和小兒比例高,輸液難度大,患者對于自身疾病了解較少,配合較差;患者在經歷掛號、交費、取藥等流程后,由于曾多次排隊,等候時間較長,往往情緒煩躁,尤其是在輸液高峰時易將就醫(yī)期間不愉快體驗發(fā)泄在門診輸液室工作人員身上;部分患者缺乏醫(yī)學知識,擅自調節(jié)滴速,可誘發(fā)藥物不良反應;患者自我保護意識強,對護理工作存在過度期望,希望得到最好的治療及服務,不能相互理解[3]。(2)護理人員方面。護士 工作經驗不足,缺乏正確評估能力;專業(yè)技能較差,難以合理預見患者病情變化,出現(xiàn)工作失誤或隱患時不及時報告,存在僥幸心理;責任心不夠,溝通能力不足,巡視輸液過程未落到實處[4]。(3)門診輸液環(huán)境。治療室內空氣質量直接會影響輸液完成的質量,環(huán)境潔凈度較差可能會給配制的藥液造成污染;如果門診輸液室地方狹小,人員流量大,擁擠、嘈雜、空氣流通不暢,容易交叉感染等;門診輸液室內的溫度過低也會在患者輸液后引起輸液反應[5]。(4)藥品因素。門診輸液銜接臨床各個科室,輸液時所需藥物種類較多,臨床上有時采用聯(lián)合用藥方式進行治療,但是部分新藥配伍禁忌沒有及時出臺,給門診輸液治療造成一定困難[6]。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及健康意識的增強,對醫(yī)院門診輸液工作也有了更高的要求,臨床需要采取有效護理措施降低門診靜脈輸液風險。傳統(tǒng)護理管理模式屬于事后質控,效果一般[7]。護理風險管理是近年來在臨床中取得了較為廣泛應用的一種新型的護理模式[8],通過提高工作人員整體素質、評估風險發(fā)生可能性等措施提高護理質量,對于風險的防范旨在識別評價護理人員、患者等面臨的傷害及潛在風險,繼而在此前提下采取正確的應對措施,制定相關的改進對策以減少不良事件的發(fā)生[9]。本研究中,觀察組實施護理風險管理,成立靜脈輸液護理安全管理小組,制定管理計劃和預警報告制度,定期實施培訓,護理質量的規(guī)范化提高了門診輸液室護理質量[10]。本研究結果顯示實施護理風險管理后的2020年度門診輸液室護理人員的藥物配置、靜脈穿刺、流程管理、健康教育、風險管理評分高于風險管理前的2019年度評分(P<0.05)。實行彈性排班制,合理配置護理人員,優(yōu)化輸液的各流程,規(guī)范輸液操作,嚴格執(zhí)行查對制度,遵守規(guī)程配藥,結合病情需要、醫(yī)囑等合理安排輸液順序,降低了患者輸液不良事件發(fā)生風險[11]。本研究發(fā)現(xiàn)觀察組輸液不良事件發(fā)生率為10.56%,低于對照組的16.67%(P<0.05)。實際工作中,對門診輸液室護理工作實施針對性管理干預,能夠減少輸液治療期間差錯性事件和糾紛事件的發(fā)生,縮短輸液治療時間,使患者滿意度提高[12]。借助溝通技巧將自身專業(yè)知識更合理地運用,通過溝通的親和力降低患者對醫(yī)護人員的抵觸心理,借助溝通時良好態(tài)度的傳達提高患者的滿意度,同時改善輸液環(huán)境,不同部門和科室之間加強協(xié)調合作,以降低輸液不良事件發(fā)生風險,使患者滿意度得到提升。本研究中,觀察組環(huán)境設施、輸液流程、輸液技術、服務態(tài)度、輸液時間評分均高于對照組(P<0.05)。
綜上所述,接受護理風險管理的門診患者靜脈輸液不良事件發(fā)生率明顯低于常規(guī)護理患者,且護理滿意度高于常規(guī)護理患者,可見護理風險管理有助于減少門診靜脈輸液期間不良反應事件,并提升患者對護理的滿意度,有推廣意義。
參考文獻
[1] 廖玉瓊.基層衛(wèi)生院門診輸液室的護理安全隱患分析及管理對策分析[J].中國衛(wèi)生產業(yè),2017,14(9):100-101,124.
[2] 黃鳳,陳香,章曉琴.規(guī)范化管理干預措施對住院患者靜脈治療護理質量的影響[J].齊魯護理雜志,2020,26(5):95-97.
[3] GORSKI L A,HADAWAY L,HAGLE M E,et al.Infusion therapy standards of practice,8th edition[J].J Infus Nurs,2021,44(Suppl 1):S221-S224.
[4] 周靜,龔桂芝.老年住院病人靜脈輸液護理安全隱患及對策分析[J].中國婦幼健康研究,2017,28(增刊2):596-597.
[5] 趙美娜.探討門急診輸液室護理安全隱患的原因及相關處理措施[J/CD].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8,3(38):146,155.
[6] 李清. 基于專職巡視護士的規(guī)范化巡視服務對急診輸液室護理質量的影響[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8,15(21):132-133.
[7] POWELL A G,PATERSON-BROWN S,DROMMOND G B.Undergraduate medical textbooks do not provide adequate information on intravenous fluid therapy:a systematic survey and suggestions for improvement[J].BMC Med Educ,2014,14:35.
[8] 閆云,沈國娣.基于信息化的個性化護理質量指標評價系統(tǒng)在門急診輸液室的應用效果[J].中華全科醫(yī)學,2021,19(7):1248-1250.
[9] 汪榮花.分析護患溝通技巧培訓對降低門診輸液室護理糾紛的影響[J/CD].臨床醫(yī)藥文獻電子雜志,2020,7(8):145,165.
[10] BALSORANO P,GALDUCCI G,DE FANTI I,et al.Fracturesof totally implantable central venous ports:more than fortuity.A three-year single center experience[J].JVasc Access ,2014,15(5):391-395.
[11] 劉靜,武慧玲.靜脈治療規(guī)范化管理在提高臨床護理質量中的應用[J].河北北方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21,37(2):38-39.
[12] 汪崢鎮(zhèn). 系統(tǒng)環(huán)節(jié)教育在預防老年急診輸液風險事件中的運用效果[J].中國基層醫(yī)藥,2018,25(12):1615-1617.
(收稿日期:2023-0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