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劍東,李廷洋,王曉敏,周玉飛
(貴州省亞熱帶作物研究所/喀斯特山區(qū)作物基因資源與種質創(chuàng)新重點實驗室,貴州 興義 562400)
樹莓(RubuscorchorifoliusL.f.)為薔薇科懸鉤子屬多年生藤本植物,又名懸鉤子、山莓等,具有益腎固精、養(yǎng)肝明目和強陰健陽等功效[1],在《本草通玄》中被稱為“金玉之品”?,F(xiàn)代藥理學研究證明,其具有抗腫瘤、降血糖血脂、抗氧化等作用[2],既可藥用又可食用,有“第三代黃金水果”的美稱[3]。樹莓是多種功能性成分天然來源[4],在食品和醫(yī)藥業(yè)均有很好的開發(fā)前景。隨著樹莓產(chǎn)業(yè)的發(fā)展與市場的需求不斷擴大,種源的需求也逐漸增大,種子種苗需求逐年增加。目前,樹莓采用的繁殖方式有扦插繁殖、壓條繁殖、分株繁殖、種子繁殖[5-6],傳統(tǒng)的扦插繁殖、壓條繁殖、分株繁殖因未作處理導致成活率低和病蟲害嚴重,種子繁殖則休眠萌發(fā)時間長、萌發(fā)率低[7-9]。為此,通過生長調節(jié)物質處理樹莓插條,提高成活率是解決樹莓種源匱乏的有效手段之一。種植戶在樹莓種苗繁育過程中未經(jīng)處理進行扦插繁殖,樹莓成活率低,勞動力成本增加,易造成資源浪費。適宜的植物生長調節(jié)物質及濃度不僅能促進樹莓扦插繁殖的成活率[10],同時能促進生根壯苗,在較短的時間內獲得大量樹莓種苗。篩選出適宜的植物生長調節(jié)物質組合及栽培基質,不僅增加樹莓扦插繁殖的成活率,同時減少資源浪費,增加經(jīng)濟效益。因此,研究不同生長調節(jié)物質和不同栽培基質對樹莓扦插繁殖成活率的影響,確定最佳植物生長調節(jié)物質組合和栽培基質,以期為樹莓種苗扦插繁殖生產(chǎn)提供依據(jù)。
樹莓莖段,采自貴州省興義市萬峰林樹莓種植基地,生長1年的樹莓枝條截成帶雙節(jié)的莖段作為試驗材料,于11 月初進行扦插試驗。
1.2.1 生長調節(jié)物質 樹莓莖段浸泡于不同生長調節(jié)物質(GA3、IAA、NAA)與不同濃度(500 mg/L、1 000 mg/L、1 500 mg/L)中,浸泡時間30 min后撈出晾干,進行單因素試驗和正交試驗,其正交試驗因素及水平見表1,采用L9(34)正交試驗表進行正交試驗。將莖段扦插于黃土∶有機質=2∶5 的基質中,第一個節(jié)沒于基質2 cm 以下,露出第二節(jié),澆足定植水,每個處理扦插100 株,重復3 次,保持土壤水分,生長60 d后統(tǒng)計成活率。
表1 樹莓扦插試驗不同激素組合正交試驗設計 mg/L
1.2.2 基質 根據(jù)正交試驗最佳組合進行不同基質試驗,以混合基質(土壤∶有機質=2∶5)、黃土、有機質進行單因素試驗,將插條浸泡于以1.2.1 正交試驗優(yōu)選組合的植物生長調節(jié)物質中30 min,晾干后進行扦插,扦插方法同1.2.1,生長60 d 后統(tǒng)計成活率和株高。
運用Excel 2016 和SPSS 22.0 進行數(shù)據(jù)處理。
不同植物生長調劑物質及不同濃度浸泡樹莓插條對其成活率均有一定的影響(圖1),GA3處理組成活率隨著濃度的升高先增大后降低,濃度為1 000 mg/L 時樹莓的成活率為75.5%,顯著高于濃度為1 500 mg/L 時樹莓的成活率;IAA 處理組成活率隨著濃度的升高逐漸降低,濃度為500 mg/L、1 000 mg/L時樹莓的成活率顯著高于濃度為1 500 mg/L時樹莓的成活率,濃度500 mg/L 時樹莓的成活率最高,為69.67%,說明低濃度IAA 促進樹莓的生長,高濃度抑制生長;NAA 處理組成活率隨著濃度升高先增大后降低,濃度為1 000 mg/L 時效果最佳,成活率最高,為80%,顯著高于濃度為1 500 mg/L 時樹莓的成活率,表明適宜的濃度能提高樹莓插條成活率。從GA3、IAA、NAA 各處理組來看,NAA 處理組影響最大,這可能是因各個植物生長調節(jié)物質對作物的調節(jié)作用不同。
圖1 不同植物生長調節(jié)及濃度處理樹莓扦插的成活率
由表2可知,不同植物生長調劑物質組合對樹莓扦插成活率的影響效果差異明顯,根據(jù)正交試驗結果分析表明,NAA、IAA 和GA33 個因素對樹莓扦插的成活率的影響表現(xiàn)為GA3(C)>IAA(B)>NAA(A),適宜植物生長調節(jié)物質組合為A2B2C1即處理2,從各處理的成活率可知處理4 的樹莓扦插成活率高于處理2,為93.67%,與處理2 無顯著差異,顯著高于處理3、6、7、8、9,故處理4為樹莓扦插繁殖的適宜植物生長調節(jié)物質組合,即A2B1C2,NAA 1 000 mg/L+IAA 500 mg/L+GA31 000 mg/L 浸泡30 min 后能有效提高插條的成活率,在該條件下,插條生根較快、成活率高、出芽時間短。
表2 不同植物生長調節(jié)物質組合處理樹莓扦插的成活率
從圖2可知,樹莓最佳扦插繁殖的基質為混合基質,成活率最高,達91.33%,顯著高于黃土。從株高來看,樹莓插條在有機質中生長最為旺盛,平均株高為37.42 cm,顯著高于其余基質;混合基質植株生長較旺盛,平均株高為23.62 cm,導致該現(xiàn)象發(fā)生的原因可能是有機質中富含多種礦質元素,為植株的生長提供了良好的營養(yǎng)環(huán)境,成活率較混合基質低可能是在相同管理條件下有機質的保水性較差。
圖2 不同基質樹莓扦插的成活率和株高
通過不同生長調節(jié)物質和不同栽培基質對樹莓扦插繁殖成活率的影響試驗結果表明,樹莓插條浸泡于植物生長調節(jié)物質組合為NAA 1 000 mg/L+IAA 500 mg/L+GA3 1 000 mg/L,在混合基質(土壤∶有機質=2∶5)中成活率最佳,為91.33%,且生長旺盛,株高為23.62 cm。王曉香等[11-12]研究不同生根粉濃度、不同扦插時期對樹莓扦插生根及成活的影響,結果表明樹莓嫩枝扦插適宜的ABT 生根粉濃度為200 mg/L,適宜的嫩枝扦插時期在4 月上旬。而本研究在冬季扦插,這可能與樹莓插條休眠程度有關。陳琦等[13]通過比較不同成熟度插條生根能力,發(fā)現(xiàn)半木質化嫩枝作為插條生根能力較木質化的硬枝好,嫩枝扦插生根率可達80%以上,而木質化的硬枝生根率只有40%左右,這與本研究采用一年生插條所得結果一致。劉杰[14]研究表明,不同植物生長素的種類、濃度可不同程度地提高紅樹莓扦插成活率,赤霉素、萘乙酸以中等濃度的處理效果更好,與本研究發(fā)現(xiàn)中等濃度下樹莓成活率顯著高于高濃度樹莓成活率的結果一致。
目前,對樹莓種苗繁育技術的研究尚有很多領域未涉及,研究較突出且取得一定成效的主要集中于植物組織培養(yǎng)[15-18],扦插繁殖、壓條繁殖、種子繁殖存在的關鍵問題尚未得到有效解決,可對其進一步研究,以更好解決樹莓產(chǎn)業(yè)面臨的種子種苗匱乏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