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 涵(內(nèi)蒙古呼和浩特市第十四中學,呼和浩特 010010)
【活動背景】
高中生面臨高考,學習生活普遍很緊張。班級內(nèi)同學之間的學習競爭是比較激烈的,在這樣的競爭壓力下,很多學生形成了不合理的競爭觀念,這給自己、給他人以及給人際關(guān)系都會帶來消極影響。
因此,幫助和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合作競爭觀,是很有必要的。
【活動目標】
1.通過參與身體電流、紅心大戰(zhàn)兩個活動,并對活動進行復盤,使學生體驗和了解選擇“合作”或“競爭”的心理過程,了解“合作與競爭”的相關(guān)知識,如影響因素、良性競爭與惡性競爭、共贏等。
2.通過活動體驗及教師引導,使學生認識到人總是在選擇要合作還是要競爭,而建立好的合作或是良性競爭關(guān)系,達成“共贏”局面,對他們的學習和成長有很大的幫助。
【活動準備】
PPT課件、撲克牌12張(6張紅心,6張黑桃)。
【活動方法】
小組討論法、活動體驗法。
【活動對象】
高二年級學生
【活動時長】
40分鐘
【活動過程】
一、身體電流,引入“合作與競爭”話題
教師:今天課程的開始,讓我們一起來進行一個小活動,叫作“身體電流”。
請全班同學分為兩隊,一組、二組、三組同學組成紅隊,四組、五組、六組同學組成藍隊。
每隊的第一位同學拍一下自己的大腿,后邊的同學依次做同樣的動作,將這個“身體電流”傳下去,直到隊內(nèi)同學全部做完這個動作,“身體電流”就算傳遞完畢,傳得快的隊伍為獲勝方。要注意,前一位同學完成動作之后,后一位同學才可以開始做動作,不得搶拍。若兩人同時做動作,則該隊重新開始“電流傳遞”。
(教師負責計時,紅藍兩隊學生按照規(guī)則交替進行“身體電流”的傳遞,不斷挑戰(zhàn)和刷新對方的紀錄)
教師:同學們,剛才紅藍兩隊都傳遞出了自己最快的速度,我們把兩隊的最快紀錄相加,然后進行全班“身體電流”的傳遞,看看能不能打破這個紀錄。
(教師計時,全班學生傳遞“身體電流”,一般情況下會打破兩組最快紀錄之和)
教師:剛才我們進行的這個活動,如果有同學沒有集中精力跟其他人配合的話,電流就很容易斷掉,但大家表現(xiàn)都很好,不斷地刷新紀錄,這就是合作的力量,當每一位同學都為著同一個目標而努力奮斗、通力合作的時候,這個團隊就是所向披靡的。
當然,生活中不僅有合作,競爭也無處不在,合作與競爭看似對立,實則統(tǒng)一,就像剛剛兩隊各自的成員是在合作,但紅藍兩隊之間是在競爭。從紅藍兩隊相互競爭,到后來的通力合作,我們可以看出,合作與競爭并不是永恒的。
接下來,請紅藍兩隊的同學繼續(xù)接受挑戰(zhàn),看看各位能不能運用你的智慧,和你的隊友們一起贏得勝利。
二、紅心大戰(zhàn),體驗“合作與競爭”的心理過程
(一)活動體驗
教師:接下來請同學們共同參與“紅心大戰(zhàn)”,同學們依然按照剛才的要求分成紅藍兩隊,每隊三個小組,這三個小組之間又是相對獨立的。在“紅心大戰(zhàn)”中,每個小組擁有兩張撲克牌,一張是紅心,一張是黑桃。在這個活動中,我們要求每個小組同時出牌,每次只能出一張,每個小組自行決定要出紅心或黑桃。每一輪,根據(jù)隊內(nèi)三組不同的出牌情況,每個小組會得到不同的分數(shù),具體計分規(guī)則如表1。
表1 紅心大戰(zhàn)計分規(guī)則
教師:活動共進行六輪,六輪結(jié)束后計算分數(shù),分數(shù)高者獲勝。在最后計算分數(shù)時,紅藍兩隊的總分要進行比較,決出一個冠軍;同時,隊內(nèi)三個小組的分數(shù)也要進行比較,決出隊內(nèi)冠軍。因此,各個小組在追求自己組高分的同時也要考慮一下你所在隊伍的分數(shù)。
請同學們注意,活動過程中紅藍兩隊隊內(nèi)的三個小組會有兩次交流的機會,除了這兩次交流外,其他任何時候各個小組彼此獨立,只能進行組內(nèi)交流,不能進行組間交流。
教師:下面進行第一輪,請小組進行組內(nèi)討論,確定花色,時間2分鐘。
(學生組內(nèi)討論,組間不交流)
教師:時間到,請各組組長舉牌。
(學生同時舉牌,教師根據(jù)花色組合,為各小組賦分)
教師:看來第一輪大家的選擇就有差異了(根據(jù)實際情況反饋,也可能沒差異),在分數(shù)上也有所體現(xiàn)。下面進行第二輪,請小組進行組內(nèi)討論,確定花色,時間2分鐘。
(學生組內(nèi)討論,組間不交流)
教師:時間到,請各組組長舉牌。
(學生同時舉牌,教師根據(jù)花色組合,為各小組賦分)
教師:看來第二輪有的小組改變了出牌策略,而有的小組依然堅持自己的選擇。下面是紅藍兩隊隊內(nèi)交流時間,請每個小組派出2名同學作為代表,紅藍兩隊的代表進行隊內(nèi)交流,探討接下來幾輪如何出牌,時間2分鐘。
(紅隊、藍隊代表分別交流討論,形成本隊出牌策略)
教師:交流結(jié)束,請各組代表回到自己小組的位置,并將剛才討論出的策略傳達給組內(nèi)成員,小組內(nèi)繼續(xù)討論1分鐘,做出第三輪出牌決定,是紅心還是黑桃。
(學生組內(nèi)討論1分鐘)
教師:時間到,請各組組長舉牌。
(學生同時舉牌,教師根據(jù)花色組合,為各小組賦分)
教師:看來剛剛的隊內(nèi)交流有了一定的效果,很多小組改變了出牌策略。請同學們算一算你們的分數(shù),還有你們所在隊伍的分數(shù),想一想剛才討論的策略有效果嗎?接下來,依然給大家2分鐘的時間,小組內(nèi)部討論,決定第四輪的花色。
(學生組內(nèi)討論,組間不交流)
教師:時間到,請各組組長舉牌。
(學生同時舉牌,教師根據(jù)花色組合,為各小組賦分)
教師:我們的游戲還剩兩輪,之后這兩輪是相對比較重要的,算一算你和你對手的分數(shù),看一看你們有希望得到哪一種勝利,是全隊的勝利還是小組勝利?如果沒有辦法贏得全隊勝利的話,你們小組獲得小組勝利也是一件很榮耀的事情。你們的出牌策略需要改變嗎?接下來,各隊的三個小組之間可以再交流一次,請各小組再次派2名代表參與討論,決定策略。然后各小組進行組內(nèi)討論,做出第五輪出牌決定。
(紅隊、藍隊代表分別交流討論,形成本隊出牌策略。參與討論代表組織小組討論,做出最終決定)
教師:時間到,請各組組長舉牌。
(學生同時舉牌,教師根據(jù)花色組合,為各小組賦分)
教師:怎么樣,紅藍兩隊各自的計劃成功了嗎,各小組是否按照組間交流時決定的策略來出牌了呢?下面我們進入活動第六輪,也就是最后一輪,給大家2分鐘的時間,進行組內(nèi)討論。
(學生組內(nèi)討論,組間不交流)
教師:時間到,請各組組長舉牌。
(學生同時舉牌,教師根據(jù)花色組合,為各小組賦分,并計算六個小組及兩支隊伍的總分)
教師:勝負已分,恭喜紅/藍隊勝利,也恭喜第X小組獲得小組冠軍。
(二)復盤思考
教師:同學們對這個結(jié)果滿意嗎?相信每位同學都有自己的回答。接下來,讓我們一起復盤整個活動,回顧6次選擇,分享一下自己的心路歷程。在第一輪,同學們出紅或者出黑的理由是什么?最初的時候你希望隊伍贏還是小組贏?
學生1:隨便出的。船到橋頭自然直,先隨便出一個觀望一下。
學生2:黑桃。看起來黑色比較保險,在情況未明的情況下選擇對我們小組比較有利的情況,屬于自保吧。
學生3:紅心。我們分析這個規(guī)則,發(fā)現(xiàn)如果大家都出紅心的話,我們就都能加分。
教師:(追問學生3)你們在出紅心的時候有沒有想到也許其他組會出黑桃?如果想到了,為什么還要冒險出紅心?
學生3:還是希望大家能合作,追求隊伍的勝利,也許其他組能明白我們的意圖。
教師:在生活中,選擇合作還是競爭的影響因素之一就是個性特征,這個很容易理解,好勝的人傾向于在各種活動中同別人競爭,有自制力的人較容易與他人合作。請大家再想想第二輪的選擇,老師觀察到這一輪一些小組的選擇有了改變,你們這樣做的原因是什么?
學生4:隨便出的,沒什么想法。
教師:每一次選擇的背后都有它的原因,你們第一輪是正分還是負分?這個分數(shù)有沒有影響你們第二輪的決定?有去考慮對手第一輪的出牌嗎?
學生5:我們的選擇由黑桃變成了紅心。因為意識到大家都出紅心就是共贏的局面。
教師:你們在出紅心的時候有沒有想到也許其他組會出黑桃?看到其他組出了黑桃,感覺怎么樣?
學生5:想了,看到他們出了黑桃有點兒后悔。
學生6:我們是從出紅心變成了出黑桃。因為第一次出紅心本來是想合作的,結(jié)果發(fā)現(xiàn)大家都競爭,于是改成了出黑桃,拯救我們組。
教師:看來第一次的嘗試讓你們感到害怕。你覺得大家第一輪為什么沒出紅心?這一輪出黑桃不怕其他兩組也都出黑桃,大家都扣分嗎?
學生6:可能大家都怕自己出紅心,別人出黑桃,自己組扣分吧。反正大家要是都出黑桃的話,那就一起扣分,總比只扣我們組的分好。
教師:在活動之前,老師將大家分為了紅藍兩支隊伍,但并沒有讓各組之間產(chǎn)生交流,其實這個時候的兩支隊伍嚴格來講并不是兩個真正的合作型團隊。
剛才老師講到合作競爭的一個影響因素是個性特征,那第二個很重要的影響因素就是信息交流,信息交流保證了團隊成員對彼此能有一個充分的了解,大家一起分享信息、交流想法,才能尋找出一個最有利于你們團體的決定。我們再來復盤一下第三輪和第五輪,在這兩輪之前,老師允許大家進行了隊內(nèi)組間交流,相信兩支隊伍都制定了你們的出牌方案,現(xiàn)在請同學來講一下你們當時擬定的方案。
學生7:我們的方案是都出紅心,讓我們隊的總分最高。
教師:是誰先提出來這樣做的,請舉手示意我。(很可能是第一輪出紅心的那一組)看來這一隊的同學領(lǐng)悟到了活動規(guī)則的本質(zhì)?,F(xiàn)在相信大家也都明白了,如果隊內(nèi)三個組出牌顏色不一致的話,隊伍的總分是不會變化的,一個紅心或兩個紅心結(jié)果是一樣的,一相加總分就會抵消掉;如果都出黑桃,總分會被扣掉得更多;只有三個小組同時出紅心,每組才會都得到加分,相應(yīng)的,隊伍總分也會增加。這種情況就是我們常說的合作共贏。
學生8:我們的方案是“犧牲”其他兩個小組,讓剩下的一個小組得到高分。
教師:是誰提出這個計劃的,被推選的小組還是被犧牲的小組?為什么會提出這樣的計劃?
學生8:大家共同提出的,因為那時候即使大家都出紅心,總分也不會超過另一隊了,所以我們想至少讓我們有一個小組的分數(shù)是全場最高的。
教師:并不是所有合作都能達到共贏的效果,有時候團隊的合作會以一種比較悲壯的方式完成,就是這一隊同學所采取的這種方式。在這種合作方式中,有一部分成員并未得到益處,相反,他們做出了犧牲。其實我們身邊也有這樣的例子,比如說每天早晨到班里開門的同學,他放棄了賴床的機會,每天早起來為大家開門,這就是他為你們班這個合作型團隊所作出的犧牲與貢獻。
學生9:我們沒有達成一致意見,大家誰都不想犧牲,所以都出了黑桃。
教師:這就是典型的惡性競爭,所謂“傷敵一千自損八百”,惡性競爭有百害而無一利的。希望在以后的生活和學習中,同學們能夠選擇一種更溫和、傷害值更小的方式去競爭。
通過幾位同學的分享,老師發(fā)現(xiàn)同學們都很重視集體榮譽,不管是共贏或是犧牲,你們的最終目的是希望自己所在的隊伍或小組能夠得到榮譽,所以選擇了合作。
這就是影響你們選擇合作還是競爭的第三個因素——獎勵結(jié)構(gòu)。舉個例子來說,乒乓球這項運動是我們國家的優(yōu)勢項目,在同其他國家雙打的時候,對于我國的兩位隊員而言,他們要追求的是二人團隊的勝利,這個時候就形成了一個合作型獎勵結(jié)構(gòu),人在這種情況下就選擇合作;但還是這兩名運動員,當參加乒乓球單打比賽時,他們所面對的是競爭性獎勵結(jié)構(gòu),那必然會選擇競爭。
當然,在現(xiàn)實生活中,我們一般面對的是綜合性獎勵結(jié)構(gòu),就是既可以選擇合作,也可以選擇競爭,就好像我們今天的這個活動一樣,那么此時我們剛才提到的其他兩個因素(個人特質(zhì)和信息交流)就會進一步影響我們的選擇。
最后,讓我們來復盤一下第四輪和第六輪,請問每一個小組都按照大家商量好的策略來出牌了嗎?
學生10:是的,大家都按照策略來出牌了。
教師:看來你們的思想境界很高,在團隊合作中,誠信非常重要。一個團隊共同做出一個決定,各成員能夠相互信任并遵守承諾,這個團隊的凝聚力、執(zhí)行力就能達到一個很高的水平,相應(yīng)的,他們的合作就得心應(yīng)手、無比順暢了。
學生11:沒有,我們組沒有按照商定好的策略出牌。
教師:為什么呢?
學生11:因為上一輪出牌后,我們發(fā)現(xiàn)當時討論對對手的預(yù)料是錯的,但是已經(jīng)不能再交流了,所以我們小組又按照自己的想法緊急調(diào)整了策略。
教師:那你們成功了嗎?這樣出牌是否對團隊做出了貢獻?
學生11:成功了。(教師:雖然沒有交流,但你的勇敢果決對整個團隊做出了貢獻)/沒有成功。(教師:此時你的獎勵結(jié)構(gòu)發(fā)生了微妙的變化,你開始偏向于追求小組的勝利,所以選擇了競爭,改變了策略)
學生12:我們組也沒有按照既定的策略出牌。不過是因為那個策略對我們組不利,我們覺得不應(yīng)該是我們小組犧牲。
教師:其他小組曾參與組間討論的代表同學,在討論的時候你們接收到他人不愿意做出犧牲的想法了嗎,怎么說服他的?
學生13:接收到了,但是我們其他兩個組都同意犧牲他們組了,我們覺得少數(shù)應(yīng)該服從多數(shù)。
教師:沒錯。在一個團隊中,每位成員的感情都要盡量照顧到,有矛盾不要緊,一定要解決,如果當時能多花一點時間去說服他,可能就不會出現(xiàn)這樣的結(jié)果。
三、總結(jié)提升,明確“合作與競爭”的關(guān)系
教師:同學們,對于大家來說,學業(yè)是生活的重心,在學業(yè)方面,我們與身邊的同學既有合作又有競爭。除了身邊的同學以外,其實還有更大的群體同你們有著競爭的關(guān)系,就是所有與你們同屆的學生。如果把眼光放遠、放高一些,我們發(fā)現(xiàn)對于一個班級來說,不論是競爭還是合作,都應(yīng)該是正向的。在自己努力學習積極進取的同時,也可以在各個方面幫助他人取得進步,就像在走平衡木時找到最佳角度一樣,在正向的合作與競爭中,同學們也會達到彼此都期望的結(jié)局——共贏。
【活動反思】
1.“囚徒困境”是著名的博弈模型,也是“合作與競爭”的一個典型案例。本課程以“囚徒困境”中的選擇模式為藍本,增加了選擇組合,但依然保持“合作更有利”的原則?;顒釉O(shè)計符合學情,能夠調(diào)動學生的參與熱情,引發(fā)學生的積極思考,達到了預(yù)期效果。
2.在實際授課過程中,一些被“背叛”了的小組成員會有較為激烈的情緒反應(yīng),可以針對此情況在課程開始和結(jié)束階段設(shè)置一個小儀式,讓學生明確活動體驗僅留在課堂而不要帶回生活,同時要求學生不對別人的行為進行價值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