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 青,羅明秀,張 茜
(寧夏醫(yī)科大學 基礎醫(yī)學院,寧夏 銀川 750004)
生物化學是從分子水平研究人體內物質的化學組成、結構和功能,以及物質代謝及生命活動的規(guī)律,探索生命現(xiàn)象和本質的科學?!吧锘瘜W”課程是所有醫(yī)學及醫(yī)學相關專業(yè)必修的專業(yè)基礎課程,其涵蓋內容廣泛且深奧,知識點復雜且抽象,因此,一些學生感覺難以理解記憶,學習興趣和學習效果不高。
思維導圖(the mind mapping)又稱心智導圖,是表達發(fā)散性思維的有效圖形思維工具,它簡單地運用線條、節(jié)點和多級邏輯連接等圖文并重的技巧,把各級主題的關系用相互隸屬又相關的層級圖表現(xiàn)出來,是一種實用性的思維工具[1-2]?!吧锘瘜W”課程的知識點復雜分散,理解記憶較為困難,應用思維導圖可以將課程內容形成邏輯框架,綱舉目張,有利于學生在思維上整理內容結構,加深記憶并提高理解力。
Rubric源于拉丁文“rubrica”,被稱為量規(guī)法,也就是“評分細則”,一般以二維表格的形式列出從優(yōu)到差的級別等級及相應分值,并給出達到每個級別的具體標準,常用于評價非客觀性的試題或任務[3]。Rubric最大的特點是能夠用文字表述每一項考核指標不同層次的評分標準,各項之間的差別比較客觀。因此,在實際教學中,可以根據(jù)實際的教學要求,考查學生的學習過程、學習進展和學習效果[4]。通過Rubric評價表,學生可以清楚知道課程內容學習效果的評判標準,能夠基于教學目標的要求調整自己的學習方法和學習過程。同時,Rubric作為形成性成績評價工具,能夠以客觀的數(shù)據(jù)及時反饋教學效果,指導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及時改進教學方法以完成課程培養(yǎng)目標。因此,Rubric已經(jīng)成為近年來國內外備受推薦的評價工具[5]。
在制訂Rubric評價體系之前,要組織授課教師根據(jù)“生物化學”課程教學大綱,歸納提煉出每個章節(jié)的學習目標,參考教材闡述的具體內容,梳理出各個章節(jié)的重點和難點,繪制思維導圖基礎框架,同時,組織高年資教師和專家進一步討論修改,確定各個章節(jié)最終的思維導圖框架結構,制作成冊發(fā)給學生。在授課過程中,教師要按照思維導圖的架構有序講解課程內容,并引導學生在思維導圖上書寫筆記,豐富思維導圖的內容。在講授完每一章節(jié)內容后,教師要根據(jù)思維導圖基礎框架進行總結,進一步強調重點和難點部分,并布置課后任務,要求學生復習完善思維導圖,形成個性化復習資料。
一個理想的Rubric需要滿足以下條件:評價指標的構成要素和權重分配要根據(jù)教學目標、教學內容、學情等設定,而且指標的數(shù)量要適中;學習者能看得懂每個等級的描述,能理解該描述所要求的能力;以學過的項目和自己能獲取的學習資源為基礎,加上教師和同伴的幫助,學習者能達到最高等級水平[6-7]。整體型Rubric評價用于整體評估學生的學習表現(xiàn);分析型Rubric是將項目細化,并各自進行評量標準的定義,學生對各項所包含的內容了解清晰,知道各個項目評價優(yōu)劣的具體表現(xiàn)。在思維導圖筆記評價的設計中,我們主要應用分析型Rubric。應用Rubric設計的常規(guī)步驟為明確內容、分析目標、確定元素、確定等級、形成草案、試用評價、制定量規(guī)和按需優(yōu)化進行[8]。“生物化學”思維導圖的評價體系與形成性評價密切相關,以往的評價多是直接簡單地給予學生分數(shù),缺乏對學生的引導,學生并不清楚如何書寫標準的思維導圖筆記,也就是不清晰具體的評價標準,無法達到思維導圖設計實施的初衷,因此,在進行思維導圖Rubric評價量規(guī)的設計中,需要清晰地描述出以思維導圖為基礎的不同學生學習水平的表現(xiàn)特征與計分方法。同時,思維導圖Rubric評價量規(guī)中的項目數(shù)也要恰當?shù)伢w現(xiàn)評價的意義,不能過多、過細,給教師和學生造成負擔,且煩瑣的評價指標容易使學生產(chǎn)生抵觸情緒,從而影響學生的主動參與度。當然,評價指標也不能過于簡單,過于簡單的評價指標會使學生對撰寫思維導圖筆記敷衍了事,難以達到利用Rubric量表督促教與學的目的。對于各個等級所達到的程度描述是Rubric評價量規(guī)設計的關鍵,也是核心內容,這一部分的制定要充分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設計前期要深入調查學生的具體情況,并對數(shù)據(jù)進行整體分析,綜合考慮學生的學習程度和學習能力,不能浮于理論與理想狀態(tài),以設計出適于操作性強的思維導圖筆記Rubric評價量規(guī)。依據(jù)上述措施,我們根據(jù)“生物化學”思維導圖的特點設計了Rubric評價量規(guī),見表1。
表1 思維導圖筆記Rubric評價量規(guī)
在課程教學開始之前,授課教師要告知學生思維導圖Rubric評價量規(guī),詳細講授各級考核指標的意義及其差別,以使學生在使用思維導圖初期就能明確應用思維導圖的方法,在聽課、自主預習和復習過程中合理運用思維導圖做筆記,更好地明晰課程中需要掌握的內容。在課后進行小組討論,進一步分析評價量表的操作細則,使每名學生都會運用量表進行思維導圖筆記的撰寫及評價。在思維導圖筆記完成后,設立評價小組,學生和教師分別依據(jù)Rubric評價量規(guī)設置的等級對各名學生的筆記進行評定,并依據(jù)學生和教師評價等級比例綜合給出最終的評價等級。待評價完成后,在課堂中教師應展示優(yōu)秀的思維導圖筆記,以優(yōu)秀思維導圖為模板進一步詳細梳理課程內容,講解值得參考借鑒的部分,并將學生的等級情況反饋給個人,有針對性地進行講解,從而提高學生對后續(xù)章節(jié)思維導圖的使用效率,達到促使學生不斷進步的目的。
選取2022年進行“生物化學”學習的中醫(yī)專業(yè)學生120人,將學生分為Rubric評價組和Rubric未評價組。Rubric評價組按照思維導圖Rubric評價量規(guī)設置,由學生和教師分別進行思維導圖筆記評價,并于評價等級后對學生進行反饋指導。Rubric未評價組僅發(fā)送思維導圖并不做評價和干預。在每個章節(jié)授課內容結束后,利用寧夏醫(yī)科大學智慧課堂平臺題庫組合試卷,對全部學生統(tǒng)一進行隨堂測驗、期中考試、期末綜測。此外,通過發(fā)放問卷調查了學生對Rubric在思維導圖筆記評價中的看法。采用SPSS 25.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處理,兩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統(tǒng)計結果表明,兩組學生的“生物化學”課程考試及格率均為100%。與Rubric未評價組相比,Rubric評價組學生期末綜測的平均分顯著高于對照組(p<0.01),見表2,說明Rubric評價量規(guī)在思維導圖筆記評價中起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此外,通過發(fā)放問卷調查了學生對Rubric在思維導圖筆記評價中的看法。調查問卷共收到120份,問卷結果顯示,運用Rubric評價思維導圖筆記可以提高學生對生物化學知識邏輯關系的把握,有助于學生在課堂認真聽講、在課后自主復習,顯著促進了學生的自主學習,同時優(yōu)秀筆記的展示可以增強學生之間的交流提升,見表3。
表2 兩組學生“生物化學”課程考試成績比較
表2 兩組學生“生物化學”課程考試成績比較
表3 教學反饋與評價
在“生物化學”教學過程中采用思維導圖,能夠幫助學生有效梳理課程內容,有利于學生對每個章節(jié)的內容有宏觀整體的認識,形成一定的思維框架,從而促使學生課前應用思維導圖以教材為基礎進行自主預習,達到綱舉目張的目的。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授課教師應按照思維導圖的邏輯順序進行內容講授,幫助學生快速進入課堂,緊跟教師的講授思路,并以思維導圖為基礎,進行課堂筆記撰寫,這樣不僅能提高學生的課堂聽課效果,而且有利于學生在課后形成個性化的課堂筆記。另外,思維導圖能夠幫助學生進行課后知識鞏固,有利于學生依據(jù)現(xiàn)有思維框架對知識體系進行自主構建,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Rubric評價量規(guī)是用文字表述每一項考核指標不同層次的評分標準,像是一把鑰匙,開啟了學生自我學習的意識,是啟動學生主動學習的動力系統(tǒng)[9-11]。在教學過程中,根據(jù)實際的教學要求應用Rubric評價量規(guī)可以考查學生的學習過程、學習進展和學習效果。同時,Rubric的采用會使學生對思維導圖筆記的書寫具有客觀的標準,形成使用規(guī)范,督促學生課上認真聽講,課后自主學習,提高學習效率。本研究發(fā)現(xiàn),應用Rubric評價思維導圖的學生全程參與的積極性較高,最終成績對比未評價組明顯提高。調查問卷顯示,在評價思維導圖筆記的過程中,可以增進學生之間對課程內容的交流與溝通,達到以評促學的目的,增加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另外,Rubric評價不僅是一把可以衡量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尺子,更是教師掌握每名學生學習態(tài)度和學習方法的途徑。通過Rubric評價,教師可以分析出學生在能力與素質方面的優(yōu)勢與不足,有針對性地給予學生個性化的指導,從而指明學生改進與努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