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靜超,王 瀟,王海增
(中國海洋大學(xué) 化學(xué)化工學(xué)院,山東 青島 266100)
在生產(chǎn)溴系阻燃劑和中間體等精細化學(xué)品過程中,會排放含溴酚類化合物的廢水[1]。這類化工廢水環(huán)境危害性大[2-3],必須對其進行適當(dāng)?shù)奶幚怼D壳?,溴酚類化工廢水的處理方法主要有化學(xué)法[4]、生物法[5]和物理吸附法[6]等。吸附法[7]因其操作簡便、能耗低而應(yīng)用較為廣泛。吸附劑是吸附法的核心[8]。復(fù)合膜吸附材料的制備是目前吸附領(lǐng)域的研究熱點[9]。三硅酸鎂(Mg2Si3O8)粉末具有孔結(jié)構(gòu)發(fā)達、比表面積大和吸附能力強等優(yōu)點,常用作吸附劑[10],但存在流動性差和工藝流程繁瑣等問題[11]。聚醚嵌段聚酰胺(Pebax)穩(wěn)定性強[12-13]、耐酸堿、吸附性能好[14-15],其中的吸電子官能團能與溴酚類化合物的給電子基團相互作用。因此,將Mg2Si3O8粉末與Pebax制備成復(fù)合膜材料既可以克服Mg2Si3O8粉末自身的缺陷,又能夠提高對溴酚類化合物的吸附性能。
本工作以Mg2Si3O8和Pebax為原料,采用溶液澆鑄法[16-17]制備了Mg2Si3O8/Pebax膜吸附材料,并將其用于吸附溶液中典型溴酚類化合物—對溴苯酚,考察了影響吸附效果的主要因素,探討了吸附機理。
Pebax、N,N-二甲基乙酰胺(DMAc)、Mg2Si3O8、對溴苯酚、鹽酸、氫氧化鈉:分析純。
S-4800型掃描電鏡:日立高新技術(shù)公司;Tensor27型傅里葉變換紅外光譜儀:德國布魯克光譜儀器公司;TQ-1B-100KN型萬能材料試驗機:濟南美斯特試驗機有限公司;UV-5500PC型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上海元析儀器有限公司。
1.2.1 Mg2Si3O8/Pebax膜材料的制備
稱取20 g Pebax添加至80 g DMAc溶劑中,在60 ℃條件下加熱攪拌至完全溶解;稱取一定質(zhì)量的Mg2Si3O8(見表1)添加至上述溶液中形成懸浮液,在密閉條件下繼續(xù)加熱攪拌,待混合均勻后傾倒在鑄造厚度為1 mm的干凈玻璃板上進行刮膜,隨后放入60 ℃的烘箱中烘干。
表1 鑄膜液的組成
改變Mg2Si3O8加入量,重復(fù)上述操作,制得一系列不同Mg2Si3O8含量的膜材料,記作M1~M6。
1.2.2 吸附實驗
將Mg2Si3O8/Pebax膜材料裁剪成1 cm×2 cm的小塊,稱重,置于30 mL的三角瓶中,加入20 mL一定質(zhì)量濃度的對溴苯酚溶液;將三角瓶置于恒溫水浴振蕩器中,在一定溫度、轉(zhuǎn)速為100 r/min的條件下進行吸附實驗。吸附結(jié)束后,采用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測定溶液在波長為280 nm處的吸光度,計算對溴苯酚的質(zhì)量濃度、吸附量和去除率。
改變Mg2Si3O8的加入量、吸附時間、溫度、初始對溴苯酚質(zhì)量濃度和pH,考察不同因素對吸附效果的影響。
1.2.3 再生性能評價
實驗分別選用去離子水和乙醇作為脫附劑,考察兩種脫附劑對Mg2Si3O8/Pebax的脫附效果。
吸附實驗結(jié)束后,將Mg2Si3O8/Pebax取出,分別置于50 mL的去離子水和乙醇中進行振蕩脫附,24 h后,取出烘干,再次進行吸附實驗。重復(fù)上述步驟6次。
采用Langmuir等溫吸附模型(式(1))和Freundlich模型(式(2))對吸附過程進行擬合,描述吸附平衡時平衡濃度與吸附量之間的關(guān)系[18-19]。
從Langmuir方程中引出一個無綱量分離因子RL(式(3))。當(dāng)0
式中:qm為飽和吸附量,mg/g;KL為Langmuir常數(shù),L/mg;ρe為溶液的平衡質(zhì)量濃度,mg/L;qe為平衡吸附量,mg/g;ρ0為對溴苯酚溶液的初始質(zhì)量濃度,mg/L;KF為Freundlich容量因子;n為Freundlich常數(shù)。
采用偽一級動力學(xué)模型(式(4))和偽二級動力學(xué)模型[20](式(5))對吸附動力學(xué)過程進行擬合。
式中:qt為t時刻的吸附量,mg/g;t為吸附時間,min;K1為偽一級動力學(xué)吸附速率常數(shù),min-1;K2為偽二級動力學(xué)吸附速率常數(shù),g/ (mg·min)。
使用萬能材料試驗機測試Mg2Si3O8/Pebax的力學(xué)性能。每個膜樣品經(jīng)3次拉伸測試,取平均值。
采用SEM觀察Pebax和Mg2Si3O8/Pebax的微觀形貌;采用FTIR分析不同膜材料的結(jié)構(gòu)特征。
2.1.1 SEM
不同膜材料的SEM照片見圖1。由圖1可見:Pebax表面相對光滑且致密;當(dāng)Mg2Si3O8質(zhì)量分數(shù)為1.0%時,M3膜表面上Mg2Si3O8顆粒分布均勻;當(dāng)Mg2Si3O8質(zhì)量分數(shù)為40.0%時,M6膜表面的Mg2Si3O8粉末發(fā)生團聚。
2.1.2 FTIR
圖2為不同膜材料的FTIR譜圖。
圖2 Pebax、Mg2Si3O8和Mg2Si3O8/Pebax的FTIR譜圖
由圖2可見:在Pebax的FTIR譜圖中,1 090 cm-1處的吸收峰為C—O—C的對稱振動特征峰[21],1 635 cm-1和1 731 cm-1處的吸收峰為H—N—C—O和O—C=O的振動特征峰,2 917 cm-1和2 848 cm-1處的吸收峰歸因于—CH2基團的不對稱和對稱伸縮[22-23],3 685 cm-1處的吸收峰由—OH的振動產(chǎn)生[24];在Mg2Si3O8的FTIR譜圖中,1 025 cm-1處的吸收峰為Mg2Si3O8中Si—O—Si的伸縮振動特征峰,695 cm-1處的吸收峰為Si—O—Si的彎曲振動特征峰[25],400~650 cm-1處的吸收峰歸因于Si—O的彎曲振動和Mg—O的伸縮振動,470 cm-1處的強吸收峰是Mg2Si3O8中Mg—O的伸縮振動和Si—Mg—O的彎曲振動導(dǎo)致的[26];在Mg2Si3O8/Pebax的FTIR譜圖中含有Si—O、Mg—O和Si—Mg—O的特征峰,沒有新化學(xué)鍵的生成,表明在Mg2Si3O8/Pebax的制備過程中沒有生成新物質(zhì)[27]。
2.2.1 Mg2Si3O8加入量
在溫度為20 ℃、初始對溴苯酚質(zhì)量濃度為2 000 mg/L、吸附時間為24 h的條件下,考察Mg2Si3O8加入量對對溴苯酚吸附量和去除率的影響,結(jié)果見圖3。由圖3可見:隨著Mg2Si3O8加入量的增加,Mg2Si3O8/Pebax對對溴苯酚的吸附量呈先增加后減少的趨勢;當(dāng)Mg2Si3O8加入量為零時,Pebax對對溴苯酚的吸附量為474.5 mg/g,去除率為59.3%;當(dāng)Mg2Si3O8的質(zhì)量分數(shù)為1.0%時,Mg2Si3O8/Pebax對對溴苯酚的吸附量達到最大,為560.1 mg/g,去除率為70.0%;進一步增加Mg2Si3O8質(zhì)量分數(shù)至40.0%時,Mg2Si3O8/Pebax對對溴苯酚的吸附量減小至299.8 mg/g,去除率降低至26.2%。這是因為隨著負載于Pebax上Mg2Si3O8的增加,表面活性位點逐漸增多,膜材料的吸附性能提高;當(dāng)Mg2Si3O8的加入量達到一定值時,鑄膜液黏度增大,成膜不均勻,Mg2Si3O8在Pebax表面發(fā)生團聚,造成膜材料的吸附性能下降。綜上,適宜的Mg2Si3O8質(zhì)量分數(shù)為1.0%。據(jù)此選擇膜材料M3進行后續(xù)實驗。
2.2.2 吸附時間
在溫度為20 ℃、初始對溴苯酚質(zhì)量濃度為2 000 mg/L、M3加入量為0.06 g的條件下,考察吸附時間對對溴苯酚吸附量和去除率的影響,結(jié)果見圖4。由圖4可見:隨著吸附時間的延長,M3對對溴苯酚的吸附量逐漸增加;當(dāng)吸附時間為24 h時,吸附量達到560.9 mg/g,去除率達到70.1%;繼續(xù)延長吸附時間,吸附量基本保持不變。因此,選擇適宜的吸附時間為24 h。
圖4 吸附時間對對溴苯酚吸附量和去除率的影響
2.2.3 初始對溴苯酚質(zhì)量濃度
在溫度為20 ℃、M3加入量為 0.07 g、吸附時間為24 h的條件下,考察初始對溴苯酚質(zhì)量濃度對其吸附量和去除率的影響,結(jié)果見圖5。由圖5可見:隨著初始對溴苯酚質(zhì)量濃度的增加,M3對對溴苯酚的吸附量逐漸增加,去除率則先升高后降低;當(dāng)初始對溴苯酚質(zhì)量濃度為2 000 mg/L時,其去除率達到最大,為70.1%;隨后,隨著初始對溴苯酚質(zhì)量濃度的繼續(xù)增加,其去除率逐漸降低,這是因為隨著初始對溴苯酚質(zhì)量濃度的增加,M3表面的活性位點被占據(jù),不足以吸附溶液中過多的對溴苯酚,導(dǎo)致去除率下降。綜上,選擇適宜的初始對溴苯酚質(zhì)量濃度為2 000 mg/L。
圖5 初始對溴苯酚質(zhì)量濃度對其吸附量和去除率的影響
2.2.4 初始pH
在溫度為20 ℃、初始對溴苯酚質(zhì)量濃度為2 000 mg/L、M3加入量為0.07 g、吸附時間為24 h的條件下,考察初始pH對對溴苯酚吸附量和去除率的影響,結(jié)果見圖6。由圖6可見:隨著初始pH的增加,對溴苯酚的吸附量和去除率均逐漸降低;當(dāng)初始pH為3時,對溴苯酚的吸附量為564.7 mg/g,去除率為70.6%;當(dāng)初始pH提高至12時,對溴苯酚的吸附量減少至48.3 mg/g,去除率降低至 6.0%。這是因為對溴苯酚溶液呈弱酸性(pKa<4),當(dāng)初始pH小于pKa時,對溴苯酚以分子形式存在,當(dāng)初始pH大于pKa時,對溴苯酚以陰離子形式存在,比較而言,分子形式的對溴苯酚更容易被吸附。綜上,選擇適宜的初始pH為3。
圖6 初始 pH對對溴苯酚吸附量和去除率的影響
2.2.5 溫度
在初始對溴苯酚質(zhì)量濃度為2 000 mg/L、初始pH為3、M3加入量為 0.07 g、吸附時間為24 h的條件下,考察溫度對對溴苯酚吸附量和去除率的影響,結(jié)果見圖7。由圖7可見:在20~50 ℃時,隨著溫度的升高,對溴苯酚的吸附量和去除率均緩慢下降;20 ℃時,吸附量達到最大,為545.1 mg/g,相應(yīng)的去除率為67.8%。因此,選擇適宜的溫度為20 ℃。
圖7 溫度對對溴苯酚吸附量和去除率的影響
綜上,Mg2Si3O8/Pebax對對溴苯酚的最佳吸附條件為:Mg2Si3O8質(zhì)量分數(shù) 1.0%、初始對溴苯酚質(zhì)量濃度2 000 mg/L、初始pH 3、溫度20 ℃、吸附時間24 h。
M3對對溴苯酚的Langmuir和Freundlich等溫吸附模型擬合結(jié)果見表2。由表2可見:不同溫度下,Langmuir等溫吸附模型的R2均大于Freundlich模型,表明Langmuir等溫吸附模型能夠更好地描述M3對對溴苯酚的吸附行為,吸附過程為單分子層吸附;不同溫度下的RL均小于1,表明吸附容易進行;20 ℃時,M3對對溴苯酚的理論飽和吸附量為625.0 mg/g。
表2 M3對對溴苯酚的Langmuir和Freundlich等溫吸附模型擬合結(jié)果
M3對對溴苯酚的吸附動力學(xué)擬合結(jié)果見表3。由表3可見:偽一級動力學(xué)模型的R2大于偽二級動力學(xué)模型,表明偽一級動力學(xué)模型能夠更好地描述M3對對溴苯酚的吸附動力學(xué)行為。
表3 M3對對溴苯酚的偽一級和偽二級動力學(xué)模型擬合結(jié)果
在最佳實驗條件下,考察M3的重復(fù)使用次數(shù)對對溴苯酚吸附量的影響,結(jié)果見圖8。
圖8 M3重復(fù)使用次數(shù)對對溴苯酚吸附量的影響
由圖8可見:以乙醇作脫附劑時,M3重復(fù)使用3次后,對對溴苯酚的吸附量為初次使用時的92.7%,表現(xiàn)出良好的可重復(fù)利用性;重復(fù)使用4次之后,M3的形態(tài)發(fā)生改變,對對溴苯酚的吸附量明顯降低;此外,以去離子水作脫附劑時,M3重復(fù)使用3次后,對對溴苯酚的吸附量為初次使用時的65.2%,可見,與去離子水相比,乙醇對Mg2Si3O8/Pebax的脫附再生效果更好。
對Mg2Si3O8/Pebax進行拉伸性能測試,結(jié)果見表4。
由表4可見:隨著Mg2Si3O8/Pebax中Mg2Si3O8質(zhì)量分數(shù)的增加,膜材料的抗拉強度先增強后減弱;其中,拉伸性能較強的是M4和M3,與M1相比,最大載荷分別增長了42.1%和34.2%。
a)以Mg2Si3O8和Pebax為原料,采用溶液澆鑄法制備了Mg2Si3O8/Pebax膜材料。實驗結(jié)果表明,在Mg2Si3O8質(zhì)量分數(shù) 1.0%、初始對溴苯酚質(zhì)量濃度2 000 mg/L、初始pH 3、溫度20 ℃、吸附時間24 h的最佳條件下,Mg2Si3O8/Pebax對對溴苯酚的吸附量為560.1 mg/g,去除率為70.0%。
b)Mg2Si3O8/Pebax對對溴苯酚的吸附過程符合Langmuir等溫吸附模型和偽一級動力學(xué)模型。20 ℃時,Mg2Si3O8/Pebax對對溴苯酚的理論飽和吸附量為625.0 mg/g。
c)以乙醇為脫附劑,經(jīng)過3個吸附-脫附循環(huán)后,M3對對溴苯酚的吸附量為初始吸附量的92.7%,表現(xiàn)出良好的可重復(fù)利用性。
d)機械性能測試表明,與Pebax膜相比,當(dāng)Mg2Si3O8的質(zhì)量分數(shù)為1.0%時,Mg2Si3O8/Pebax的機械強度增強,最大載荷為59.3 N,提高了3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