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志強
說起河南省濮陽市,怎么都繞不開龍湖。龍湖擁有開闊的湖面,碧波千頃,輕舟蕩漾。湖北岸的龍山如蜿蜒的巨龍,起伏靈動;湖南岸則是亭臺樓榭,花香鳥語。在2023年濮陽市開展的“濮陽八景”評選中,“湖山龍魂”毫無懸念地成為首批候選景觀。
龍鄉(xiāng)、龍湖、龍山,古老的龍鄉(xiāng)因為龍湖、龍山的交相輝映,顯得更加現代。一山、一水、一城,年輕的濮陽市因為黃河水的浸潤,變得更有靈性。
龍山、龍湖并非天然生成,而是濮陽人改天換地的杰作。作為一名自然資源人,作為一名建設龍湖的親歷者,我對那段日子記憶猶新。
說龍湖,要從水說起。濮陽市地跨黃河、海河兩大流域,但水資源極度貧乏。濮陽人對黃河的感情也極為復雜,雖然黃河從濮陽市穿過,但因為位于黃河“豆腐腰”地段,長久以來,除了極少數沿黃村莊外,濮陽人守著黃河卻吃不上黃河水,用不上黃河水。碰到河水泛濫,沿黃灘區(qū)人民還要飽受家園被毀、糧田被淹之苦。
作為河南省糧食生產核心區(qū),濮陽市在提升全省糧食產量、穩(wěn)定“全國糧倉”中扮演著重要角色。從前,濮陽人長期依靠開采地下井水來滿足灌溉需要,致使地下水超采現象嚴重,農業(yè)灌溉成本逐年增加,農民增產但不增收。由于地下水超量開采,金堤河以北的地區(qū)已形成河南省面積最大的地下水下降漏斗區(qū),水生態(tài)平衡遭到破壞。
讓黃河水為我所用,成了濮陽人始終未改的渴望。2011年,濮陽市委、市政府作出建設引黃灌溉調節(jié)水庫的決策。作為水利工程建設的“橋頭堡”,濮陽市自然資源和規(guī)劃局克服重重困難,跨越層層阻礙,積極作為,做了大量工作。
2012年6月15日,在萬眾矚目下,濮陽市舉行隆重的引黃灌溉調節(jié)水庫開工儀式。春夏秋冬,寒來暑往;披星戴月,日夜兼程;風餐露宿,風雨無阻。水庫建設者經過800多個日日夜夜的奮戰(zhàn),終于在2014年10月迎來水庫正式蓄水的時刻。那一天,我特地趕到現場,看著滾滾黃河水浸滿整個龍湖,想起當年和同事一起跑項目的點點滴滴,心中感慨萬千,禁不住流下了熱淚。每一項工程的建設,都耗費了建設者巨大的心血,其中,也包括我們千千萬萬自然資源人的貢獻?。?/p>
而今,引黃灌溉調節(jié)水庫早已改名龍湖,龍湖北面的龍山也已經滿山錦繡,周圍一座座現代化小區(qū)拔地而起。我也在其中的一個小區(qū)買了房,站在陽臺上看窗外熙熙攘攘的車流、湖邊行走的人群、綠如碧玉的水面,讓人心生美好。
那一望無際的湖水啊,你可曾知道,你的每一滴水都是我們用心血和智慧匯聚的,承載著我們過往的時光和故事,也記錄著自然資源人服務高質量發(fā)展的鏗鏘樂章。(作者單位:濮陽市自然資源和規(guī)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