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燕
(河源職業(yè)技術學院,廣東 河源 517000)
2020年3月20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fā)了《關于全面加強新時代大中小學勞動教育的意見》,提出讓學生獲得適應生存發(fā)展所需的基本勞動能力,并對學校課程設置進行總體優(yōu)化,在中小學國家課程中增設了勞動教育課[1]。2022年,教育部印發(fā)《義務教育課程方案和課程標準(2022年版)》,將勞動課從原來的綜合實踐活動課程中完全獨立出來,勞動課程中的日常生活勞動包括清潔與衛(wèi)生、整理與收納、烹飪與營養(yǎng)、家用器具使用與維護四個任務群。換句話說,從2022年9月開學起,勞動課將正式成為中小學的一門獨立課程。這也是我國首次明確將“烹飪與營養(yǎng)”作為勞動課程的任務群之一,對此,社會出現了不少質疑和擔憂的聲音,“小學生做飯”這個接地氣的議題,迅速沖上熱搜,引發(fā)了網友的熱烈討論:部分家長表示“舉雙手雙腳贊成”勞動教育升級,也有部分家長擔憂存在教具設備缺乏、教育內容陳舊、教學風險較大及考評走形式等問題。本研究主要基于“義務教育勞動課獨立”背景,結合國外中小學烹飪課的發(fā)展現狀,從中小學生勞動課“烹飪與營養(yǎng)”教育師資的主要來源——高職烹飪專業(yè)人才,探討其培養(yǎng)思路轉變。
有關中小學勞動教育“烹飪與營養(yǎng)”開展得比較好的國家以英國為代表[2]。英國家庭部于2008年開始實施針對肥胖等問題提出的“烹飪執(zhí)照”計劃的戰(zhàn)略性措施:從提高烹飪技巧到保證食品安全再到培養(yǎng)健康的消費意識,并通過這些關鍵能力來幫助青少年制作、烹飪營養(yǎng)餐和養(yǎng)成良好的飲食習慣。正式發(fā)布的課程標準(Rapid Association)規(guī)定課程內容為:從2008年9月開始,11~14周歲的學生必須至少接受16個小時的烹飪體驗,3個小時的飲食與營養(yǎng)學習,5個小時的在線差異化互動教學。但因政策變化導致資金短缺、合格教師缺乏,這一項目的實施只維持了3年時間。2013年初,英國開始開設國家課程“設計與技術”,其中包括“烹飪與營養(yǎng)”“設計”“制作”“評估”和“技術知識”等必修課程,作為5~14周歲學生的學習內容,其中“烹飪與營養(yǎng)”各年齡段主要教學內容如表1所示。
表1 英國“烹飪與營養(yǎng)”各年齡段的主要教學內容
該課程在開發(fā)過程中需要海量教學資源包的支撐,英國營養(yǎng)基金會在其網站中提供了免費教學資源。目前,該資源庫已經被廣泛地應用于學校教育中。教學資源包有2種類型,包含12項教學設計,包括學習單、活動設計和互動游戲等。該系統(tǒng)的開發(fā)可以減輕專業(yè)教師的工作壓力,緩解教師工作負擔重等問題,同時也為豐富教學資源及促進烹飪課程規(guī)范化奠定了基礎?!笆澄餃蕚渑c營養(yǎng)”的考核采用知識性測試與非測試性評價相結合的方式進行。其中,非測試性評價分為兩個內容:一是要求學生完成至少三道食物的準備和烹飪,二是提交一份食物相關的調查報告。考核著重考查學生的七種能力,分別是:食譜制定時要充分考慮消費者生活方式和影響其選擇的因素;食譜制作的原料、過程、方法和分量要考慮營養(yǎng)需求;食譜審查和完善能力;對時間和費用進行有效管理;通過感官感知對食譜進行適時的調整向他人展示和解釋食譜的內容;基于對營養(yǎng)美食的烹飪技巧和食材準備的理解,穩(wěn)妥、恰當地展示烹飪技術。該評價方式促使學生自主學習,促進學生對新知識點的理解和掌握,從而提高教學質量。將“食物準備與營養(yǎng)”納入中等教育普通證書考試,在某種程度上為烹飪教學的順利實施提供了切實的保障。
英國中小學烹飪教育實踐僅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可借鑒的思路,各國國情各異,文化也各不相同,要根據目前的經濟、社會及其他發(fā)展現狀,也需要兼顧各省當地飲食風俗習慣與特色,集中各種資源與力量,促進烹飪勞動教育工作的開展。
2016年印發(fā)的《廣東省教育廳關于中小學地方綜合課程的指導綱要(試行)》,將廣東省教育廳的中小學地方綜合課程劃分為生命與安全、文明與法治、社會與文化、學習與發(fā)展四大領域[3]?!芭腼儭毕嚓P的教育主要集中在社會與文化和學習與發(fā)展領域,且側重于“學習與發(fā)展”,對“烹飪技能”“飲食文化”“廣東風情”等課程的設置進行了匯總。
依據《義務教育課程方案和課程標準(2022年版)》,將“烹飪與營養(yǎng)”不同學段的內容和素養(yǎng)要求匯總如下:
目前廣東中小學對于“烹飪技能”相關的勞動教育主要是與認定的勞動教育基地合作進行。2021年3月16日,廣東省教育廳公布了評定為廣東省中小學生勞動教育基地的38所職業(yè)院校名單。高校職業(yè)教育資源豐富,中小學生在基地學習效果突出,反饋很好。然而,對比表2和表3可了解到,“烹飪與營養(yǎng)”在過去存在學段壁壘。在廣東省發(fā)布的《廣東省教育廳關于中小學地方綜合課程的指導綱要(試行)》中,烹飪技能的學習在小學3~5年級的學段,之后便不再延續(xù)。眾所周知,學習與教育是一個累積的過程,這就要求各學段的教育按照循序漸進的方式進行,并探究各學段間的有效聯(lián)系。大中小學教育關系的本質應是前導學段是后繼學段的前提,后繼學段是前導學段的深化。從整體上看,當前勞動教育幾乎是小學、中學、大學三個學段各學各的,沒有有效對接,甚至出現簡單重復、脫節(jié)倒掛等問題,極大地弱化了學校勞動教育工作的系統(tǒng)性、有效性。為此,教育部頒布的《義務教育課程方案和課程標準(2022年版)》對“烹飪與營養(yǎng)”在義務教育階段的學習進行全程分配,使烹飪學習在各學段間縱向貫通,建構了大中小學一體化的勞動教育鏈。除此以外,目前中小學“烹飪與營養(yǎng)”勞動教育實施過程中還存在安全、場所、課程設計、考評、師資等主要問題。
表2 廣東省地方綜合課程中涉及“烹飪”“飲食文化”相關課程情況
表3 我國中小學勞動教育“烹飪與營養(yǎng)”不同學段教學內容
高職烹飪專業(yè)學生的職業(yè)崗位(群)主要面向飯店、賓館、社會餐飲企業(yè)的中餐廚房和企事業(yè)單位、政府部門的飯?zhí)脧N房的食品加工崗、水臺崗、砧板崗、打荷崗、上雜崗等,從事原料加工、菜肴制作和廚房管理等工作,只有極少部分能夠成為中職教師。目前廣東省內屬于師范類的烹飪專業(yè)只有嶺南師范學院和韓山師范學院的烹飪與營養(yǎng)教育專業(yè),每屆招生250人,而廣東省內開設粵菜廚藝類專業(yè)的技工院校、職業(yè)院校共190余所,在校生達6.5萬人,是烹飪專業(yè)類人才的主要來源。如今,隨著中小學勞動教育課程的獨立,會新增對義務教育烹飪教師的需求,社會上也會相應地出現烹飪教育基地、機構,提升對烹飪教學人員的需求。因此,為了銜接義務教育勞動課、補充師資、拓寬就業(yè),高職烹飪專業(yè)人才培養(yǎng)思路應從以下幾方面轉變:
目前,廣東省內烹飪專業(yè)的“X”證書主要是粵菜制作職業(yè)技能等級證書和粵點制作職業(yè)技能等級證書,各自有初、中、高三個等級,高等級覆蓋低層次的職業(yè)技能需求,一般本科烹飪專業(yè)學生直接考取高級證書,高職烹飪專業(yè)學生初次考取中級證書,中職烹飪學生初次考取初級證書?;洸酥谱髀殬I(yè)技能等級證書、粵點制作職業(yè)技能等級證書的亮點在于定位高遠,考核內容既保持了傳統(tǒng)粵菜、粵點的特點,又與時俱進,博采中外多種菜式之長,有助于培養(yǎng)粵菜、粵點高素質技術技能型人才,為繼承粵菜傳統(tǒng)菜肴做貢獻。通過學習和考證,讓學生通過理論聯(lián)系實際,掌握粵式菜肴的創(chuàng)新方法,提升粵菜、粵點烹飪的應用價值,又能與廣東省中小學地方特色“烹飪與營養(yǎng)”教育中粵菜、粵點的烹飪制作學習相匹配。
“00后”已成為現代大學生的主要群體,由于成長環(huán)境相對改善,在長輩的呵護下,許多學生缺乏動手烹飪的機會,不少學生存在健康飲食觀念不強、健康飲食知識欠缺、健康飲食習慣未形成的問題。一直以來,部分家長覺得子女最要緊的事情就是看書和學習,煮飯、洗碗等家務事以后自然而然就會了,卻不知這也是全面發(fā)展教育的一部分。烹飪本身就包含了豐富的勞動教育內容,如學生通過參與植物性原料的栽培、獲取及加工過程,體會到一粒大米、一粒豆子的來之不易,懂得對勞動成果的珍惜及對勞動的尊重;教師引導學生根據健康飲食的原則,配制和烹飪出各種符合健康要求的美味菜肴,培養(yǎng)學生形成健康的飲食習慣,形成熱愛勞動、崇尚勞動的思想;通過對飲食文化的理解,使學生學會尊重各民族的飲食習慣,培養(yǎng)跨文化意識及關愛服務精神,等等[4]。作為與中小學“烹飪與營養(yǎng)”這一教育活動聯(lián)系最為緊密的群體,高職院校在理念和行動上都要對勞動教育給予認可,有必要把勞動教育貫穿于大學生學習的每個環(huán)節(jié),貫穿于教學之中,在對學生專業(yè)技能進行培養(yǎng)的基礎上,著重對學生進行良好行為習慣和道德品質方面的熏陶,讓他們在求知的過程中自覺地強化自身的道德修養(yǎng)并提升綜合素質,從而實現高職院校烹飪專業(yè)學生的知識和勞動教育的互相滲透、和諧發(fā)展,形成正確的勞動觀和創(chuàng)新的勞動理念[5]。
自2015年起,教師資格考試改革在全國范圍內推行,改革之后將采用全國統(tǒng)考的方式,以縮短師范生與非師范生之間的距離,凡希望取得教師資格證書者均須參加全國教師資格證統(tǒng)一考試。由于教師資格考試的報考沒有專業(yè)限制,所以高職烹飪專業(yè)的學生也能夠按照自己的意愿選擇適當的課程,參加中小學教師資格考試。教師資格考試分為筆試和面試,筆試內容涉及教育學、心理學、綜合素質、學科教學能力等方面,面試主要考核教學實踐能力。為解決更多的中小學“烹飪與營養(yǎng)”類勞動教育師資不足的問題,可鼓勵學生報考教師資格考試。高職院??蔀榕腼兗芭腼兿嚓P專業(yè)的學生提供有關教育學、心理學的學習課程,讓更多烹飪專業(yè)的學子獲得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廣東省部分被評為“勞動教育基地”的職業(yè)院校在開展中小學烹飪勞動教育時,可發(fā)動專業(yè)學生積極申報助教崗位,共同參與整個教學過程,以提高其教學實踐能力,也可為升本科烹飪師范專業(yè)打下基礎。
《國民營養(yǎng)計劃(2017—2030年)》提出,開展健康烹飪模式和營養(yǎng)均衡配餐的示范推廣,加強對傳統(tǒng)烹飪方式的營養(yǎng)化改造,研發(fā)健康烹飪模式?!吨泄仓醒?、國務院關于深化改革加強食品安全工作的意見》中要求推進食品安全社會共治——持續(xù)開展“食品安全宣傳周”和食品安全進農村、進校園、進企業(yè)、進社區(qū)等宣傳活動,提升公眾食品安全素養(yǎng)。食品不僅需要“營養(yǎng)”,更需要保障“安全”,作為烹飪專業(yè)學生,“安全”意識應該貫穿于教育全過程,營造誠信為本的氛圍。從原輔料準備及產品加工,到成品貯藏都要始終以食品安全為準繩來培養(yǎng)大學生的職業(yè)道德與職業(yè)素養(yǎng),增強大學生的職業(yè)責任感;鼓勵學生認真鉆研技藝,提高安全配餐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匠技、匠心和匠情,樹立正確的人生觀與價值觀。
我國義務教育階段勞動課的獨立是中小學勞動教育中的一個新變化,“烹飪與營養(yǎng)”也僅僅是任務群中的一個學習任務,本研究中討論的廣東省高職烹飪專業(yè)人才的培養(yǎng)改變思路亦是一個側面。勞動教育課程的獨立是國家課程的系統(tǒng)性工程,在教育部對中小學勞動教育實施進行指導的同時,還要各高校根據當地的特點與實際情況,在勞動課程項目教學設計、教學資源整合、教育評價改進等諸多方面通力合作,才能保證中小學生勞動教育順利實施,為國家培養(yǎng)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