駱惠琴,李維宏,杜易,周曉琦,宋佳楠,張夢笑
臨平區(qū)第一人民醫(yī)院喬司分院婦產科,浙江杭州 311100
妊娠期糖尿病是孕期當中常見的一種并發(fā)癥,一旦發(fā)生妊娠期糖尿病,很有可能引發(fā)孕婦產后出血以及胎膜早破等嚴重后果,對母嬰的生命健康造成威脅[1]。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大幅度提升,二孩政策的實施,再加上生活壓力的不斷增大,我國的妊娠期糖尿病發(fā)病率增長趨勢明顯[2]。當前,對于妊娠期糖尿病的發(fā)病機制仍未明確,但大量臨床研究結果表明,孕婦的年齡、糖尿病家族史、孕前體質量等均為影響妊娠期糖尿病發(fā)病率的危險因素[3-4]。同時,還有研究表明,相比于健康產婦的后代,妊娠期糖尿病孕婦的后代在成年后的糖尿病發(fā)生率更高[5]。所以,準確識別妊娠期糖尿病的危險因素與保護因素,針對性地給予相應的預防及治療方案,能夠有效降低孕婦的糖尿病及心血管疾病的發(fā)生率,改善母嬰結局?;诖耍疚倪x取2022年12月—2023年4月臨平區(qū)第一人民醫(yī)院喬司分院收治的101例圍生期孕婦,深入分析了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危險與保護因素,現報道如下。
選取本院收治的101例圍生期孕婦,按照有無發(fā)生妊娠期糖尿病分為兩組,發(fā)生妊娠期糖尿病的為觀察組(n=29),未發(fā)生妊娠期糖尿病的為對照組(n=72)。年齡22~36歲,平均(27.9±2.4)歲。本次研究通過醫(yī)院倫理委員會的審核。
納入標準:①自愿于本院進行分娩的單胎孕婦;②均按照中華醫(yī)學會糖尿病學分會《中國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2版)》[6]相關標準進行過診斷的患者;③具有高依從性的患者;④均為自愿參與并簽署同意書的患者。
排除標準:①臨床資料不完整的患者;②具有精神病史或障礙的患者;③具有合并腎、肝、心等重要器官疾病的患者;④具有卵巢囊腫、子宮肌瘤等良性腫瘤的患者。
根據前人研究成果及經驗,總結影響妊娠期糖尿病發(fā)生的主要因素,以此制訂相應的調查問卷[7]。調查問卷主要包括年齡、睡眠質量、喜愛甜食、孕期增重、孕前體質指數、孕前運動、被動吸煙、糖尿病家族史、月經周期紊亂以及孕次等內容。邀請統(tǒng)計學專業(yè)對調查問卷進行專業(yè)的檢驗及修改,確保本次調查問卷的信度與效度。采取面對面發(fā)放的形式,對孕婦或者其家屬發(fā)放問卷,當面填寫并回收,確保問卷有效率達到100%。
①對所有研究對象的妊娠期糖尿病發(fā)生率進行統(tǒng)計分析;②對影響妊娠期糖尿病的單因素進行分析;③對影響妊娠期糖尿病的多因素進行Logistic回歸。
采用SPSS 18.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數資料用例數(n)和率(%)表示,采用χ2檢驗,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歸分析,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101例研究對象中,發(fā)生妊娠期糖尿病的為29例,占比為28.71%,未發(fā)生妊娠期糖尿病的為72例,占比為71.29%。
兩組年齡、孕前體質指數、孕前運動、被動吸煙、糖尿病家族史、月經周期紊亂、孕期增重、睡眠質量、喜愛甜食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妊娠期糖尿病單因素分析[n(%)]
通過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年齡≥35歲、孕期增重≥25 kg、喜愛甜食、月經周期紊亂、糖尿病家族史、被動吸煙、孕前體質指數為妊娠期糖尿病發(fā)生的危險因素(P<0.05),而孕前運動與良好的睡眠質量為妊娠期糖尿病發(fā)生的保護因素(P<0.05)。見表2。
表2 妊娠期糖尿病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
相關調查數據顯示,孕婦的妊娠期糖尿病發(fā)生率在5%左右,是妊娠期當中比較常見的并發(fā)癥之一,嚴重影響到孕婦的妊娠結局[8-10]。孕婦一旦發(fā)生妊娠期糖尿病,將極大增加新生兒患糖尿病的風險,引發(fā)嚴重的并發(fā)癥及后遺癥,對孕婦及新生兒的生命健康造成威脅。因此,有必要充分分析妊娠期糖尿病的危險及保護因素,并采取有效治療方案進行干預,有效改善孕婦的血糖水平,降低患病風險。
在本研究當中,通過單因素分析發(fā)現,妊娠期糖尿病的相關因素主要包括年齡、孕前體質指數、孕前運動、被動吸煙、糖尿病家族史、月經周期紊亂、孕期增重、睡眠質量、喜愛甜食等(P<0.05),而無關因素主要為不同孕次。其中,年齡是影響妊娠期糖尿病發(fā)生的獨立危險因素,相比于<35歲的孕婦,年齡≥35歲孕婦的妊娠期糖尿病發(fā)生率更高。孕婦年齡越大,其機體各器官功能也越衰弱,從而降低了孕婦的胰島素親和力以及受體,容易引發(fā)妊娠期糖尿病[11]。研究結果顯示月經周期紊亂是引發(fā)妊娠期糖尿病的危險因素(P<0.05),月經周期紊亂會降低孕婦性腺軸的穩(wěn)定性,使其激素的分泌時間與數量產生波動,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胰島素的作用,導致孕婦的餐后血糖提升,增加孕婦妊娠期出現糖代謝異常的風險[12]。孕前體質指數作為影響糖尿病發(fā)生率的危險因素之一(P<0.05),其與胰島素抵抗具有相關性。一般而言,孕期體質量增加會使得孕婦內臟或者腹部的脂肪堆積增加,從而降低孕婦機體對胰島素的敏感性,增加妊娠期糖尿病發(fā)生的風險[13]。因此,對于孕婦而言,不管是在孕前還是在預期當中,都應該要進行合理的飲食,并保持適當運動量,因此對自身的體質量及孕前體質指數進行有效的控制[14]。喜愛甜食是影響妊娠期糖尿病發(fā)生的重要因素之一,甜食當中含有大量的葡萄糖及蔗糖等,孕婦在食用甜食之后,身體會在短時間內大量吸收這些元素,從而影響到自身的胰島素調節(jié)功能,引發(fā)紊亂的現象[15]。在臨床研究當中,國內有關被動吸煙所引發(fā)妊娠期糖尿病的研究較少,而本研究結果顯示,被動吸煙是妊娠期糖尿病的相關因素(P<0.05),其回歸系數為0.449,OR=1.522。這主要是由于煙草煙霧當中的尼古丁會降低胰島素受體敏感性,對孕婦的胰島β細胞功能造成損害,刺激其交感神經,從而導致孕婦機體釋放大量兒茶酚胺,引起孕婦出現代謝異常的癥狀,在這種情況下,孕婦的高密度脂蛋白降低,而總膽固醇及三酰甘油的水平提升,最終導致孕婦的血糖升高[16]。因此,在日常生活當中,孕婦及家庭成員要引起重視,要盡量避免制造以及遠離吸煙環(huán)境。相比于正常孕婦而言,具有糖代謝異常合并糖尿病家族史的孕婦,其妊娠期糖尿病發(fā)生率更高,同時,孕婦與家族糖尿病患者的關系越近,人數越多,則其妊娠期糖尿病發(fā)生率越高。因此,必須要高度重視和關注具有合并糖尿病家族史的孕婦,盡早進行干預和治療。孕前運動與睡眠質量為保護因素(P<0.05),睡眠作為機體中樞神經系統(tǒng)的自動調節(jié)過程,能夠有效補充機體所需的能量,是人體健康生存的基礎,良好的睡眠對于孕婦尤為重要。在妊娠期間,良好的睡眠能夠有效維持孕婦的胰島素敏感性,調節(jié)孕婦的血糖,從而降低孕婦發(fā)生妊娠期糖尿病的風險;而孕婦在孕前進行適當的體育鍛煉,能夠增強胰島素靶器官對胰島素敏感性,以此減少胰島素使用量,達到有效降低孕婦妊娠期糖尿病發(fā)生率的目的。
綜上所述,妊娠期糖尿病的病因是多因素相互作用導致的,其危險因素主要有孕期增重、年齡、喜愛甜食、孕前體質指數、被動吸煙等,而保護因素主要為孕前運動與良好的睡眠質量。要想有效預防妊娠期糖尿病的發(fā)生,關鍵就在于做好相應的預防措施,如合理控制孕婦體質量、早生早育、加強健康教育等,而對于具有糖尿病家族史等高危險因素的孕婦,應當要納入到高危妊娠管理中,最大程度地降低妊娠期糖尿病的發(fā)生,有效保障孕婦在圍生期的保健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