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婷,景燕,陸明佳,黨輝,李紅燕
癲癇是大腦神經(jīng)元突發(fā)性異常放電,造成大腦功能短暫性障礙的一種慢性病。流行病學調查顯示,全球約有5 000萬癲癇患者,其中我國癲癇患者約占18%,且新發(fā)患者數(shù)量正以每年40萬~60萬的速度增長[1]。研究證實,癲癇長期反復發(fā)作可改變腦白質結構,造成不同類型及程度的認知功能損傷,尤其在記憶、語言、執(zhí)行、情緒等方面,而上述任何一種認知功能損傷均可對機體造成不可逆的影響[2]。目前,常規(guī)抗癲癇藥物只可控制2/3患者的病情,尚不能從根本上改變患者的病理生理狀態(tài)[3]。此外,雖然分子生物學及基因測序技術不斷進步,但特發(fā)性癲癇的致病基因尚未被明確[4]。miRNA是一種小型類似siRNA的分子,由高等真核生物基因組編碼,其可通過與靶基因mRNA堿基配對并引導沉默復合體降解mRNA或阻礙mRNA翻譯而發(fā)揮基因調控作用[5]。而通過分析特發(fā)性癲癇患者外周血中差異表達miRNA來尋找其生物標志物,對早期診斷和治療特發(fā)性癲癇十分重要。本研究旨在分析特發(fā)性癲癇患者外周血差異表達miRNA,以期為特發(fā)性癲癇治療靶點的選擇提供理論基礎。
1.1 研究對象 選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人民醫(yī)院神經(jīng)內科治療的特發(fā)性癲癇患者12例為病例組。納入標準:(1)符合特發(fā)性癲癇的診斷標準[6]:發(fā)作期間腦電波顯示全身性棘波活動,并伴有失神、肌肉震顫、陣發(fā)性強直等表現(xiàn);(2)年齡18~36歲;(3)對本研究知情同意。排除標準:(1)顱腦MRI檢查顯示存在腦器質性、結構性病變者;(2)存在腦血管疾病、頭部創(chuàng)傷或顱腦手術史者;(3)合并其他神經(jīng)類、精神類疾病者;(4)合并其他內、外科疾病者。選取同期于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人民醫(yī)院門診進行體檢的健康者12例為對照組。納入標準:(1)體檢結果無明顯異常;(2)年齡18~36歲;(3)無癲癇家族史。兩組性別、年齡、受教育時間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本研究已通過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人民醫(yī)院倫理委員會審核批準(KY2019051562),所有受試者對本研究知情同意。
表1 引物序列Table 1 Primer sequences
表1 兩組一般資料比較Table 1 Comparison of general data between the two groups
1.2 研究方法
1.2.1 外周血采集 采集受試者清晨空腹靜脈血5 ml,1 000 r/min離心5 min(離心半徑124 mm)(離心機購自賽默飛世爾科技公司,型號:mySPINTM6 Mini Centrifuge),取血漿并低溫保存。
1.2.2 高通量測序 委托新疆康智睿生物醫(yī)學技術服務有限公司協(xié)助完成血漿高通量測序。采用Trizol法提取血漿樣本中的總RNA,在分光光度計230、260、280 nm波長下測定RNA吸光度,并計算RNA濃度;采用瓊脂糖凝膠電泳確定樣品RNA純度及完整性;采用NanoDrop ND-1000定量樣品中總RNA質量[7]。取1 μg總RNA并使用T4 RNA連接酶進行催化,使用連接酶分別連接3'端及5'端miRNA測序接頭,將隨機引物反轉為第一鏈cDNA;采用RT-PCR(PCR 11~12個循環(huán))擴增,采用變性聚丙烯酰胺凝膠(1.0 mm,10孔,購自賽默飛世爾科技公司,貨號:EC68752BOX)進行電泳純化,生成sRNA文庫,采用Picogreen熒光染料法(微型熒光儀購自北京原平皓生物技術有限公司,型號:TBS380)對sRNA的質量進行定量分析;采用Illumina cBot簇生成系統(tǒng)進行橋式PCR擴增,生成克隆簇;采用Illumina HiSeq 2000測序儀按照TruSeq Rapid Small RNA cluster試劑盒說明書進行高通量測序,獲得原始序列數(shù)據(jù)和樣品待分析數(shù)據(jù)。除去sRNA序列接頭及低質量(原始序列中堿基的測序質量值>30的堿基占總堿基的百分比>80%、接頭污染比例≤1%、有效序列長度≥50 bp、數(shù)據(jù)的有效比對率>70%)的序列,保留長度≥18 nt的序列讀數(shù)。
1.2.3 差異表達miRNA篩選 采用Off-LineBasecaller軟件分析并讀取堿基序列,將原始序列數(shù)據(jù)處理后,獲取高通量測序發(fā)現(xiàn)的miRNA的豐度信息。采用edgeR軟件篩選差異表達miRNA,其篩選條件為|log2FC|≥1且P<0.05;選取差異倍數(shù)最大的5位差異表達miRNA。
1.2.4 差異表達miRNA表達水平檢測 采用qPCR檢測差異表達miRNA表達水平。采用PrimerPremier 5.0軟件并根據(jù)目標miRNA或基因進行引物設計(見表1)。將混合液(反轉錄buffer 2.0 μl+上游引物0.2 μl+下游引物0.2 μl+脫氧核糖核苷酸三磷酸 0.1 μl)置于70 ℃干熱浴器中3 min,取出后立刻進行冰水浴,冷卻至室溫;加入莫洛尼鼠白血病病毒反轉錄酶0.5 μl,37 ℃水浴60 min;隨后立即95 ℃干熱浴3 min,置于-80 ℃冰箱待測。配置PCR溶液:SYBR Green 1染料10 μl+上游引物1 μl+下游引物1 μl+dNTP 1 μl+Taq聚合酶2 μl+待測樣品cDNA 5 μl+雙蒸水30 μl,將上述試劑混合后以6 000 r/min離心10 min(離心半徑6 cm)。將配置好的PCR溶液置于RT-PCR儀上進行PCR擴增。PCR條件:93 ℃預變性2 min,后按照93 ℃ 1 min、55 ℃ 1 min、72 ℃ 1 min進行40個循環(huán),72 ℃延伸7 min。同時繪制目標miRNA或基因的擴增曲線和熔解曲線以檢驗差異表達miRNA的引物特異性。使用2-ΔΔCt法計算差異表達miRNA表達水平。
1.3 統(tǒng)計學方法 所有數(shù)據(jù)采用Excel錄入,采用GraphPad Prism 7.00軟件包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及制圖。計量資料以(±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兩獨立樣本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相對數(shù)表示。雙側檢驗水準:α=0.05。
2.1 高通量測序結果 共完成2 4 個樣本測序。各樣本原始序列數(shù)據(jù)統(tǒng)計分析結果顯示,原始序列數(shù)據(jù)為10 811 542~14 865 039個,原始測序量(堿基數(shù)目)為810 865 650~1 094 213 755個,誤差率為0.026 1%~0.0 3 5 1%,原始序列中堿基的測序質量值>2 0 的堿基占總堿基的百分比為9 2.5 6%~9 7.3 2%,原始序列中堿基的測序質量值>3 0 的堿基占總堿基的百分比為8 8.0 1%~9 3.5 0%,堿基G 和C 的數(shù)量總和占總堿基數(shù)量的百分比為4 5.2 9%~5 2.0 9%。各樣本樣品待分析數(shù)據(jù)統(tǒng)計分析結果顯示,樣品待分析數(shù)據(jù)為10 714 978~14 226 434個,過濾后得到的測序量(堿基數(shù)目)為231 280 458~305 545 866個,誤差率為0.022 5%~0.032 0%,原始序列中堿基的測序質量值>20的堿基占總堿基的百分比為95.87%~98.85%,原始序列中堿基的測序質量值>30的堿基占總堿基的百分比為95.30%~96.85%,堿基G和C的數(shù)量總和占總堿基數(shù)量的百分比為40.38%~47.58%,見表2。
表2 兩組原始序列數(shù)據(jù)、樣品待分析數(shù)據(jù)統(tǒng)計分析Table 2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raw reads and clean reads of the two groups
2.2 差異表達miRNA篩選結果 共檢測出146個差異表達miRNA,與對照組相比,研究組共有98個miRNA表達上調,48個miRNA表達下調;其中差異倍數(shù)最大的5個差異表達miRNA分別為hsa-let-7b-3p、hsa-let-7f-1-3p、hsa-miR-92a-1-5p、hsa-miR-219a-2-3p、hsa-miR-6810-3p,見表3。
表3 5位差異倍數(shù)最大的差異表達miRNATable 3 Five 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miRNA with the largest multiples of difference
2.3 差異表達miRNA表達水平檢測結果 擴增曲線分析結果顯示,樣本均經(jīng)歷了良好的擴增過程,見圖1。熔解曲線分析結果顯示,大多數(shù)曲線為單峰,見圖2。病例組hsa-let-7b-3p、hsa-miR-92a-1-5p表達水平低于對照組,hsa-miR-6810-3p表達水平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hsa-let-7f-1-3p、hsa-miR-219a-2-3p表達水平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4。
圖1 差異表達miRNA的擴增曲線Figure 1 Amplification curve of 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miRNA
圖2 差異表達miRNA的熔解曲線Figure 2 Fusion curve of 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miRNA
表4 兩組差異表達miRNA表達水平比較(±s)Table 4 Comparison of expression levels of 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miRNA between the two groups
表4 兩組差異表達miRNA表達水平比較(±s)Table 4 Comparison of expression levels of 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miRNA between the two groups
組別 例數(shù)hsa-let-7b-3p hsa-let-7f-1-3p hsa-miR-92a-1-5p hsa-miR-219a-2-3p hsa-miR-6810-3p對照組 121.08±0.341.02±0.20 1.02±0.19 1.03±0.31 1.12±0.21病例組 120.39±0.191.08±0.26 0.49±0.31 0.96±0.46 2.03±0.92 t值6.2750.7435.7120.4764.280 P值<0.0010.465<0.0010.639<0.001
研究指出,>80%的人類基因在轉錄時會產(chǎn)生大量的miRNA等多種非編碼RNA,并通過影響靶基因轉錄、翻譯及蛋白質修飾等過程而影響后生動物的生物學過程[8-9]。其中miRNA在腦發(fā)育和神經(jīng)可塑性等方面發(fā)揮的作用已得到充分證實[10-12]。本研究旨在分析特發(fā)性癲癇患者外周血差異表達miRNA。
本研究各樣本原始序列數(shù)據(jù)統(tǒng)計分析結果顯示,原始序列中堿基的測序質量值>20的堿基占總堿基的百分比為92.56%~97.32%,原始序列中堿基的測序質量值>30的堿基占總堿基的百分比為88.01%~93.50%,堿基G和C的數(shù)量總和占總堿基數(shù)量的百分比為45.29%~52.09%;各樣本樣品待分析數(shù)據(jù)統(tǒng)計分析結果顯示,原始序列中堿基的測序質量值>20的堿基占總堿基的百分比為95.87%~98.85%,原始序列中堿基的測序質量值>30的堿基占總堿基的百分比為95.30%~96.85%,堿基G和C的數(shù)量總和占總堿基數(shù)量的百分比為40.38%~47.58%,提示測序樣本堿基分布比較均勻,可用于后續(xù)分析。
本研究結果顯示,共檢測出146個差異表達miRNA,與對照組相比,研究組共有98個miRNA表達上調,48個miRNA表達下調;其中差異倍數(shù)最大的5個差異表達miRNA分別為hsalet-7b-3p、hsa-let-7f-1-3p、hsa-miR-92a-1-5p、hsa-miR-219a-2-3p、hsa-miR-6810-3p。擴增曲線分析結果顯示,樣本均經(jīng)歷了良好的擴增過程;熔解曲線分析結果顯示,大多數(shù)曲線為單峰;說明檢測樣本的特異性和穩(wěn)定性比較好,且擴增產(chǎn)物純度和可靠性比較高。
文獻指出,cAMP反應元件結合蛋白(cAMP response element bindingprotein,CREB)對癲癇發(fā)生及持續(xù)狀態(tài)的調節(jié)作用可能與has-let-7b-3p有關;CREB可通過磷酸化轉為活性結構,進而啟動多種基因的轉錄,并通過多條途徑調控神經(jīng)元功能,從而促進神經(jīng)元興奮、發(fā)育和重塑[13-16]。本研究結果顯示,病例組has-let-7b-3p表達水平低于對照組,提示has-let-7b-3p在特發(fā)性癲癇患者中表達下調,且其可能在特發(fā)性癲癇的發(fā)病機制中發(fā)揮作用。has-miR-92a-1-5p是腦特異性miRNA,其可參與N-甲基-D-天冬氨酸谷氨酸受體信號傳導,調控哺乳動物腦源性神經(jīng)營養(yǎng)因子及其酪氨酸激酶的表達水平,從而影響大腦功能[17-18]。本研究結果顯示,病例組hsa-miR-92a-1-5p表達水平低于對照組,其原因尚不清楚,需要進一步研究分析。一項基因分型分析研究指出,miR-6810-3p可能參與突觸信號發(fā)生及傳導、神經(jīng)元分化及投射過程,且其與黃斑變性及神經(jīng)退行性疾病直接相關[19]。
本研究結果顯示,病例組hsa-miR-6810-3p表達水平高于對照組,提示hsa-miR-6810-3p表達水平升高可能與特發(fā)性癲癇有關,其有可能作為特發(fā)性癲癇的生物標志物。本研究結果還顯示,兩組hsa-let-7f-1-3p、hsa-miR-219a-2-3p表達水平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分析原因可能與受試者的個體差異和本研究樣本量較小等因素有關,后期需設計同質化的前瞻性研究以進一步評估hsa-let-7f-1-3p、hsa-miR-219a-2-3p在特發(fā)性癲癇中的意義。
綜上所述,與健康人相比,特發(fā)性癲癇患者外周血共有98個miRNA表達上調,48個miRNA表達下調;其中差異倍數(shù)最大的5個差異表達miRNA分別為hsa-let-7b-3p、hsa-let-7f-1-3p、hsa-miR-92a-1-5p、hsa-miR-219a-2-3p、hsa-miR-6810-3p,且可能只有hsa-let-7b-3p、hsa-miR-92a-1-5p、hsa-miR-6810-3p參與了特發(fā)性癲癇的發(fā)生發(fā)展。但本研究在發(fā)現(xiàn)差異表達miRNA后,并未做針對性的小鼠敲低實驗,不能提供其調控機制的完整證據(jù)鏈,期待后續(xù)研究增加基礎實驗以進一步深入探討。
作者貢獻:仲婷進行文章的構思與設計、文章的可行性分析、文獻/資料收集,撰寫論文;仲婷、景燕、陸明佳進行論文的修訂;黨輝、李紅燕負責文章的質量控制和審校;李紅燕對文章整體負責,監(jiān)督管理。
本文無利益沖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