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廣武
(景泰縣五佛鄉(xiāng)泰和小學 甘肅 景泰 730400)
小學語文的教學質(zhì)量對于小學生的教學來說非常重要,語文是小學的一門重要學科。目前小學語文教學中存在滿堂灌的現(xiàn)象,教學中教師沒有設計精準化的語文教學方法,導致小學語文課堂效率一直低下。新課標提出教師要加強課堂教學效率,在教學中用低投入獲得較高的教學效果,現(xiàn)在大部分小學生機械式的教學方法充斥在課堂中,教師讓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變得更加表演化,很多教師在教學中缺乏教學目標設計,不考慮小學生的個性化發(fā)展,在這種現(xiàn)象下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率很難提升。有的學校中將課堂教學分為三部分,有效解決了傳統(tǒng)教學中教師講課占據(jù)課堂教學全部時間,導致學生無法自主學習的問題,該學校認為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將更多的時間還給學生,教師要減少講解時間,給學生更多的時間去自主學習和互動討論,讓學生在課堂教學中有機會去展示學習成果,還需要在課堂中留出少部分時間用于鞏固教學內(nèi)容和改進教學不足點。通過給學生提供更多的時間,讓學生在課堂上能夠自主學習,促進課堂教學發(fā)展,其升課堂教學質(zhì)量。筆者主要從小學語文教學的五個方面論述微活動對于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率提升的影響,通過將微活動引入小學語文教學中,加強小學語文每個教學環(huán)節(jié)的聯(lián)系,提升小學語文教學效率。
我國關于教學取得的研究最開始,學者是從教學理論創(chuàng)新的角度開展研究,學者陳安中提出,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需要在新課標的要求下開展,要求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根據(jù)新課程要求的基本原則,按照新課程提出的基本條件,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有效性地開展課堂教學,他認為教學改革背景下,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要選擇有效性的價值取向。王悅提出,如何提升小學語文課堂效率,需要教師從課堂細節(jié)抓起,在教學時明確課堂教學目標,將學生作為課堂的主體,通過小學語文課堂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在課堂中設計高效的語文復習方法,從而提升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果,小學語文課堂是學生生長的主要場所,課堂上教師將所有的教學內(nèi)容銜接起來傳授給學生,讓小學生在課堂上得到發(fā)展。農(nóng)保興則認為,要讓小學語文課堂提升教學效率,需要教師根據(jù)學生的學情以及具體的教學情況,創(chuàng)造高效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模式,在教學中教師要根據(jù)教學存在的問題,分析課堂教學和學生學習之間的矛盾,根據(jù)課堂上存在的問題提出解決的方法,不斷創(chuàng)新提升課堂教學效率。曹麗則認為,有效開展課堂教學研究,需要教師在課堂上組織學生進行互動討論,通過課堂設計問題引導學生思考,設計有效的作業(yè)提升課堂復習效果,教師要從多個方面探索創(chuàng)新高效的教學方法。王紅要求教師要在課堂當中學會反思改進,通過不斷的探索研究創(chuàng)建高效的教學課堂。關瀾心提出,教師想要設計高效的教學課堂,要求教師要在課堂中充分帶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自愿參加到教與學的教學活動中,他認為小學生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需要做到以下三個方面,首先,教師要引導學生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學會自己設計問題,并通過獨立學習解決問題達到對知識的更深層次理解和掌握。其次,教師要引導學生學會提出疑問,讓學生在自主學習的過程當中對自己有問題的地方勇敢提出異議,教師通過引導學生幫助學生答疑解惑。質(zhì)疑是小學生在課堂上獨立思考的重要表現(xiàn),現(xiàn)在的大部分小學生學習時不會思考,導致學生很難完全掌握學習的內(nèi)容,因此教師要在課堂上通過誘導學生思考提升課堂教學效率。最后,教師要引導學生在課堂中學會互動和自我評價,小學課堂互動是學生分享和學習知識的重要方法,通過互動借鑒其他學生好的學習經(jīng)驗,在互動的過程當中學會反思自己學習過程中存在的不足,因此課堂互動對于小學生課堂效率的提升至關重要,小學教師在課堂教學時不能忽視課堂互動的重要性。自我評價是學生正確認識自己學習情況的重要方法,只有學生愿意在自主學習的過程當中開展自我評價和反思,學生才會在學習過程中不斷進步,才能有效提升課堂學習效率。有的地方學校創(chuàng)設了新穎的教學模式,改變了傳統(tǒng)教學方法,讓課堂教學變得更加適合學生學習發(fā)展。部分地區(qū)的學校在課堂上采用循環(huán)課堂的教學模式,認為課堂教學主要分為兩個環(huán)節(jié),首先是預習環(huán)節(jié),預習環(huán)節(jié)中需要學生自主學習教學內(nèi)容,在預習的過程當中尋找問題并想出解答方法,尋找自己存在疑惑不能解決的問題;其次是展示環(huán)節(jié),學生需要在展示環(huán)節(jié)當中學生需要將自己的問題展示出來,通過教師和學生一起討論互動的方法幫助學生解決問題,這種循環(huán)的課堂教學模式,給學生在課堂上留出了更多的思考時間,也讓學生明確了在課堂當中的主要任務,引導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目前在我國小學教學中,大部分學校仍然采用的是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模式,課堂中教師不重視引導學生思考。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讓教師形成了,教學即教師教、學生學的教學理念,導致課堂教學無法引導學生充分發(fā)揮思維,讓學生在課堂上被動接受知識。
筆者通過調(diào)查問卷的方式了解微活動教學在小學語文教學應用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本次調(diào)查問卷共涉及240份,主要是從小學一至六年級各抽取四十名學生,現(xiàn)將調(diào)查內(nèi)容和調(diào)查結果統(tǒng)計分析如下。
第一,你認為班級語文課堂效率如何?有20%的學生認為其班級語文課堂教學效率較高,有50%左右的學生認為其班級語文課堂教學效率一般,有30%左右的學生認為其班級語文課堂教學效率低下。從以上數(shù)據(jù)可以看出,大部分學生認為語文課堂教學效率一般。第二,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是否開設口語課堂?有32%的學生回答,在語文課堂中經(jīng)常會開展語教學活動,有53%左右的回答認為,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偶爾會開展口語教學活動,有15%左右的學生回答,在小學語文課堂當中沒有開展過口語教學活動。從以上數(shù)據(jù)可以看出,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并不重視對學生開展口語教學活動。筆者通過分析發(fā)現(xiàn)開展口語教學活動的年級為小學低年段學生,在小學高年段課堂教學中很少開展口語教學活動。第三,您對小學語文寫作教學的興趣程度如何?這個問題有36%的學生回答,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對寫作教學很感興趣,有48%左右的學生回答,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對寫作教學興趣一般,有不到15%左右的學生回答,對小學寫作教學不感興趣,可見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學生對于寫作教學的興趣并不是很高。第四,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閱讀教學是通過何種教學方式開展?這個問題有80%左右的學生回答,在閱讀課堂教學中更多的是通過教師講授學生聽講的方式開展,有10%左右的學生回答,閱讀教學基本是由教師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完成,有10%的學生回答閱讀教學都會通過教師學生合作討論的方式完成教學。從以上數(shù)據(jù)可以看出,目前我國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方式和傳統(tǒng)教學模式相差無幾,大部分的閱讀課堂教學仍然是以教師講學生聽的方式開展,嚴重影響了學生在閱讀課堂教學當中的自主性。第五,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您對于學習生字是否感興趣?這個問題有22%左右的學生回答,在語文課堂中對于學習生字比較感興趣,有50%左右的學生回答興趣一般,有30%左右的學生回答對學習生字不感興趣,從以上數(shù)據(jù)可以看出,大部分的小學生在語文課堂中對于學習生字的興趣一般或不感興趣,可見小學語文課堂中識字教學效率低下。
通過分析發(fā)現(xiàn),在小學寫作教學中教師經(jīng)常會幫助學生提供寫作思路,讓學生在教師的思路下完成寫作,可見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對于學生的干預較多,沒有給學生充分的自主學習空間。對于小學生而言其對于寫作還未形成完整的認知體系,教學中教師把控學生的寫作思路,嚴重影響了學生原本的寫作思維,讓每個班級當中學生的寫作思路基本相同。小學生剛開始接觸寫作教學,教師的過度參與讓學生的寫作學習變得更加困難,教師機械式地給學生分享優(yōu)秀作文并讓學生參考,影響了小學生寫作思路的成型,導致小學生在寫作中出現(xiàn)沒有獨立思考的問題,長此以往影響學生的寫作興趣。在小學閱讀教學中,教師充當著閱讀課堂的主體,忽視了學生閱讀學習自主性,讓學生沒有時間和獨立的空間,在閱讀學習中思考嚴重阻礙了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綜合發(fā)展。教師在閱讀教學時過度把控,讓學生無法通過思考理解閱讀文本,學生在閱讀過程中也很難去尋找并提出問題,無效的閱讀教學讓學生對閱讀出現(xiàn)倦怠,單一的閱讀教學方法嚴重影響了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率。在小學語文識字教學中,教師通常是以讓學生在紙本上練習的方式學習識字,很多教師會通過布置重復大量的識字作業(yè),加強學生對于生字的練習,重復大量的生詞練習,讓學生對于學習識字產(chǎn)生恐懼心理,教師在實際教學中并未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引入新穎的識字教學方法,吸引學生對于學習生字的興趣,教師并未充分利用智能教學工具,通過生字教學工具豐富生字練習方法,在生字練習中沒有通過合作教學的方法,引導學生自主練習學習識字。通過以上數(shù)據(jù)和分析可以看出,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各個板塊的教學效率都很低下,教師不僅沒有精準設計小學語文各個環(huán)節(jié)的教學,讓課堂重要的板塊教學效率一直難以提升,教師也沒有做好各個板塊之間的融合聯(lián)系,讓小學語文課堂呈現(xiàn)分裂的情況,沒有加強小學語文口語教學和寫作教學之間的聯(lián)系,也沒有寫作教學中引導學生識字練字,讓小學生通過寫作教學識字練字,通過練習生字加強寫作語言應用能力,也沒有將閱讀教學和寫作教學聯(lián)系起來,讓學生學會讀寫融合,引導學生將閱讀到的今天素材應用到寫作當中。
教學目標的設計在教育行業(yè)有不同的定義,筆者認為,科學的教學目標首先要滿足兩個條件:第一,教師的教學行為能夠幫助學生順利完成預期目標并取得相應的學習成就。第二,學生通過教師的教學行為感受到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對教師的教學行為比較滿意。故而科學的教學目標既要包含全面性因素又要具有指向性。教學目標的全面性是指:教師通過教學行為,能夠幫助學生全面發(fā)展并且涵蓋多個領域,讓學生的知識儲備、學習的過程與學習方法、形成的價值觀等方面相互融合,共同促進。教師的教學目標設計,始終要堅持以提高學生語文綜合素養(yǎng)為指導思想,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教學目標的指向性是指:教師的教學行為最終要取得什么樣的結果與成就,而結果與成就恰巧反映了教學目標的合理性與高效的教學效率。教師在設定教學目標時,要始終貫徹落實以學生學習為標準,驗證教學目標是否能夠順利實現(xiàn),就需考查學生在實際學習中能夠收獲怎樣的學習效果。在這里常常有一個誤區(qū),教師將教學目標的高效實施,以學生在課堂中的學習積極性以及教學任務是否全部完成為指標,衡量教學目標的科學性,這樣的理解方向很顯然偏離了教學目標設計的初衷??茖W的教學目標是指學生通過學習活動能夠獲得之前所不具備的知識水平,獲得在受教育之前所未擁有的學習技能,達到學習之前所預期的進步程度,只有設計科學的教學目標,始終堅持以學生為主的教學理念,就能全面提高小學語文的綜合素養(yǎng),確保教學活動高效運行。
時間就是金錢,在教育行業(yè)中只有充分利用教學時間才能為教學活動創(chuàng)造出更大的價值。一節(jié)課的時間非常有限,如何在有限的時間來為學生講述更廣闊的知識,讓學生取得更大的進步,這對教師是一種全新的考驗。怎樣在有限時間內(nèi)完成更多的教學目標,讓學生收獲更多的語文知識,這值得每一位小學語文教師深思。筆者認為,為了充分利用課堂時間教師要嚴格按照心理學與生理學的研究標準,認為調(diào)動學生學習興趣的交互行動,要盡可能在上課前5分鐘內(nèi)完成,教師要爭取在5分鐘時間內(nèi)完成教學指引,并開展正式的教學活動。部分教師往往會通過講故事、笑話等形式吸引學生的課堂注意力,但是不能夠合理把握時間,造成教學時間流失,還有部分教師盲目地推行小組合作討論教學模式,無論是教學問題的困難與否,都采取小組討論的教學方式,這不僅浪費了大量的教學時間,還不能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因此,教師在教學活動中要合理利用課堂時間引導學生學習,幫助學生完成之前設定的教學任務。
教學組織水平體現(xiàn)在教師對教學目標的把握、教學重點內(nèi)容的規(guī)劃、教學方式的運行等多個方面,一般都集中在課前預設完成。但是,教學活動并不是一成不變的,與學生的學習行為和教師的教學水平緊密相關,這也就代表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不可能在課前全面掌握教學活動中所出現(xiàn)的問題。因此,教師的課堂組織能力就顯得尤為重要。例如,學生對某一知識點的理解未能按照教師之前預設的進展有序推進,這時就需要教師靈活調(diào)整教學內(nèi)容,適當改變教學計劃,確保小學語文教學活動高效開展。教師一定要完善課堂組織能力,盡可能避免出現(xiàn)各種突發(fā)情況,將更多的精力與時間應用于教學目標的實現(xiàn)。假如出現(xiàn)突發(fā)情況也要及時調(diào)整教學心態(tài),靈活轉變教學方式,巧妙化解教學危機。
小學階段開展語文教學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打下堅實的語文基礎,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思維,增強學生學習自信心。教學活動的高效運行不僅在于教師的教還側重于學生的學,在現(xiàn)實的語文教學活動中仍然存在低效教學的現(xiàn)象。因此,小學語文教師要科學制定教學目標,著重關注學生通過學習行為是否取得預期的進展,要合理利用教學時間將更多的精力應用在教學內(nèi)容中,提升教師的課堂組織水平,全面提高小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