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劍 朱竑 陳曉亮
[摘? ? 要]中國旅行社的創(chuàng)立是我國旅游史上的里程碑事件,創(chuàng)始人陳光甫作為民國時期江浙財團的代表人物,不僅在經(jīng)濟領域縱橫捭闔,在政治領域也長袖善舞,所以該社不僅在民國旅游業(yè)中獨占鰲頭,更是積極參與了不少近代中國的重大政治進程。在前人研究基礎上,文章發(fā)現(xiàn)中國旅行社在平沈通車、西安事變、美軍援華等重大歷史進程中深度參與,凸顯出該企業(yè)在中國近現(xiàn)代史上的特殊地位。中國旅行社的建立與發(fā)展過程可以視為當時上層政經(jīng)關系高度結合、銀行資本與壟斷資本不斷密切的一個縮影。該研究希望通過對鮮為人知的旅游行業(yè)發(fā)展史的闡述,闡明中國旅行社產(chǎn)生和發(fā)展階段的復雜經(jīng)濟社會背景,補全中國旅游研究脈絡和知識體系,夯實旅游研究的歷史維度和歷史價值,為中國旅游研究提供有價值的史料借鑒。
[關鍵詞]陳光甫;中國旅行社;歷史;資本;政治
[中圖分類號]F5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5006(2023)10-0160-11
DOI: 10.19765/j.cnki.1002-5006.2023.10.014
引言
陳光甫1作為江浙財團的頭面人物,歷來為學界矚目。他于1923年創(chuàng)辦的上海商業(yè)儲蓄銀行旅行部,即1927年后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中國旅行社前身,相關研究已有不少[1-8]。在前人研究基礎上本文繼續(xù)推進,發(fā)現(xiàn)中國旅行社在平沈通車、西安事變、美軍援華等重大歷史進程中深度參與,凸顯出該企業(yè)在中國近現(xiàn)代史上的特殊地位。在中國旅游業(yè)日益發(fā)展的今天,學術界對旅游經(jīng)濟規(guī)律和社會現(xiàn)象的研究可謂數(shù)目可觀。但遺憾的是,或許是受制于數(shù)據(jù)資料獲取的難度,抑或是受制于西方學術話語和范式的限定,鮮有人從歷史學視角出發(fā)對旅游發(fā)展史,尤其是對近代中國旅游發(fā)展的歷史和現(xiàn)象進行系統(tǒng)而全面的梳理研究。誠然,大眾旅游的興起對于中國來講可能也就是近幾十年才發(fā)生的事,學術界對旅游業(yè)中的相關主體的研究(比如旅游者、旅游企業(yè)、地方政府、國家行政主體等)正方興未艾也實屬難能可貴。然而,從學術發(fā)展史和知識發(fā)展脈絡的角度來看,僅僅關注當前旅游業(yè)發(fā)展中的主體能動性,而對旅游業(yè)誕生之初的追溯研究缺乏甚至視而不見,這是不完整的和有缺憾的,更一步講,也是學術知識碎片化的體現(xiàn)。近代是中國旅游發(fā)展的一個特殊的歷史時期,而中國旅行社的創(chuàng)立可以說是我國旅游業(yè)史上的里程碑事件。不可否認,有少部分學者已經(jīng)認識到該研究對于旅游行業(yè)和旅游研究的特殊性和重要性,并對其給予了一定程度的關注,但相關研究多從旅行社的誕生、旅行社的組織構成、經(jīng)營模式、中外文化交流、企業(yè)社會責任等視角出發(fā)進行探討[8-14],極少注意到中國旅行社作為一個政治行動主體是如何在資本、政治、權力等關系網(wǎng)中相互嵌套、相互糾葛、相互協(xié)商的。在旅游學術研究愈發(fā)強調政治性、權力觀以及社會化的今天,本研究通過運用歷史學分析方法,在資料互證的基礎上,指出中國旅行社的建立與發(fā)展過程可以視為當時上層政經(jīng)關系高度結合、銀行資本與壟斷資本不斷密切的一個縮影。這在一定程度上也表明了旅游現(xiàn)象的政治性、權力觀和社會化并不是當代才有的現(xiàn)象,而是旅游現(xiàn)象的內在屬性。本研究希望通過對近代中國旅游行業(yè)發(fā)展史的闡述,補全中國旅游研究脈絡和知識體系,夯實旅游研究的歷史維度和歷史價值,為中國旅游研究提供有價值的史料借鑒。
陳光甫于1923年創(chuàng)辦上海商業(yè)儲蓄銀行旅行部,1927年6月1日正式更名為中國旅行社,初始目的是為了幫助上海商業(yè)儲蓄銀行測試各地的實際消費水平,然后根據(jù)業(yè)務結果決定是否開設分行。隨著時局的發(fā)展,中國旅行社不僅成功完成了初始任務,更是在與母公司的相互支持過程中執(zhí)中國旅行業(yè)之牛耳。該社的飛速發(fā)展過程,是陳光甫高端人脈的經(jīng)營與構建的過程,也是近代銀行資本開始與壟斷資本緊密結合的縮影。
1 中國旅行社的經(jīng)營與構建
中國旅行社的出現(xiàn),是其母公司——上海商業(yè)儲蓄銀行,通過高端人脈經(jīng)營與構建過程產(chǎn)生的典型代表。
上海商業(yè)儲蓄銀行初始股東構成,就已使得該企業(yè)有在民國商場上馳騁的底氣。1915年6月2日,陳光甫在滬上銀行界巨子張嘉璈與李銘的支持下開辦了上海商業(yè)儲蓄銀行,投資最多的莊籙出任董事長,陳光甫本人任總經(jīng)理,負責實際經(jīng)營。股東計有:莊籙、樓景暉、陳光甫、張嘉璈、李銘(李馥蓀)、孔祥熙、楊通7人1。蔣介石和陳光甫關系密切,與孔祥熙有關[15]。上海商業(yè)儲蓄銀行發(fā)展至1931年的儲蓄額,已經(jīng)成為中國銀行、交通銀行之后的行業(yè)第三,穩(wěn)居于“南三北四”七大私營銀行之首[16]。
孔祥熙未向外界主動公布其上海商業(yè)儲蓄銀行初始股東身份,上海商業(yè)儲蓄銀行也長期秘而不宣??紫槲跤趪涍\動期間(1928—1938年)在南京創(chuàng)辦官商合辦的中國國貨銀行,董事會聘請朱成章為第一任總經(jīng)理2。朱成章本是陳光甫的左膀右臂,中國旅行社創(chuàng)社社長,受孔祥熙邀請后,辭去上海商業(yè)儲蓄銀行董事一職改任國貨銀行總經(jīng)理。后來孔祥熙又“會同財部,呈行政院。請加委陳光甫、陳杭為官股董事。黃漢樑、徐新六為常務監(jiān)察”3,直接將陳光甫身份轉為官股董事。在各方精英共同協(xié)力推動下,一度將國貨銀行推至與中國通商、四明、中國實業(yè)并稱銀行界的“小四行”??紫槲踉诳箲?zhàn)時期財政部長任上,應美國總統(tǒng)羅斯福親信——財政部長摩根索所請,派遣深受美方信任的陳光甫代表南京國民政府,多次赴美探討貿(mào)易信貸問題。摩根索與陳光甫談判后,甚至準備了不少報告來游說羅斯福總統(tǒng),促使其下決心援助中國[17]。上述一系列事件凸顯出陳光甫在政經(jīng)兩界的特殊地位。
重要股東張嘉璈與李銘是滬上銀行家里、江浙財閥中呼風喚雨的頭面人物,與陳光甫號稱江浙財團中的“三鼎甲”。張嘉璈是中國旅行社母公司上海商業(yè)儲蓄銀行的初始股東,在1927年之前又主持中央銀行性質的中國銀行10余年。1935年中國銀行被南京國民政府以官股形式吞并后,張嘉璈專任中央銀行副總裁,后任鐵道部長。1938年鐵道部并入交通部,張嘉璈任部長直至1943年[18]。由于陳光甫與張嘉璈的特殊關系,張所轄鐵路與交通部門與中國旅行社相關的業(yè)務更是日趨緊密。1941年中國旅行社代售輪船票售票額比1937年增加一倍有余,航空及公路等交通票額比1937年營業(yè)額增加3倍有余,內運營業(yè)額是1937年的10倍4。李銘即李馥蓀,則先后擔任過上海銀行公會主席、中國銀行董事長、浙江實業(yè)銀行董事長、中國墾業(yè)銀行董事、上海商業(yè)儲蓄銀行董事、交通銀行董事、中央銀行監(jiān)事會主席、國民政府基金保管委員會主任委員、全國銀行公會主席等職位,是民國政經(jīng)界舉足輕重的要角,對陳光甫的公司發(fā)展幫助巨大。以往研究已經(jīng)從3人名下企業(yè)相互持股、3人相互投資對方企業(yè),或是共同投資同一企業(yè)等方面展開探討[19-20],而這種特殊關系正是中國旅行社能夠長期順利發(fā)展的一大保障。
陳光甫于1923年在銀行系統(tǒng)內設立旅行部,即中國旅行社前身,為上海商業(yè)儲蓄銀行的業(yè)務拓展服務。早期研究對其創(chuàng)立初衷有多個版本,其一是在1929年其與旅行社同人聚餐演講,及趙君豪1936年對陳光甫的采訪中的版本[21-22]。描述陳在一次去購買船票時,因一個外籍職員自顧與一西洋婦人長久交談而不接待,其憤然退出后萌生了經(jīng)營旅行社的打算。后來研究多襲此說。
但1934年中國旅行社分析旅游業(yè)對國民經(jīng)濟的貢獻時記錄了另一版本[23],鄭焱通過梳理相關材料后也提出,創(chuàng)設的因素還有考慮取法西方,訓練一些優(yōu)秀導游人才引導外來游客瞻仰名勝古跡,讓外人認識一下泱泱中華衣冠文物的動機;以及為眾多旅行者提供方便,使他們免受旅途之苦的原因[3]。
第三個版本則是,陳光甫于1930年12月26日在與天津同人的聚餐會上,針對旅行社與國外同行的差距,號召同人深思熟慮地考慮新奮斗方法。并提到“本行欲往某地發(fā)展,先在某地辦旅行社,取得社會一部同情后再設銀行,故謂旅行社為銀行之先鋒隊,銀行同人應不分畛域輔助而培植之?!盵21]當晚所記日記中也提及:上海商業(yè)儲蓄銀行設立旅行部已經(jīng)有7年之久,因為銀行辦旅客服務的只此一家,也得到社會一部分人士贊許,但和歐美各國的同行相較,還是相差甚遠。且后來興辦旅行社的商家,必然會針對中國旅行社之不足加以糾正。所以同人之間必須籌備新的發(fā)展模式。旅行社如果是為服務社會而設,就必須在服務上取得立足之點,而旅行社的招待,又為旅行社之先鋒隊,為銀行之前哨士兵,必須以和藹可親的笑容,努力為顧客服務[21]。由此可見,上海儲蓄銀行若要設立分行,必會在當?shù)叵仍O旅行社,實為探測擬發(fā)展區(qū)域經(jīng)濟虛實之舉。
還有一版本是陳光甫在中國銀行研究會的演講上的說法:“當初辦旅行社的時候,人家都說這是賠本生意,但我還是辦了。十年以來,九年虧本,只是去年賺了幾萬塊錢,我另外把這筆款放開,作為特別準備。這個旅行社,也養(yǎng)活了一百多個辦事人員,每個還有親屬間接靠旅行社為生。”[21]資本天生逐利特性與回饋社會雖不沖突,但陳光甫能精明準確觀察到旅行社一百多個辦事人員,均有親屬從旅行社中牟利。由此可見,陳光甫絕不僅僅是個慈善家。兩相比較,他在與企業(yè)內部員工的談話及日記所記內容范圍更小及私密,可信度相對更高,也更符合常理。即建立中國旅行社,實質上是為了幫助上海商業(yè)儲蓄銀行更好地拓展業(yè)務。
所以后來他在規(guī)劃戰(zhàn)后經(jīng)營方針的時候亦提及:“本行三十年來,為適應社會需要,有旅行社、保險公司等。但一切事業(yè)之基本,仍在銀行本身。吾人切不可因副業(yè)之經(jīng)營,而招致銀行資金之呆滯;更不可因此而對于銀行本身之業(yè)務,有所疏忽。我國銀行制度,未上軌道,中央銀行再貼現(xiàn)之功能,尚未能充分發(fā)揮,任何銀行,必須憑本身經(jīng)營之技術,保持其資金之流動性,不能因放款投資之對象為本行副業(yè),而忽視其資金運用之靈活。況銀行經(jīng)營副業(yè),在各國均有法令上限制,在我國亦有此種趨勢。故今后本行一切努力,以培植銀行本身信用為首要任務?!盵21]由是觀之,中國旅行社建立很長一段時間內,都是為輔助上海商業(yè)儲蓄銀行而存在。
上海商業(yè)儲蓄銀行旅行部更名為中國旅行社,有前人研究指其是因當時軍閥混戰(zhàn),鐵路時斷時續(xù),各鐵路局收入大減,遂紛紛想從上海銀行借款,使銀行窮于應付,不得已自1927年8月起,把旅行部自寧波路總行遷出,獨立門戶,取名中國旅行社,借以杜絕各鐵路局無休止借款要求[24]。但根據(jù)上海檔案館館藏檔案可知,一則更名時間為1927年6月1日,而不是8月;再則,上海商業(yè)儲蓄銀行旅行部改名中國旅行社,仍在原址辦公,并無遷出;三即所謂通過獨立門戶來杜絕各鐵路局借款一事更為臆想1。更名前夕,多家北方報紙搶先報道,指出上海銀行為便利計,專門致函交通部鐵路聯(lián)運事務處,“定六月一日起,更名為中國旅行社,以期推廣業(yè)務,以利行旅?!?交通部鐵路聯(lián)運事務處也就此“……轉知各聯(lián)運鐵路,轉飭各聯(lián)運車站查照辦理云”。31927年6月1日,上海商業(yè)儲蓄銀行旅行部正式更名為中國旅行社,該社在《申報》這份發(fā)行量最大的報紙的頭版顯著位置連續(xù)多日刊登廣告,廣而告之,明確只是更名,仍在原址辦公1。
2 中國旅行社的資本網(wǎng)絡
1912—1927年的陳光甫,于上海商業(yè)儲蓄銀行方成立時就有底氣對抗袁世凱的行政命令2,這與得到當時盤踞江蘇區(qū)域的直系軍閥馮國璋、齊燮元等人支持有關3,其后左右逢源,扶搖直上,成功擠入“南三北四”中國私營銀行的第一方陣。企業(yè)在北京政府時期,“很少受到北洋政府的干預,但能對國家外交發(fā)揮的作用也有限。這一情形與南京國民政府時期并不一樣?!盵25]
1927年,蔣介石為首的南京國民政府建立,中國完成了形式上的統(tǒng)一,南京國民政府通過軍事上的優(yōu)勢,及在多數(shù)江浙財閥的鼎力支持下,建立了所謂統(tǒng)一的全國政權。這個時候包括中國旅行社在內的江浙銀行資本也是今非昔比,隨著官僚壟斷資本勢力的日益膨脹而水漲船高,中共中央于1947年冬,開始草擬的《關于土地改革中各社會階級的劃分及其待遇的規(guī)定(草案)》中。對銀行資本家與銀行資本做了定性:“許多銀行資本家是與帝國主義、封建主義相結合的,而官僚資本主義的經(jīng)濟基礎,正是建立在這種與帝國主義、封建主義相結合的銀行資本上面。”[26]這一時期,許多銀行資本與壟斷資本的捆綁也愈發(fā)緊密。
此時,“陳光甫一方面通過人際網(wǎng)絡很快與新式的鐵路、教育部門建立起業(yè)務聯(lián)系;另一方面,他本人也與國民黨人有所交往?!盵25]中國旅行社初期雖然虧損,但在鐵路、教育等行業(yè)勢力延伸很快,不妨礙其成為中國旅游業(yè)的領頭羊,更重要的是,促進了上海商業(yè)儲蓄銀行的業(yè)務積極拓展,在官僚資本處于壟斷地位的南京國民政府時期優(yōu)勢依然明顯。這和陳光甫與壟斷官僚資本的孔祥熙、宋子文的特殊關系有密切聯(lián)系。
陳光甫為代表的銀行資本家與壟斷資本家關系逐漸密切,使得中國旅行社獲得了參與內政外交的資本。蔣介石上任之初,也是對陳光甫、張嘉璈等江浙財團頭面人物禮遇有加,并委以重任。另除孔祥熙外,宋子文與陳光甫的關系隨著時間發(fā)展由疏而密,也是企業(yè)上升的重要助力。始終與南京國民政府上層,尤其是政府中管理經(jīng)濟的主官緊密接觸的中國旅行社,甚至開始在30年代的內政外交上扮演起特殊角色。
1927年4月18日南京國民政府成立,次日即設江蘇財政委員會,蔣介石親往致辭,陳光甫代表財政委員會致答謝辭4。1927年4月28日《晨報》報道陳光甫力辭財政部次長但仍擔任財政委員長5。南京國民政府則堅持委任其為財政部次長兼江蘇省財政廳長6。5月25日,蔣介石甚至親自出面慰留:“財次萬難辭卻,務請勉為其難,共仗危局,財會既成立,請速執(zhí)行職權,將各項征收機關,分國家與地方,從新由財會及財部名義收回,一方統(tǒng)一,一方整頓,不使如現(xiàn)在借債度日也……以后江北肅清,政府基礎穩(wěn)固,建設亟須開始,全仗群策群力,奠定國基,萬望毅然出任,勿稍退辭。何日就職,尚期示復?!?上海商業(yè)儲蓄銀行此時作為中國私人銀行之首,已對新生政權進行財政支持,故頗受蔣介石重視。
當然,陳光甫、張嘉璈等江浙財閥與蔣介石政府并非鐵板一塊的關系。1927年6月11日,陳光甫就在日記中認為蔣介石政府已經(jīng)有了張作霖失敗的7成問題:“(一)不顧商情,硬向中國銀行提款一千萬元;(二)以黨為本位,只知代國民黨謀天下,并不以天下為公;(三)引用一般半無政府黨之信徒擾亂政治。聞李石曾要辦勞動大學,內設勞工、勞農(nóng)等科,還要開一個勞動銀行。此種人從來就未做過一件事,此種大學無非鼓吹破壞紀律等事耳。財政等事古、錢毫無權柄,全憑張靜江,此人為半殘廢之人,今主張財政,則前途可想而知矣。如照此辦法,不出二三年,江浙又要出事矣。”1
中國共產(chǎn)黨人對此也有察覺:“因為蔣介石不特是資產(chǎn)階級的走狗,同時戴了封建軍閥的猙獰的面孔,所以不特中小商人對之怨聲載道,就是上海的大資產(chǎn)階級如陳光甫,虞洽卿等,都有幾分‘敲詐太過的感覺,兩周前蔣介石向總商會索款一千五百萬,除當交六百萬外,尚少九百萬;因久催不得,如是有蔣介石親自來滬逼索的事實,商人也只好忍氣吞聲的孝敬?!?
易繼昌的研究指出:南京國民政府并不真正代表資產(chǎn)階級的利益,并不是江浙財團的代言人,他阻礙、破壞了中國資本主義的順利發(fā)展,損害了中國資產(chǎn)階級的根本利益;反之,以江浙財團為代表的大資產(chǎn)階級并非始終是南京國民政府的統(tǒng)治基礎,在一定條件下,他們也會轉向革命的一面[27]。陳光甫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仍被列入爭取重點對象的部分原因也正在此。
陳光甫與宋子文關系經(jīng)歷了由疏到密的過程。陳光甫在就任江蘇兼上海財政委員會委員長一職時就與宋子文有交集3。1931年底,陳光甫好友黃漢樑出任孫科內閣財政部長,后隨孫科內閣倒臺而辭職。陳光甫與時任浙江銀行董事長兼總經(jīng)理、中國銀行董事長、上海市銀行業(yè)同業(yè)公會主席委員等職的李銘,時任中央銀行常務理事、副總裁兼代總裁的徐寄庼,時任中國銀行外匯部主任的貝祖貽以及時任法國大使錢新之等6位江浙財團代表人物商量,決定除錢新之外其余4人一起請辭中央銀行監(jiān)事職,以示與黃漢樑共進退之意。此舉遭接任行政院副院長兼財政部長、中央銀行總裁宋子文的挽留,又經(jīng)早年陳光甫重要助手,后來投靠宋子文的唐壽民調解并達成共識,最后辭職的只有陳光甫一人。辭職的表面理由是與黃漢樑去留而辭職[21],實質上是陳光甫一直覺得由財政部長兼任中央銀行總裁不太合適4。甚至為此曾致信宋子文,語及為國家長治久安計,必須劃清中央銀行與政治的關系,不宜以財政部長兼任中央銀行總裁、發(fā)行局局長兼任副總裁,如此方能更好維護國內金融秩序,盡可能免遭政潮影響[21]。
由于宋子文與孫科交惡,此次人事異動不可避免被認為是一次政治站隊。陳光甫與孫科關系良好一直有跡可循,孫科后在鐵道部長任上,批準了一系列有利于中國旅行社的事項,如湘鄂鐵路與中國旅行社訂立代售客票合約草案5。唐壽民后來針對此事居中調停,向宋子文解釋陳光甫、李銘、徐寄庼、貝祖貽辭職是對事不對人,他們對宋子文沒有個人成見,之間也無連帶關系。宋子文則讓唐壽民提醒陳光甫不要被人利用[21]。1932年陳光甫再度在日記中記下了他對宋子文無法掩飾的厭惡:“今午聞宋子文與法人訂立合同,購買飛機二百多架,計美金二百五十萬元,合洋一千萬元,先交七十萬美金,余款分三年歸還。宋有準備做獨裁之勢。余四個月前與公權云,此人要做軍閥?!盵21]然而,隨著時間推移至40年代中期,兩人之間的關系竟然由疏而密。
著名日本特務吉田東祐1945年在偽《申報》上撰文,認為宋子文最有資格取代蔣介石出任行政院長,“雖說按能力和資格,宋子文全不是蔣介石的對手,然而英美壓力在全世界內普遍加強時,自然宋子文的周圍也逐漸集合了一批人物,如王正廷、顧維鈞、王寵惠、郭泰祺、陳光甫等,全是蔣介石嫡系外的人物,都在擁護宋子文”6。由此可見,在吉田東祐這個中國通眼中,陳已為宋子文班底里的重要成員。
中國旅行社不斷的制度改革與創(chuàng)新也將該企業(yè)推向了新的高度。1932年5月,中國旅行社設立游覽部與旅館部7,旅館部后來成為中國旅行社進行內政外交活動的重要場所。1935年,陳湘濤撰文敘說中國旅行社創(chuàng)設招待所之旨趣時談及,中國旅行社設立招待所的初衷,是歐美各國的知識分子想來中國深入旅游,但限于內地接待條件無法多待數(shù)日1。陳光甫、陳湘濤等企業(yè)領導人始料不及的是,他們幫助銀行主營業(yè)務及發(fā)展旅游招待的初心,更是逐步成為了一個牽涉內政外交的民間力量。
1935年,中國旅行社對旅館業(yè)進行分離,單獨成立中國旅館業(yè)股份有限公司,并于10月份獲得實業(yè)部頒發(fā)的股份有限公司牌照2。1936年12月27日,中國旅行社也通過了改組為股份有限公司的章程3。1937年,又將中國旅館業(yè)股份有限公司重新合并到中國旅行社,將原有25萬股金一并作為旅行社股金,加上其他總計股本50萬元申請設立股份有限公司,并于1938年獲得了經(jīng)濟部頒發(fā)的股份有限公司執(zhí)照4。
陳光甫對中國旅行社給予了極大的期望。1935年他為《海光》月刊撰文,認為上海商業(yè)儲蓄銀行有3件事值得紀念,其中之一即為設立中國旅行社:“旅行事業(yè),雖然比較的是一種新興事業(yè),可是不但對于全國工商業(yè)有重大的影響,即對于其他事業(yè),如旅館業(yè)等等,也有相當?shù)拇碳?。中國旅行社開辦后一向是賠錢的,直到最近二三年才有盈余。本行犧牲之大,于此可見一斑了?!敝袊眯猩绯闪⑹菫榱烁玫貛椭虾I虡I(yè)儲蓄銀行獲利,不然在長期虧損狀況下無法生存。隨著壟斷資本與銀行資本關系日趨穩(wěn)定,陳光甫控制下的中國旅行社在抗戰(zhàn)時期的內政外交舞臺上,開始扮演起越來越重要的角色。
3 中國旅行社的政治參與
陳光甫的中國旅行社在20世紀三四十年代的平沈通車、西安事變及與美軍交涉上扮演了極其特殊的角色。對于壟斷資本與銀行資本之間的特殊關系,中國共產(chǎn)黨高層有過總結。正基于這種特殊身份,中國旅行社在當時積貧積弱的中國代為行使了一部分政府應有的職能。
3.1 承接平沈通車
1931年關東軍侵占東北之后,北寧路斷絕,中日雙邊列車均駛至山海關止。長城戰(zhàn)役爆發(fā)后,甚至關內段都無法正常行駛,鐵路一度由國民政府、冀東偽政府、日軍3股勢力所控制。在關東軍的逼迫下,北平與沈陽兩地鐵路通車問題成為困擾南京國民政府的燙手山芋。為改變兩難之境,國民政府竟然將這個燙手山芋轉嫁給了中國旅行社。
1933年5月,中日兩國簽訂《塘沽停戰(zhàn)協(xié)議》,等于變相承認了偽滿洲國的成立,華北喪失了一定程度上的主權,因此引起軒然大波,愛國民眾紛紛指責政府賣國。在此關頭,南京國民政府指令中國旅行社代表政府負責北平至沈陽之間的通車事宜,因為“在于國民政府竭力避免造成對滿洲國的事實承認,遂對于條文字句斟酌,并堅持由非官方的機構代為執(zhí)行?!盵28]南京國民政府的字斟句酌讓自身暫時擺脫了尷尬境地,卻將代為執(zhí)行“非官方的機構”——中國旅行社置于困境。一方面,該企業(yè)需要依靠南京國民政府獲得與拓展業(yè)務;另一方面,在民族大義的大是大非歷史關頭,又必須拒絕賣國行徑。
故而在政府指定之初,中國旅行社北平分社領導人,向新聞界直接表明該社不宜操辦,而應以南滿鐵路株式會社負責為宜5。中國旅行社天津分社負責人更是在1933年12月16日發(fā)表聲明,稱未接到政府命令6。中國旅行社平津高層的相繼聲明,直接表明了陳光甫、黃勤等企業(yè)領導人不愿接辦的立場,并向公眾表明遭受政府壓力,但最終仍被迫接受了這一安排。
1934年6月28日,中日雙方依據(jù)《塘沽停戰(zhàn)協(xié)議》的內容,制定出北平與沈陽之間實施通車辦法,中國旅行社為中方負責實施單位,《東方雜志》報道得尤為詳細7。蔣介石在日記中記有“平沈通車照辦,可痛,亦可慰,以慰國人已能諒解苦衷也?!?時任教育部長的王世杰就與偽滿洲國通車通郵事批評過南京國民政府首腦,“汪、蔣兩公對日之態(tài)度與政策,日趨于妥協(xié)。日本方面要求為偽滿洲國通車通郵,汪、蔣均主遷就?!盵29]王世杰對此以辭職表示不滿,汪精衛(wèi)準予,但蔣介石予以慰留。公告一出,輿論大嘩。許多愛國民眾也根本不接受這一喪權辱國的城下之盟,并將強烈情緒直接遷怒到負責實施的中國旅行社身上。在平沈鐵路正式通車之前,該社接到江蘇同鄉(xiāng)會警告函,并被人擲磚砸壞玻璃門1。在第1天運送旅客途中,發(fā)生爆炸事件,死傷人數(shù)多達十余人2。就此事態(tài),國民政府行政院負責人不得不緊急發(fā)表聲明,表示將保護執(zhí)行該任務的中國旅行社安全3。自此之后,中國旅行社麻煩一直未斷,陳光甫等企業(yè)高層倍感壓力,希望能早日擺脫這種千夫所指的困境。
1935年2月14日,中國旅行社就發(fā)表聲明稱承辦平沈通車期滿,于該年1月1日起已經(jīng)依約停止參加與日方合組之東方旅行社4。自云:“去年偽國非法組織成立,將北寧路沈陽至榆關一段路政把持。另設奉山路局后,關內外交通,遂告阻。嗣中日雙方,因情勢需要,為維持交通計,幾經(jīng)數(shù)度磋商。結果于避免承認偽組織原則之下,決由第三者出而承辦通車事宜。當時我方政府,頗屬意于中國旅行社出面辦理。經(jīng)鐵部再三敦促后,該社以情難獲辭,始允參加。組織一東方旅行社,出任艱巨,奉令于七月一日起開始承辦平沈通車。惟以茲事體大,不愿永久負責,當與鐵道部約定試辦六個月,即行結束。迄上年十二底,承辦事宜,業(yè)屆期滿。經(jīng)該社董事會呈報鐵部,請予依約停止參加,辦理結束。昨日該社接奉鐵部公函,準予備案結束。據(jù)該總經(jīng)理陳湘濤氏語大公社記者,敝社參加承辦通車,至是遂告任務終了。此后平沈間通車問題,于東方旅行社結束后,悉由政府負責辦理。是否將另行組織機關?刻尚未悉。敝社辦理通車六月,幸告無咎于國人云?!?再度聲明該社承辦此事實非所愿,是奉政府旨意行事,故而時間到期后不再續(xù)辦。
由南京國民政府委派全權處理平沈通車的中國旅行社,在接辦過程中飽受爭議,并爆發(fā)流血事件,迫使該企業(yè)不得不在民族危亡的緊要關頭進行調整。如果說承接平沈通車的非常任務,尚不能凸顯中國旅行社的特殊性。那西安事變的發(fā)展過程中,中國旅行社扮演的角色則令人矚目。
3.2 西安事變前后的中國旅行社
中國旅行社所屬招待所在西安事變中受到對立雙方的認可,先后承擔了扣押雙方大員的任務,扮演了特殊角色。西安事變前,蔣介石下榻的是華清池招待所,陳誠、邵元沖等入住的是西京招待所,均隸屬于中國旅行社。事變發(fā)生后,“據(jù)由陜來人談臨事變,系十二日上午八時,經(jīng)過僅一小時,事后蔣即移寓西安城內行轅,張楊每日往謁,起居一如往日。陳誠、邵元沖、陳繼承、錢大鈞、萬耀煌、衛(wèi)立煌、蔣鼎文等,均居中國旅行社。邵力子僅受微傷,西安城內安謐,僅十二日緊閉城門一日,蔣確極安全云?!?其后又有“送至西安城內一班隨侍委員長之同志、則均被禁于中國旅行社內?!?事變發(fā)生前,包括蔣介石在內政府大員都在中國旅行社居?。皇伦儼l(fā)生后,除蔣介石外,大員們都囚禁在中國旅行社,可見中國旅行社為張學良、楊虎城所重。
由于張學良與楊虎城的部隊在抓捕蔣介石時,與蔣介石的衛(wèi)隊在處所發(fā)生激戰(zhàn),中國旅行社蒙受損失。事件平息之后,張學良答應賠償,然隨著其上京被扣,及東北軍開拔而無法履行承諾,但東北軍總司令部事變之前所欠的高額款項已經(jīng)結清。蔣介石侍從室也為此“來款八千四百四十七元六角九分”賠償中國旅行社8。如果不是中國旅行社地位特殊,事件中的敵對雙方都不可能自覺進行賠償,受損商家也無此膽量進行追討,陳光甫與中國旅行社所地位之特殊不得不讓人側目。事件結束后,陳光甫則代表上海商業(yè)儲蓄銀行資方,親于1937年3月12日寄發(fā)專函,對此次事件中堅守在工作崗位上的員工進行獎勵,最高者多達一千元9。
西安事變結束后,張學良被一度軟禁于中國旅行社的雪竇山招待所。有游記提到:“是日天公不美,細雨蒙蒙,山路泥濘,但我們的游興不為稍減,仍舊按照原定游程,各帶雨具,往游山中諸名勝,我們本來打算是下榻中國旅行社招待所,后來因為張學良已捷足先登,我們只好改往在招待所旁邊的雪竇寺中。一進門首,就看見一幅匾對,上書‘四明第一山是蔣委員長的手書,‘寺內整潔清雅,住有憲兵數(shù)十人系保護張副司令的。”1
由此可見,當時所處的對立雙方,鑒于中國旅行社的特殊地位,均認為該社是一個合適地點,一如平沈通車中該社所扮演的微妙角色。而中國旅行社其后在抗戰(zhàn)時期美軍援華的交涉中,更是充分展示了陳光甫及該企業(yè)的特殊性與復雜性。
3.3 抗戰(zhàn)期間參與美軍交涉
陳光甫長期與美國政界保持著良好關系,美國財政部部長摩根索曾公開表達過對他的好感:“一位辦事周到的中國商人才是可以同他打交道的,其他大多數(shù)人都不行?!薄耙驗樗员赜行?,而別人只不過是一伙騙子手?!盵17]摩根索對南京國民政府多數(shù)官員的警惕,及對陳光甫的欣賞,使得陳在20世紀30年代多次作為南京國民政府高級顧問訪問美國,并進行兩國經(jīng)濟協(xié)商。而美軍通過非正式的秘密途徑進入中國時,陳光甫與他的中國旅行社又一次扮演了重要角色。
談起美軍援助,至今令國人感念的“飛虎隊”,就是美國援助中國的榜樣,但這也絕不意味著美軍單方面的付出。顧學稼和姚波的研究指出,“美國空軍在中國的這些成績,不只是美國空軍自身努力的結果,而且包含著中國人民的巨大努力,這不但表現(xiàn)在修筑機場、守衛(wèi)機場,提供連陳納德本人也稱贊的防空情報上,而且表現(xiàn)在中國空軍的共同出擊上?!盵30]在美國陸軍援助中國的過程中,中國旅行社進行了深度合作。
陳光甫的重要下屬,時任中國旅行社社長的潘恩霖,就美國海軍當局請求其為美國大使館與美國海軍運輸干糧之事,致信中國旅行社云南負責人:“弟以此事尚易獲利,且如對方可以供給外交方面之證明文件,則我方可以尤可乘機購車運遞。故允為其設法承運。該司令請求我社預先滇省府接洽,可否免納消費稅?”2抗戰(zhàn)時期,中國旅行社倚仗其與壟斷資本的特殊關系,深度參與兩國兩軍的重要機密事項。
隨著戰(zhàn)事推進,美國除提供資源與資金支持,及飛虎隊等志愿部隊參戰(zhàn)外,更是秘密運送了一些陸軍部隊直接支持中國抗戰(zhàn)。在此類秘密事件中,中國旅行社被安排承擔為美軍運輸物質及提供食宿。中國旅行社四川分部曾就此類事務于1944年底專函重慶分社:
此間美軍總部日前來員,以近有美軍約兩千人由蘭州前往昆明,分批輸送,擬請吾社沿途各所堂供給食宿一切。每次人數(shù)約一百二十人。當以吾社各所堂視規(guī)模大小不一,恐于供應上應付不及,惟為服務盟軍起見,又未便拒絕。當經(jīng)呈準總社復函,兄于可能范圍內勉為照料,茲洽定辦法三項如次:
A. 由敝處備一介紹函交由美軍先遣部隊,早一日到達次一停留之社所,預為接洽次日食宿人數(shù),以便準備并預付一部分現(xiàn)金(最好能收全部),由吾社隨時出具收據(jù)轉寄敝處結算。
B. 上項步驟由蘭州至昆明之間各所堂,由先遣隊員之接洽,互相取得密切之聯(lián)系,預作供應之準備。
C. 所有食宿各項由到達部隊之領隊,開具購物單(473 from),詳列日期、姓名、房間及每項費用等,交付吾所,各項中如有漏列,應囑補填完備,再行掛號寄渝俾可興。尊處出收據(jù)結算,多找少補3。
歷史的復雜面向,造就了陳光甫所領導的中國旅行社在對外交涉中的特殊地位。美國大使館、海軍、陸軍均選擇中國旅行社來承擔該項任務,可見陳光甫及中國旅行社無論在中國或者美國,已經(jīng)獲得兩國統(tǒng)治階層部分掌權者的信任。陳光甫利用抗戰(zhàn)初期參與《中美白銀協(xié)定》過程中出色表現(xiàn),獲得了“美國政府的認可與事實支持,不僅達到了中方目的,也為戰(zhàn)時中美關系的演進奠定了良好的基礎。”[27]而這種美國政府的認可與支持,在蔣介石眼中,卻成為其所痛恨的市儈之氣:“平準基金會之不負責辦事,以致法幣慘落,陳光甫之市儈自私可痛更甚,該會各員非在渝辦事不可。”4“陳光甫主持平準基金會,借美國勢力以自重,不僅挾脅百出,而且抗拒來渝召集會議之令,逗留香港,托病辭職。此誠奸商市儈之甚者,痛憤無已。然既為奸獪,何足計較,故暫置之,以觀其后也?!?
抗日戰(zhàn)爭的全面爆發(fā),將國家、企業(yè)及個人都卷入時代巨變之中,作為銀行資本家的代表人物,陳光甫盡力優(yōu)化了與壟斷資本在國難期間的特殊關聯(lián),是既相互利用也相互斗爭。中國旅行社有基于此,能夠在國家積貧積弱的時代實現(xiàn)逆勢壯大發(fā)展,成為中國近代旅游業(yè)上的傳奇。
4 結束語
如果說托馬斯·庫克創(chuàng)立的世界第一家旅行社,是19世紀以來,隨著英國物質財富的日益豐富,人們追求高質量精神生活的欲望變得越來越強烈,各種內在因素和外在條件相互作用的結果,使旅行與旅游這項古老的社會性活動,開始變成一項經(jīng)濟、文化性事業(yè)[31]。通過抽絲剝繭的研究也已經(jīng)發(fā)現(xiàn),宗教與政治在當時起了決定性的作用。
那么中國旅行社,則是近代中國政治與經(jīng)濟緊密結合的產(chǎn)物,即壟斷資本與銀行資本、民國高端政商界不斷經(jīng)營與構建出來的企業(yè);而陳光甫的成功,正是近代銀行資本家發(fā)奮努力,及在官僚壟斷資本推波助瀾下的結果。北京政府時期,為加速上海商業(yè)儲蓄銀行的發(fā)展角度出發(fā),陳光甫積極利用浙江財團的強大人脈及軍閥之間的矛盾,將中國旅行社從無到有的做大做強,但努力不被卷入國家層面。然而進入南京國民政府時期,風格卻截然改變,無論是個人還是機構均卷入國家內政外交層面的運作。作為銀行資本家的上層,陳光甫與壟斷資本的代表人物孔祥熙、宋子文,甚至蔣介石,相互支持、各取所需,使得其本人與中國旅行社能在南京國民政府時期深度參與國家運作。然成也蕭何,敗也蕭何,正因陳光甫、中國旅行社與南京國民政府之間的復雜關系,所以隨著南京國民政府在大陸的迅速潰敗,相關人事也進入了不斷下行的敗落? 軌道。
參考文獻(References)
[1] 高陽. 陳光甫外傳[M]. 臺北: 南京出版社, 1981. [GAO Yang. External biography of Chen Guangfu[M]. Taipei: Nanjing Press, 1981.]
[2] 姚崧齡. 陳光甫的一生[M]. 臺北: 傳記文學出版社, 1985. [YAO Songling. Chen Guangfus life[M]. Taipei: Biographical Literature Press, 1985.]
[3] 鄭焱. 中國近代第一家旅行社——中國旅行社論述[J]. 史學月刊, 1996(4): 54-60. [ZHENG Yan. The first travel agency in modern China—A discussion on Chinese Travel Agency[J]. Journal of Historical Science, 1996(4): 54-60.]
[4] 薛念文. 上海商業(yè)儲蓄銀行研究(1915—1937)[M]. 北京: 中國文史出版社, 2005. [XUE Nianwen. Research on Shanghai Commercial and Savings Bank (1915—1937)[M]. Beijing: China Literature and History Press, 2005.]
[5] 蔣慧. 陳光甫研究[D]. 長沙: 湖南師范大學, 2007. [JIANG Hui. Research on Chen Guangfu[D]. Changsha: Hunan Normal University, 2007.]
[6] 易偉新. 民國旅行社回眸: 中國旅行社研究[M]. 長沙: 岳麓出版社, 2009. [YI Weixin. Looking back at Travel Agency in the Republic of China: A study of Chinese Travel Agency[M]. Changsha: Yuelu Press, 2009.]
[7] 王專. 陳光甫與中國近代旅游業(yè)[M]. 北京: 中國旅游出版社, 2016. [WANG Zhuan. Chen Guangfu and Tourism of Modern Chinese[M]. Beijing: China Travel & Tourism Press, 2016.]
[8] 張俐俐. 近代中國第一家旅行社述論[J]. 中國經(jīng)濟史研究, 1998(1): 123-134. [ZHANG Lili. On the first travel agency in modern China[J]. Researches In Chinese Economic History, 1998(1): 123-134.]
[9] 易偉新. 西學東漸與中國近代旅游業(yè)的發(fā)展——以中國旅行社為例[J]. 長沙大學學報, 2007, 21(6): 23-25. [YI Weixin. Eastward spread of Western learning and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Chinese tourism industry: Taking Chinese Travel Agency as an example[J]. Journal of Changsha University, 2007, 21(6): 23-25.]
[10] 易偉新. 抗戰(zhàn)時期民族企業(yè)社會責任的踐行——以中國旅行社為例[J]. 長沙大學學報, 2022, 34(4): 89-92. [YI Weixin. The practice of social responsibility of ethnic enterprises during the period of the War of Resistance Against Japan: Taking Chinese Travel Agency as an example[J]. Journal of Changsha University, 2022, 34(4): 89-92.]
[11] 龔敏. 近代旅館業(yè)發(fā)展研究(1912—1937)[D]. 長沙: 湖南師范大學, 2011. [GONG Min. Research on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Hotel Industry(1912-1937)[D]. Changsha: Hunan Normal University, 2011.]
[12] 王專. 陳光甫與中國近代旅游業(yè)[D]. 蘇州: 蘇州大學, 2010. [WANG Zhuan. Chen Guangfu and Tourism of Modern Chinese[D]. Suzhou: Soochow University, 2010.]
[13] 易偉新. 近代中國第一家旅行社——中國旅行社述論[D]. 長沙: 湖南師范大學, 2003. [YI Weixin. The First Travel Agency in Modern China — A Review of Chinese Travel Agency[D]. Changsha: Hunan Normal University, 2003.]
[14] 程衛(wèi)紅. 民國時期的旅游業(yè)研究[D]. 濟南: 山東師范大學, 2003. [CHENG Weihong. Research on the Tourism Industry during the Republic of China Period[D]. Jinan: Shandong Normal University, 2003.]
[15] PARKS M C. The Shanghai Capitalists and the Nationalist Government, 1927—1937[M].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1980: 69-77.
[16] 中國銀行總管理處經(jīng)濟研究所. 中國重要銀行最近十年營業(yè)概況研究[M]. 上海: 新業(yè)印書館, 1933: 14. [Economic Research Institute of the General Management Office of the Bank of China. Research on the Business Overview of Important Banks in China in the Last Decade[M]. Shanghai: Xin Ye Press, 1933: 14.]
[17] 邁克爾·沙勒. 美國十字軍在中國1938—1945[M]. 郭濟祖, 譯. 北京: 商務印書館, 1982: 28; 34-35. [SCHALLER M. The U.S. Crusade in China[M]. GUO Jizu, trans.? Beijing: The Commercial Press, 1982: 28; 34-35.]
[18] 姚崧齡. 張公權先生年譜初稿(上冊)[M]. 北京: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2014: 184-185. [YAO Songling. First Draft of Mr. Zhang Gongquan Chronicle (Vol. I)[M]. Beijing: Social Sciences Academic Press, 2014: 184-185.]
[19] 何品. 從官辦、官商合辦到商辦: 浙江實業(yè)銀行及其前身的制度變遷(1908-1937)[D]. 上海: 復旦大學, 2006. [HE Pin. From Government Run, Government Commercial Joint Run to Commercial Run: Institutional Changes of Zhejiang Industrial Bank and Its Precursors (1908-1937)[D]. Shanghai: Fudan University, 2006.]
[20] 皇甫秋實. 陳光甫與中國工業(yè)投資公司[J]. 暨南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6(11): 33-44. [HUANGFU Qiushi. Chen Guangfu and China industrial investment corporation[J]. Jinan Journal (Philosophy & Social Science Edition), 2016(11): 33-44.]
[21] 何品, 宣剛. 陳光甫日記言論集[M]. 上海: 上海遠東出版社, 2015: 35; 63; 78; 81-83; 112; 121; 150; 205. [HE Pin, XUAN Gang. Chen Guangfus Diary Comments[M]. Shanghai: Shanghai Far East Press, 2015: 35; 63; 78; 81-83; 112; 121; 150; 205.]
[22] 趙君豪. 陳光甫先生訪問記[J]. 旅行雜志, 1936, 10(9): 83. [ZHAO Junhao. Interview of Mr. Chen Guangfu[J]. Travel Magazines, 1936, 10(9): 83.]
[23] 中國旅行社. 旅行事業(yè)對于國民經(jīng)濟之貢獻[J]. 銀行月刊, 1934, 18(36): 23. [China Travel Agency. The contribution of tourism to the national economy[J]. Bank Monthly, 1934, 18(36): 23.]
[24] 太豐. 近代中國工商人物志(第2冊)[M]. 北京: 中國文史出版社, 1996: 183. [TAI Feng. Modern Chinese Industrial and Commercial Figures (Vol. 2)[M]. Beijing: China Literature and History Press, 1996: 183.]
[25] 徐昂. 陳光甫與民國政府關系(1911—1937)[M]. 上海: 上海遠東出版社, 2020: 61; 235; 239. [XU Ang. Relations between Chen Guangfu and the Government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1911—1937)[M]. Shanghai: Shanghai Far East Press, 2020: 61, 235, 239.]
[26] 中央檔案館. 解放戰(zhàn)爭時期土地改革文件選編[M]. 北京: 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 1981: 208. [National Archives Administration of China. Selected Compilation of Land Reform Documents during the Liberation War[M]. Beijing: Party School of the Central Committee of C.P.C. Press, 1981: 208.]
[27] 易繼昌. 江浙財團與國民政府的關系[J]. 貴州社會科學, 2002(5): 88-92. [YI Jicha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Jiangsu and Zhejiang consortia and the Nationalist Government[J]. Guizhou Social Sciences, 2002(5): 88-92.]
[28] 黃自進. 蔣介石與日本——一部近代中日關系史的縮影[M]. 臺北:臺灣“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2012: 233. [HUANG Zijin. Jiang Jieshi and Japan—A Miniature of the History of Modern China-Japan Relations[M]. Taipei: Institute of Modern History, Academia Sinica(Taiwan, China), 2012: 233.]
[29] 林美莉. 王世杰日記[M]. 臺北: 臺灣“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2013: 4. [LIN Meili. Wang Shijies Diary[M]. Taipei: Institute of Modern History, Academia Sinica(Taiwan, China), 2013: 4.]
[30] 顧學稼, 姚波. 美國在華空軍與中國的抗日戰(zhàn)爭(1941年8月—1945年3月)[J]. 美國研究, 1989, 4: 122. [GU Xuejia, YAO Bo. The US air force in China and the War of Resistance Against Japan in China(August 1941 to March 1945)[J]. American Studies Quarterly, 1989(4): 122.]
[31] 傅廣生. 現(xiàn)代旅游業(yè)在英國的誕生[J]. 學海, 2005, 4: 127. [FU Guangsheng. The birth of modern tourism in England[J]. Academia Bimestrie, 2005(4): 127.]
A Study on the Participation of China Travel Agency in Several Major
Historical and Political Processes during Minguo Period (1912—1949)
HUANG Jian1,2,3, ZHU Hong1,2,3, CHEN Xiaoliang1,2,3
(1. School of Geography and Remote Sensing, Guangzhou University, Guangzhou 510006, China;
2. Center for Human Geography and Urban Development, Guangzhou 51006, China; 3. Guangdong Provincial
Center for Urban and Migration Studies, Guangzhou 510006, China)
Abstract: The establishment of China Travel Agency is a milestone event in the history of tourism in China. Chen Guangfu, its founder and a representative figure of Jiangsu and Zhejiang consortia in? Minguo Period (1912—1949), was not only a big name in the economic field, but also a good player in the political field. Therefore, the agency not only dominated the tourism industry of Minguo Period (1912—1949), but also actively participated in major political processes in modern China. On the basis of previous research, this paper found that China Travel Agency participated in the major historical process of “traffic in Peiping and Shenyang, ‘Xian Incident, and US Army Aid China”, highlighting the special status of the company in the modern history of China. The establishment and development process of China Travel Agency can be regarded as an epitome representing upper -level political and economic relations, and the closeness of bank capital and monopoly capital. Through the explan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history of China Travel Agency, this study aims to clarify the complex economic and social contexts of the emergence and development of Chinese travel agencies. It will contribute to the completion of knowledge system of Chinese tourism research, consolidate its historical dimension and historical value and provide some valuable references for Chinese tourism research in the future.
Keywords: Chen Guangfu;China Travel Agency;history;capital;polit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