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美玲,劉平夫
(1.長春中醫(yī)藥大學附屬醫(yī)院,長春 130021;2.吉林省人民醫(yī)院,長春 130021)
慢性腎衰竭是各種腎臟病終末結局,典型表現(xiàn)是腎功能減退及代謝產物潴留等[1]。慢性腎衰竭病程長并且容易反復遷延,長時間的病變引起腎臟內環(huán)境穩(wěn)定性降低,大量毒性物質的累積也可造成水及電解質紊亂情況,影響生活質量,威脅生命健康[2]。腎功能損傷嚴重并且損傷不可逆,為了控制病情及延長生存時間,往往依賴血液透析維持生命,血液透析在延長生存時間的同時也增加患者負擔,影響干預效果,所以應用更為合理方式控制慢性腎衰竭病變有重要意義[3]。近年來,中醫(yī)在腎臟病變的干預方面取得一定進展,通過中醫(yī)輔助干預控制腎臟病的病變情況。益腎活血降濁湯具有清熱解毒、健脾益腎、泄?jié)窠禎?、活血化瘀功效。藥物灌腸可使藥物迅速作用到相關器官,發(fā)揮相應的效果,且藥物不良反應發(fā)生率較低,應用效果良好[4]。本研究納入慢性腎衰竭脾虛濕濁證的患者,探討應用益腎活血降濁湯灌腸效果及對腎功能、鈣磷代謝指標影響,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22 年5 月-10 月脾虛濕濁證慢性腎衰竭72 例,隨機數(shù)表法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各36 例。觀察組,男21 例,女15 例;年齡最小者30歲,年齡最大者66歲,患者平均年齡為(43.25±3.05)歲;病程時間最短2 年,最長為9 年,平均病程時間(5.11±0.78)年。對照組,男20 例,女16 例;年齡31 ~66 歲,平均(42.98±3.11)歲;病程2 ~10 年,平均(5.07±0.82)年。2 組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本研究經醫(yī)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同意。
1.2 診斷標準 西醫(yī)診斷標準:符合《慢性腎衰竭診療指南》[5]關于慢性腎衰竭的診斷標準,患者存在3個月及以上慢性腎臟病史。實驗室檢查見血液白蛋白減少,血鈣降低及血磷增高,腎臟彩超顯示腎臟體積不同程度減小。中醫(yī)診斷標準:符合《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試行)》[6]中脾虛濕濁證慢性腎衰竭標準,乏力、食少納差、氣短、腰膝酸軟,腹部脹滿、大便不適,舌淡、苔白滑,脈沉細。
1.3 納入與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1)符合診斷標準;2)年齡30 ~70 歲,臨床資料完整;3)均能正常表述,意識情況好,可正常進行溝通;4)患者在知情同意書簽字,依從性好。排除標準:1)合并心臟、腎臟等臟器存在病損病理者;2)合并惡性腫瘤,血液或相關免疫疾者;3)合并心力衰竭、急性尿路性梗阻、肛腸疾病者;4)妊娠期或哺乳期女性;5)中轉治療或退出病例者。
1.4 方法 對照組予對癥實施規(guī)律性的透析方案,同時進行合理干預,糾正水電解質或酸堿平衡紊亂,抗生素抗感染處理,給予藥物纈沙坦片(浙江華海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183126,規(guī)格80 mg)口服,每次80 mg,每日1 次。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配合應用益腎活血降濁湯灌腸干預,方藥組成:土茯苓、山茱萸、紫蘇葉、赤芍、白花蛇舌草各15 g;地龍12 g,桃仁、紅花、制大黃、土鱉蟲各10 g;甘草5 g。藥物加水煎汁取濾液,留取濾液100 mL,水溫降至37 ℃取側臥體位,灌腸后保存藥液,藥液保留時間1 ~2 h。2 組均治療14 d 評價療效。
1.5 觀察指標 1)中醫(yī)證候積分。參照《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試行)》予以證候積分評價。評價策略,對于出現(xiàn)的典型癥狀包括氣短懶言、腰膝酸軟、倦怠乏力、食少納差打分,各項癥候按照無、輕度、中度、重度對應得分為0 分、2 分、4 分、6 分。2)腎功能。治療前、治療14 d,采集患者空腹肘靜脈血液4 mL,經離心機以3 000 r/min,離心半徑10 mm 持續(xù)離心10 min 分離血清待檢,檢測患者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水平,記錄患者24 h 尿蛋白定量。3)鈣磷代謝。治療前、治療14 d采集靜脈血液,離心分離血清,應用全自動生化分析儀測定血磷、血鈣、甲狀旁腺激素(PTH)指標水平。4)療效。結合證候積分改變,分值的差異變化作為療效的標準。臨床痊愈:證候消失亦或是大幅度的消失,癥候積分降低>90%;顯效:證狀緩解顯著且積分降低程度>70%;有效:證候積分下降>30%;無效:證候積分降低不足30%或積分升高。
1.6 統(tǒng)計學方法 使用SPSS 21.0 軟件做統(tǒng)計學結果分析,計量資料用均數(shù)±標準差(±s)表示,使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用例(%)表示,組間比較使用χ2檢驗,以P<0.05 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2 組治療前后中醫(yī)證候積分組間指標變化比較 見表1。
表1 2 組治療前后中醫(yī)證候積分組間指標變化比較(± s,n = 36) 分
表1 2 組治療前后中醫(yī)證候積分組間指標變化比較(± s,n = 36) 分
注:與治療前比較,# P <0.05;與對照組比較,△P <0.05
組別 時間 氣短懶言 腰膝酸軟 倦怠乏力 食少納差觀察組 治療前 4.12±0.56 4.31±0.61 4.41±0.62 4.21±0.58治療后 2.11±0.34#△ 1.82±0.36#△ 1.77±0.35#△ 1.85±0.37#△對照組 治療前 4.07±0.55 4.27±0.65 4.47±0.61 4.23±0.61治療后 2.86±0.42# 2.77±0.45# 2.56±0.43# 2.66±0.45#
2.2 2 組治療前后腎功能指標變化比較 見表2。
表2 2 組治療前后腎功能指標變化比較(± s,n = 36)
表2 2 組治療前后腎功能指標變化比較(± s,n = 36)
注:與治療前比較,# P <0.05;與對照組比較,△P <0.05
組別 時間 BUN/(mmol/L) Scr/(μmol/L) 24 h 尿蛋白定量/(g/24 h)觀察組 治療前 24.56±4.52 422.12±87.56 0.36±0.07治療后 14.21±3.41#△ 314.45±60.21#△ 0.12±0.02#△對照組 治療前 24.48±4.47 420.86±86.95 0.35±0.07治療后 18.02±3.87# 369.26±72.41# 0.19±0.04#
2.3 2 組治療前后鈣磷代謝指標比較 見表3。
表3 2 組治療前后鈣磷代謝指標比較(± s,n = 36)
注:與治療前比較,# P <0.05;與對照組比較,△P <0.05
PTH/(ng/L)觀察組 治療前 1.52±0.41 2.02±0.25 236.65±30.25治療后 1.12±0.28#△2.52±0.32#△101.14±18.56#△對照組 治療前 1.54±0.43 2.05±0.26 235.87±30.17治療后 1.28±0.34# 2.28±0.29# 152.26±24.87#組別 時間 血磷/(mmol/L)血鈣/(mmol/L)
2.4 2 組臨床療效結果比較 見表4。
表4 2 組臨床療效結果比較(n = 36) 例
慢性腎衰竭是多種腎臟疾病慢性遷延的結局,可引起腎臟疾病的明顯萎縮,腎臟無法維持基本功能,引起腎功能的損傷,如BUN、Scr 水平升高,尿液中白蛋白含量增加,影響患者的正常生活,威脅患者生命健康[7]。腎功能出現(xiàn)損傷,腎臟難以維持機體中鈣磷代謝平衡,腎小球濾過磷功能受阻,尿液排出磷能力降低,引起血磷水平升高,磷酸鹽的沉積進一步引起血鈣降低,因而慢性腎衰竭呈現(xiàn)高磷低鈣的典型特征[8]。PTH 屬于一種代謝性物質,PTH 主要是甲狀旁腺細胞分泌,可調節(jié)體內鈣磷代謝,使血鈣含量增高及血磷水平降低,慢性腎衰竭患者的PTH 分泌增加可引起甲狀腺功能損傷[9]。慢性腎衰竭一般應用血液透析及用藥干預,指導合理飲食及抗感染處理等[10]。常規(guī)的西醫(yī)治療方式長期應用可引起一些不適情況,患者對生活質量改善情況不滿意,容易引起疾病反復發(fā)作。
中醫(yī)將慢性腎臟病納入“腎勞”“水腫”范疇,認為本病病位在腎而遷延難愈,累及全身多器官,引起陰陽失調[11]。中醫(yī)認為腎為先天之本,脾為后天之本,長期脾腎虧虛,脾虛運化失調,水液潴留,水濕停滯,濕濁蘊積阻止中焦氣機[12]。根據辨證論治理念,中醫(yī)在健脾益腎基礎上配合活血軟堅、祛濕降濁、通腑泄?jié)嶂委熉阅I衰竭。本研究結果顯示,2 組治療14 d 的各項中醫(yī)證候積分水平低于治療前,觀察組低于對照組,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提示益腎活血降濁湯灌腸治療對干預慢性腎衰竭脾虛濕濁證的效果滿意。益腎活血降濁湯組方中土茯苓清熱解毒、通利關節(jié);山茱萸補益肝腎;紫蘇葉解表散寒;赤芍活血化瘀、清涼止血;鬼箭羽調血脂;桃仁破血逐瘀;紅花散瘀止痛;制大黃活血祛瘀、消積導滯;土鱉蟲破血逐瘀;地龍清熱定驚、通絡平喘;甘草調和諸藥。全方共奏清熱解毒、健脾益腎、泄?jié)窠禎?、活血化瘀功效[13]。經灌腸給藥則是能夠讓藥物盡快作用局部,發(fā)揮相應功效;灌腸可避免口服液藥物引起消化不良,患者容易耐受,治療效果滿意。
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14 d 腎功能,鈣磷代謝指標較治療前改善,觀察組改善幅度比對照組明顯。現(xiàn)代藥理學的研究表明,黃芪能夠提高機體免疫力及減少尿蛋白,提高機體免疫力,糾正脂質代謝異常,改善內環(huán)境,保護腎功能[14]。大黃能有效清除腎衰竭病變大鼠BUN、Scr 水平,減少腎小球細胞外基質合成,改善腎功能指標,延緩病情惡化進程。丹參酮ⅡA 可提高腎小球濾過率及擴張腎血管,降低腎動脈血流阻力指數(shù),改善腎內環(huán)境狀況[15]。通過藥物灌腸方式給藥也可以在發(fā)揮相關作用的同時,調節(jié)局部的水及電解質紊亂,使血鈣及血磷代謝功能得到改變,腎小球濾過率提高,改善腎功能指標。本研究選取病例數(shù)量較少,且對不良反應未進行觀察,后續(xù)的研究應通過增加病例數(shù)及觀察指標,獲得更加可行性結論。
綜上所述,針對慢性腎衰竭脾虛濕濁證患者,常規(guī)的西醫(yī)治療干預基礎上給予益腎活血降濁湯灌腸,對鈣磷的代謝以及改善腎功能價值突出,可提高生活質量,值得在臨床中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