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趣英
(贛州市南康區(qū)中醫(yī)院婦產科,江西 贛州 341400)
子宮內膜異位癥臨床發(fā)病率較高,常伴有痛經、不孕等癥狀[1],目前發(fā)病機制尚不明確,臨床治療多采用止痛、止痙藥物,可取得較好的效果,但不良反應也較明顯,且對性腺激素有抑制作用,進而導致肝損害、肥胖等并發(fā)癥[2]。子宮內膜異位癥病灶較小,依賴雌激素存在,如果采用手術治療,疾病會在各種因素影響下復發(fā)。有學者[3]認為子宮內膜異位癥痛經的發(fā)生與中樞神經、外周神經的相互作用有著密切聯系,其主要致痛原因為病灶與血管內皮生長因子、細胞因子,因此,為解除疼痛,須對上述因子進行有效的控制?;诮陙?,中醫(yī)治療子宮內膜異位癥痛經臨床效果越來越明顯,本研究特觀察比較溫胞飲加減聯合穴位埋線治療86例腎虛血瘀型子宮內膜異位癥痛經患者的效果,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取2019 年11 月—2021 年11 月收治的腎虛血瘀型子宮內膜異位癥痛經患者86 例,隨機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各43 例。對照組年齡23~45 歲,平 均(34.82±2.18) 歲; 病 程5~68 個 月, 平 均(37.64±3.81)個月;體質量45~63 kg,平均(54.28±3.84)kg;已婚26 例,未婚17 例;產次0~3 次,平均(1.54±0.74)次。觀察組年齡24~46 歲,平均(35.59±2.53)歲;病程5~69 個月,平均(38.48±3.52)個月;體質量45~63 kg,平均(54.28±3.84)kg;已婚25 例,未婚18 例;產次0~3次,平均(1.48±0.67)次。2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入選標準納入標準:(1)均診斷為腎虛血瘀型子宮內膜異位癥痛經;(2)納入研究前6 個月未使用激素類藥物治療;(3)依從性好,能良好溝通配合。排除標準:(1)患有精神類疾病無法配合者;(2)患有原發(fā)性痛經、子宮及附件解剖結構異常或內分泌紊亂性疾病者;(3)子宮、卵巢等器官腫瘤者。
1.3 治療方法對照組:取穴腎俞、地機、血海、三陰交,指導患者保持仰臥位,對以上穴位進行消毒。使用一次性無菌鑷子將消毒好的羊腸線(山東博達醫(yī)療用品股份有限公司,規(guī)格3#,國械注準20173650800)放入埋線針(江蘇伊士嘉醫(yī)療科技有限公司,規(guī)格0.7 mm×65 mm,國械注準20212201050)針管前端,并且將針芯接于后端。進針時,需用左手手指捏起進針部位的皮膚,右手將針管快速垂直刺入穴位,在此期間,應保證皮膚、針體處于30°夾角,針感出現后推針芯的同時退針管,然后在穴位皮下組織及基層埋入羊腸線,對針孔消毒,局部皮膚可使用無菌干棉球按壓片刻。治療1 次后隔2 周再治療1 次,每個月2 次,共治療10 次。觀察組:同時聯合溫胞飲加減治療,方藥:菟絲子18 g,麩炒白術15 g,羌活9 g,赤芍15 g,麩炒山藥15 g,川芎10 g,茯苓12 g,鹽補骨脂15 g,干姜10 g,炙山萸肉10 g,淫羊藿15 g,熟地黃10 g,黨參12 g,杜仲15 g,巴戟天15 g,當歸10 g,炙甘草6 g。水煎300 mL,每天1劑,早晚分服,12 d為1個療程,共治療5個療程。
1.4 觀察指標比較2 組痛經癥狀[采用中文版COX 痛經癥狀評分量表(CMSS),總分0~72 分,評分越低越好]、疼痛程度[采用視覺模擬評分量表(VAS),總分0~10 分,評分越低越好]、子宮內膜厚度、子宮體積、包塊直徑以及血清指標(癌抗原125、前列腺素F2α、白細胞介素-6)。
1.5 統計學方法應用SPSS 20.0 計算機統計學軟件分析,計量資料用(±s)表示,進行t檢驗;計數資料用率(%)表示,進行x2檢驗。P<0.05 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2 組患者治療前后子宮情況及包塊直徑對比治療后,觀察組子宮內膜厚度、子宮體積、包塊直徑均小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2組腎虛血瘀型子宮內膜異位癥痛經患者治療前后子宮情況及包塊直徑對比 (± s)
表1 2組腎虛血瘀型子宮內膜異位癥痛經患者治療前后子宮情況及包塊直徑對比 (± s)
注:與同組治療前比較,1)P<0.05;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2)P<0.05。
包塊直徑/cm 4.35±0.47 2.26±0.741)4.40±0.74 1.60±0.181)2)組別對照組例數43觀察組43時間治療前治療后治療前治療后子宮內膜厚度/mm 10.72±2.17 8.94±1.631)10.38±2.64 8.01±1.101)2)子宮體積/cm3 71.32±17.62 61.28±6.291)72.49±16.39 56.24±6.271)2)
2.2 2 組患者治療前后痛經癥狀及疼痛程度對比治療后,觀察組CMSS 及VAS 評分均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2組腎虛血瘀型子宮內膜異位癥痛經患者治療前后CMSS、VAS評分對比 (± s,分)
表2 2組腎虛血瘀型子宮內膜異位癥痛經患者治療前后CMSS、VAS評分對比 (± s,分)
注:與同組治療前比較,1)P<0.05;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2)P<0.05。
組別對照組例數43觀察組VAS 5.17±1.26 2.49±0.741)5.38±1.32 1.18±0.581)2)43時間治療前治療后治療前治療后CMSS 41.84±5.83 25.83±2.711)41.49±5.59 12.46±2.841)2)
2.3 2 組患者治療前后血清指標對比治療后,觀察組前列腺素F2α、白細胞介素-6 均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3。
表3 2組腎虛血瘀型子宮內膜異位癥痛經患者治療前后血清指標對比 (± s)
表3 2組腎虛血瘀型子宮內膜異位癥痛經患者治療前后血清指標對比 (± s)
注:與同組治療前比較,1)P<0.05;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2)P<0.05。
白細胞介素-6/(ng/mL)77.36±2.63 65.28±2.731)77.83±2.94 35.18±1.731)2)組別對照組例數43觀察組43時間治療前治療后治療前治療后癌抗原125/(IU/mL)112.48±3.27 92.18±3.271)112.95±2.51 92.81±2.401)前列腺素F2α/(ng/mL)368.53±8.62 309.51±6.241)367.93±8.51 211.37±3.871)2)
子宮內膜異位癥臨床發(fā)病率較高,疾病的發(fā)生與具有生長功能的子宮內膜組織出現在子宮體外的部位有著密切聯系,以育齡女性為高發(fā)人群,常表現為痛經、盆腔包塊等。隨著疾病的不斷發(fā)展,疼痛越加嚴重,并且可導致女性盆腔結構改變、卵巢功能障礙,使子宮容受性降低,最終造成不孕癥,甚至子宮內膜癌[4]?;颊甙l(fā)病后疼痛癥狀最為明顯,嚴重時會導致昏厥,嚴重影響患者生活質量。當前,子宮內膜異位癥痛經發(fā)病機制尚不明確,臨床多給予非甾體抗炎藥抗炎止痛以對癥治療,雖可一定程度減輕患者疼痛,但需反復給藥,且容易出現胃腸道反應,如果長時間應用,甚至可出現消化道潰瘍,并不能取得較好的整體效果,故而臨床將疾病治療的目光投向中醫(yī)學[5]。近年來,在子宮內膜異位癥痛經治療中,中醫(yī)已經展現出其獨特的優(yōu)勢,尤其是中藥湯劑,在改善痛經癥狀中效果確切,可廣泛應用。
子宮內膜異位癥是一種不易根治的疾病,病程較長,而且具有復發(fā)性,長久以來,該病給女性生活帶來了較大的壓力,對患者身心也造成了影響,特別是患者出現痛經癥狀后,心理負擔會進一步加重。穴位埋線主要是在人體穴位埋植羊腸線,對相應的穴位起到長時間的刺激作用,進而發(fā)揮止痛效果,最終有效治療疾病。三陰交為足三陰經交會穴,沖任、胞宮為患者痛經的主要部位,對該穴進行針刺,能對患者的肝、脾、腎起到較好的調理作用;腎俞為足太陽膀胱經穴,對其進行刺激,能發(fā)揮溫補腎陽的作用;對地機進行刺激,能起到調血通經止痛的作用;血海為太陰脾經腧穴,對該穴進行刺激,能發(fā)揮活血化瘀止痛的作用[6]。因此,在腎虛血瘀型子宮內膜異位癥痛經患者的治療中,穴位埋線能起到溫腎助陽、活血止痛的作用。穴位埋線治療痛經是在相應的穴位上進行埋線,使穴位長期受到羊腸線的刺激,進而發(fā)揮較好的鎮(zhèn)痛及改善癥狀的作用。子宮內膜異位癥歸屬于中醫(yī)“癥瘕”“痛經”的范疇,病機為腎虛血瘀、腎陽不足,水濕、痰濕積聚,阻滯氣機,氣滯血瘀,不通則痛。溫胞飲主要用于陽虛宮寒、小腹冰冷的不孕癥治療,作用為溫腎助陽、暖宮。本研究中,茯苓、炙甘草、麩炒白術、黨參、麩炒山藥具有健脾益氣的作用;干姜、羌活能益氣溫通經脈;菟絲子、杜仲、淫羊藿、鹽補骨脂、巴戟天具有補助腎陽的作用;赤芍、川芎、當歸能活血通絡;熟地黃、炙山萸肉能發(fā)揮補血滋陰的效果,以上藥物合用共奏補腎健脾、活血通絡、調和沖任功效[7]?,F代藥理學研究[8]表明黨參、熟地黃、巴戟天對血液流變學具有改善作用;川芎、當歸、赤芍能增加血流量,而且有利于降低血液黏稠度,對血小板聚集起到抑制作用;羌活、干姜、杜仲、淫羊藿、菟絲子能發(fā)揮較好的抗炎活性,進而對炎性介質釋放起到抑制作用,以上藥物合用,能改善患者盆腔血液循環(huán)及血液高黏滯狀態(tài)、抑制子宮平滑肌過度收縮,且有利于抑制子宮內膜增生、有效軟化盆腔粘連,最終起到緩解疼痛的作用[9]。
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CMSS 評分、VAS 評分、子宮內膜厚度、子宮體積、包塊直徑,以及前列腺素F2α、白細胞介素-6 指標均優(yōu)于對照組(P<0.05)。綜合可知溫胞飲加減聯合穴位埋線用于治療腎虛血瘀型子宮內膜異位癥痛經,能改善痛經癥狀、減輕疼痛程度、減輕炎癥炎癥因子的高表達,有利于患者身體康復,具有臨床推廣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