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秀娟,賀 禎,趙永強,林家峰,李 輝,任恒一,陳劍秋
中國人民解放軍聯(lián)勤保障部隊第九六〇醫(yī)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山東濟南 250031
變應性鼻炎(AR)是指特應性個體暴露于過敏原(變應原)后主要由免疫球蛋白E(IgE)介導的鼻黏膜非感染性慢性炎性疾病。近年來兒童AR患病率在全球呈逐漸上升態(tài)勢,嚴重影響患兒的生活質(zhì)量,受到社會公眾與醫(yī)務工作者的廣泛關注[1-2]。國外有研究表明AR在3歲時的患病率超過5%,6~7歲達8.5%,13~14歲達14.6%,兒童AR在高收入國家更為普遍,但在中低收入國家中,嚴重癥狀的患病率更高[3]。在國內(nèi),不同時間、地區(qū)、性別、民族的兒童AR患病率均有差異[4-6],及時查找變應原,合理規(guī)避并采取相應措施是防治AR的關鍵。近年來隨著我國現(xiàn)代化建設的發(fā)展,不同地區(qū)引起AR的過敏原種類及致敏能力也存在很大差異,需要定期重新評估。本研究主要分析濟南市AR患兒血清特異性IgE(sIgE)及鼻呼出氣一氧化氮(FnNO)測定值在不同年齡和季節(jié)中的規(guī)律特征,以探求更微創(chuàng)、更準確、更適合兒童AR的檢測方式,從而可以更有效控制疾病進展,減輕患兒痛苦和家庭經(jīng)濟負擔。
1.1一般資料 回顧性分析2021年11月至2022年10月就診于本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的AR患兒273例,其中男169例(61.9%)、女104例(38.1%),年齡1~12歲(本研究的12歲包括>12~<13周歲的兒童),平均(5.91±1.63)歲。共納入檢測的過敏原1 524項次,其中吸入性過敏原646項次,食入性過敏原878項次。按年齡分為≤3歲組58例、4~6歲組123例、7~12歲組92例。按濟南市的四季特點分為春季(3-5月)52例、夏季(6-8月)99例、秋季(9-11月)54例和冬季(12月至次年2月)68例。本研究經(jīng)醫(y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2022-114)。所有患兒的法定監(jiān)護人均簽署知情同意書。
納入標準:(1)符合《兒童變應性鼻炎診斷和治療指南:2022年,修訂版》[1]中的診斷標準;(2)年齡≤12歲;(3)過敏原檢測至少1種過敏原陽性;(4)未服用對本研究結(jié)果造成影響的藥物。排除標準:(1)合并上呼吸道急慢性炎癥者;(2)近1個月內(nèi)接受抗組胺類、糖皮質(zhì)激素和茶堿類藥物治療者;(3)合并鼻息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其他嚴重呼吸道疾病者,存在免疫缺陷病者;(4)配合度差,無法完成檢測者。
1.2方法
1.2.1過敏原血清sIgE測定 收集患兒的靜脈血2.5 mL于含有促凝劑的紫頭管中,室溫靜置1 h后,3 000×g離心10 min,吸取血清,采用艾康生物技術(杭州)有限公司的BlotScan過敏原檢測系統(tǒng)對患兒血清過敏原sIgE進行統(tǒng)一測定。檢測項目包括屋塵螨/粉塵螨組合、矮豚草/蒿組合、貓/狗毛組合、蟑螂、霉菌組合(點青霉菌/煙曲霉菌/分枝孢菌/交鏈孢菌)、葎草、樹組合(柳、榆、櫟、梧桐、三角葉楊)、雞蛋白、牛奶、魚/蝦/蟹組合、牛/羊肉組合、腰果/花生/黃豆組合、芒果和小麥。
1.2.2鼻FnNO測定 按照兒童FnNO檢測及臨床應用專家共識[7],于采血當日上午8-10時采用納庫侖呼氣分析儀[無錫市尚沃醫(yī)療電子股份有限公司,SV-BSDE(V03)]進行經(jīng)鼻FnNO測試。每例患兒檢測3次,每次間隔至少30 s,取其平均值。判斷標準:≥12歲FnNO正常為250~500 ppb;<12歲時,年齡每減小1歲FnNO上下界值均降低12 ppb[4,7]。
1.3統(tǒng)計學處理 采用SPSS 28.0 和R 4.2.1 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計數(shù)資料以例數(shù)、百分率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呈非正態(tài)分布的計量資料以中位數(shù)(四分位數(shù))[M(P25,P75)]表示,多組間比較采用非參數(shù)Kruskal-WallisH檢驗,多組間兩兩比較采用Bonferroni法。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過敏原血清sIgE陽性率總體分布情況 吸入性過敏原中血清 sIgE檢測陽性率最高的是霉菌組合(62.3%),其次為屋塵螨/粉塵螨組合(56.0%),貓/狗毛組合居第三(54.2%),樹組合居第四(33.7%),矮豚草/蒿組合、蟑螂和葎草集中在20.0%左右。食入性過敏原中sIgE檢測陽性率最高的是牛奶(76.2%),其次為雞蛋白和牛/羊肉組合(均為 68.5%),魚/蝦/蟹組合居第四(36.3%),芒果、小麥和腰果/花生/黃豆組合集中在20.0%左右。大部分過敏原在0~1級比例較高(超過70.0%),吸入性過敏原中霉菌組合在4級(8.4%)和5級(11.4%)比例較高,食入性過敏原中牛奶在4級(17.6%)和5級(5.5%)中的比例較高。見表1。
表1 過敏原總陽性率及不同級別過敏原的分布情況[n(%)]
2.2不同年齡組過敏原血清 sIgE分布情況 吸入性過敏原的血清 sIgE中,葎草、矮豚草/蒿組合陽性率隨年齡增長呈上升趨勢(P<0.05),貓/狗毛組合、蟑螂陽性率隨年齡增長呈下降趨勢(P<0.05)。食入性過敏原的血清 sIgE中,雞蛋白、牛奶、牛/羊肉組合、魚/蝦/蟹組合、腰果/花生/黃豆組合、芒果、小麥陽性率隨年齡增長呈下降趨勢(P<0.05)。1~3歲組患兒以食入性過敏原為主,其中牛奶最高(82.8%);7~12歲組以吸入性過敏原為主,其中霉菌組合最高(66.3%)。見表2。
表2 不同年齡組過敏原sIgE分布情況[n(%)]
2.3不同季節(jié)過敏原血清 sIgE分布情況 吸入性過敏原的血清 sIgE中,霉菌組合、屋塵螨/粉塵螨組合、蟑螂陽性率在各季節(jié)間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矮豚草/蒿組合和樹組合陽性率在春、秋季高于夏、冬季(P<0.05),葎草陽性率在秋季高于其他季節(jié)(P<0.05),貓/狗毛組合陽性率在夏季低于其他季節(jié)(P<0.05)。食入性過敏原的血清 sIgE中,牛奶、牛/羊肉組合、芒果的陽性率在各季節(jié)間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雞蛋白陽性率在夏季高于其他季節(jié)(P<0.05),魚/蝦/蟹組合、腰果/花生/黃豆組合和小麥的陽性率在夏季發(fā)生率最低(P<0.05)。見表3。
表3 不同季節(jié)過敏原sIgE分布情況[n(%)]
2.4經(jīng)鼻FnNO檢測情況 1~3歲組FnNO水平為138.50(59.00,209.00)ppb,4~6歲組FnNO水平為153.00(118.00,471.00)ppb,7~12歲組FnNO水平為223.50(123.00,533.00)ppb。7~12歲組和4~6歲組患兒的FnNO水平均高于1~3歲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4歲組FnNO水平為138.00(118.00,427.00)ppb,5歲組為314.00(133.00,475.00) ppb,6歲組為162.00(126.00,494.00)ppb,3組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356)。見圖1。
注:本研究12歲包括>12~<13歲的兒童。圖1 兒童鼻FnNO測定的分布圖
春季FnNO水平為143.00(100.00,330.50) ppb,夏季FnNO水平為221.00(134.00,496.00) ppb,秋季FnNO水平為160.50(114.00,369.00) ppb,冬季FnNO水平為143.50(101.50,462.00) ppb。不同季節(jié)FnNO水平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H=7.058,P>0.05)。
引發(fā)兒童AR的過敏原在不同的地域、氣候環(huán)境、喂養(yǎng)方式及飲食習慣下不盡相同[8-9 ]。過敏原血清 sIgE檢測是診斷AR的一種血清檢測方式[2]。一氧化氮(NO)是一種自由基氣體,在鼻黏膜、鼻竇和氣道中既具有穩(wěn)態(tài)作用,又具有促炎作用,目前推薦鼻FnNO用于上呼吸道炎癥的評估[7]。
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濟南市AR患兒的吸入性過敏原中,陽性率居前3位的分別是霉菌組合(62.3%)、屋塵螨/粉塵螨組合(56.0%)、貓/狗毛組合(54.2%);食入性過敏原中前3位分別是牛奶(76.2%)、雞蛋白和牛/羊肉組合(均為 68.5%)。提示牛奶是濟南市兒童AR最主要的過敏原,這與之前的研究報道一致[10]。我國各地區(qū)氣候環(huán)境及經(jīng)濟水平差距較大,吸入性過敏原的構(gòu)成差異明顯[11]。一項對美國831個隨機家庭的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幾乎所有家庭都含有狗毛和貓毛過敏原,即使是沒有寵物的家庭也是如此[12]。本研究中貓/狗毛組合陽性率為54.2%,與我國養(yǎng)貓、狗寵物的人數(shù)急劇增加有關。
在本研究中,3個年齡組患兒均以牛奶致敏為主,但隨著年齡的增長呈下降趨勢。4~6歲組吸入性過敏原中屋塵螨/粉塵螨組合、矮豚草/蒿組合陽性率逐步增高,而7~12歲組患兒吸入性過敏原主要以霉菌組合、屋塵螨/粉塵螨組合陽性為主。矮豚草/蒿組合陽性率隨年齡增長而上升,而牛奶、牛/羊肉組合、魚/蝦/蟹組合陽性率隨年齡增長下降,考慮與7歲以下患兒主要以異體蛋白(牛奶、雞蛋白及牛羊肉組合)類過敏原致敏[9,13]有關。由于幼兒的腸道通透性增大,使其更易受到食入性過敏原侵擾,隨著年齡增大,患兒的胃腸道功能逐步完善,對常見的易過敏食物產(chǎn)生耐受,食入性過敏原陽性率逐漸下降,同時患兒戶外活動明顯增加,接觸了更多外界的過敏原,吸入性過敏原陽性率逐漸升高。因此,臨床上對食入性過敏原致敏的患兒,不能只通過避免接觸該類食物來治療,需定期檢測過敏原。
吸入性過敏原中霉菌組合、屋塵螨/粉塵螨組合陽性率無明顯的季節(jié)性,而樹組合和矮豚草/蒿組合陽性率在春、秋季高,葎草陽性率在秋季高,考慮與濟南市的氣候環(huán)境有關。有研究表明,鏈格孢屬和枝孢屬是重要的室外過敏原,嗜旱性青霉菌和曲霉菌屬是室內(nèi)過敏原,隨著季節(jié)變化會有相應變化[14]。但本研究中點青霉、煙曲霉、分枝孢菌和交鏈孢菌作為霉菌組合,未表現(xiàn)出明顯的季節(jié)性,如需明確具體的過敏菌屬,需進一步細化檢測。濟南市綠色植被覆蓋率高,而多數(shù)植物的花粉致敏性很強,大量的花粉飄落在空氣中,過敏體質(zhì)的人群普遍易感。近年來,對豚草過敏的人數(shù)也逐年增加[15-16],因此提倡此類人群春秋季節(jié)佩戴口罩出行。
鼻FnNO測定系非侵入性操作,相對于體內(nèi)檢測,FnNO測定更安全、更適合兒童,且不易受個體和操作因素影響[17]。STRUBEN等[18]研究發(fā)現(xiàn),當年齡≤12歲時FnNO水平與年齡呈正相關,當年齡>12歲后FnNO水平與年齡無關,在本研究中FnNO隨著年齡的增大而逐步增大,也印證了這一點。歐洲鼻科指南指出FnNO是5歲以上原發(fā)性纖毛運動障礙(PCD)一種敏感、特異的檢測方法[4],還可以用于監(jiān)測AR的治療效果[19]。既往研究證實FnNO水平與室內(nèi)或室外過敏原的反應之間沒有相關性[20],但鼻腔通暢程度對FnNO水平有顯著影響[21]。由于采集的病史很難完全反映患兒的疾病情況,會影響臨床診治,而FnNO作為新型的檢測方式具有操作簡便、無創(chuàng)的特點,逐漸在臨床推廣,對于評價兒童AR治療效果具有良好的價值。本研究還提示不同季節(jié)FnNO水平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故更適合作為檢測指標。
綜上所述,本研究回顧性分析了濟南市不同年齡段、不同季節(jié)AR患兒血清sIgE及鼻FnNO的測定情況,為該地區(qū)過敏性疾病的診治提供了依據(jù)。其中,牛奶、雞蛋白和牛/羊肉組合是該市兒童主要食入性過敏原,霉菌組合、屋塵螨/粉塵螨組合和貓/狗毛組合是主要的吸入性過敏原;食入性過敏原陽性率隨著年齡的增長呈下降趨勢,吸入性過敏原中矮豚草/蒿組合、葎草陽性率隨著年齡的增長呈上升趨勢;多數(shù)過敏原隨季節(jié)變化不顯著。由于過敏原分布會隨地區(qū)、年齡、季節(jié)、環(huán)境等不同而變化,需要定期評估,注意規(guī)避,并根據(jù)檢測結(jié)果合理調(diào)控飲食,改善營養(yǎng)。目前常用的血清sIgE檢測和皮膚點刺試驗均是侵入性檢查方式,常引起兒童的恐懼和排斥,FnNO可有效規(guī)避以上不足,更適合兒童AR的病情評估,具有很好的臨床推廣價值??紤]到低齡患兒配合的難度,FnNO更適合4歲及以上兒童AR的檢測。作為回顧性分析,本研究不足之處為病史采集時沒有記錄患兒的居住歸屬地、居住環(huán)境、病程及病情分級,在以后的研究中本研究團隊將繼續(xù)關注上述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