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桂蘭 聶穎俊 曾細根
【摘要】? 目的? ? 探討上消化道出血(UGIB)患者疾病不確定感與自我效能水平的關系。方法? ? 選擇2019年2月—2021年2月峽江縣人民醫(yī)院治療的80例UGIB患者為研究對象,所有患者均接受疾病不確定感量表(MUIS)與自我效能量表(GSES)評估,比較不同時點的MUIS、GSES水平,并分析疾病不確定感與自我效能的關系。結果? ? 治療24 h后不明確性、復雜性、不一致性、不可測性及MUIS總分最高,治療3 d次之,治療7 d后最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24 h后GSES評分最低,治療3? d次之,治7? d后最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Pearson相關性分析結果顯示,UGIB患者不明確性、復雜性、不一致性、不可測性及MUIS總分與GSES評分呈負相關(P<0.05)。結論? ? UGIB患者疾病不確定感與自我效能水平呈明顯負相關,臨床可采取一定的干預措施,以此減輕患者疾病不確定感,繼而提高自我效能,使其能夠以積極的心態(tài)接受治療,保障治療順利進行。
【關鍵詞】? 上消化道出血; 疾病不確定感; 自我效能; 相關性
中圖分類號:R573.2? ? ?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1721(2023)15-0148-03
DOI:10.19435/j.1672-1721.2023.15.049
上消化道出血(upper 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UGIB)是消化內科常見疾病,發(fā)病部位主要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腸和膽胰,亦包括胃空腸吻合術后吻合口附近病變引起的出血,多屬于潰瘍性出血,可導致嘔血、黑便等癥狀,影響患者身體健康[1-2]。近年來,由于人們生活方式的不斷轉變,該病的患病率呈逐年上升趨勢[3-4]。UGIB患者在出現(xiàn)癥狀后往往較為緊張,心理壓力大,同時對于自身病情缺乏有效的認知,進而造成疾病不確定感比較嚴重。疾病不確定感與患者治療依從性密切相關,而依從性對于改善預后有著重要意義[5]。自我效能是指個體完成特定領域行為目標所需的信心與信念,據(jù)相關研究顯示,自我效能感越高患者的依從性越好[6]。由此推測疾病不確定感與自我效能可能存在密切聯(lián)系,而若能夠通過改善患者的疾病不確定感,提升其自我效能水平,對改善預后有著積極意義。本研究以80例UGIB患者為觀察對象,著重分析疾病不確定感與自我效能水平之間的關系,現(xiàn)匯報如下。
1? ? 資料與方法
1.1? ? 一般資料? ? 選擇2019年2月—2021年2月峽江縣人民醫(yī)院治療的80例UGIB患者為研究對象,研究經醫(yī)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納入標準:(1)符合《內科學》(第九版)中UGIB診斷標準;(2)初次發(fā)??;(3)采取保守治療;(4)患者對本次研究知悉,且自愿簽訂知情同意書;(5)患者依從性。排除標準:(1)合并肝硬化;(2)合并其他消化道疾??;(3)合并惡性腫瘤;(4)急性出血者;(5)存在精神疾病者;(6)存在免疫系統(tǒng)異常者;(7)有酒精、藥物依賴史者;(8)存在嚴重的腦器質性疾病者;(9)意識障礙,難以進行正常交流者。80例患者中男54例,女26例;年齡19~72歲,平均年齡(47.80±6.38)歲;體重指數(shù)(BMI)18.6~27.3kg/m2,平均(24.57±0.48)kg/m2;發(fā)病原因:胃黏膜損傷34例,消化性潰瘍46例。
1.2? ? 方法? ? 調查量表:(1)疾病不確定感量表(Mishel's uncertainty in illness scales,MUIS)[7],主要包含不明確性(13個條目)、復雜性(7個條目)、不一致性(7個條目)、不可測性(5個條目),共32個條目,每個條目1~5分,共計160分,分數(shù)越高表示患者的疾病不確定感越高。(2)自我效能量表(general self-effiacy scale,GSES)[8],共計10個條目,每個條目1~4分,共計40分,總分在11~20分為自我效能感偏低,21~30分為自我效能感中等,31~40分為自我效能感較高。
調查方法:首先由調查員向全部入選患者說明此次研究的目的與重要性,取得患者的合作;運用相同指導語,防止出現(xiàn)導向性語言;于患者簽訂知情同意書后發(fā)放問卷進行答題。答題時需選擇一個安靜環(huán)境,禁止旁人打擾,問卷當場發(fā)放并收回,對于存有缺項、漏項者要求補充完畢后方能收回,以此確保資料完整度。本次調查累計發(fā)放問卷80份,共回收問卷80份,回收有效率為100%。
1.3? ? 觀察指標? ? (1)對比患者治療24 h、治療3 d、治療7 d后的MUIS與GSES評分。(2)分析MUIS與GSES評分的相關性。
1.4? ? 統(tǒng)計學方法? ? 選用SPSS 23.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符合正態(tài)分布的計量資料以x±s表示,行單因素方差分析,相關性檢驗采用Pearson相關性分析,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 結果
2.1? ?不同時點MUIS、GSES評分比較? ? 治療24 h后不明確性、復雜性、不一致性、不可測性及MUIS總分最高,治療3 d次之,治療7 d后最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24 h后GSES評分最低,治療3 d次之,治7 d后最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 MUIS與GSES評分的相關性? ? Pearson相關性分析結果顯示,UGIB患者不明確性、復雜性、不一致性、不可測性及MUIS總分與GSES評分呈負相關(P<0.05),見表2。
3? ? 討論
UGIB泛指食管、胃、十二指腸發(fā)生的出血性病變,在臨床具有較高的發(fā)病率[9]。引起UGIB的原因較為多樣,除最為常見的消化道潰瘍外,肝硬化造成的食管/胃靜脈瘤出血,嘔吐之后誘發(fā)的食管撕裂傷、血管異常病變以及服用非甾體類抗炎藥、阿司匹林或其他抗血小板凝聚藥物等亦會造成UGIB的發(fā)生[10]。UGIB的癥狀與出血量和出血速度聯(lián)系緊密,最為典型的癥狀為嘔血和黑便,伴隨失血量的增加,還會出現(xiàn)頭暈、面色蒼白等,甚至可能出現(xiàn)休克等嚴重狀況,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對于輕癥UGIB患者,經及時、正規(guī)的??浦委熀蟪鲅究梢缘玫接行Э刂疲粫<盎颊叩纳踩?。然而在高齡、有嚴重伴隨病、復發(fā)性出血患者中,UGIB的病死率高達25%~30%。因此需對此類患者施以及時有效的治療,盡可能地改善其預后。
疾病不確定感屬于認知領域,指的是患者不能對應激源予以客觀的判斷,亦是一種認知像模糊的轉變過程,促使患者陷入無所適從狀態(tài)[11]。疾病不確定感會導致患者滋生不良情緒,同時還會對患者對疾病的態(tài)度與處理方法造成干擾[12]。而自我效能是個體應對某種情景、完成某項目標的信念,是一種正向心理狀態(tài),自我效能水平高會使患者表現(xiàn)出更多的健康行為,有助于病情迅速改善。因此,如能發(fā)現(xiàn)疾病不確定感與自我效能兩者間的聯(lián)系,采取措施降低疾病不確定感,提高患者自我效能水平,對改善患者預后可能有積極意義。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24 h后不明確性、復雜性、不一致性、不可測性及MUIS總分最高,治療3 d次之,治療7 d 后最低;而治療24 h后GSES評分最低,治療3 d次之,治7 d后最高。提示隨著治療進展UGIB 患者疾病不確定感逐步下降,自我效能不斷提升。其原因可能是,UGIB發(fā)病初期可導致患者出現(xiàn)嘔吐、便血等癥狀,繼而會增加心理壓力,加之其對于疾病的錯誤認知,擔心臨床治療無法控制出血情況,增加疾病的不確定感。同時,治療前患者極易滋生焦慮、恐懼等不良情緒,進而采取屈服、回避等消極應對方式面對疾病的診治,導致疾病不確定感最高。隨著入院治療,醫(yī)師通過內鏡檢查等手段明確疾病,并向患者宣教UGIB相關知識及治療方案,讓患者對自身疾病有一個初步認識,增加治療信心,繼而降低對疾病的不確定感。同時,隨著治療的開展,患者臨床癥狀逐步改善,并通過網絡、健康手冊等形式對 UGIB 預后情況有了一定了解,由此疾病不確定感進一步下降。而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出于對疾病的恐懼,認為病情較為嚴重,對于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較低,因此自我效能水平較低。隨著疾病確診與治療,患者心理壓力逐步降低,同時醫(yī)護人員宣教遵循醫(yī)囑的重要性,告知患者只有采取積極治療才可改善癥狀,充分調動患者治療積極性,由此提升其自我效能。隨著治療深入,患者臨床癥狀改善明顯,康復壓力降低,自我效能得到進一步提升。本次研究中,Pearson相關性分析結果顯示,UGIB患者不明確性、復雜性、不一致性、不可測性及 MUIS總分與 GSES 評分呈負相關(P<0.05)。其原因可能為UGIB患者發(fā)病之初疾病不確定感嚴重,對疾病的控制治療缺乏信心,導致消極對待,致使自我效能水平降低;而隨著入院后疾病治療的開展,患者病情逐漸控制,疾病不確定感降低,治療信心逐漸增加,能積極主動配合治療及養(yǎng)成健康生活習慣,提高自我效能水平。因此,臨床可通過降低患者疾病不確定感來提升其自我效能,如在患者首次入院檢查后,可通過健康手冊、圖片等形式向患者解釋發(fā)病原因、預后情況等,讓患者充分了解自身狀況及治療方案,以提升康復信心,降低疾病不確定感,提升自我效能。需要注意的是,本次試驗存在納入樣本量較少的局限,對試驗結果的精準性構成干擾,后續(xù)需要持續(xù)完善研究方案,增加樣本量,從而開展更深入的分析。
綜上所述,UGIB患者疾病不確定感與自我效能水平呈負相關,臨床需采取一定的干預措施,以此降低患者疾病不確定感,提升自我效能。
參考文獻
[1]? ? XAVIER,VIDAL,LUISA,et al.Risk of upper 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 and the degree of serotonin reuptake inhibition by antidepressants: a case-control study[J].Drug Saf,2018,31(2):159-168.
[2]? ? ALAYO Q A,OYENUGA A O,ADE JUMO A C,et al.The Impact of Night-time Emergency Department Presentation on Upper Gastrointestinal Hemorrhage Outcomes[J].J Clin Gastroenterol,2022,56(7):576-583.
[3] BILAL M,TAYYEM O,SARAIREH H,et al.Upper? ? ?gastrointestinal hemorrhage is associated with poor outcomes among patients with acute cholangitis: a nationwide analysis[J].Eur J Gastroenterol Hepatol,2019,31(5):586-592.
[4] ZHONG C,TAN S,REN Y,et al.Clinical outcomes of over-the-scope-clip system for the treatment of acute upper non-variceal 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J].BMC Gastroenterol,2019,19(1):225.
[5]? ? 匡國芳,秦冬巖,呂世慧,等.自我效能感在宮頸上皮內瘤變患者疾病不確定感與焦慮間的中介作用[J].護理管理雜志,2021,21(7):457-462.
[6]? ? 甘曉英,陳秀君,馮蕓.正念療法對血液透析患者自我效能、依從性及生命質量的影響研究[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20,36(14)):1106-1110.
[7]? ? 葉增杰,佘穎,梁木子,等.中文版Mishel疾病不確定感量表的重新修訂及其在中國惡性腫瘤患者中的信效度檢驗[J].中國全科醫(yī)學,2018,21(9):1091-1097.
[8]? ? 程紅萍,路清蒲,楊紅梅.自我效能在食管癌化療患者健康素養(yǎng)與生活質量間的中介效應及調節(jié)效應[J].中華現(xiàn)代護理雜志,2019,25(8):1004-1007.
[9]? ?ZHANG C,HAN D.The value of color Doppler ultrasound in the diagnosis of upper gastrointestinal hemorrhage in patients with liver cirrhosis[J].Panminerva Med,2021,63(4):570-571.
[10]? ?Olivarec-Bonilla M,García-Montano A M,Herrera-Arellano A.Upper gastrointestinal hemorrhage re-bleeding risk according to the Glasgow-Blatchford scale: a triage tool[J].Gac Med Mex,2020,156(6):493-498.
[11]? ? 曾倩文,尤冰,王芳芳.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疾病不確定感及其影響因素分析[J].黑龍江醫(yī)學,2021,45(20):2239-2240,封3.
[12]? ? ?張雯,章左艷.胃腸道惡性腫瘤患者家屬疾病不確定感與應對方式的相關性[J].中國臨床研究,2018,31(1):142-144.
(收稿日期:2023-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