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慧慧
【摘要】體育對促進小學生心理健康發(fā)展具有重要作用,自我效能感是學生心理健康發(fā)展的重要因素?;诖?,通過研究分析小學生自我效能感中存在的問題,探討如何在小學體育中提高學生自我效能感,以期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fā)展。
【關鍵詞】小學體育;自我效能感;實踐探究
隨著課程改革的深入,小學體育課不僅承擔著增強學生體質(zhì)的責任,而且在促進學生心理健康方面扮演的角色也日益重要。如何通過小學體育來促進學生心理健康發(fā)展,這是小學體育教師要思考的新問題。小學生自我效能感是指他們對自己能力的評估和信心,不僅與學生的學習成績和學業(yè)成就相關,同時也對學生的心理健康和個人發(fā)展有著顯著影響。因此,本文主要對小學體育能否提升學生自我效能感的實踐進行探究,優(yōu)化小學體育教學的同時,也提高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促進他們健康發(fā)展。
一、小學生自我效能感中存在的問題
1.自我評價低,形成習得性無助
自我評價低的學生意味著他可能不相信自己能夠完成某項任務,會導致習得性無助問題的形成。習得性無助是指孩子在完成某項任務時遇到挫折和困難后,感到自己無法控制這種情況,并且開始放棄嘗試,甚至不再相信自己的能力,此種感覺會進一步降低孩子的自我效能感和自我評價,形成一個惡性循環(huán)。
2.心理彈性弱,激發(fā)強烈情緒
心理彈性是指一個人適應和應對生活中的壓力和困難的能力,是自我效能感的重要內(nèi)容。教學中會經(jīng)常發(fā)現(xiàn)心理彈性弱的學生在面對一些挫折和困難時很容易產(chǎn)生強烈的焦慮、抑郁、憤怒等不良情緒反應,在短時間內(nèi)很難進行調(diào)整。這些情緒問題會對小學生的學習和生活產(chǎn)生負面影響,降低自我效能感水平,甚至可能導致身體和心理健康上出現(xiàn)問題。
3.自我表達差,抑制自信主動
很多學生在學習或生活中都不善于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意見,在人際互動中缺乏自信和主動性。特別是在學習中他們擔心自己的觀點和想法會被否定或嘲笑,不愿意或不敢在課堂上積極參與討論或發(fā)表看法,這會導致他們?nèi)狈χ鲃有院蛣?chuàng)造性,不敢嘗試新方法或想法,從而限制他們的學習和發(fā)展。
4.成功體驗少,影響探索挑戰(zhàn)
學生自我效能感低意味著他們在學習、生活中的成功體驗相對較少,無法建立自信心,容易感到沮喪和失落。面對新的任務或挑戰(zhàn)時,容易產(chǎn)生畏懼感和壓力,缺乏主動性和積極性,不敢探索和嘗試新事物,容易被困在舒適區(qū)內(nèi),難以成長和進步。
二、小學體育對提升學生自我效能感的實踐探究
1.積極評價,減少習得性無助
小學體育教學中,教師運用積極評價可以及時肯定學生的努力和成果,幫助學生認識到自己的潛力和優(yōu)勢,及時地給予學生鼓勵和支持,幫助他們克服困難和挫折,調(diào)整自己的情緒和態(tài)度。同時,教師還能引導學生關注學習過程中的積極體驗和成長,這些都能幫助學生正確地進行自我評價,減少習得性無助。
(1)注重過程性評價。過程性評價強調(diào)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和學習方法,而不是只看結(jié)果。教師在學生遇到困難,不相信自己,想要放棄時,幫助他們關注在學習過程中的努力、思考、探究等方面,并給予肯定和指導,例如:“雖然運球控球很難,但是你在練習中一直在思考如何更好地控制球的方向,很好!”這樣的評價能夠讓學生更加相信自己,不會輕言放棄,減少不管怎么做都會失敗的習得性無助感。
(2)在師評、互評、自評等多種形式評價時多使用肯定、積極、正向的語言來評價學生表現(xiàn)。同時,評價中在糾正學生錯誤動作時,也可使用先糾正再肯定的形式,比如:“老師覺得你在練習肩上擲準動作時,手臂可以揮得再快一點,你的動作完整性和節(jié)奏已經(jīng)很好了,只要這一點再改進一下,你會更棒的。”這種評價方式,可以讓學生覺得雖然有些地方?jīng)]做好,但其他方面還是很好的,便會嘗試努力做到更好。
2.情境運用,增加心理彈性
在情景教學中,學生可能會遇到失敗和挫折,需要讓他們學會在情境中思考、體會、學習遇到挫折、困難或與人相處中怎么避免產(chǎn)生強烈的焦慮、抑郁、憤怒等不良情緒,如何進行調(diào)節(jié),逐漸提高自己的抗壓能力,從而更加堅定地面對困難和挑戰(zhàn),提高心理彈性。
(1)創(chuàng)設具體情境,學生角色扮演。通過創(chuàng)設與體育運動相關的具體情境,讓學生在實際場景中扮演不同角色進行體驗和實踐,可以讓學生接觸到各種不同的情境和角色,讓他們更好地了解自己和他人,加強自我調(diào)節(jié)和情緒控制能力。并鍛煉他們的適應、應變能力,培養(yǎng)他們面對各種不同情況的自信心和勇氣。
(2)組織體育比賽或游戲。體育課上教師可以根據(jù)教學內(nèi)容和要求設計一些小游戲、小比賽,然后,通過師生賽、個人賽、小組賽和班級積分賽等多樣化的比賽方式,讓學生積極參與。一方面,可以提高學習參與互動的積極性和熱情;另一方面,讓他們在比賽中體驗、適應不是所有的事情都能達到自己所想的結(jié)果,讓學生在困難和得失中提高自己的能力、自信和心理承受力,不斷提高心理韌性和彈性。
(3)觀摩比賽視頻。通過觀摩體育比賽的視頻,讓學生了解比賽規(guī)則、戰(zhàn)術技巧、運動員的表現(xiàn)等,提高他們興趣和理解能力的同時,也讓學生學習運動員的堅毅品質(zhì),明白他們在應對挫折、困難時是怎么做的,了解負面情緒會給自己帶來什么影響,運動員是如何處理和應對這些負面情緒的,然后,反思自己在比賽中的行為,以后如何改進,從而增強心理彈性。
3.小組合作,加強人際互動
小組合作是小學體育經(jīng)常會用的教學方法,通過成功的小組合作,小學生可以體驗到自己在團隊中的作用和價值。這種良好的人際互動模式,能夠促進學生自我效能感的提升,使他們在未來的學習和生活中更加主動、自信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和觀點,可以勇敢地探索和迎接挑戰(zhàn)。
(1)均衡分組,選拔并培養(yǎng)好小組的“帶頭人”。在分組時要注意學生水平的均衡性,采取異質(zhì)分組,把同等水平學生分散在不同組中,這樣在小組活動中就能實現(xiàn)強弱結(jié)合,以強帶弱的模式,逐步提高每個組及每個組員的運動水平。培養(yǎng)好“帶頭人”,讓他們在小組學習與評價中起到示范與幫助作用,正確引導其他組員的學習與評價。
(3)小組活動主題要全面。每個學生都有自己擅長的技能,也有自己薄弱方面,教師設計活動時要顧及每個學生的身體素質(zhì)和運動技能學練情況,活動主題和內(nèi)容盡量全面,讓每個學生在小組都有發(fā)揮自身特長的機會,增加自信,以此蓄能,為勇敢地探索新領域和迎接挑戰(zhàn)積攢能量。
4.日志建立,積累成功體驗
體育日志是指學生在進行體育活動時,記錄自己體育活動的過程和感受。在小學體育教學中,體育日志可以作為一個有效的教學工具,它可以幫助學生記錄他們在體育活動中的成功體驗。成功體驗的積累,可以很好地提升學生的自我效能感。
(1)設計合適的日志表格。老師可以設計一個簡單的日志表格,包括日期、運動項目、運動時長、運動強度、心率等內(nèi)容,讓學生記錄每次運動的情況。
(2)介紹日志的作用。老師可以向?qū)W生介紹體育日志的作用,包括記錄個人運動情況、反思運動表現(xiàn)、制定運動計劃等。
(3)要求學生每次運動后記錄。老師可以要求學生在每次運動后記錄自己的運動情況,例如運動項目、時間、強度等。
(4)定期檢查日志。老師可以定期檢查學生的體育日志,了解學生的運動情況和表現(xiàn),給予適當?shù)姆答伜徒ㄗh。
(5)給學生制定個性化的運動計劃。根據(jù)學生的體育日志,老師可以給學生制定個性化的運動計劃,幫助學生更好地規(guī)劃自己的體育鍛煉。
(6)鼓勵學生分享日志。老師可以鼓勵學生分享自己的體育日志,讓學生之間互相學習和交流。
三、小結(jié)
經(jīng)過實踐總結(jié)可以看到,在小學體育中運用一些方法對提高學生自我效能感十分有效,很多學生變得更加自信,在自我表達、小組合作等方面更加積極主動,探索能力和應對挫折、困難的能力也得到提高。這給體育老師帶來很多啟示,在教學中要做個有心人,要不斷地通過梳理、分析學生出現(xiàn)心理健康問題具體原因,什么是急需解決的問題,而不是所有問題一概而論,更要針對所存在的問題去尋找解決方法和途徑,并不斷嘗試和總結(jié),最終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
【參考文獻】
[1]嚴國富.談小組合作學習在小學體育課中的運用[J].新課程·小學,2019(9).
[2]張宏亮.小學體育教學中的小組合作學習模式探究[J].新課程·小學,2018(7).
[3]趙山.小學體育小組合作探究式學習模式[J]. 新課程·小學,2022(5).
[4]楊波.初中生身體自我效能感與體育學習倦怠的關系研究[D].合肥:合肥師范學院,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