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 敏,高桂香,劉夢園,李 潔
(鄭州大學第三附屬醫(yī)院 河南鄭州450000)
子宮脫垂是女性盆腔器官下垂癥的一種,嚴重影響女性生活質(zhì)量和社會功能[1]。針對子宮脫垂患者,康復護理干預成為治療手段之一,專業(yè)的護理干預可以幫助患者獲得更好治療效果和生活體驗[2-3]。隨著自我效能理論應用于臨床實踐中,越來越多研究發(fā)現(xiàn)其在護理干預中具有重要意義[4]。自我效能理論認為,個體對自己能力的信心和態(tài)度是完成某項任務的重要因素[5]。在康復護理干預中,提高自我效能感可以幫助患者接受康復措施,增加參與積極性。本研究旨在探討基于自我效能理論的護理干預對子宮脫垂康復效果的影響?,F(xiàn)報告如下。
1.1 臨床資料 選取2020年1月1日~2022年12月31日在我院診治的117例子宮脫垂患者作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①患者經(jīng)臨床檢查后確診為子宮脫垂;②患者依從性較好,能配合治療和護理干預;③患者臨床資料完整;④患者和(或)家屬知情,并簽署同意書。排除標準:①合并盆腔炎、盆腔腫瘤者;②嚴重心臟疾病者;③既往有泌尿生殖道手術(shù)史者;④有神經(jīng)肌肉病變疾病史者;⑤精神疾病者。隨機分為對照組58例和研究組59例。對照組年齡(48.67±6.45)歲;體質(zhì)量指數(shù)(BMI)(23.69±1.24);病程(6.19±1.05)年;孕次(2.48±0.50)次;POP-Q子宮脫垂分度:Ⅰ度10例(17.24%),Ⅱ度38例(65.52%),Ⅲ度10例(17.24%)。研究組年齡(48.66±6.38)歲;BMI(23.59±1.56);病程(6.37±1.13)年;孕次(2.47±0.50)次;POP-Q子宮脫垂分度:Ⅰ度13例(22.03%),Ⅱ度34例(57.63%),Ⅲ度12例(20.34%)。兩組基線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本研究經(jīng)醫(yī)院醫(yī)學倫理會批準。
1.2 方法
1.2.1 對照組 給予常規(guī)護理干預3個月。①飲食調(diào)節(jié):建議患者多食含有纖維素的食物,少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及含咖啡因的飲料,以避免刺激泌尿系統(tǒng)或便秘等情況。②盆底肌肉鍛煉:盆底肌肉鍛煉是子宮脫垂康復的重要治療方法。護士應向患者演示正確鍛煉方法,并幫助患者制訂鍛煉計劃和跟蹤記錄進展情況。③子宮托的使用:對部分患者,佩戴子宮托可以幫助支撐子宮和減輕癥狀。對佩戴子宮托的患者,護士應指導其正確使用和了解注意事項,并進行定期檢查。④避免長時間站立或勞累:長時間站立或勞累會導致盆底肌肉過度疲勞,患者應注意控制活動強度和休息時間。⑤注意個人衛(wèi)生:建議患者每天進行清潔衛(wèi)生,避免使用刺激性洗液,以免影響盆底肌肉和陰道的健康。⑥定期復診:建議患者定期去醫(yī)院復診,以跟蹤康復進展情況,并及時處理不適或并發(fā)癥。
1.2.2 研究組 給予基于自我效能理論的護理干預3個月。①設(shè)定目標:與患者制訂具體、可行的鍛煉目標,并在實現(xiàn)過程中進行適當調(diào)整和反饋。②傳授技能:向患者演示正確的盆底肌肉鍛煉技巧,幫助患者掌握動作要領(lǐng),以充分發(fā)揮鍛煉效果。③提供正面反饋:對患者積極表現(xiàn)給予及時、具體、正面反饋,增強患者繼續(xù)鍛煉的信心和動力。④強化認知:通過講解及提供相關(guān)資料,幫助患者了解子宮脫垂及康復相關(guān)知識,減少恐懼、焦慮和誤解。⑤打造支持系統(tǒng):與患者共同制訂計劃,鼓勵家人及朋友提供支持和幫助,為患者提供情感支持和監(jiān)督,讓患者感到被關(guān)注和重視。⑥建立應對策略:教會患者自我調(diào)節(jié)、放松的方法,幫助患者面對康復過程中的不適和困難,克服潛在思想障礙。
1.3 觀察指標 ①心理狀態(tài):于干預前后采用焦慮自評量表(SAS)和抑郁自評量表(SDS)[6]評估,量表均包括20個條目,采用4級(1~4分)評分法,總分×1.25為標準分,SAS評分≥41分、SDS評分≥51分提示患者處于焦慮、抑郁狀態(tài)。②自我效能:于干預前后采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7]評估,量表共10個條目,按照完全癥狀、多數(shù)正確、尚算正確、完全不正確分別記4、3、2、1分,評分越高提示自我效能感越好。③癥狀:于干預前后采用盆底功能障礙性疾病癥狀問卷(PFDI-20)[8]評估,共20個問題,每個問題0~4分,總分0~80分,評分越低癥狀越輕。④盆底肌肌力:根據(jù)牛津肌力評分體系(MOS)[9]對患者陰道肌肉強度進行分級,分為0級(無肌肉收縮),I級(肌肉顫動),Ⅱ級(肌肉收縮重復2次、收縮持續(xù)2 s),Ⅲ級(肌肉重復收縮3次、收縮持續(xù)3 s,未出現(xiàn)對抗),IV級(肌肉重復收縮4次、持續(xù)收縮4 s、輕微對抗),V級(肌肉重復收縮5次、收縮持續(xù)5 s、可持續(xù)對抗阻力)。⑤生活質(zhì)量:于干預前后采用盆腔臟器脫垂及尿失禁性功能量表(PISQ-12)[10]和生活質(zhì)量評價量表(QOL)[11]評估,PISQ-12總分48分,QOL總分100分,生活質(zhì)量與評分呈正相關(guān)。⑥滿意度:采用紐卡斯爾病人對護理服務滿意度(NSNS)[12]量表評估,共19個條目,每條目采用5級(1~5分)評分法,>75分為很滿意、55~75分為較滿意、<55分為不滿意。
2.1 兩組干預前后SAS、SDS評分比較 見表1。
表1 兩組干預前后SAS、SDS評分比較(分,
2.2 兩組干預前后GSES、PFDI-20評分比較 見表2。
表2 兩組干預前后GSES、PFDI-20評分比較(分,
2.3 兩組干預后盆底肌肌力分級比較 見表3。
表3 兩組干預后盆底肌肌力分級比較[例(%)]
2.4 兩組干預前后QOL、PISQ-12評分比較 見表4。
表4 兩組干預前后QOL、PISQ-12評分比較(分,
2.5 兩組護理滿意度比較 見表5。
表5 兩組護理滿意度比較[例(%)]
子宮脫垂是指子宮向下移位,甚至突出陰道口外,主要原因是盆底肌群、韌帶和筋膜等支持組織失去彈性和張力,不能有效維持子宮位置[13]。子宮脫垂發(fā)病率較高,尤其是在女性更年期及以后,約50%的女性在一生中會出現(xiàn)不同程度子宮脫垂[14]。好發(fā)年齡一般在40歲以上,特別是多產(chǎn)婦、肥胖婦女、有慢性咳嗽或便秘等慢性腹壓增加的人群[15]。子宮脫垂常常導致陰道墜脹感或壓迫感、尿失禁、排便困難等癥狀。同時,子宮脫垂還可能引起泌尿系統(tǒng)和生殖系統(tǒng)并發(fā)癥,如尿路感染、尿潴留、尿頻、尿急等,對心理和社會功能也會產(chǎn)生一定影響[16-17]。因此,對子宮脫垂患者采用科學有效護理干預非常重要,基于自我效能理論是指人們對完成某項任務的信心和能力的感覺,自我效能感受一般會影響個體面對任務的參與度、努力程度及成功率?;谧晕倚芾碚摰淖o理干預針對疾病治療過程中患者產(chǎn)生的悲觀情緒和不良心理反應,通過加強患者的自我效能感受,提高其整體康復質(zhì)量的干預方法。
本研究結(jié)果發(fā)現(xiàn),干預后,兩組SAS、SDS評分均低于干預前(P<0.05),且研究組低于對照組(P<0.05)。分析認為,通過引導患者了解自己康復過程和可能遇到的困難,在此基礎(chǔ)上建立對自身能力的信心和判斷能力,減輕患者不確定感和自我懷疑,從而緩解焦慮、抑郁情緒?;谧晕倚芾碚摰淖o理干預強調(diào)患者自身在康復治療中的主動性和參與性,幫助患者掌握治療進程,增強自我決策和控制能力,從而增加患者對疾病的控制感,避免產(chǎn)生焦慮、抑郁情緒。本研究結(jié)果發(fā)現(xiàn),干預后,兩組GSES評分均高于干預前(P<0.05),PFDI-20評分均低于干預前(P<0.05),且研究組優(yōu)于對照組(P<0.05)。提示基于自我效能理論的護理干預能改善子宮脫垂患者自我效能感和癥狀。分析認為,這是由于基于自我效能理論的護理干預通過引導患者逐步掌握康復技能和知識,教授患者有益應對策略,幫助患者通過適當方法和步驟實現(xiàn)治療目標,從而提高自我效能。在康復過程中,如果患者能夠采取適當應對策略,更好地控制情緒,并且及時接收正面反饋和支持,能促進患者康復。本研究結(jié)果發(fā)現(xiàn),研究組干預后盆底肌肌力分級優(yōu)于對照組(P<0.05),且研究組盆底肌肌力分級≥Ⅲ級的例數(shù)多于對照組(P<0.05);干預后,兩組QOL、PISQ-12評分均高于干預前(P<0.05),且研究組高于對照組(P<0.05)?;谧晕倚芾碚摰淖o理干預指導患者正確盆底肌力訓練技巧,通過不斷地訓練和體驗,幫助患者采取正確呼吸方式以及正確放松和收縮盆底肌?;谧晕倚芾碚摰淖o理干預引導患者與病友、家屬、朋友、康復專家等交流,分享經(jīng)驗和追求共同目標,使患者獲得更多支持,能夠更快地恢復生理功能和調(diào)整心態(tài),從而提高患者生活質(zhì)量和護理滿意度,因此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研究組護理滿意度優(yōu)于對照組(P<0.05)。
綜上所述,將基于自我效能理論的護理干預應用于子宮脫垂康復患者中,可有效緩解不良情緒,提高自我效能,減輕癥狀,提高盆底肌肌力、生活質(zhì)量及患者護理滿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