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月
守歲
[宋]蘇軾
欲知垂盡①歲,有似赴壑②蛇。
修鱗③半已沒,去意誰能遮。
況欲系其尾,雖勤知奈何。
兒童強④不睡,相守夜歡嘩。
晨雞且勿唱,更鼓畏添撾⑤。
坐久燈燼⑥落,起看北斗斜⑦。
明年豈無年,心事恐蹉跎⑧。
努力盡今夕,少年猶可夸。
①垂盡:快要結(jié)束。
②壑(hè):山谷。
③修鱗:指長蛇的身軀。
④強(qiǎng):勉強。
⑤撾(zhu?。簱簦么?,此處指更鼓聲。
⑥燈燼(jìn):燈花。
⑦北斗斜:已經(jīng)到了夜半。
⑧蹉跎(cuōtuó):時間白白過去,光陰虛度。
已經(jīng)到了歲尾年末,(日子)像一條游向溝壑的蛇,修長的軀體已經(jīng)隱沒了大半,匆匆的去意誰能夠攔遮!想系住它的尾端,雖然有一顆勤勉上進的心,卻也明知是無可奈何。兒童堅持不睡覺,守夜到零點熱鬧無比。早上公雞請不要打鳴,敲更鼓報時更讓人感到時光的流逝。(我)坐到燈芯燃完,起身看北斗星快要落下了,想想明年怎么會沒有事做呢?心里真害怕虛度光陰?。慕裢砼Π?,少年尤其可以炫耀(他們的時光充裕啊)。
本詩是北宋文學家蘇軾創(chuàng)作的一首五言古詩。
詩的前六句以蛇作比,先寫歲已將近,雖欲盡力挽回,但徒勞無益,形象生動。詩人要寫守歲,卻先寫守不住,不必守,欲擒故縱,推起詩中“波瀾”。
中間六句具體寫守歲的情景。一個“強”字重現(xiàn)了兒童過除夕的畫面:明明想睡覺,卻還要勉強歡鬧。而詩人則是用“晨雞且勿唱,更鼓畏添撾”以及“坐久燈燼落,起看北斗斜”真實地刻畫了大人守歲時的真實場景以及守歲人的心理狀態(tài)。
詩的最后四句與開頭“守不住”的欲擒故縱相對照,表明守歲存在的意義是提醒大家珍惜即將逝去的時光,直接指出應(yīng)該守歲到除夕盡頭。詩人用虛筆表現(xiàn)了懷親思弟(當時蘇轍在京師侍奉父親),想要及早建立功業(yè)的心愿和對青春年華的珍惜。這個結(jié)句含有積極奮發(fā)的意味,旨在勉勵自己惜時如金,是全詩的點睛之筆,使全詩精神陡然振起。
1.送舊年迎新年,除了“守歲”,你的家鄉(xiāng)還有哪些風俗呢?除了你知道的,還可以向父母長輩請教喲!讓我們一起來分享吧!
2.讀完此詩,你想到了哪些關(guān)于惜時、勤學的名言名句呢?認認真真地寫下來,作為新的一年的座右銘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