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一株野生口蘑的鑒定及生物學特性

      2023-09-13 06:21:54徐子昕胡寶李東曉郭金英王春霞鄭素月
      食品研究與開發(fā) 2023年17期
      關(guān)鍵詞:長勢氮源硫酸鎂

      徐子昕,胡寶,李東曉,郭金英,王春霞,鄭素月

      (河北工程大學 園林與生態(tài)工程學院,河北 邯鄲 056038)

      中國美味蘑菇又稱紅柳菇[1]、地層菇、沙菇等,屬擔子菌綱(Homobasidiomycetidae)傘菌目(Agaricales)蘑菇科(Agaricaceae)蘑菇屬(Agaricus)[2-3],其生長地區(qū)較為狹窄,高適生區(qū)位于我國西北部及中亞地區(qū)。國內(nèi)主要分布在新疆天山山脈南北兩側(cè)區(qū)域、西藏西南部、青海海西州、甘肅西北部和內(nèi)蒙古西部地區(qū)[4]。中國美味蘑菇是一種抗旱性強和耐低溫的珍貴野生菌,生長環(huán)境具有諸多特殊性,如晝夜溫差大、光照時間較長、多生長在荒漠鹽堿草原等[5]。Wang 等[6]于2015年通過形態(tài)學和系統(tǒng)遺傳學的比較鑒定后,將采集于中國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艾比湖附近的樣本命名為中國美味蘑菇。據(jù)調(diào)查,位于新疆的博斯騰湖曾是美味蘑菇的主產(chǎn)區(qū),但在2016 年后,由于湖水上漲、適生區(qū)域狹窄等自然原因使其數(shù)量日趨減少,菌種瀕臨滅絕[4]。

      中國美味蘑菇子實體肥大,菌肉肥厚,味道鮮美,是一種高蛋白、高礦物質(zhì)、低脂肪的食用菌,含有大量對人體有益的礦質(zhì)元素(鈣、鐵、鎂、鈉、鉀、硫、磷)以及維生素B2、維生素B3,子實體中的8 種必需氨基酸含量占其氨基酸總量的40.5%,對調(diào)節(jié)人體生理機能具有重要作用[7-9]。研究表明,美味蘑菇對Hela 細胞的增殖有顯著的抑制作用,其中的活性成分有可能發(fā)展成為抗宮頸癌治療的化療藥物[10]。中國美味蘑菇在親緣關(guān)系上與世界廣泛栽培的雙孢蘑菇較為接近[11],是一個在生產(chǎn)上很有潛力的食用菌新品種。近年來,在野生食用菌資源開發(fā)力度不斷加大和生態(tài)環(huán)境的雙重壓力下,越來越多的野生菌種瀕臨滅絕。為了避免這一情況的發(fā)生,野生菌的人工馴化栽培工作迫在眉睫。中華美味蘑菇作為狹域種,野生資源十分有限,雖已實現(xiàn)人工實驗室馴化,但大面積栽培的技術(shù)尚不成熟,總體產(chǎn)量較低,生長周期較長,并且不能進行商業(yè)化栽培[12]。野生食用菌的鑒定和分類是人們認識、開發(fā)和掌握野生食用菌的重要手段。對于野生食用菌的鑒定是學者了解研究和開發(fā)利用它們的前提。如有毒的野生菌被誤食會給人們的健康帶來巨大傷害。同時,由于食用菌引種頻繁現(xiàn)象的出現(xiàn),再加上其無性繁殖導致的外觀形態(tài)的分化不明確,嚴重影響了我國食用菌資源的管理和開發(fā)利用[13]。本研究以采自青海1 株野生口蘑菌株為研究對象,進行真菌種屬(internally transcribed spacer,ITS)鑒定測序及同源序列比對,鑒定其種屬,確定分類學地位,進而對其生物學特性進行研究,旨在為其后續(xù)商業(yè)化栽培提供參考依據(jù)。同時,對野生食用菌馴化栽培工作及后續(xù)的開發(fā)利用也具有重要意義。

      1 材料與方法

      1.1 菌株、材料與試劑

      1.1.1 供試菌株與培養(yǎng)基配方設(shè)計

      野生口蘑子實體采自青海牧民區(qū),采集于廢棄的羊圈內(nèi),由河北工程大學食用菌實驗室進行菌種分離和保藏,菌株編號為ZX。

      馬鈴薯葡萄糖瓊脂(potato dextrose agar,PDA)綜合培養(yǎng)基:馬鈴薯(去皮)200 g,葡萄糖20 g,磷酸二氫鉀2 g,硫酸鎂1 g,瓊脂20 g,水1 000 mL。

      培養(yǎng)基Ⅰ:馬鈴薯(去皮)200 g,羊糞100 g,葡萄糖20 g,磷酸二氫鉀2 g,硫酸鎂1 g,瓊脂20 g,水1 000 mL。

      培養(yǎng)基Ⅱ:馬鈴薯(去皮)200 g,酵母粉5 g,蛋白胨5 g,葡萄糖20 g,磷酸二氫鉀2 g,硫酸鎂1 g,瓊脂20 g,水1 000 mL。

      培養(yǎng)基Ⅲ:羊糞200 g,葡萄糖20 g,磷酸二氫鉀2 g,硫酸鎂1 g,瓊脂20 g,水1 000 mL。

      1.1.2 材料與試劑

      馬鈴薯(去皮):市售;瓊脂、酵母浸粉(均為分析純):北京奧博星生物技術(shù)有限公司;葡萄糖、蔗糖、乳糖、硫酸鎂(均為分析純):國藥集團化學試劑有限公司;麥芽糖、甘露醇、可溶性淀粉、蛋白胨、硝酸鉀、尿素、硫酸銨、氯化鉀、氯化鈉、無水碳酸鈣、無水磷酸二氫鉀、無水磷酸氫二鉀、0.25%溴酚藍(均為分析純)、50×三羥甲基氨基甲烷、乙酸-乙二胺四乙酸(tris acetate-EDTA,TAE)緩沖液:生工生物工程(上海)股份有限公司;VB1、VB2、VB6、VC:華中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脫氧核糖核酸(deoxyribonucleic acid,DNA)提取試劑盒:天根生化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1.2 儀器與設(shè)備

      TGL-22 臺式高速冷凍離心機:鹽城市凱特實驗儀器有限公司;聚合酶鏈式反應(yīng)(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循環(huán)擴增儀:伯樂生命醫(yī)學產(chǎn)品有限公司;DYC2-24EN 型雙垂直電泳儀:北京市六一儀器廠;JY04-3E 凝膠成像分析系統(tǒng):北京君意東方電泳設(shè)備有限公司。

      1.3 方法

      1.3.1 菌種分離

      在超凈工作臺內(nèi),使用酒精棉球擦拭供試菌株子實體表面進行消毒;將子實體縱向掰開,用無菌的鑷子在菌蓋與菌柄相連接的部分取下約4 mm 的子實體塊,并將其接種到PDA 綜合培養(yǎng)基試管斜面中央,于25 ℃黑暗條件下培養(yǎng)14 d 后,使用滅菌的接種針挑取菌絲生長狀況良好的菌絲進行轉(zhuǎn)接純化,將新的平板置于25 ℃恒溫培養(yǎng)箱黑暗條件培養(yǎng)后,放到4 ℃冰箱內(nèi)保存?zhèn)溆肹14]。

      1.3.2 形態(tài)學鑒定

      觀察子實體的菌蓋、菌褶、菌柄、菌環(huán)等主要部分,菌落的形狀和顏色,以及菌絲的形態(tài),參照比對《中國食用菌百科》、《中國真菌志》[15]中對口蘑的描述進行形態(tài)學鑒定。

      1.3.3 ITS 鑒定

      將供試菌種活化后,采用PDA 固體培養(yǎng)基平板,鋪玻璃紙隔膜培養(yǎng)菌絲體,菌絲長滿平板后刮取菌絲,采用DNA 試劑盒提取菌絲體DNA,并利用ITS 通用引物ITS1(5'-TCCGTAGGTGAACCTGCGG-3')和ITS4(5'-TCCTCCGCTTATTGATTGATATGC-3')對其進行聚合酶鏈式反應(yīng)擴增,擴增體系:94 ℃預(yù)變性3 min;94 ℃變性30 s;54 ℃退火30 s;72 ℃延伸50 s,共33 個循環(huán);72 ℃10 min;終止溫度為4 ℃。之后將擴增產(chǎn)物進行測序,將得到的序列在NCBI 庫中進行BLAST 比對,之后采用MEGA 6.0 軟件對該序列以Neighbor-joining法構(gòu)建系統(tǒng)發(fā)育樹,進行同源關(guān)系比較后作圖[16-17]。

      1.3.4 適宜母種培養(yǎng)基配方確定

      用打孔器取活化好的平板邊緣菌絲,分別接種1.1.1 中4 種設(shè)計好的培養(yǎng)基中,以PDA 培養(yǎng)基為對照(CK),25 ℃恒溫黑暗條件下培養(yǎng),各處理重復(fù)3 次,十字劃線法測量菌絲長速[18]。

      1.3.5 最適碳源確定

      以PDA 綜合培養(yǎng)基為基礎(chǔ),分別添加麥芽糖、甘露醇、蔗糖、可溶性淀粉、乳糖代替葡萄糖,添加量為20 g/L,以不添加碳源的處理為空白對照(CK),各處理重復(fù)3 次。定期觀察菌絲長勢,并使用十字劃線法測量菌絲長速。

      1.3.6 最適氮源確定

      以PDA 培養(yǎng)基為基礎(chǔ),分別添加酵母浸粉、尿素、硝酸鉀、硫酸銨、蛋白胨,添加量為2 g/L,以不添加氮源的處理為空白對照(CK),各處理重復(fù)3 次。定期觀察菌絲長勢,并使用十字劃線法測量菌絲長速。

      1.3.7 最適無機鹽確定

      以PDA 培養(yǎng)基為基礎(chǔ),分別添加硫酸鎂、磷酸二氫鉀、碳酸鈣、氯化鈉、氯化鉀、磷酸氫二鉀6 種無機鹽,添加量為2 g/L,以不添加無機鹽的處理為空白對照(CK),各處理重復(fù)3 次。定期觀察菌絲長勢,并使用十字劃線法測量菌絲長速。

      1.3.8 最適生長因子確定

      以PDA 培養(yǎng)基為基礎(chǔ),分別添加50 mg/L 的VB1、VB2、VB6、VC,以不添加生長因子的處理為空白對照(CK),各處理重復(fù)3 次。定期觀察菌絲長勢,并使用十字劃線法測量菌絲長速。

      1.3.9 最適溫度確定

      將菌種活化后接種于PDA 綜合培養(yǎng)基平板上,分別設(shè)置21、23、25、27、29 ℃5 個溫度處理,各處理重復(fù)3 次。定期觀察菌絲長勢,并使用十字劃線法測量菌絲長速。

      1.3.10 最適pH 值確定

      將PDA 綜合培養(yǎng)基pH 值分別設(shè)置為5、6、7、8、9,25 ℃恒溫黑暗條件下培養(yǎng),各處理重復(fù)3 次。定期觀察菌絲長勢,并使用十字劃線法測量菌絲長速。

      2 結(jié)果與分析

      2.1 形態(tài)學鑒定結(jié)果

      野生口蘑子實體、菌落形態(tài)及菌絲體顯微形態(tài)見圖1。

      圖1 菌株形態(tài)特征Fig.1 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train

      由圖1 可知,子實體菌蓋光滑,邊緣內(nèi)卷;菌肉呈白色,質(zhì)地較為緊密;菌柄中生粗壯;菌褶稠密,黑色,不等長;菌環(huán)雙層,生于菌柄中部。菌絲呈純白色,氣生菌絲較發(fā)達。鏡檢可見其菌絲不具有明顯的鎖狀聯(lián)合。

      2.2 ITS 鑒定結(jié)果

      ITS-PCR 擴增后測序獲得該菌株的ITS 序列,結(jié)果如圖2 所示。

      圖2 ITS 序列電泳圖Fig.2 Electrophoresis of ITS sequences

      由圖2 可知,擴增片段約為744 bp,條帶清晰,特異性較強。將該序列在NCBI 的Genbank 數(shù)據(jù)庫中進行BLAST 比對。當菌株的rDNA-ITS 序列相似性達到99% 時,即可認為它們是相同種;當相似性為95%~99%,即可認為是相同屬;當相似性小于95%時,即可認為它們是相同科[19]。該菌株與中國美味蘑菇(MG-551853.1)的相似性大于99%,同時參考《中國大型菌物資源圖鑒》[20]比對后,確定該野生菌株為中國美味蘑菇(Agaricus sinodeliciosus)。利用MEGA 6.0 軟件進行同源關(guān)系比較后構(gòu)建Neighbor-joining 系統(tǒng)發(fā)育樹,如圖3 所示。

      圖3 菌株基于r-DNA ITS 序列構(gòu)建的系統(tǒng)發(fā)育樹Fig.3 Phylogenetic tree of the strain based on r-DNA ITS sequences

      2.3 適宜母種培養(yǎng)基配方

      不同母種培養(yǎng)基對菌絲生長的影響如表1 和圖4所示。

      表1 不同母種培養(yǎng)基對菌絲生長的影響Table 1 Effect of different parent culture media on mycelial growth

      圖4 不同母種培養(yǎng)基對菌絲生長的影響Fig.4 Mycelial growth in different parent cultures media

      由表1 和圖4 可知,PDA 綜合培養(yǎng)基長速和長勢均顯著優(yōu)于其他幾種配方。

      2.4 最適碳源

      不同碳源對菌絲生長的影響如表2 和圖5 所示。

      表2 不同碳源對菌絲生長的影響Table 2 Effect of different carbon sources on mycelial growth

      圖5 不同碳源對菌絲生長的影響Fig.5 Effects of different carbon sources on mycelial growth

      由表2 和圖5 可知,麥芽糖與葡萄糖長速無顯著差異,二者均顯著優(yōu)于其他碳源。可溶性淀粉、蔗糖、甘露醇和對照長速無顯著差異,甘露醇長勢更佳,乳糖長速最差。因此,最適碳源為麥芽糖和葡萄糖。

      2.5 最適氮源

      不同氮源對菌絲生長的影響如表3 和圖6 所示。

      表3 不同氮源對菌絲生長的影響Table 3 Effect of different nitrogen sources on mycelial growth

      圖6 不同氮源對菌絲生長的影響Fig.6 Effect of different nitrogen sources on mycelial growth

      由表3 和圖6 可知,不添加氮源的對照培養(yǎng)基長速和長勢均顯著優(yōu)于其他5 種添加氮源的培養(yǎng)基。因此,不添加氮源更利于其生長。

      2.6 最適無機鹽

      不同無機鹽對菌絲生長的影響如表4 和圖7 所示。

      表4 不同無機鹽對菌絲生長的影響Table 4 Effect of different inorganic salts on mycelial growth

      圖7 不同無機鹽對菌絲生長的影響Fig.7 Effect of different inorganic salts on mycelial growth

      由表4 和圖7 可知,添加硫酸鎂、磷酸二氫鉀、碳酸鈣和氯化鈉與不添加無機鹽對照組相比無顯著差異,添加氯化鉀長速和長勢最差。綜合考慮,最適添加無機鹽為硫酸鎂。

      2.7 最適生長因子

      不同生長因子對菌絲生長的影響如表5 和圖8所示。

      表5 不同生長因子對菌絲生長的影響Table 5 Effect of different growth factors on mycelial growth

      圖8 不同生長因子對菌絲生長的影響Fig.8 Effect of different growth factors on mycelial growth

      由表5 和圖8 可知,添加VB2、VC、VB1與不添加生長因子對照組長速無顯著差異,長勢對照組更佳,添加VB6長速和長勢最差。因此,添加微生素未顯著促進菌絲的生長。

      2.8 最適溫度

      不同溫度對菌絲生長的影響如表6 和圖9 所示。

      表6 不同溫度對菌絲生長的影響Table 6 Effect of different temperatures on mycelial growth

      圖9 不同溫度對菌絲生長的影響Fig.9 Effect of different temperatures on mycelial growth

      由表6 和圖9 可知,25 ℃長速和長勢均顯著優(yōu)于其他幾種溫度。

      2.9 最適pH 值

      不同pH 值對菌絲生長的影響如表7 和圖10 所示。

      圖10 不同pH 值對菌絲生長的影響Fig.10 Effect of different pH values on mycelial growth

      由表7 和圖10 可知,pH7 與pH8、pH9 的生長速度無顯著差異,但菌絲長勢更佳,三者長速和長勢均明顯優(yōu)于pH5 和pH6 條件下的菌株。

      3 討論與結(jié)論

      食用菌鑒定作為食用菌研究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主要用于區(qū)分和確定其種屬。食用菌的鑒定方法主要有兩種,包括形態(tài)學鑒定方法和分子水平鑒定方法[21]。傳統(tǒng)食用菌鑒定通常采用形態(tài)觀察法,但由于其受環(huán)境等因素影響較大且僅憑子實體形態(tài)并不能準確有效地認定其種屬,因而,穩(wěn)定性更強的分子鑒定技術(shù)被越發(fā)廣泛地應(yīng)用到食用菌鑒定中。形態(tài)觀察法和分子鑒定法的結(jié)合大大地提高了野生食用菌鑒定的效率,同時也為今后的菌種鑒定工作奠定了基礎(chǔ)[22]。

      本研究一方面通過形態(tài)學觀察,即對子實體形態(tài)、菌絲形態(tài)、菌絲的顯微觀察等;一方面運用分子水平鑒定方法進行DNA 提取,PCR 擴增,將擴增產(chǎn)物測序,再通過BLAST 系統(tǒng)比對,使用MEGA 6.0 軟件構(gòu)建系統(tǒng)發(fā)育樹,根據(jù)同源關(guān)系進行作圖,最終確定這株采自青海的野生菌株為中國美味蘑菇(Agaricus sinodeliciosus),屬擔子菌綱,傘菌目,蘑菇科,蘑菇屬。它與大肥蘑菇、姬松茸等蘑菇的同源關(guān)系較近。

      對不同配方上菌絲生長情況進行觀察記錄后得出最佳母種培養(yǎng)基配方為PDA 綜合培養(yǎng)基配方,即馬鈴薯200 g,葡萄糖20 g,磷酸二氫鉀2 g,硫酸鎂1 g,瓊脂20 g,水1 000 mL。通過對美味蘑菇的生物學特性研究分析得出:最適合其菌絲生長的溫度為25 ℃,10 ℃以下和30 ℃以上均不生長;最適pH7;最佳碳源為葡萄糖和麥芽糖;在PDA 培養(yǎng)基中添加不同無機鹽和生長因子對菌絲長速影響均不大,綜合考慮最佳無機鹽為硫酸鎂,不另添加生長因子;添加不同氮源對于菌絲生長速度的影響差異較大,不添加時菌絲長速最快且長勢最好,因此認為中國美味蘑菇是一種高碳低氮需求的食用菌,這與梁倩倩等[23]對絮緣蘑菇的生物學特性報道相似。同時,在美味蘑菇菌絲培養(yǎng)過程中添加氮源可能會抑制其生長。

      中國美味蘑菇肉質(zhì)肥厚、味道鮮美。但其生長大多以野生為主,菌絲生長較慢,栽培周期過長,尚不能大規(guī)模馴化栽培。提高中國美味蘑菇菌絲長速,加快栽培周期將為后期研究的重點。

      猜你喜歡
      長勢氮源硫酸鎂
      結(jié)瓜盛期“歇茬” 恢復(fù)長勢有“方”
      山西270多萬公頃秋糧長勢良好
      硫酸鎂對慢性喘息性支氣管炎的治療分析
      硝苯地平聯(lián)合硫酸鎂治療妊高征的臨床效果
      探討硫酸鎂聯(lián)合硝苯地平治療妊高癥的臨床療效
      如何防治黃瓜長勢不一
      無機氮源對紅曲霉調(diào)控初探
      中國釀造(2016年12期)2016-03-01 03:08:11
      中藥渣生產(chǎn)蛋白飼料的氮源優(yōu)化研究
      中國釀造(2014年9期)2014-03-11 20:21:03
      響應(yīng)面分析法和氮源改進優(yōu)化L-賴氨酸發(fā)酵工藝
      硫酸鎂在臨床麻醉中的應(yīng)用
      镇原县| 山阳县| 民县| 新昌县| 仙居县| 南漳县| 南华县| 连山| 云林县| 内丘县| 八宿县| 西乡县| 博湖县| 阿瓦提县| 天津市| 关岭| 师宗县| 措美县| 奉节县| 澄迈县| 永清县| 松江区| 乐亭县| 乡宁县| 泾川县| 株洲市| 东丰县| 白河县| 蛟河市| 合作市| 河南省| 门源| 灵川县| 秦皇岛市| 马关县| 松阳县| 潢川县| 大同市| 施秉县| 黑龙江省| 虞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