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欒盛杰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fā)展,人們對國產動畫的關注程度不斷提高,這也使國產動畫在飛速發(fā)展的過程中與人們的生活節(jié)奏、心理狀況、審美需求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作為動畫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反派角色越來越成為吸引觀眾眼球的關鍵。中國動畫中經典的反派形象并不是一成不變的,不同時期的動畫作品中所展現(xiàn)和演繹的反派形象都有不同的時代意義。本文以中國動畫中一些經典的反派角色為例,分析中國動畫中反派角色設計上的多樣化轉變、反派角色性格上的顛覆性轉變,以及國產動畫反派形象未來設計的發(fā)展趨勢。
每部動畫作品要想吸引觀眾,核心就是對動畫角色的塑造。在角色設計上,反派角色作為正派角色的對立面,應該得到創(chuàng)作者同樣的重視。反派角色設計的優(yōu)秀反而能夠成為影片的主導者,將主角的魅力充分展現(xiàn),還能展現(xiàn)出人性的陰暗面,使觀眾產生更強烈的代入感。反派角色一直是一個有流動性的概念,因為反派角色需要集結“惡”所需要的特征,從而帶動動畫情節(jié)的緊張感,使故事的發(fā)展處于動態(tài)平衡的狀態(tài)。反派角色同時還能夠把社會的黑暗面展示出來,使觀眾在情緒價值上得到滿足,在刺激的情感中得到宣泄和釋放。動畫創(chuàng)作的本質是將生活中的故事進行抽象概括再進行有序的加工和修飾,再通過塑造出來的角色的演繹來展現(xiàn)動畫作品的藝術魅力。為此,動畫作品中關于反派角色的塑造十分重要,反派角色形象發(fā)展過程中有早期的趣味性。早期國產動畫中的反派角色常被定義為壞人、危險人物,是社會中人性惡的角色群體的統(tǒng)稱,這一創(chuàng)作理念一直沿用。到21 世紀中國動畫的發(fā)展受現(xiàn)代美學的影響才呈現(xiàn)出無絕對反派的新式劇作模式。
早期國產動畫中的反派角色在外形設計上與正面角色相同,融入了大量的中國特色,裝飾味比較濃厚,采用了臉譜化的塑造方式,融入了大量的戲曲元素。例如,《哪吒鬧?!分旋埻跞影奖耐饷脖阌兄咨樧V的特點,再加上又細又長的眼睛,眼尾向上,嘴里突顯的兩顆獠牙,更突出了陰險、狡詐的人物形象。觀眾可以通過臉譜的形象進行人格判斷,各種不同的臉譜種類呈現(xiàn)了人物不同的個性。觀眾如果對戲曲有所了解,可以直觀地判斷出白色臉譜通常代表奸詐、傲慢、野心勃勃的反派角色。同樣這也使國產反派角色在外形設計上長期存在著過于單調刻板的現(xiàn)象,加上傳統(tǒng)觀念的束縛和對角色表情刻畫相對內斂,以及沒有十分夸張的外形刻畫,導致人物形象十分老派。比如,影片《寶蓮燈》中的二郎神自始至終是兇神惡煞的表情,無論開場展現(xiàn)出強大的實力,還是結尾意料之中的落敗。臉譜化的外形設計使觀眾自始至終難以從面部表情去感受角色內心的情緒活動。
進入21 世紀,在商業(yè)化大環(huán)境的影響下,中國動畫更傾向于強調回應觀眾的娛樂化需求,受眾對象以兒童為主,此時反派角色的形象設計上也處于娛樂性這一階段。再加上大量外國動畫的傳入,角色設計上也受到了外國動畫的影響。在反派角色的設計上采用獸設的角色創(chuàng)作模式。例如,《哪吒傳奇》中敖丙的外形就猶如螳螂一般,細長的頭部,高鼻梁,眼睛的眼尾上吊,加上細如螳螂的身形,外形設計上貼合了人物陰險奸詐的性格特點。與《哪吒鬧?!分械陌奖蜗笙啾龋@已經有了很大的改變,反派角色的外形設計也不再是僅僅去夸張其“丑陋”這一特點?!断惭蜓蚺c灰太狼》則是更典型的獸設類動畫,對反派角色灰太狼的設計并沒有特意的丑化,而是進行了創(chuàng)新,讓反派角色真正活躍起來且十分自然。表情采用“萌化”的塑造方式,同樣有大大圓圓的眼睛,面部也不給人一種兇惡的感覺,并且融入了大量夸張的表情,來凸顯其反派角色的可愛,用臉上的刀疤證明其反派角色的定位,給觀眾更直觀的印象。
隨著中國動畫的不斷發(fā)展且受現(xiàn)代美學的影響,國產動畫更強調了反派外形設計上的多樣化,與之前的設計相比有了徹底的轉變。例如,在《哪吒之魔童降世》中,敖丙這一次要人物更是一下子變成了主要人物,而且還擺脫了之前固有的陰險、狡詐、猙獰的外形設計,徹底打破了中國傳統(tǒng)反派角色符號化的外形特點,更加突出動畫個性和形態(tài)結構。敖丙在外形設計上清新俊逸,十分俊美,一身白衣氣質非凡。同時,敖丙也繼承了靈珠所具有的仙氣,敖丙出場時,頭戴銀白色面紗表現(xiàn)得十分神秘,水藍色的龍角并不夸張,濃眉長眼,給觀眾一種翩翩美少年的形象,徹底打破了傳統(tǒng)反派角色面貌上的“壞”。
優(yōu)秀的角色動作設計是塑造角色、推動劇情發(fā)展的關鍵。動畫角色身體的變形,是動畫電影的一個突出特點,能給觀眾帶來十分輕松的感覺。所以,反派角色在動作設計上更多地采用一些搞笑滑稽的動作,如灰太狼設計出可以變形的工具時,身體的彈性和伸縮性都被無限放大,以此來營造出一種夸張且輕松搞笑的歡樂氛圍。影片《哪吒之魔童降世》中在敖丙、申公豹這樣的反派角色動作塑造上同樣也加入了很多喜劇的成分。這樣的設計使他們即使是反派角色,但由于動作上的幽默滑稽,也會受到許多觀眾的喜愛。夸張手法的運用雖然能夠大大增強動畫片的趣味性,但也并不意味著可以一味地濫用。反派角色一味使用滑稽的動作設計則會使反派角色丟掉原本的內涵,在影片中還是需要通過一些相對嚴肅的動作來展現(xiàn)自己的威嚴。因此,在進行反派角色動作設計時,動畫創(chuàng)作者還需要融入角色,根據(jù)角色的性格及心理活動進行動作設計。
國產動畫中反派角色除了在外形設計上向多樣化方向轉變外,性格方面的設計更直接關系到這一角色塑造得是否完整和立體。早期的國產動畫中對正惡的定義是十分簡單、直接的。動畫中的反派都十分蠻橫霸道且爭名奪利,意圖十分明確且一壞到底。例如,《哪吒鬧海》中的敖丙為了吃童子肉與哪吒產生矛盾,并表示要將哪吒剔骨扒皮,以此在性格上反映其殘暴的一面。早期國產反派形象上雖深入人心但也存在著人物角色刻板單一,性格特點不明顯的問題?!秾毶彑簟分械亩缮癫]有特意刻畫與沉香的關系,內心世界也沒有進行相應的刻畫,完全無法看出其性格特征,導致人們無法對這一反派角色產生興趣。
隨著國產動畫的發(fā)展,受眾范圍的不斷擴大,動畫創(chuàng)作者開始根據(jù)市場需求創(chuàng)造性格多樣的反派角色。比如,《小鯉魚歷險記》中的賴皮蛇就只是一只心狠毒辣的“毒蛇”,卻妄想得到龍鱗成為真龍,為此不惜破壞一切。也有《哪吒傳奇》中的敖丙因為與哪吒之間產生了誤會和矛盾成了動畫中“暫時性”的反派角色。雖然弱化了他殘暴的一面,但也有欺騙哪吒這樣出爾反爾、狡猾、陰險的負面行為。還有一種典型的反派性格塑造是偽善的反派角色,混入好人中后做壞事,如《虹貓藍兔七俠傳》的馬三娘陷害紫云劍主,自己混入“七劍”中做臥底。
在眾多成熟的動畫作品中,反派角色的特征化越來越模糊。針對人性的復雜,導演們也開始將動畫中的反派角色塑造用成熟的思維進行刻畫。正義與邪惡、黑與白、善良與罪惡不再有那么清晰明確的界定。動畫的表現(xiàn)藝術雖然普遍比實拍電影要淺薄,但此是必經之路。日本動畫大師宮崎駿在他的許多部動畫中塑造了很多不純粹的反派。宮崎駿始終認為人性是十分復雜的,正義與邪惡可能可以進行相互轉化,并不是絕對的,不喜歡塑造純粹的反派。近年來,隨著社會多元化的發(fā)展,在外國優(yōu)秀動畫作品以及現(xiàn)代美學的影響下,國產動畫創(chuàng)作者開始改變觀眾對反派角色的理解,并進行顛覆性轉變?!赌倪钢凳馈分袆?chuàng)作者對敖丙的內涵塑造有一張十分復雜的人物關系網。敖丙完全沒有傳統(tǒng)國產反派囂張強勢、陰險狡猾、兇狠殘忍、飛揚跋扈的性格特點,出場就出手相助,救下了一個小女孩,還和哪吒成了好朋友。敖丙給人們的第一印象就是一位低調內斂、性格溫和、為人謙遜的義士。后期為了龍族的復興,敖丙只能被迫選擇“黑化”活埋陳塘關。但人們依舊能夠看出當時敖丙內心的猶豫與糾結,這些都證明了他內心仍然向善,也使動畫最后敖丙選擇與哪吒一同承擔天雷的行為有了合理性。影片充滿濃厚的親情色彩,回避了傳統(tǒng)動畫題材中反派角色沒有自己情感世界的膚淺的設定手法。又如,《秦時明月》中也不乏很多原本內心善良的角色轉變成心狠手辣的反派角色的片段;而原本無惡不作的反派角色也可能是迫于某種壓力被迫黑化,但本性中的善良又會在關鍵時刻表現(xiàn)出來。在反派角色性格復雜化的塑造中,似乎人性的黑暗隨著時間的流逝,又會轉變成善良、光明的一面。
國產動畫在反派角色的塑造上雖然有很大的進步,但仍然存在被傳統(tǒng)觀念束縛且創(chuàng)新能力不足、刻意模仿、過于隨意的問題。反派角色的塑造要根據(jù)社會的發(fā)展及觀眾的審美期待和審丑快感進行對應的變化。我們不能局限于傳統(tǒng)觀念中,但這并不意味著放棄中國傳統(tǒng)文化,我們要以傳統(tǒng)文化作為基礎來提高中國動畫作品的原創(chuàng)性。動畫中的反派角色在保持特有的民族性外,也應同時具有更深刻的性格魅力和深遠的教育價值,要有不亞于正面角色的內涵。這樣可以使觀眾在有強烈共鳴感的同時,更好地了解自己民族身上的優(yōu)點和不足。
我們應善于借鑒外國優(yōu)秀動畫作品中對反派角色塑造的特色和優(yōu)點,將民族特色充分發(fā)揮在對反派角色的塑造上。比如,宮崎駿的動畫作品中都有十分深刻的主題思想,有強烈的人文關懷,他的反派角色身上有強烈的教育性。比如,《哈爾的移動城堡》中的女巫并非絕對的惡,還有《千與千尋》里湯婆婆最后放走了小千。這些反派都能夠深化影片主題思想,讓觀眾明白反派角色如同生活中的我們,也有脆弱的一面,沒有人無緣無故想成為反派。世界各國的神話故事、歷史人物是好萊塢動畫十分重要的靈感來源。例如,借用中國民間故事所創(chuàng)作的影片《花木蘭》,取材中國的《木蘭辭》,美國創(chuàng)作者在外國文化中汲取靈感,充分展現(xiàn)了自己高超的創(chuàng)作思維和對不同文化的處理能力。中國動畫也應該大膽去嘗試在現(xiàn)代的一些熱門小說中尋求反派角色的創(chuàng)作靈感,同樣也可以嘗試利用外國題材加上中國文化的方法,使反派角色的塑造精益求精。這更有利于中國動畫走出中國,得到世界各國觀眾的喜愛和認可。
歐美動畫電影善于利用角色的衍生產品來增加電影的熱度。比較成功且經典的反派明星應該是影片《卑鄙的我》中的反派跟班小黃人,萌萌的外表一出現(xiàn)就得到了廣大觀眾的喜愛和追捧。隨后關于小黃人各式各樣的周邊產品就不斷出現(xiàn),衣服、游戲、產品代言等足以說明好萊塢對培養(yǎng)“動畫明星”的重視程度。反派角色塑造得再好,如果不能有長期的宣傳,終究會是曇花一現(xiàn)。所以,國產動畫在往后的反派角色塑造深入人心后,相關人員一定要運用多樣的宣傳手段,推廣和鞏固這些反派角色的地位,使其成為能夠面向世界的“反派明星”。
最后,我們也應該重視和加強對動畫創(chuàng)作者自身創(chuàng)意、藝術素養(yǎng)、動畫制作能力的培養(yǎng),這些因素都會對反派角色的塑造產生一定影響。要想反派角色塑造得優(yōu)秀,動畫創(chuàng)作者需要有獨特的創(chuàng)意及對社會生活細心的觀察。這樣才能使觀眾看到反派角色有新的血液。
中國動畫產業(yè)的不斷進步是有目共睹的,反派角色在動畫電影中是必備的角色,其外形和內涵上的設計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定社會時期的文化、歷史背景和環(huán)境。所以,在每個時期的任何動畫作品中,對反派角色的塑造都應該得到與正面人物同等的重視。動畫創(chuàng)作者應依據(jù)不同動畫的思想主題、不同的人物性格,使人物造型的刻畫有所區(qū)別;需要著重考慮的就是如何使人物的形象更突出、更生動,內心世界更豐富,促進當代動畫電影的發(fā)展。優(yōu)秀的動畫作品播出后從來不會缺少對正面角色的談論和贊美,與此同時,人們也會關注反派角色凸顯出的人性,這些特點更值得人們在觀影結束后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