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海艷 朱 萍 張瑞華 李慧芝
山東秋季涼爽,適宜馬鈴薯的生長,但生長季節(jié)短,產(chǎn)量較春季馬鈴薯低。2022 年秋季,馬鈴薯單價在2.6 元/kg 左右,畝效益在5500 元上下,相當可觀。預計,今年秋季馬鈴薯的種植面積突破25 萬畝。為助力馬鈴薯增產(chǎn)、薯農(nóng)增收,筆者特意將近年來推廣的秋馬鈴薯高產(chǎn)栽培技術總結(jié)如下。
種薯對秋馬鈴薯的貢獻率高達80%左右。秋馬鈴薯播種時正值雨季末期,溫度高,切塊后的薯塊容易腐爛,一定選用小整薯作為種薯。秋馬鈴薯種薯有兩個來源:當?shù)卮杭抉R鈴薯的小薯和頭年北方的小種薯。
利用春季馬鈴薯預留小薯做種薯的,在春馬鈴薯收獲前,查看預留種薯田的馬鈴薯植株發(fā)病情況,特別是種傳病害的發(fā)病情況,病株率高的地塊堅決不留種,要選用病株率在0.5%以下的地塊。收獲前,將發(fā)病植株的薯塊提前挖出來全部當商品薯賣掉,整個地塊收獲完,將75~100g 健康小薯單獨挑干凈,置放在4 ℃~5 ℃冷庫中或陰涼的地方,儲藏期間避免蟲害、雨淋和陽光暴曬。留種的春馬鈴薯一定要在5 月上旬收儲完成,同時防治好春馬鈴薯田間的蚜蟲和晚疫病、早疫病、黃萎病、根結(jié)線蟲病,以減輕秋馬鈴薯種薯內(nèi)病毒積累量和種傳病害的攜帶率、攜帶量,保障種薯質(zhì)量。
利用頭年北方小薯做種薯的,選用儲藏在冷庫中的種薯,儲藏溫度在4 ℃~6 ℃,溫度過低易產(chǎn)生凍害或寒害,溫度過高會造成種薯生理年齡高。凍害的種薯拿出冷庫就腐爛,寒害的種薯會出現(xiàn)腐爛、植株矮小、黃化,生理年齡高的種薯植株早衰、抗性差、產(chǎn)量低。
頭年的小薯,在播種前15 天左右從冷庫中拿出來,放置在陰涼處即可;春季的小薯,種薯還沒有度過休眠期,一定要在播種前30天左右,將種薯從冷庫中拿出,放置在陰涼處,挑除爛薯等,播種前20 天,每150kg 種薯用5m g/L 濃度的赤霉素+62.5g/L 精甲霜靈咯菌腈懸浮種衣劑100m L+2%春雷霉素水劑25m L 溶液均勻地噴在薯塊上,裝在20kg 以下的塑料筐內(nèi)碼放在陰涼避光的地方催芽,兩排塑料筐間留有20cm 以上的間隙,以防種薯內(nèi)發(fā)熱腐爛。所有種薯在室外嚴禁陽光暴曬和雨淋。
秋季馬鈴薯的地塊要在春季有所規(guī)劃??梢赃x擇上季種春馬鈴薯的地塊,也可以選擇在夏玉米田套種秋馬鈴薯,或夏花生田套種秋馬鈴薯。不論哪種模式,播種前,一定對馬鈴薯播種行進行整平、疏松,最低15cm 左右深,同時秋馬鈴薯從播種計算,與其他作物共生時間不超過30 天。避免選用越夏白菜、越夏蘿卜、菜花、甘藍的茬口,以防秋馬鈴薯細菌性病害的發(fā)生。
秋季生長季節(jié)短,要盡可能早播種。播種過早,地溫高、雨水多,缺苗嚴重,單株結(jié)薯少;播種晚,生育期過短,產(chǎn)量低,商品薯率低,沒有經(jīng)濟效益。一定要嚴格適期播種。滕州及周邊地區(qū)可在立秋前后,能延遲栽培的也要在立秋后15天前播種完;濟南以北及膠東半島要在立秋前7~15 天完成播種。具體播種時間視當時當?shù)氐臍夂騺矶ǎ话?天內(nèi)平均氣溫在26 ℃以下、墑情合適即可播種。
采取單壟單行種植,行距70cm,株距25cm,畝播種株數(shù)在3800 株左右。播種當天,用田園機進行淺開溝,溝深5cm 左右,人工擺種,用田園機覆土,薯塊到壟頂6cm 左右。播種時,氣溫高,不施用底肥。
秋馬鈴薯生育前期雨水多,壟面容易板結(jié),影響土壤透氣性,種薯容易腐爛,嚴重影響出苗率,要人工或機械及時劃鋤,打破板結(jié)層。
馬鈴薯出苗后,分期覆土2 次。苗高15cm左右時進行第一次覆壟,薯塊到壟頂10~12cm;馬鈴薯薯塊膨大期進行第二次覆壟,在壟面上覆蓋一層2~3cm 的細土,掩蓋壟面的裂縫,防止青頭薯的產(chǎn)生。
秋馬鈴薯要分期覆土,不適合用封閉性除草劑??舍槍Σ煌牟菹啵x用不同的苗后除草劑。每畝可用22%嗪·烯·砜嘧可分散油懸浮劑80~120m L 或11%砜嘧·精喹可分散油懸浮劑50~60m L 或23.2%砜·喹·嗪草酮可分散油懸浮劑70~85m L 莖葉噴霧處理。
第一次覆壟后,結(jié)合澆水畝沖施尿素3kg+黃腐酸鉀1kg。馬鈴薯團棵后,每次澆水均沖施高鉀型全水溶肥3kg,直到收獲前10天。
秋季前期雨水多,田間嚴禁積水,需澆水時,要選擇多云天或晴天的傍晚,嚴禁高溫下灌溉。薯塊膨大期,要小水勤澆,保持土壤墑情在70%~85%之間。
在最低氣溫10 ℃左右時,可覆蓋棚膜進行延遲栽培,延長生育期,提高產(chǎn)量。
秋馬鈴薯蟲害較多,有蠐螬、螻蛄、地老虎等地下蟲和蚜蟲、茶黃螨、菜青蟲、棉鈴蟲等地上蟲。病害主要有晚疫病、軟腐病、根結(jié)線蟲病。
在病蟲害防治上堅持“綠色植保、全程植保”的理念,優(yōu)先選用農(nóng)業(yè)措施、物理措施、生物措施防治病蟲害,選用低毒低殘留農(nóng)藥。
前輕后重,要選擇有效期稍長的殺蟲劑。每畝可將100億孢子/m L 球孢白僵菌可分散油懸浮劑200~300 m L+混合1%氯蟲苯·氟氯氰顆粒劑1000~2000g 或3%辛硫磷顆粒劑3000~4000g 均勻撒在播種溝內(nèi)。有根結(jié)線蟲病的地塊,每畝播種溝內(nèi)噴施41.7%氟吡菌酰胺懸浮劑100 m L。
用肉眼看不到的害蟲,主要危害馬鈴薯的頂部莖葉、葉片的背面,造成葉片變硬、變小、皺縮,失去光合作用,生長點壞死,其造成的危害是不可逆的。出苗15天左右,每畝噴霧0.1%藜蘆根莖提取物可溶液劑1000~1500倍液或0.3%印楝素可溶液劑125~186m l 或43%聯(lián)苯肼酯懸浮劑20~30m L 或22%阿維·螺螨酯懸浮劑2000~4000 倍或40%丁醚·噠螨靈懸浮劑稀釋1500~2000 倍,視藥劑的殘效期頂噴霧的間隔期,連續(xù)噴霧2~3次。
達到防治指標時,每畝選用20%茚蟲·滅幼脲懸浮劑25 m L 或10%阿維·除蟲脲懸浮劑50m L 或150g/L 茚蟲威懸浮劑15m L 或5%甲氨基阿維菌素苯甲酸鹽水分散粒劑5g噴霧防治。
秋馬鈴薯的晚疫病主要發(fā)生在兩個時節(jié):苗期陰雨天多時和中后期早晚溫差大時,特別是后期的晚疫病常發(fā)生在頂尖,造成頂葉腐爛枯死,莖部有黑斑,傳染性極強,常常造成全田發(fā)黑、薯塊感病腐爛。每畝可選用35%唑醚.氰霜唑懸浮劑30m L或60%唑醚·代森聯(lián)水分散粒劑40~60g 或687.5g/L 氟菌·霜霉威懸浮劑100 m L 或59%烯?!に雇腋?0 m L 噴霧,藥劑交替使用。
主要發(fā)生在苗期。每畝可用5%寡糖·噻霉酮懸浮劑60m L 或5%大蒜提取物微乳劑100g 或40%春雷·噻唑鋅懸浮劑60m L 噴霧。
秋馬鈴薯生長期越長,產(chǎn)量越高,商品薯率越高。當?shù)厣喜糠秩勘凰蛩篮螅偈斋@。收獲時,避免機械磕傷,保持商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