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長標
摘要:在初中地理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想取得好的教學效果,就必須改變傳統(tǒng)單一的教學方法,積極運用生活化教學理念,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從生活中發(fā)現(xiàn)地理知識的存在,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基于此,本文就初中地理生活化教學進行探究,旨在為地理教師提供參考。
關鍵詞:生活化教學 ? 初中地理 ?應用
一、生活化教學理念在初中地理中應用的重要性
初中地理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需要學生通過大量的實踐才能理解。以往的教學模式中學生的實踐活動主要以理論知識的學習為主,課堂上被動接受教師所傳授的內容,這樣不利于學生地理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生活化教學理念的應用,不僅能激發(fā)學生對地理學習的興趣,而且有助于地理教學效率和質量的提升。[1]
二、生活化教學理念在初中地理中應用的現(xiàn)狀
雖然教師都清楚生活化教學理念的重要性,但是部分教師對這一概念仍存在諸多認識不足。在地理課堂上,部分教師們只通過固定的實驗、單一的情境以及游戲等來進行課堂知識傳授,沒有結合教學內容,忽視了學生的主體地位,不僅缺乏趣味性和知識性,而且不利于培養(yǎng)和提升學生學習的興趣。比如在學習《世界氣候》這一節(jié)內容時,部分教師在課前只給學生發(fā)放一些關于世界氣候的資料,然后讓學生進行自學和討論。之后在課堂上按部就班地講解,課堂氣氛沉悶,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不高,導致這一環(huán)節(jié)沒有取得理想效果。針對這種情況,教師在以后的教學中必須要加強對生活化教學理念的重視。
三、生活化教學理念在初中地理中應用的策略
(一)創(chuàng)設生活化情境
初中地理教師要想提高課堂效率,就必須在課堂教學過程中通過創(chuàng)設生活化情境來激發(fā)學生學習地理知識的興趣,以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對情境創(chuàng)設引起重視,通過創(chuàng)設生活化情境來提高課堂效率。[2]
(二)引導學生觀察生活
地理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觀察生活是提升教學質量的重要手段,教師可以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觀察生活,發(fā)現(xiàn)地理規(guī)律,并運用地理知識解決生活中存在的問題。例如,在教授“人口密度”這一內容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通過觀察自己所在城市的人口密度情況來發(fā)現(xiàn)人口密度與地理位置之間的關系,從而幫助學生理解人口密度對地理環(huán)境的影響。通過這種方法可以將理論化的地理知識與實際生活聯(lián)系起來,使學生更加容易接受這種新的教學方法。[3]
(三)運用生活化語言
初中生正處在發(fā)展的黃金時期,他們思維活躍,求知欲和好奇心都比較強,因此教師在課堂上要善于運用生活化的語言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可以從生活中常見的問題入手來幫助學生理解地理知識,同時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將一些生活化的事例作為教學素材,這樣不僅可以活躍課堂氣氛,還可以更好地提高課堂效率。
(四)聯(lián)系生活實際
初中地理是一門實用性和操作性較強的課程,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注意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和應用能力。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充分利用生活中的實際問題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通過對所學知識進行實踐應用來加深對地理知識的理解,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4]
四、結語
本文通過分析初中地理生活化教學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對初中地理生活化教學進行探討。隨著我國新課程改革進程不斷深入,要求教師要從以往的教學方法中走出來,以學生為主體來開展初中地理教學工作,通過對當前初中地理課程進行研究,及改革創(chuàng)新來提高課堂質量和效率。對此本文從當前新課程改革下初中地理教學現(xiàn)狀出發(fā),以提高課堂質量為目的來對如何進行生活化教學進行探討。
參考文獻:
[1]陳鄒華.生活化教學在初中地理教學中的有效運用[J].智力,2023(02):167-170.
[2]李瑩. 初中地理的生活化教學研究[C].對接京津——新的時代基礎教育論文集.2022.
059002.
[3]高潔.初中地理生活化情境教學策略研究分析[J].當代家庭教育,2022(25):149-152.
[4]劉志海.初中地理生活化教學的探究與實踐[J].基礎教育論壇,2022(25):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