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晶依 王進祥
(寧波大學科學技術學院,浙江寧波 315300)
《復仇者聯(lián)盟》系列是漫威的經(jīng)典之作,自2015年在中國上映以來,《復仇者聯(lián)盟》已成為最有號召力的粉絲電影。《復仇者聯(lián)盟2》的故事承接上一部,講述了鋼鐵俠研發(fā)的維和機器人奧創(chuàng)擁有了自我意識開始實施消滅人類的計劃。超級英雄們因理念不同發(fā)生爭執(zhí),但面對滅世危機,復仇者聯(lián)盟重新集合起來面對奧創(chuàng),保衛(wèi)世界和平。不論是正義的復仇者聯(lián)盟的英雄們,還是大反派奧創(chuàng),都是充滿智慧的,因此他們在說話時總是會運用到隱喻。因為文化差異較大,因此雖然中西方都有隱喻這一修辭方法,但其翻譯難度仍然較大,有很高的探索價值。目的原則,即翻譯所要達成的目的決定翻譯。[1]影視劇字幕在翻譯時需要充分考慮受眾,目的原則對其具有指導性。因此,本文著眼于《復仇者聯(lián)盟2》中隱喻的漢譯,探究其中采用的具體翻譯方法,并從目的論的目的原則這一角度對此進行舉例分析。
翻譯目的論,通常簡稱“目的論”,該理論強調(diào)翻譯的目的功能。目的原則是目的論中最重要的原則,目的原則認為在翻譯時,應明確翻譯所要達成的目標,這決定翻譯采用的翻譯手段和技巧。因此,為有效實現(xiàn)翻譯目的,譯者應根據(jù)譯文不同語篇的預期功能,靈活選擇相應的翻譯策略。[1]讓影視劇觀眾理解影視劇,沉浸于影視劇作為影視作品字幕翻譯的目標,應是翻譯的第一要義。
隱喻是把未知的東西類比為人們經(jīng)驗里已知的東西,以此來進行表達和傳播,間接地通過一種事項來理解和體驗另一事項。隱喻的運行機制是通過尋找兩個事物的相似性而用彼物說明此物。因此,事物之間的相似導致了隱喻的產(chǎn)生。[2]具體到隱喻的翻譯,有以下幾種翻譯方法。1.解釋喻義。2.保留喻體。3.轉(zhuǎn)換喻體。[3]在隱喻漢譯的過程中,因為較大的文化差異,倘若一五一十地對其直接進行翻譯,將會造成譯入語受眾的理解困難。但若只是一味將其意思解釋出來,又會導致譯文不夠原汁原味,不能凸顯人物性格,從而失去其原有的藝術價值。因此譯者應靈活運用上述隱喻翻譯的三種方法來幫助譯入語受眾理解、品味影視劇作品中的隱喻。
根據(jù)目的原則,譯者應從翻譯的目的出發(fā)。在翻譯中,隱喻的翻譯由于文化差異大,漢譯前后文本不一定對等,因此需要充分運用目的原則,也就是說譯文的翻譯應達成突出人物性格,幫助譯入語受眾理解等目的。筆者將以《復仇者聯(lián)盟2》中的隱喻為例,在下文對隱喻漢譯的三個方法進行舉例分析。
解釋喻義即不保留隱喻的形象而將隱喻傳遞的意義譯出。[6]
例1:黑寡婦用曖昧的語氣和浩克在吧臺聊天。
Hulk: Sounds amazing.
Widow: He’s also a huge dork.
Widow: Chicks dig that.
譯文:
浩克:聽起來很厲害。
黑寡婦:不過他也挺呆的。
黑寡婦:女生很吃這一套。
“chick”在英文中有小雞和女生的意思,原文用“小雞就愛刨那玩意”作為喻體,隱喻意為“女生很吃這套”?!癱hick”在英語中是一個很不正式、很市井,帶有輕佻意味的詞語,其意大約與中文中的“小妞”相類似,黑寡婦在此運用這一詞匯為聊天的氛圍平添了一些曖昧色彩。由于悲慘的童年經(jīng)歷,黑寡婦內(nèi)心深處一直渴望平淡的生活,她不由自主地被浩克內(nèi)心的柔軟所吸引。此處黑寡婦使用這個隱喻表達了其對浩克的好感。譯文使用了解釋喻義的方法,不保留喻體,直接譯出語句所包含的意思,語言口語化,貼合了營造曖昧氛圍的目的,符合目的原則。
例2:猩紅女巫對托爾發(fā)動精神控制后。
Captain America: Thor,status.
Thor: The girls tried to warp my brain.
Thor: Take special care.
Thor: I doubt a human can keep her at bay.
Thor: Fortunately...I am mighty.
譯文:
美國隊長:托爾,什么狀況?
雷神托爾:那個女孩想扭曲我的大腦。
雷神托爾:要特別小心。
雷神托爾:人類估計很難不受她影響。
雷神托爾:幸好,我是個神。
“bay”的意思是吠犬的叫聲,“keep the hounds at bay”意為獵物轉(zhuǎn)身面對獵犬進行自衛(wèi),并成功保護了自己。因此“keep...at bay”意為遠離,防止對自己的傷害。這一用法體現(xiàn)出了抵御猩紅女巫攻擊的困難,也表現(xiàn)出托爾作為雷神之子,對其神的身份充滿了驕傲。而中文中沒有類似的隱喻用法。因此譯文直接對該喻體進行解釋說明,消除了文化不同導致的理解問題。
例3:大戰(zhàn)前的最后寧靜時刻,美國隊長和浩克交談。
Captain America: No way we all get through this.
Captain America: If even one tin soldier is left standing,we’ve lost.
Captain America: It’s gonna be blood on the floor.
Captain America: I got no plans tomorrow night.
譯文:
美國隊長:我們沒法全身而退。
美國隊長:哪怕只剩下一個鐵皮士兵,也算我們輸了。
美國隊長:肯定會有人犧牲的。
美國隊長:我明晚沒有計劃。
“blood on the floor”也就是“地板上有血”,其引申意為“有人犧牲”,譯文將其直接翻譯為“肯定會有人犧牲”。美國隊長作為軍人出身,在復仇者聯(lián)盟中是領導者的地位,其性格穩(wěn)健可靠?!癰lood”一詞更加表達出了美國隊長對大戰(zhàn)中也許會有人死亡的憂慮,若使用“someone will sacrifice”比起“blood”顯然缺少沖擊力。但中文作為一門更加含蓄的語言,這種用法并不常見,因此譯文選擇將其直接進行翻譯。
例4:大戰(zhàn)中鋼鐵俠嘗試解決被奧創(chuàng)控制上升的城市。
System: Boss,power levels are way below...
Iron Man: Reroute everything.We got only one shot at this.
譯文:
系統(tǒng):老大,能源水平處于低值。
鋼鐵俠:全部重新設置,只有一次機會了。
“shot”的意思是射擊、一擊,在此引申為機會。鋼鐵俠擁有強烈的責任心和正義感,他在拯救世界時是冷靜、可靠的。“shot”體現(xiàn)出了時間緊迫的急促感,烘托了緊張的氛圍,但中文中并沒有相似的用法。因此譯文中直接將“shot”譯為“機會”,雖然失去了“shot”所特有的急促感,但也表達出了大致意思,符合目的原則。
例5:美國隊長和黑寡婦分析目前復仇者聯(lián)盟的人員情況。
Captain America: Well we’re not the ‘27 Yankees.
Widow: We got some batters.
Captain America: They’re good,but not a team.
Widow: Let’s beat’em into shape.
譯文:
美國隊長:我們還不是最佳陣容。
黑寡婦:但還是有些好手。
美國隊長:他們很優(yōu)秀,但還不是個團隊。
黑寡婦:好好磨煉他們成形。
“’27 Yankees”是英文中特有的用法,起因為1927年的洋基隊創(chuàng)下空前的記錄,而譯入語受眾對這一段歷史并不熟悉,也沒有合適的類似的用法來進行替換,因此譯者在譯文中直接用“最佳陣容”對“’27 Yankees”進行解釋替換,以便譯入語受眾理解。
保留喻體即譯員盡量采用直譯策略,選擇契合原語的意象將原文的語境意義完整地表達出來。[6]
例6:奧創(chuàng)將城市升起后。
Ultron: You rise,only to fall.
Ultron: You,Avengers...You are my meteor.
譯文:
奧創(chuàng):你們崛起只為了隕落。
奧創(chuàng):你們,復仇者們,你們就是我的隕石。
例6中奧創(chuàng)將復仇者們比喻為隕石,意指復仇者們的失敗將會像隕石一般給人類帶來重創(chuàng),也指倘若復仇者們失敗,上升的城市將會隕落,基于人類重擊。在中文語境中,受眾也完全可以理解這一喻體,因此譯文中譯者直接對此進行翻譯。
例7:猩紅女巫得知奧創(chuàng)不只是想要毀滅復仇者聯(lián)盟,而是想毀滅全世界后有了以下對話。
Ultron: The human race will have every opportunity to improve.
Scarlet Witch: And if they don’t?
Ultron: Ask Noah.
譯文:
奧創(chuàng):人類有無數(shù)機會去進步。
猩紅女巫:如果他們不呢?
奧創(chuàng):問問諾亞就知道了。
“Noah”意為“諾亞”,諾亞出自《圣經(jīng)》諾亞方舟的典故,諾亞建造諾亞方舟在世界末日時帶著自己的家人和世界上的各種陸上生物一起躲避了一場因神懲引起的洪災。奧創(chuàng)自詡為神,認為自己也能像神一樣降下神罰,因此使用這一典故,顯示出了奧創(chuàng)的自大。這個典故在全世界范圍內(nèi)的知名度都非常高,沒必要對此進行轉(zhuǎn)換或是解釋,直接翻譯不僅保留了原汁原味的英文趣味,而且也不影響觀眾的理解。
轉(zhuǎn)換喻體即用目的語的隱喻代替原語的隱喻,該方法遵循譯入語受眾熟悉與喜聞樂見的隱喻表達,有利于增進認同感。[6]
例8:鷹眼對快銀和猩紅女巫進行評價。
Hawkeye: Ultron has these allies...
Hawkeye: These uh...kids,
Hawkeye: punks really.
Hawkeye: They carry a big damn stick.
譯文:
鷹眼:奧創(chuàng)的這些盟友。
鷹眼:那些……孩子,
鷹眼:其實都是些小流氓。
鷹眼:他們還真是有兩手。
“carry a big stick”出自格言“Speak softly and carry a big stick,you will go far.”即“說話溫和而手持大棒,你才能走得遠?!??!癱arry a big stick”意為有實力,力量強。鷹眼是一個冷靜睿智的人,這一用法表現(xiàn)出了鷹眼對快銀和猩紅女巫實力的認可,譯文中的“有兩手”與其意思不謀而合。譯者將“大棒”轉(zhuǎn)換為了譯入語受眾更為熟悉的“有兩手”,更貼近現(xiàn)實口語且易于理解。
例9:鋼鐵俠嘗試尋找更換導彈密碼的第三方。
Iron Man: I’m just a guy looking for a needle in the world’s biggest haystack.
譯文:
我只是個在世界上最大的一片海里撈針的人。
“needle”的意思是針,“haystack”的意思是干草堆。針細細長長就像稻草一項,在干草堆里尋找一根針顯然是很困難的。在英文中,從16、17世紀開始就有了類似的說法,但在中文中,沒有相對應的說法。因此譯者用“海底撈針”對此進行了轉(zhuǎn)換,兩者都表示很難在一個很大的范圍內(nèi)尋找到一個小東西。轉(zhuǎn)換后既保留了隱喻表達,也能讓譯入語受眾立刻理解譯文。
例10:結尾處鋼鐵俠和即將離開地球的雷神對話。
Thor: Someone has been playing intricate games...
Thor: and has made pawns of us.
Thor: Once all these pieces are in position...
Iron Man: Triple Yahtzee?
譯文:
雷神托爾:肯定有人在背后操縱。
雷神托爾:還利用了我們。
雷神托爾:一旦所有的寶石都集齊了。
鋼鐵俠:然后就同花順嗎?
“Triple Yahtzee”的意思是贏一局3倍“Yahtzee”,“Yahtzee”的意思是“快艇”游戲,是一種骰子游戲。這是一句地道的俚語,代表遇到好事了。鋼鐵俠是一個瀟灑不羈的人,他會這一句俚語一點也不奇怪,這句話緩和了離別的傷感氣氛和分析局勢的嚴肅氛圍。國內(nèi)對于“快艇”游戲的了解度并不高,因此譯者將其譯為在國內(nèi)知名度更高的“同花順”,既表達了含義,又保留了趣味性。
通過上述例子可以看出當原文的隱喻涉及文化差異時,直接翻譯并不能滿足目的原則,譯者應靈活運用以上三種隱喻翻譯方法對隱喻進行翻譯。當譯入語中有相同說法時,可以使用保留喻體。當譯入語中有類似說法時,可以使用轉(zhuǎn)換喻體,以便譯入語受眾理解。當譯入語中沒有相同或是類似的說法時,譯者可使用解釋喻義的方法來達到翻譯目的。從上述例子也可以看出,中英文地域較遠,文化差異大,因此在實際操作中,保留喻體方法運用較少,轉(zhuǎn)換喻體使用相對較多,解釋喻義使用得最為廣泛。
影視劇字幕的翻譯應易于觀眾理解,突出角色形象,并在此基礎上最大限度地還原其藝術價值。隱喻受文化影響大,文本的完全對等并不能完全達到預期目的,有時甚至會弄巧成拙。一個好的翻譯無疑能影響觀眾是否能成功理解并沉浸在劇情中。譯者在對隱喻進行漢譯時中應充分遵循目的原則,靈活運用解釋喻義、保留喻體,轉(zhuǎn)換喻體等隱喻翻譯方法,才能夠翻譯出一部好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