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順英
在開展英語閱讀教學時,教師主要的教學任務是提高閱讀課堂教學效率,實現學生閱讀理解能力和閱讀信息獲取能力的提升。所以,在當下的英語課堂中,教師要思考如何更好地實現英語閱讀教學效率的提升?;诖耍疚膹呐d趣激活、問題設計、教學活動、課堂總結、文本質疑五個方面探究初中英語有效閱讀教學模式的構建與運用,以促進學生英語核心素養(yǎng)的發(fā)展。
一、強化初中英語閱讀教學的意義
在初中階段強化學生英語閱讀學習,能夠幫助學生有效鞏固英語基礎,提高學生對英語知識的記憶,更重要的是,可以進一步促進學生對英語語言的輸出運用。首先,在提高學生英語語言知識記憶方面,在初中英語學習中,學生主要以認知和掌握大量的詞匯為主,并在一定程度上做到對詞匯的熟練運用,而這些詞匯最主要的載體便是閱讀內容。所以,在實際教學中,教師要通過英語閱讀教學,幫助學生掌握豐富的詞匯知識,并借助閱讀內容讓學生認識到詞匯在具體情境中的變化,從而實現學生對語言詞匯的深入認知和熟練掌握。
其次,在鍛煉學生英語輸出能力方面,不僅要引導學生做到對英語詞匯和句型的吸收和記憶,更重要的是借助閱讀內容掌握地道的英語表達方法,對經典的、常用的語言表達技巧進行學習,并做到充分吸收和內化,這對學生實現熟練的英語語言表達有重要的促進作用。而且,英語閱讀量的提升對學生深入理解英語文化、強化英語語言表達能力也有著重要意義和作用。
二、強化初中英語閱讀教學的策略
(一)通過興趣激活,實施英語閱讀教學
為了提高英語閱讀教學的有效性,教師要立足對學生興趣的激活,讓學生能夠在閱讀學習中發(fā)現樂趣、找到興趣,實現興趣驅動。基于此,在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時,教師可以選擇適合學生的教學手段,如情境教學法、背景引入法等,不同的方法匹配不同的教學內容。因此,教師要根據實際教學內容選用教學方法,從而實現對學生學習興趣的最大化激活,讓學生以更積極、更主動的狀態(tài)投入英語閱讀知識的學習中。
以新人教版英語七年級下冊“Unit 1 Can you play the guitar?”中的Section B(2a-2c)為例,在學習新知識內容時,學生需要按照教師的布置,完成對以下閱讀內容的掌握:第一,掌握重點詞匯、短語,如today,center,people,home,make,weekend,be good with,make friends等;第二,掌握并熟練運用重點句型:“I can ... and I can also ...”“Are you good with old people? ”“They can tell you stories,and you can make friends.”“Then we need you to help with sports for English-speaking students”;第三,可以做到對招聘廣告熟練閱讀和理解,可以通過關鍵詞掌握文章大意。 基于此,在實際教學中,為了使教學過程中氛圍更活躍,趣味性更足,且學生能夠積極參與閱讀學習中,教師可以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的方法,開展教學實踐。在創(chuàng)設的情境中,教師首先展示出三個小視頻,分別是三個不同人物的自我介紹 ,在介紹中他們重點講述了自己的喜歡做的事情,在觀看第一遍時,學生需要了解三位朋友講了哪些內容,在觀看第二遍時,將他們喜歡或擅長的事物記錄下來。在兩次的觀看中,教師便可以做到引導學生對視頻中介紹的事物產生興趣,并進一步引導學生聯(lián)想到自己的喜歡的事物,并進行表達,以帶動學生通過興趣驅動完成本課知識的學習。
所以,在激活學生的學習興趣時,一方面,教師要注意教學手段的運用,只有選擇合適的教學手段,才能實現效果的最大化呈現;另一方面,教師要合理運用教材內容,做好知識呈現與教學手段的融合,在融合中提高學生英語閱讀的學習效率。
(二)通過問題設計,實施英語閱讀教學
合理的問題設計有助于教師有效提升英語閱讀教學效果。在英語閱讀教學中,每一篇文章都有自己的結構和特點,有突出的主題和豐富的內容,在帶領學生學習時,教師要保證教學過程的邏輯性和結構性,這樣學生才能對所學內容有清晰認知,才能對閱讀知識有條理地把握。為了讓學生的閱讀學習達到以上成效,教師需要對教學問題進行精心設計。具體來講,教師可以通過主要問題和分支問題結合的方式引導學生深入理解和學習閱讀文章。
以新人教版英語七年級下冊“Unit 5 Why do you like pandas?”中的Section B(2a-2c)為例,在本節(jié)課學習中,學生除了要掌握基礎性的詞匯與句型外,更重要的是能夠讀懂有關保護瀕危動物“大象”的短文,并且可以根據不同的閱讀任務提取關鍵信息,以及根據閱讀語篇內容構建思維導圖。對此,為了讓學生可以更好地完成學習要求,教師需要借助對教學問題的設計開展英語閱讀教學。
首先,在課程開始之前,教師根據素材內容設置了三個供學生討論的問題:What animals can you find in the video? Whats wrong with them? What other animals do you know are in great danger?通過對這三個問題的思考,可以讓學生對瀕危動物有初步認知和了解,為后續(xù)的教學做好鋪墊。其次,在正式閱讀教學中,教師根據課文內容為學生設置以下問題:What was on the first flag of Thailand?And what does it mean? What can elephants do? Waht do people do with elephants? How many elephants are there? Do you know how to save elephants?通過對上述問題的解答,學生便可以對本節(jié)課所學習的文章內容有整體認知和理解,而且在問題的輔助下,學生可以建立關于瀕危動物“大象”的思維導圖,全面認識大象成為瀕危動物的前因后果,掌握保護大象的措施。
通過對問題的設計,一方面可以使英語閱讀教學更有條理性,切實達成提升課堂教學效率的目的;另一方面,在問題的引導下,學生更易于對閱讀內容進行深入思考與探究,進而實現對閱讀文章主題的深刻認知。
(三)通過活動布置,實施英語閱讀教學
教學活動的豐富性也是閱讀教學效率提高的重要保障之一。故而,教師在實施閱讀教學活動時,可以通過活動布置的形式,實現教學效率的提高。進一步講,教師所組織的豐富多彩的教學活動,也有助于提高學生閱讀學習的有效性。在傳統(tǒng)英語教學實踐中,英語課堂本身在教學活動上就存在一定的缺失,這也是導致英語閱讀教學效率無法提升的一個重要原因。因此,在當下的英語課堂中,為了提高閱讀教學效率,教師需要對教學活動進行合理設計。具體來講,在進行教學活動之前,教師需要從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出發(fā),再結合學生學情的基礎上科學地設計教學活動,從而實現英語閱讀教學有效性提升的目的。
以新人教版英語七年級下冊“Unit 10 Id like some noodles.”中的Section B(2a-2c)為例,在本節(jié)課的學習中,學生需要完成以下學習目標:掌握重要詞匯和短語,如world,around the world,answer,different,bring good luck to,candle等;能夠讀懂關于描述不同國家生日食物的語篇內容;能夠在閱讀中認識到雖然用于慶祝生日的食物不同,但是所傳達的含義是相同的。基于此,為了切實促進學生對上述學習目標的掌握,教師需要通過設計不同形式的教學活動,以英語閱讀教學。首先,在“warming-up”部分,教師為學生設置了兩個需要交流討論的問題:What is your favorite day the year?What do you do on your birthday?在討論中,引導學生對生日和具體事物表達自己的想法,從而為后續(xù)的教學做好鋪墊。其次,在“while-readin”部分,為了讓學生對中國和英國的生日食物進行對比,教師再次組織學生進行合作交流活動,并為學生設置了具體的交流問題:Why do people eat special foods on their birthday?這樣,學生便可以圍繞問題細致閱讀文章,從而找到中國和英國在生日食物上的區(qū)別。
通過合作教學活動的設置,教師借助問題帶領學生進行交流分析,在這個過程中,學生一方面可以完成學習目標,另一方面可以實現自身思維的拓展,這對提高英語閱讀學習效率有重要的促進作用。
(四)通過課堂總結,實施英語閱讀教學
在英語閱讀學習的過程中,學生不僅要注重對英語內容的學習和掌握,也要注重對所學閱讀知識的歸納和總結。對英語學科來講,其知識本身就具有一定的零散性,而學生所掌握的知識也會存在沒有形成體系的問題。因此,在教學中,教師在完成教學內容后,要引導學生及時總結所學內容,幫助學生建立知識框架,讓閱讀內容具有一定的結構性,這對學生快速掌握知識、提高學習效率有非常重要的幫助。
以新人教版英語七年級下冊“Unit 9 What does he look like?”中的Section B(2a-2c)為例,在本次閱讀課程的學習中,學生應完成對以下兩點目標內容的掌握:第一,認識并可以熟練書寫詞匯和短語,如artist,crime,criminal,put,each,in the end等;第二,在閱讀文章的過程中,學生需要掌握關于刑偵畫像師的知識內容。基于此,為了提高學生對上述知識的掌握,教師可以利用課堂時間帶領學生對所學知識內容進行了總結。如教師帶領學生對本課涉及的Language points進行了總結:在“Some people see crimes and then talk to Joe.”一句中,學生需要掌握“crimes”的用法;在“He wants to draw a good picture of each criminal,but this job is sometimes difficult.”一句中,學生需要掌握“each”的用法,并且要正確辨析“each”與“every”;在“Many people dont always see things the same way so they may describe the same person differently.”一句中,學生需要掌握“same”與“differently”的用法。
通過總結,學生可以進一步掌握本課學習重點,知曉在復習過程中哪些內容需要重點復習。同時,總結過程也是學生再次回顧所學知識的過程,有助于學生對閱讀內容的掌握,幫助學生提高對閱讀文章的結構性認識。
(五)立足文本質疑開展英語閱讀教學
在開展閱讀教學的過程中,為了讓學生對所學的閱讀文本有深入認識和理解,教師會采用文本質疑的方式,帶領學生對閱讀文章進行細致分析。所謂文本質疑,是指在閱讀學習中,教師鼓勵學生進行積極主動思考,并根據文章內容提出自己的想法和疑問,這對提高學生的問題分析能力和解決能力有重要作用。
以新人教版英語七年級下冊“Unit 4 Dont eat in class.”中的Section B(2a-2c)為例,在學習本篇文章時,學生要在教師的引導下完成對下列知識的掌握:可以讀懂關于家規(guī)和校規(guī)的文章,形成獲取細節(jié)信息的能力;深入思考制定規(guī)則背后的原因,形成正確看待規(guī)則的意識。對此,教師可以通過引導學生進行文本質疑的方式完成知識的學習和掌握。如在學習Dr.Know寫給Molly的信時,學生根據信的內容提出兩個問題:What does Dr.Know advise Molly to do? Why do parents and schools make rules for us?對學生提出的問題,教師帶領學生細致閱讀文本內容可以發(fā)現,文章中有關于問題的答案,并引導學生尋找答案。
通過這樣的方式,可以促進學生對所學閱讀文本的深入思考,讓學生更積極主動地獲取知識,這對提高英語閱讀教學的有效性和學生的學習效率有重要的促進作用。
三、結語
綜上所述,在有效構建英語閱讀教學模式時,教師應做到立足興趣激活,讓學生主動參與閱讀學習;做到立足閱讀問題的設計,對學生進行閱讀內容的啟發(fā),實現深入思考;做到立足教學活動,強化學生理論學習與實踐應用的結合;做到立足課堂總結,幫助學生建立結構思維;做到立足文本質疑,提高學生的問題思考能力與問題解決能力。這樣,便可以切實促進初中英語閱讀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