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苗青
注意力是指注意的能力和效力,是在規(guī)定時間內個體集中指向、持續(xù)關注某事物的能力。注意力是個體最基本的心理素質,是學生取得良好學習成績的前提條件,注意力集中程度直接影響學生對所學知識點的接受與掌握程度,并決定學生的課堂學習質量。
中國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和中國社會心理學會曾經對全國青少年的注意力情況開展過調查,結果表明,約六成的學生在課堂上能夠保持專注,但只有四成學生能在課堂上持續(xù)集中注意力在30分鐘以上。有學者研究發(fā)現(xiàn),影響幼兒注意行為的因素主要有周圍事物的數(shù)量、線索的有效性、新的對象的新異性。資料顯示,5~6歲的兒童能在10~15分鐘內保持專注,7~10歲的兒童能在15~20分鐘內保持注意力。低水平的兒童在注意力不足的時候會出現(xiàn)更多的錯誤和遺漏。有學者認為,注意是人的心理活動或意識對一定對象的指向和集中,根據(jù)注意的功能可將其分為三種,即選擇性注意、持續(xù)性注意和分配性注意。有學者對4~14歲兒童的注意廣度進行了調查,結果表明,注意廣度的增加與年齡的增長有很大的相關性,而不存在性別差異。
蒙臺梭利認為,注意力對學生學業(yè)成績具有重要影響,他認為在教育學生的過程中最重要的是讓學生聚精會神地進行學習。注意力有好壞之分,但是注意力的好壞不是遺傳決定的,而是受到后天訓練的影響。因此,培養(yǎng)注意力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增加學生的成就感,使其體驗積極情緒,增加主觀幸福感。據(jù)此,筆者提出兩個假設:假設H1為“大多數(shù)低年級學生注意力水平中等”,假設H2為“性別在注意力水平上差異不顯著”。
一、調查對象與方法
(一)調查對象
筆者于2022年5月選取了鄭州市某小學一年級和二年級的學生為調查對象,隨機抽取這兩個年級各兩個班的學生,采用在班級群發(fā)放“中小學生注意力測驗”量表的方式來進行測試。筆者共發(fā)放問卷235份,有效回收問卷228份。有效問卷中,一年級學生92名,二年級學生136名;男生120名,女生108名。
(二)調查工具
“中小學生注意力測驗”量表共15道題。筆者采用三點計分法,將量表分為注意力持久度、注意力廣度、注意力分配、注意力轉移4個維度,得分在15~45分之間。其中,35~45為注意力水平較高,25~34分為注意力水平一般,15~24為注意力水平較低,該量表在本研究中的克朗巴哈系數(shù)為0.78。
(三)數(shù)據(jù)分析方法
筆者采用SPSS 19.0對收集到的數(shù)據(jù)進行現(xiàn)狀分析、差異分析及相關分析。
二、調查結果與分析
(一)注意力水平現(xiàn)狀分析與差異分析
在本次調查中(表1,見下頁),小學低年級學生注意力平均得分為28.98,標準差為4.27,他們的注意力處于中等水平,符合假設H1。其中,男生注意力得分均值為28.53,標準差為4.38;女生注意力得分均值為29.48,標準差為4.05,注意力水平在性別上差異不顯著(t=-1.71,P>0.05),
即男孩和女孩的注意力水平是相近的,性別差異對注意力水平的影響較小,該結果與假設H2相符。一年級學生的注意力均值為28.07,標準差為4.80;二年級學生的注意力均值為29.60,標準差為3.72。由此可見,注意力水平在不同年級之間存在顯著相關(t=-2.71,P<0.01),這說明隨著年齡的增長,學生的注意力水平也在不斷提高。
(二)注意力維度與得分相關分析
本次調查通過Pearson相關性分析,對注意力測試的各維度與注意力測試總得分進行相關分析,分析結果見表2。
注意力測驗的總得分和注意力持久度、注意力廣度、注意力分配和注意力轉移四個維度之間存在顯著相關(P<0.05),即注意力的四個維度可以正向預測注意力水平,學生在各個維度上分數(shù)越高,注意力測驗的總得分就越高。注意力廣度與注意力分配和注意力轉移呈負相關,但差異不顯著。
三、影響小學低年級學生注意力水平的因素
研究發(fā)現(xiàn),大多數(shù)小學低年級學生的注意力處于一般水平,這可能與學生的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有關系。一年級學生的注意力水平及各維度素質明顯比二年級的學生低,一年級學生的注意力多以無意注意為主,二年級學生的無意注意已經發(fā)展得比較完整,有意注意也逐漸發(fā)展起來,但是無意注意仍然占據(jù)著主導地位??偟膩碚f,二年級學生的注意力發(fā)展情況要比一年級學生好,所以二年級學生的注意力水平和各維度素質比一年級的高。隨著學生的年齡增長,他們會接受系統(tǒng)教育,同時注意力水平將會得到較大的提高。筆者認為,影響小學低年級學生注意力水平的因素有生物因素、家庭因素和學校因素。
一是生物因素。小學低年級學生的大腦機能發(fā)育處于“飛躍”的時期,學生的大腦神經活躍,表現(xiàn)為愛聽、多動、注意力難以集中。這一階段的學生仍然是以形象思維為主導,邏輯思維發(fā)展緩慢,難以理解抽象概念。由于各個年齡段的學生腦部結構和神經發(fā)育情況不同,個體之間存在差異。但隨著年齡的增長,個體注意力的集中時間也會相應增加,個體的成長速度不同,會間接地影響到他們的注意力的發(fā)展。
二是家庭因素。家庭是學生學習成長的重要場所之一,家長的教育方式也影響著學生注意力的發(fā)展。學生日常生活、學習、社會活動等各個方面,均需要家長的監(jiān)督和指導。家長對學生期望太高,當學生未能達成家長的期望時,家長容易產生失望焦慮的情緒。這種不良的情緒可能會導致家長對學生嚴加管教,使學生壓力過大,形成謹小慎微、膽小自卑的性格,不利于學生注意力的發(fā)展。
三是學校因素。小學低年級學生以無意注意為主,隨著學生年齡的增長,有意注意參與的思維活動才會越來越多。學校和教師對于小學低年級學生注意力的培養(yǎng)方案也會影響個體注意力的發(fā)展。低年級學生的注意力處于一種不穩(wěn)定的狀態(tài),教師在上課的過程中講授抽象的事物很難使低年級學生集中注意力。
四、提高小學低年級學生注意力水平的建議
(一)家庭教育
一是講故事。低年級學生仍處在愛聽家長講故事的年齡段,一些生動、有趣的故事會更容易引起他們的注意。講故事既可以改善親子關系,又可以激發(fā)學生興趣,學生在聽了幾篇故事之后會越來越專注,這種專注也會延伸到學生學習和生活的其他方面。家長在講述故事時,可以向學生提出一些能幫助他們集中注意力的問題,讓他們帶著問題聆聽,在故事中思考、尋找問題答案。同時,家長可以復述重要內容,以幫助學生集中注意力,使其專心地聽故事。
二是出聲朗讀。閱讀需要多個器官的配合,要求學生在朗讀時發(fā)音準確,不能串行,不能漏字,唇、舌的運動產生的刺激通過神經傳遞到大腦皮層,激活額葉、顳葉和枕葉等部分,可以使大腦皮層保持興奮,激發(fā)學生興趣,提高學生注意力。此外,學生以指讀的形式閱讀,能增加注意力,做到口、手、腦協(xié)調一致,深入理解所讀內容。
三是激發(fā)興趣。興趣帶給人們的體驗是積極的、正向的。在因興趣完成某項任務的過程中,學生是快樂的、沉浸其中的。家長引導學生將行為建立在興趣基礎上,能增強學生的學習動力,從而提高學生注意力。
四是增強自控能力。自控能力在培養(yǎng)、發(fā)展、保持注意力的過程中起著關鍵作用。小學低年級學生的自控能力較弱,家長可以讓學生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如掃地、擦桌子等簡單的家務活動,讓學生在勞動中體驗成就感,從而培養(yǎng)他們的注意力。同時,家長要避免過度溺愛,對學生進行適當?shù)囊龑Ш凸膭?,讓學生通過自己的努力提高自我控制力和注意力。
(二)學校教育
一是提出課堂要求。教師要讓學生有一個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部分學生上課時會有做小動作、講閑話、東張西望等行為,教師在上課之前應提出課堂要求,如:課桌上不得擺放與本節(jié)課無關的物品;不得竊竊私語、左顧右盼;有問題先舉手;等等。
二是把握時間點。課程開始的幾分鐘、課程進行到一半和臨近下課這三個時間段是學生注意力容易分散的高峰段,教師要有針對性地調整和改變教學行為,使學生能更專注地學習。教師應在課堂教學中注意這三個時間段,提前進入教室,讓學生自覺做好課前準備;使用具有吸引力的語言,以引起學生的注意;營造一種輕松的學習氣氛,并結合課堂的實際情況,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以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三是關注學生情感。教師傳達的積極情緒和消極情緒對于學生的影響是不同的。積極情緒能使學生產生正向的學習態(tài)度,消極情緒會導致學生拒絕學習。教師應通過使用鼓勵性話語、給予適當獎勵等方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學生的注意力水平,及時糾正學生的課堂行為,讓學生朝著積極健康的方向發(fā)展。
(作者單位:寶雞文理學院教育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