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玉珊
幼兒處于身體快速發(fā)育、關鍵性動作技能習得的黃金時期。除了開展常規(guī)的保育活動,幼兒園還應當有針對性地開展勞動教育,以提高幼兒的勞動能力,培養(yǎng)幼兒的勞動意識。這不僅是對幼兒教育的一種必要補充和拓展,更是落實新時期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貫徹五育并舉教育方針的關鍵一步。部分幼兒園管理人員、教師和家長對勞動教育不夠關注、不夠重視,認為開展幼兒勞動教育為時過早或不知從何入手進行勞動教育。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明確指出,要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培養(yǎng)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在五育并舉教育理念下,作為素質教育體系中的一個重要內容,勞動教育是新時期推動幼兒教育高質量發(fā)展、培養(yǎng)高素質的綜合性人才的重要路徑。因此,廣大幼兒園教師和家長應基于幼兒身心發(fā)展的客觀規(guī)律,做好新時期幼兒勞動教育的整體規(guī)劃,協同并進,共同打造新時期幼兒勞動教育的新樣態(tài)。
一、新時期幼兒勞動教育的整體規(guī)劃
《3~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指出,鼓勵幼兒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對幼兒的嘗試與努力給予肯定,不因做不好或做得慢而包辦代替。在幼兒園中,教師應引導幼兒適當參與一些力所能及的勞動,幫助幼兒形成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使其學會尊重他人的勞動成果。從幼兒的思維認知水平、身體與心理發(fā)展情況、現實興趣偏好的角度出發(fā),新時期的幼兒勞動教育應整體置于幼兒園的宏觀教育規(guī)劃中,并與五育并舉理念相結合,突出生活性、趣味性、直觀性和全面性。
具體來講,幼兒勞動教育主要應當包含以下四個方面的內容和實施要點。一是做好立足于提高幼兒自立自理能力的勞動教育,引導幼兒學習最基本的生活勞動技能。二是逐步引導幼兒參與班級的集體勞動,讓幼兒通過勞動與他人進行互動、合作、交流,培養(yǎng)幼兒的集體榮譽感和勞動意識,使勞動教育與社會領域教育相結合。三是嘗試帶領幼兒接近自然、感悟生命,利用幼兒園內的場地組織種植活動,使幼兒在勞動的過程中學習科學知識,使勞動教育與科學領域教育相結合。四是從培養(yǎng)幼兒創(chuàng)造力和想象力的角度出發(fā),開展多元化的創(chuàng)意勞動活動,使幼兒主動學習編織、粘貼、組合、建造等基本動作技能,使勞動教育與藝術領域教育相結合。
從總體上看,新時期的幼兒勞動教育與幼兒園的五大教育領域有重合交叉的地方??梢?,勞動教育與幼兒常規(guī)教育活動并不是相互排斥的,而是一種共融共生的關系。各地幼兒園應根據自身的實際教育情況和現實條件,結合勞動教育的整體規(guī)劃,科學有序地開展多種層次、多個方面的教育活動。
二、當前幼兒勞動教育存在的問題
(一)勞動教育形式單一
部分幼兒園存在勞動教育內容不夠豐富的問題,這主要體現在相關設計形式單一、勞動教育內容缺乏創(chuàng)新、勞動教育的配套教學活動與服務機制不夠完善等方面。這樣的情況會影響幼兒園勞動教育的開展效果,阻礙幼兒勞動教育根本價值的發(fā)揮。
部分幼兒園在勞動教育相關教學活動的組織、推進方面往往不夠精準全面,沒有真正體現其公益性、服務性和實踐性特點,使得教學內容處于淺層,教學活動有作秀、應付之嫌,無法常態(tài)化開展,教育效果不佳。
(二)教育缺乏指導保障
幼兒勞動教育并不是設計勞動實踐活動、讓幼兒參與勞動活動那么簡單。出于對幼兒特殊發(fā)展情況和能力的考量,教師應在勞動教育過程中注重指導,并引入多方育人主體,這對幼兒勞動教育的開展十分重要。但從目前的情況來看,這種指導和保障是比較欠缺的。部分教師在開展勞動教育活動時過于關注幼兒的安全而不敢放手讓幼兒自由探索,沒有傳授幼兒必要的勞動技能,也不注重培養(yǎng)幼兒的勞動素養(yǎng)。部分幼兒園無法在課時規(guī)劃、安全防護、環(huán)境構造和教育機制等方面為幼兒的勞動實踐提供重要保障,使得整體的勞動教育工作難以順利推進。
(三)多元協同教育不足
開展幼兒勞動教育不僅是幼兒園的責任,更是家長的責任。家庭教育對幼兒的成長發(fā)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理應囊括勞動教育的內容,同時家園雙方應圍繞勞動教育開展密切合作。但是部分家長認為幼兒的年齡比較小,不適合做家務勞動,總是大包大攬、過度溺愛,導致部分幼兒養(yǎng)成了“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不良習慣。在幼兒園的家務勞動體驗活動中,部分家長也沒有積極配合。
三、新時期幼兒勞動教育的實施策略
(一)將勞動教育滲透于幼兒一日常規(guī)
新時期的幼兒勞動教育首先要聚焦于提高幼兒的自立自理能力,培養(yǎng)幼兒的基本生活勞動技能。幼兒只有學會了基礎的勞動技能與勞動方法,才能逐漸形成勞動意識和觀念,逐步參與后續(xù)更加復雜、更加綜合的勞動實踐活動。在幼兒的一日常規(guī)中滲透勞動教育是一種符合幼兒生活實際的嘗試。具體來說,教師要在幼兒一日常規(guī)中滲透勞動教育,并分時段、分年齡段地做好有針對性的勞動教育滲透和教育指導工作,以實現相應的教育目標(見表1)。
針對不同年齡段幼兒在不同時段的表現,教師應做好觀察工作,當幼兒動手操作遇到困難時,為其示范相關動作和操作方法,幫助幼兒掌握勞動技能。當幼兒基本達到要求,教師應積極地表揚他們,鼓勵他們下次做得更好,以增強幼兒的勞動意識。值得注意的是,這種一日常規(guī)中的勞動教育應和幼兒園內的勞動教育主題活動協同開展,并做到長期堅持。
(二)以多樣化情境培養(yǎng)幼兒的勞動意識
幼兒的思維具有具象化的特點,他們興趣廣泛,很難長時間保持注意力集中。基于幼兒的這些特征,教師要通過創(chuàng)設多種情境吸引幼兒的注意,促使幼兒主動參與,以幫助他們形成勞動意識,讓他們逐漸發(fā)現勞動的魅力所在。
教師要善于應用信息技術,如利用幼兒園內的多媒體設備、各類教學動畫軟件等開展情境式教學,為幼兒播放以卡通形象為主人公的“勞動小課堂”視頻,讓幼兒在觀看和互動的過程中掌握刷牙、洗手、疊被子等一些基礎的勞動技能。教師也可以為幼兒提供道具,組織幼兒邊看邊使用道具模仿視頻中的動作。此外,教師還可以播放《勞動最光榮》等與勞動相關的歌曲,引導幼兒學唱,感悟其中的道理,使幼兒逐步形成正確的勞動價值觀念。
教師要注重情境的趣味性,結合繪本為幼兒創(chuàng)設生動有趣的勞動情境,讓幼兒在興趣的指引下逐步參與勞動活動。以《小威利做家務》為例,教師可以先帶領幼兒一起一邊看圖一邊大聲讀出文字內容。接著,教師可以指導幼兒學習繪本中的放彩色畫筆、晾衣服、遞夾子等動作,讓幼兒模仿小豬威利,開展角色扮演游戲。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將繪本中親子和諧的勞動氛圍遷移到教室中,以威利媽媽的口吻鼓勵幼兒,如“寶貝,你太棒了!”。這樣的教學方式有助于激發(fā)幼兒的勞動興趣和內在意愿,培養(yǎng)幼兒的勞動意識。
(三)開展勞動主題的區(qū)角活動
為了保證幼兒勞動教育的順利開展,幼兒園應為其提供必要的場地支撐,既可以單獨設置種植角等勞動區(qū)角,又可以借助其他主題區(qū)角,拓展性地開展勞動教育活動,這能夠使幼兒的勞動場地更加開闊,為其參與更復雜的勞動活動提供便利。
例如,幼兒園可以開展戶外種植活動,為各班單獨開設種植園。各班可以根據時令分別在春秋季選擇種植不同的植物。教師要從松土、播種等基本技能出發(fā),讓幼兒使用工具定期澆水、施肥、除草。教師可以讓幼兒為他們種植的植物起名,并用畫畫的方式記錄植物的生長過程,以建立幼兒與植物之間的情感聯結,使幼兒更愿意參與種植勞動。
又如,教師可以在手工區(qū)為幼兒投放黏土、塑料瓶、彩色紙、繩子等不同的材料和道具,組織以勞動為主題的趣味藝術活動,讓幼兒自制勞動工具,嘗試變廢為寶。
再如,在保證環(huán)境干凈整潔的情況下,教師可以在體育區(qū)組織幼兒進行“我會疊毯子”比賽,讓幼兒分組限時比拼,看誰能把毯子疊得又快又好,這樣既能夠豐富勞動教育的活動形式,又能夠充分利用幼兒園內的場地資源,激發(fā)幼兒的勞動熱情。
(四)家園攜手共助幼兒成長
教師應當和家長一道,共同轉變教育理念,積極地帶領幼兒走出舒適圈,為幼兒制訂合適的勞動教育方案,讓幼兒勇于挑戰(zhàn)自我。具體來說,教師要主動與家長溝通,通過微信群聊、公眾號、一對一通話、實地家訪等“線上+線下”的方式,了解不同幼兒家庭中的勞動教育問題,幫助家長樹立正確的勞動教育觀,掌握科學的教育方法。從幼兒的一日常規(guī)出發(fā),教師可以與家長共同設計針對不同幼兒的親子勞動游戲和家庭勞動主題活動;家長可以了解幼兒的勞動習慣、勞動偏好、技能習得情況等,并及時將幼兒的活動參與情況、能力發(fā)展情況等告知教師,與教師共同分析問題、尋找對策,動態(tài)調整勞動教育的實施策略,以更好地發(fā)揮家庭勞動教育的作用。
結語
各方育人主體應重視勞動教育,更新教育理念,做好教育規(guī)劃,開展豐富的勞動教育活動,使幼兒能夠在“做中學、玩中學”,在參與勞動活動、體驗勞動快樂的過程中實現全面發(fā)展。
(作者單位:三都水族自治縣第六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