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盼盼
隨著老果園更新加速,新建果園面積增大。一般老果園挖除栽植新樹后,有3~4 年幼園期,樹冠小,田間覆蓋率低,沒有收入,需要間作其他經(jīng)濟作物獲得一些收益。 有些生產(chǎn)者在蘋果幼園間作南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幼齡蘋果園間作南瓜共生期短,管理省工,對蘋果樹生長影響小, 共同病蟲害少, 一般間作南瓜畝產(chǎn)可達1 500 kg,畝收入2 800 元以上。 現(xiàn)將蘋果幼園間作南瓜技術總結如下。
蘋果園中蘋果樹是主導, 一切要圍繞蘋果生產(chǎn)進行,短期利益要服從這一原則,間作的南瓜不能影響蘋果樹生長,要留足營養(yǎng)帶。一般在蘋果樹栽植當年,營養(yǎng)帶寬度不能少于1 m,以后隨樹冠擴大,根系擴展,要逐年加寬營養(yǎng)帶,第2 年營養(yǎng)帶寬度應保持1.2~1.5 m,第3 年保持1.8~2 m,第4 年原則上行間不再間作。
蘋果幼園間作南瓜,可選擇肉質致密、市場熱銷的板栗南瓜。板栗南瓜適應性強,植株長勢旺,管理簡單,結果能力強(單株結瓜2~4 個),產(chǎn)量高,產(chǎn)品耐貯運,在四川、重慶等西南市場很暢銷,2022 年產(chǎn)地收購價綠色板栗南瓜1.8~1.9 元/kg,紅色板栗南瓜2.2~2.6 元/kg,其中產(chǎn)量高、品質優(yōu)良、抗病性強的品種有甘栗王、紅栗王、雪玉等。
土壤解凍后,在樹冠外緣對土壤進行耕旋,以疏松土壤,促進蘋果和南瓜根系生長。耕旋深度20 cm 左右, 耕旋過程中注意保護蘋果樹根系,樹盤以內(nèi)免耕,以免影響蘋果樹生長。
南瓜生長時間短(生長期110 天左右),產(chǎn)量高(畝產(chǎn)1 500 kg 左右),需肥量大,其產(chǎn)量形成和品質與鉀元素有極大的關系, 而且南瓜覆蓋栽培時,不便進行追肥作業(yè)。在蘋果幼園間作南瓜,要考慮到這些因素,通常采用“一炮轟”施肥法, 結合旋地, 每畝施入充分腐熟的農(nóng)家肥3 000~3 500 kg, 配合高鉀型三元復合肥45~50 kg。 將肥料均勻撒施在地表,然后耕旋入土。
南瓜根系發(fā)達,主根長度可達2 m 以上,抗旱性強,但其產(chǎn)量形成與水分供給有很大關系。水分供給充足情況下,南瓜果實生長充分,產(chǎn)量高。 干旱地區(qū)降水少,大部分蘋果園沒有灌溉條件,常通過覆蓋地膜保墑。 蘋果幼園間作南瓜,也采用起壟覆蓋的方法,根據(jù)樹體大小,在樹冠外圍起高10~15 cm 的壟,用黑色地膜覆蓋壟面,一方面起壟可提高地溫, 播種后有利于南瓜早出苗,另一方面壟面可起到集雨作用,降雨時壟面上的水順流到壟側,滲入土壤,提高水分利用率。
蘋果幼園間作南瓜以直播為主, 在4 月上旬清明過后,地溫上升后播種。播種前1~2 天將種子放在陽光下晾曬,以提高種子發(fā)芽勢。將曬好的種子放入1%小蘇打溶液中浸泡12~24 小時,搓洗掉種子表面的黏液,以利種子發(fā)芽。 再將種子放在50 ℃熱水中浸泡5 分鐘,然后放入1%高錳酸鉀溶液中浸泡15 分鐘, 殺滅種子表面附著的病菌,減輕苗期病害發(fā)生。
將用高錳酸鉀溶液浸泡好的種子撈出,清水洗凈后晾至半干,用干凈的濕毛巾包住,放在瓦盆中置于熱炕上催芽,溫度保持在25~28 ℃,2~3 天,待80%的種子露白時即可播種。
蘋果幼園間作板栗南瓜可采用2~3 m 的行距、50~70 cm 的株距,行距大時株距宜小,行距小時株距宜大,每畝栽植450~480 株。南瓜播種行要盡可能避開蘋果樹盤, 以減輕間作南瓜對蘋果樹的影響。在壟背上挖穴點播種子,每穴點播2~3 粒處理好的種子,每畝用種400 g 左右。播種后覆土1.5~2 cm 厚,有條件的用細綿沙封穴,防止板結。
1)除板結,保證正常出苗。 南瓜播種后,用土封穴的,在出苗前如遇降雨,會在播種穴上形成板結,影響出苗和幼苗生長,雨后可用鏟輕拍松土。
2)間苗定苗。 出苗后有1 片真葉時即可間苗,有2~3 片葉時定苗,拔除徒長苗、弱小病、病蟲危害苗,留生長健壯苗,每穴留1 株。
3)肥水管理。 南瓜抽蔓至坐瓜期間以營養(yǎng)生長為主, 坐瓜后營養(yǎng)生長與生殖生長同步進行,雞蛋大時是需肥關鍵期。 因此,南瓜抽蔓至坐瓜期, 在底肥施用充足的情況下不需要追肥澆水,防止植株徒長;在頭瓜坐住,長至雞蛋大時,畝施高鉀型復合肥20 kg 左右或水溶肥1~2次,以促進果實膨大,提高產(chǎn)量。 坐瓜后如果降雨多,土壤墑情好,可追施復合肥。 如果天氣干旱,土壤墑情差,可追施水溶肥。
4)植株調(diào)整。板栗南瓜具有多次分枝習性,主蔓上可分生側蔓,側蔓葉腋間還會抽枝,大量抽枝會消耗營養(yǎng),影響產(chǎn)量,因而生產(chǎn)中要控制枝蔓量。板栗南瓜以主蔓結瓜為主,蘋果幼園間作南瓜通常采用雙蔓整枝法,留1 個主蔓結瓜,留1 個側蔓在坐瓜前分散營養(yǎng),牽制主蔓,緩和蔓勢,坐瓜后增強供養(yǎng)能力,以利產(chǎn)量提高。 應及時摘除多余側蔓,抹除腋芽,在主蔓12~15 節(jié)留第1 個瓜,在第20 節(jié)左右留第2 個瓜。
南瓜蔓較長,如放任生長,遇刮風天氣,會將蔓吹得滿地亂爬,可將蔓統(tǒng)一拉向一個方向,并用樹枝固定。
在第2 個瓜坐住后,于瓜前5~6 節(jié)摘心,控制瓜蔓生長,促進果實膨大。
5)輔助授粉。板栗南瓜為蟲媒花,花期低溫陰雨天氣會影響坐瓜, 可在花開放的當天清晨人工授粉,以保證適期坐瓜。
6)疏瓜。在氣溫正常的情況下,板栗南瓜坐瓜率高,負載過大不利于南瓜品質,因而生產(chǎn)中應控制花果量, 多生產(chǎn)單瓜質量1~1.5 kg 的商品瓜,提高種植效益。
7)病蟲防治。 蘋果幼園間作板栗南瓜常發(fā)病蟲害有蚜蟲、紅蜘蛛、白粉病、灰霉病、炭疽病、花葉病,應適時對癥防控。
天氣干旱情況下,發(fā)現(xiàn)蚜蟲點片發(fā)生,可噴0.3%苦參堿水劑300~350 倍液或50%辟蚜霧可濕性粉劑2 000~3 000 倍液、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1 000~2 000 倍液、2.5%撲蚜虱可濕性粉劑1 500 倍液防控。
當每100 片葉發(fā)現(xiàn)1 頭紅蜘蛛時, 可噴73%克螨特乳油2 500 倍液或20%噠螨酮可濕性粉劑1 500 倍液、30%阿維·螺螨酯懸浮劑5 000~6 000 倍液防控。 重點噴葉片背面、幼嫩部位。
田間出現(xiàn)白粉病癥狀時, 及時摘除病葉,然后噴硫黃懸浮劑200 倍液或40%福星乳油9 000倍液、20%三唑酮乳油2 000 倍液等進行防控。
有灰霉病癥狀時, 可噴65%甲霜靈1 000倍液或50%速克靈1 500 倍液、50%撲海因1 500 倍液等防控。
發(fā)現(xiàn)炭疽病癥狀時,及時噴25%炭特靈(溴菌腈)可濕性粉劑600 倍液或10%世高水分散粒劑800~1 000 倍液、80%炭疽福美可濕性粉劑600~800 倍液等進行防控。
花葉病是病毒病,靠蚜蟲、葉甲等昆蟲傳播,要注意切斷病毒傳播途徑, 加強蚜蟲等傳毒害蟲的防控。當出現(xiàn)花葉時,可噴施50%氯溴異氰尿酸1 000~1 500 倍液或20%病毒A 可濕性粉劑500倍液、1.5%植病靈乳劑1 000 倍液等進行防控。
7 月中下旬,待瓜皮變硬,指甲不易掐破,瓜肉變黃,種子充實時采收。 采收時,用修枝剪將瓜帶蒂從蔓上剪下,裝入塑料網(wǎng)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