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兵
(肥西經濟開發(fā)區(qū)中心學校 安徽合肥 231200)
小學低年級體育課教學內容,是以小學生的體質鍛煉為主。學生年齡小,被動學習,課堂效率低下,教學目標難以達成。因此,體育游戲深受教師的歡迎,被普遍運用在學生平時的體育課教學活動中。筆者根據自身日常體育課教學實踐中的認識和思考,以新課標理念為指導,從以下六個方面剖析體育游戲教學在小學低年級階段的重要性。
低年級學生合作意識的養(yǎng)成是新時期小學體育教育發(fā)展的一項重要內容,也是小學生身心健康發(fā)展的重要組成部分。鑒于小學低年級學生身心素質、心智機能等存在差異導致其合作意識較弱,小學低年級體育教師可以采用多種形式開展體育游戲教學,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小組合作意識,指導他們在游戲中與他人友好合作,學會互相幫助,懂得合作的力量是巨大的。實踐證明,低年級學生接觸到的協作運動游戲越多,同學們的團隊凝聚力就越強。
日常開展低年級體育教學時,小學生總是喜歡突出自我,表現自我,呈現出個人“英雄主義”,破壞了班級紀律,影響了集體學習,一旦出現問題卻又總是互相指責。教師針對這一問題,創(chuàng)編了團隊協作游戲,以強化學生的團隊整體合作競爭意識。例如,筆者創(chuàng)編了“集體仰臥傳遞”游戲,通過小組成員集體仰臥傳遞器材,體驗團隊合作精神,使學生明白,要想獲得成功,團隊里每一名成員的努力都很重要,一個人都不能落下。讓孩子們在玩耍中學會合作,在游戲學習中接受教育,受到熏陶。幾輪游戲下來,筆者所期望達到的教學目標得以完成。
在日常的小學體育課教學中,小學低年級學生的自我保護能力不強,團隊合作能力較弱,筆者對“拔河”這個游戲教學的老項目進行改造,使用環(huán)保、沒有危險性的體育材料,讓學生在安全游戲的過程中形成團隊意識。在游戲開始之前,根據學生運動能力的不同和學生的實際狀況,有計劃、有目的地將學生分成幾個小組,使各組學生的運動能力處于平衡狀態(tài)。接著,通過教師和體育小組長的示范引領,提高學生參與游戲的積極性,激發(fā)孩子們發(fā)揮自身優(yōu)勢和團隊合作的強大力量去參與游戲活動。在游戲過程中,筆者會充分鼓勵學生進行團結協作,讓他們明白共同努力取得成功的道理。拔河教學不僅可以鍛煉同學們的身體力量,還可以培養(yǎng)孩子們在學習活動中互相合作、互相幫助的能力,使他們認識到合作的強大力量。在拔河游戲的教學活動中,學生充分體驗到了團隊合作所帶來的快樂,逐步學會與他人合作,共同完成學習任務。
學生的體能素質涉及速度、體力、協調意識、敏捷能力等方面,具有這些必備的素質,有助于強健他們的體魄。在體育運動中,會進行走、跑、跳、射擊、攀巖等各種體育活動,其中“基本身體活動”是指按照國家課程標準的要求,根據年齡段和性別等身體特征選編活動,使學生運動時了解基本知識,讓孩子的身體素質得到充分的鍛煉,身心健康水平得到提高,這是最重要的鍛煉內容與方法,可以全面提高孩子的體質,培養(yǎng)兒童的各方面能力。在小學低年級體育課程中,教師應該按照運動游戲的趣味性原則,根據本班學生的身體基本狀況,利用各種運動器材,創(chuàng)造具有趣味性的運動游戲,讓學生在快樂的體育活動中,身體素質得到更有效的提高,充分發(fā)揮體育游戲的價值。
在日常低年級體育課教學中,如果采用的體育游戲讓學生覺得沒意思、不好玩,那么所采用的游戲就是無意義的。我們在平時的課堂教學中,根據需要按照學生的身體特點分組安排活動,讓其學習的主動性和興趣得以充分調動,覺得玩不夠,甚至每節(jié)課都想玩,在玩中鍛煉身心的適應能力。筆者抓住了學生樂于挑戰(zhàn)、喜歡競爭、喜歡表現自己的特點,創(chuàng)編游戲“前赴后繼”。這個游戲對場地要求不高,不需要使用器材。同學們每次都玩得不亦樂乎、滿頭大汗。孩子們在平時的課間十分鐘里,還自發(fā)組織去玩這個游戲。由此可見,在體育課中合理地組織運用有趣的體育游戲教學,不僅調動了學生的參與興趣,還進一步通過運動增強了學生的身體運動素質。
筆者在平時的體育教學中,還經常會組織學生開展“小兔寶寶帶回家”的體育游戲。事先準備好帶有小兔圖案的小皮球,并運用不同運動器材完成一次游戲。在整場游戲教學比賽中,學生不能踢球或拿著球跑,需要用雙手推動球前進。游戲開始時,學生推著小兔皮球穿過山洞,走過小橋,再繞過重重的危險關卡,最終到達指定的位置,將“小兔”平安地送回家。通過這種富有趣味性的體育游戲,學生肢體協調、快速前進的能力能夠得到有效提升,身手更加敏捷、矯健。
在平時的體育教學中,如果教師只知道運用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不求改變與創(chuàng)新,課堂上,學生大多進行的是生搬硬套、機械乏味的訓練,時間長了,學生就會失去興趣。融入和創(chuàng)設真實的體育游戲情境,能讓學生不斷感受到體育運動所帶來的愉悅感,點燃運動激情。
要想激發(fā)學生創(chuàng)新動機,就需要小學低年級體育教師在教學的同時,緊密聯系生活實際,發(fā)掘和收集各類民間體育游戲,并在此基礎上進行改編、創(chuàng)新,使之與學生的基本認知、生活體驗更接近。例如,在日常教學中,教師改編傳統(tǒng)游戲“地道戰(zhàn)”的玩法,學生手拉手橫隊站立,排頭同學懷抱籃球,依次從兩名同學之間穿梭過去,到達終點后將球直線滾回,后面同學抱球后依次進行。在該游戲中,力求改編傳統(tǒng)游戲方法,并與現代體育器材相結合,充分發(fā)展學生的身體協調性,提高學生快速通過障礙的能力。這樣,能使學生在現實游戲中產生積極的情感和需求,學生的敏銳力、創(chuàng)造力、團隊合作不斷得到提高。
體育教師在平時的教學中,需要不斷提高學生的創(chuàng)造能力,一個有效的方法就是授課教師要及時改進游戲教學內容。在課間或課外活動中,教師要有意識地觀察了解孩子們喜歡參與哪些主題游戲,觀察學生的游戲玩法、游戲語言、游戲情境等,如果感覺這些游戲不錯,就可直接引入課堂的游戲教學中。教師要帶領孩子們一起改進游戲的方法及規(guī)則,使學生在玩這些游戲時學會觀察并不斷思考,從而鍛煉他們的創(chuàng)造能力。筆者通過創(chuàng)設環(huán)境,設計模擬“探險”的游戲,讓學生使用不同的工具進行冒險。在安排了游戲課程后,筆者把他們分為不同的學習小組,小組成員充分發(fā)揮團隊的力量和智慧,闖過一道道障礙和關卡,從而在游戲中鍛煉觀察力和創(chuàng)造能力。筆者還會在學生探索游戲的過程中設置一些有趣的小問題,從而讓學生學會思考,學會創(chuàng)造。
在日常低年級體育課教學中,教師要確定合理的、具體的教學目標,圍繞目標,抓住重點,使整個游戲教學更具針對性。體育教師要清楚了解新課程標準的基本要求,把握體育課程的主要內容,建立完整知識體系,據此進行游戲教材的選用、游戲時間的設定和游戲的具體要求等。
在教學中,低年級體育教師可以憑借經驗并結合學校的場地、器材、學生實際情況,積極探索創(chuàng)編一些學生喜聞樂見的游戲。這些趣味性游戲在教師的教學中得到具體運用,能使我們的體育課教學內容更加豐富,同時更具有教學的實效性,使學生在游戲中感受到運動所帶來的快樂,在體育游戲中身體得到鍛煉,體質得到不斷增強。同時,學生在游戲中學會與人交往,在游戲中學會了動作和技能。教師設計的游戲要基本做到“有法可依”,保證游戲與運動的完美結合,為體育游戲功能的發(fā)揮打下根底。例如,教師在教學“跳和游戲”一課時,本課的教學目的就是讓他們初步掌握并了解幾個基礎跳躍運動,以及初步掌握單足或雙足起跳,從遠處的高處躍出且能夠輕松落地的基本技術,從而使跳躍能力得到不斷提高,增強下肢力量。通常傳統(tǒng)的教學都是通過口令來要求學生進行枯燥的訓練,內容比較單調。對此,筆者在教學中設置了“跳單雙格”游戲,選擇一處游戲場地,通過定位車畫出單雙格方格線,格子大小正好可以通過跳遠方式跳過去,在場地布置好之后,筆者向學生介紹比賽規(guī)則:把沙包丟在方格里,然后用單雙腳交替跳把沙包取回來,返回時再交給下一位同學。筆者讓他們以競賽的方式進行,兩人為一小組比賽,在比賽中訓練他們的拼搏意志,提高他們的注意力和興趣。
體育教師在平時的游戲教學中,首先要充分考慮到游戲的安全性。當然,這里所說的安全性,要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來分析。同樣一個游戲,由于不同年級段學生身體素質不同,危險程度也就不一樣。低年級學生玩可能容易發(fā)生危險,而高年級學生玩可能就不容易發(fā)生危險。例如,障礙跑教學中鉆平衡木,易損傷背,可用牛皮筋包裹相關部位;斗雞的撞膝動作改為以單腳推手或撞肩;在有障礙物的地方,畫個!或◎,寫下“小心地雷!”及時給予提醒,減少傷害事故的發(fā)生,這樣可以較好地保障游戲課的教學質量和教學安全。授課教師除了考慮游戲的安全性外,還要考慮游戲的玩法是否安全,以及游戲的場地、器材是否安全,是否會出現相鄰班級干擾情況等。其次要考慮在游戲教學中融入安全教育內容,提高學生的自我保護能力。筆者創(chuàng)編了消防、防震安全演練游戲,提高學生的安全逃生避險能力;創(chuàng)編了抓小偷游戲,提高學生的防騙防拐能力等。教師在組織學生進行游戲時,注意力一定要高度集中,要密切觀察學生的游戲情況,盡可能做到事前提醒,把一切風險降到最低。
體育和健康教育是促進低年級學生全面成長的重要途徑,在游戲教學中,要有意識地引入挫折教育、生命成長教育、生產勞動能力教育、思想品德教育、創(chuàng)新觀念教育、禮儀教育、關愛的教育,以及顧全大局教育、團體和個人協作教育等,并配合少先隊的雛鷹活動,跨學科融合,對學校的德育工作具有一定的助力作用。
例如,開展雛鷹活動,要求在艱難的生活環(huán)境中鍛煉學生的毅力與意志,但實際情況是學生的家庭條件都比較好,能堅持全程參加“吃苦”夏令營等社會活動的孩子僅是極少數。雛鷹起飛需要我們每一位小朋友練硬翅膀,這種問題怎樣來解決呢?眾所周知,如果只是通過看錄像、聽故事、單純說教等途徑,充其量只能使同學們在頭腦中留下印象,而運用學?,F有的體育設施設備,如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組織同學們進行“壯志走華夏”的比賽,就能讓他們身臨其境,感受到探索的艱難與無窮樂趣。于是,筆者在學校的操場上,讓學生穿上“徒步走華夏”的小馬甲,背上行囊,雄赳赳氣昂昂地從起步開始,順著規(guī)定的道路,踏梅花樁、過獨木橋、鉆車輪、攀橫繩、跳沙坑、涉河流、避暴雨冰雹(由小組長擲小沙包代替冰雹)等,同學們盡管累得滿頭大汗,卻從中感受到了無比的快樂,其樂無窮。這對于促進學生五育并舉,發(fā)展學生核心素養(yǎng),提高德育工作實效,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總體說來,在小學低年級階段融入體育游戲教學,不僅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而且能夠提升學生綜合素質,具有很強的教學價值。通過低年級體育游戲教學,孩子們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都不斷地被調動起來,對于學生學習體育知識和體育項目動作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孩子們不僅能在愉悅的氛圍中學習和鍛煉,還能增進彼此之間的友誼,培養(yǎng)團隊協作精神。我們要從實踐入手,積極探索、創(chuàng)造、運用更多的運動方式,并應用于課程教學活動之中,讓孩子們在運動比賽中得到樂趣、收獲成長。